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HA纳米载体转hGM-CSF基因的HepG2疫苗的抗肿瘤活性。方法:SCID小鼠20只腹腔内注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1×107/ml)1.0 ml,同时背部皮下接种人肝癌HepG2细胞(1×107ml)0.2 ml。当皮下移植瘤体积长至100 mm3时,随机分四组:Ⅰ组,60Co照射的转染GM-CSF基因的HepG2细胞组,Ⅱ组,60Co照射的HepG2细胞组,Ⅲ组,生理盐水组,Ⅳ组,接种前,每组5只。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CTL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IL-4和IL-12的水平。结果:转染GM-CSF基因的HepG2疫苗组小鼠脾细胞CTL活性明显高于其余组(P<0.05);同时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L-12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Th2类细胞因子IL-4的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纳米载体转hGM-CSF基因的HepG2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将含有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cDNA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直接注射小鼠骨骼肌,观察了hGM-CSF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分泌表达情况。ELISA结果显示注射重组质粒DNA后,第15天左右小鼠血液hGM-CSF的表达量最高,约有97 ng/ml,第20天次之,第25天和第10天的表达量相近,约有49 ng/ml。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血液有维持TF-1依赖株细胞的生长作用。表明重组质粒DNA直接注射骨骼肌不仅能表达hGM-CSF,而且表达产物有生物学恬性。  相似文献   

3.
我们先前用rAAV8-1.3HBV静脉注射C57BL/6小鼠成功地制备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模型。为了探讨不同品系的小鼠对rAAV8-1.3HBV静脉注射是否具有不同反应,本研究比较了C57BL/6和BALB/c小鼠静脉注射重组病毒后外周血中HBV抗原和抗体水平、病毒载量和肝脏组织HBcAg表达情况,以及不同剂量重组病毒注射与这些指标的关系。将低(4×109 Viral genome,vg)、中(4×1010vg)和高(4×1011vg)三种剂量的rAAV8-1.3HBV通过尾静脉注射至C57BL/6和BALB/c小鼠,分别利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中的HBV抗原、抗体水平以及HBV DNA,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组织HBcAg的表达。结果发现,对于C57BL/6小鼠,三种不同剂量rAAV8-1.3HBV注射均可造成100%小鼠出现HBV持续感染;血清HBsAg、HBeAg和HBV DNA以及肝组织HBcAg稳定表达超过8个月,其表达水平随重组病毒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高剂量注射时可造成超过40%的肝细胞感染HBV,血清中HBV DNA可达105 IU/mL以上;未检测到针对HBV的抗体。对于BALB/c小鼠,三种不同剂量rAAV8-1.3HBV注射也可造成100%小鼠出现HBV持续感染;血清HBeAg和HBV DNA以及肝组织HBcAg稳定表达超过8个月,但是血清HBsAg在重组病毒注射2周之后显著下降甚至消失;在中剂量注射组的BALB/c小鼠血清中检测到低水平的Anti-HBs;血清HBeAg和肝组织HBcAg的表达水平随重组病毒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高,并且各剂量组表达水平均高于C57BL/6小鼠,高剂量注射时可造成超过50%的肝细胞感染HBV。本研究表明,低至4×109 vg剂量的rAAV8-1.3HBV注射即可造成C57BL/6和BALB/c两种品系小鼠出现HBV持续感染,并且HBV复制水平随重组病毒注射剂量增加而增高;BALB/c小鼠对HBV的免疫反应强于C57BL/6小鼠,可以产生针对HBsAg的体液免疫反应而使血清HBsAg转阴,但无法清除携带HBV的肝细胞。  相似文献   

4.
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小鼠感染及其相关研究中,临床病理和免疫学指标对其分析具有重要技术意义。本研究观察了HSV-1在不同条件下感染BALB/c小鼠后的多个免疫学指标,包括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群体中树突细胞比例及功能、血清中和抗体水平、PBMC中HSV-1抗原特异性T细胞水平,以及潜伏感染期小鼠神经组织中CD8 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显示,HSV-1毒株Mckrae、17+以角膜及滴鼻途径感染3周龄及6周龄BALB/c小鼠后,小鼠PBMC中树突细胞数量增加,并显示出刺激病毒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的能力。病毒感染后35 d,小鼠PBMC中未检测到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抗原特异性T细胞,但能检测到低水平的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抗原特异性T细胞;小鼠血清中未检测到或仅能检测到低水平的中和抗体。HSV-1以皮下及足垫注射途径感染BALB/c小鼠90 d后,足垫感染途径较皮下感染诱导出更高水平的血清中和抗体,PBMC中可检测到IL-4及IFN-γ抗原特异性T细胞,但不同毒株及小鼠周龄之间出现T细胞反应程度差异。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各组小鼠三叉神经组织中均有CD8 T细胞浸润。这些结果提示,不同HSV-1毒株以不同途径感染不同周龄BALB/c小鼠后,均可刺激树突细胞成熟及呈递病毒抗原,但血清中和抗体及PBMC中病毒抗原特异性T细胞水平在不同毒株、感染途径及小鼠周龄之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的CMV启动子下游插入IL-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IL2.将它与表达I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 HIV-1) gag-gp120的核酸疫苗质粒pVAXGE共同肌肉注射BALB/c小鼠,免疫3次后,以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HIV-1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小鼠在免疫2周后已有抗体产生,6周后进入高峰.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小鼠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pVAXGE单独免疫组(P<0.05)和载体质粒pVAX1对照组(P<0.01).以上结果表明HIV-1核酸疫苗质粒pVAXGE与真核表达质粒pVAXIL2联合免疫可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且免疫应答水平高于pVAXGE单独免疫组,IL-2发挥了免疫佐剂的作用,增强了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日间和夜间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肺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的差别,探讨肿瘤血管生成的昼夜节律。方法:选择C57BL小鼠30只,制备Lewis肺癌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日间组(D组)和夜间组(N组),在光照-黑暗条件下饲养建立统一同步化日夜节律。随着成瘤过程,应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小鼠模型第0、3、5、7天血清中VEGF浓度水平;成瘤后第9天处死小鼠,应用Westeon-blot法检测瘤体中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着成瘤过程,D组小鼠血清中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N组(P<0.05);D组小鼠瘤体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灰度值(8.87±1.20)均明显高于N组(6.43±1.3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wis小鼠休息期(白天)血清中VEGF浓度及瘤体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活动期(夜间),存在着明显的日夜差异,说明肺癌组织的血管生成可能具有一定日夜节律。  相似文献   

7.
王文  揣侠  谭心怡  邓瑶  谭文杰 《病毒学报》2017,33(5):668-675
应用慢病毒载体构建不同HBV转导质粒,通过高压水动力法尾静脉注射小鼠,比较不同HBV转导质粒、剂量(5μg和10μg)、小鼠品系(Balb/c和C57BL/6)及鼠龄(6周龄和18周龄)对建立HBV感染模型的影响。不同的时间点尾静脉采血,ELISA检测血清HBsAg、HBeAg的表达水平及动力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血清及肝组织病毒载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HBcAg的定位与表达。1.3倍HBV基因组慢病毒载体转导质粒(pCSHBV1.3)优于1.1倍与1.2倍HBV基因组转导质粒(pCS-HBV1.1or pCS-HBV1.2);pCS-HBV1.3注射Balb/c小鼠后抗原表达维持时间短,抗体出现早;pCS-HBV1.3注射C57BL/6小鼠后,HBsAg、HBeAg抗原表达及血清HBV DNA水平维持时间长;且注射5μg质粒相对于10μg质粒注射小鼠后抗原表达维持时间更长;而6周龄和18周龄小鼠血清均可在较长时间内检测到HBsAg、HBeAg及HBV DNA的表达,但在注射后35周内,前者的表达量均高于后者;所有注射质粒的小鼠肝组织中均可检测到HBcAg的表达,且在血清HBV感染标志转阴时均可检测到肝内HBV DNA的存在。注射质粒的HBV基因组长度、剂量以及宿主的遗传背景均对建立乙肝成体转基因小鼠模型有影响,且发现以5μg含1.3倍HBV基因组的转导质粒pCS-HBV1.3注射6周龄C57BL/6小鼠,HBV抗原表达和HBV DNA水平维持时间长,更适合建立HBV持续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8.
双萤光素酶共表达载体构建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来源于TaV的自剪切多肽2A的编码序列构建一种分泌型萤光素酶Gluc和非分泌型萤光素酶Fluc共表达的载体,对其体内外表达及活体成像特点进行研究。采用重叠PCR技术获得Gluc-2A-Fluc片段,克隆入表达质粒pAAV2neoCAG中,获得重组质粒pAAV2neoCAG-Gluc-2A-Fluc。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BHK-21细胞,24h后在细胞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均能检测到Gluc和Fluc的表达,其中Gluc98%以上分布在上清液中,而Fluc98%以上存在于细胞中,随时间延长Gluc活性在上清液中逐步增加,而细胞内Fluc活性则保持相对平稳。用水动力法经小鼠尾静脉注射pAAV2neoCAG-Gluc-2A-Fluc质粒DNA,通过尾静脉微量采血(2.5μl/次)即可实时地监测体内Gluc的表达情况。活体成像结果显示,注射Gluc的底物腔肠素时小鼠明显表现为全身显像,显像在10min内迅速衰减;而注射Fluc的底物D-Luciferin时显像主要集中在肝脏,显像在30min内都比较稳定。本研究设计和构建的pAAV2neoCAG-Gluc-2A-Fluc质粒实现了分泌型和非分泌型萤光素酶的共表达,既可以在不裂解细胞或处死动物的情况下直接在细胞培养上清或血液中动态检测Gluc的活性,又可以利用活体成像技术准确定位Fluc表达部位,比单一的萤光素酶报告载体在细胞标记和体内示踪研究方面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YB5D2对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乳腺癌MCF-7细胞系建立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将含有CYB5D2表达的质粒稳定转染MCF-7细胞,多点注射,将稳定转染的细胞注入裸鼠皮下,作为观察组,同时设置shRNA-CYB5D2阴性质粒为阴性对照组,PBS为空白对照组。测量各组大鼠肿瘤体积及质量;裸鼠转移瘤模型建立成功后处死小鼠,qRT-CPR法检测肿瘤组织内CYB5D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裸鼠转移瘤组织内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标志表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裸鼠转移瘤细胞上清液中MMP-2及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转移瘤平均体积及质量显著低于阴性组与空白组(P<0.05),阴性组与空白组裸鼠转移瘤体积及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提取试验小鼠肿瘤组织总RNA,qRT-CPR法检测提示观察组肿瘤组织内CYB5D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阴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而阴性组与空白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转移瘤组织内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与阴性组及空白组(P<0.05),而N-cadherin及Snail蛋白表达显著低于与阴性组及空白组(P<0.05)。阴性组与空白组转移瘤组织内E-cadherin、β-catenin、N-cadherin及Snail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裸鼠转移瘤细胞上清液中MMP-2及MMP-9水平显著低于与阴性组及空白组(P<0.05),而阴性组与对照组MMP-2及MMP-9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调CYB5D2基因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皮下移植模型大鼠瘤体生长,推测上调CYB5D2基因可能通过下调N-cadherin、Snail、MMP2及MMP9,上调E-cadherin、β-catenin,逆转EMT,发挥抗肿瘤功效。  相似文献   

10.
前期设计合成了一种模拟人载脂蛋白E(apoE)结构域的小分子多肽EpK,体外实验证实该拟肽具有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及增强高密度脂蛋白(HDL)介导细胞胆固醇外流的作用.本文拟借助慢病毒体系分泌性表达EpK,研究EpK在体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将11月龄雌性apoE-/-小鼠18只,随机分两组,分别经眼球后静脉丛注射pWPI慢病毒(Lv-GFP对照组)和含EpK的重组慢病毒(Lv-EpK组).小鼠普食喂养,间隔采血监测血脂状态,检测血浆对氧磷酯酶(PON1)活性,病毒注射18周后小鼠安乐死,从主动脉根部连续冰冻切片及主动脉胸腹段纵剖面(en face)进行油红O染色分析斑块面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肝脏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检测血浆中apoA-Ⅰ、PON1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结果显示:慢病毒感染小鼠可成功在血循环中检测到EpK,与Lv-GFP对照组比较,Lv-EpK组apoE-/-小鼠的血脂及脂蛋白分布、apoA-Ⅰ水平、PON1活性无明显改变,但EpK组小鼠的主动脉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0.87±0.07) mm2 vs (1.03±0.08) mm2,P < 0.05;主动脉胸腹段斑块占管腔比42.0% vs 55.8%,P < 0.01).EpK可显著降低血中SAA水平,并抑制肝脏炎症因子TNF?琢和IL-6的表达.结果说明,EpK拟肽具有减退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发挥的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构建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衣壳支架蛋白ICP35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在HSV-2增殖中的表达特性。以HSV-2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HSV-2 ICP35的编码基因UL26.5,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将纯化的重组ICP35免疫家兔后获得抗体,采用免疫荧光检测ICP35在HSV-2增殖中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HSV-2 UL26.5基因的PCR产物大小约为1 065 bp,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3×104,免疫家兔的血清抗体可特异性识别HSV-2 ICP3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HSV-2 ICP35可在感染后8 h出现于细胞核周围,12 h表达量进一步增加并向细胞核内聚集,16 h后在细胞核、细胞质内均可检测到聚集成斑点状的衣壳支架蛋白。结果表明,HSV-2 ICP35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及对其在HSV-2增殖中表达特性的分析,将为研究UL26.5基因的功能、蛋白相互作用、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及筛选药物靶标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放疗增强DC疫苗治疗小鼠肾癌的作用机理.方法 Renca肾癌细胞制作BALB/c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用单纯放疗、单纯DC和Dc瘤内注射联合放疗等方法治疗,第28天牺牲小鼠.体外培养2×106Renca肾癌细胞,经20 Gy X射线单次照射培养24 h后,收获细胞.提取细胞和肿瘤组织蛋白,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治疗后肿瘤组织中TNF-α、CD3、CD11和F4/80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DC瘤内注射联合放疗有效抑制肾癌细胞在BALB/c小鼠体内生长,局部放疗明显增加了肿瘤组织内TNF-α表达水平,体外培养的Renca肾癌细胞经放射线处理后TNF-α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放射线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分泌TNF-α,瘤内注射DC联合放疗的增效作用与肿瘤局部产生的TNF-α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人工感染减蛋综合征病毒(egg drop syndrome virus,EDSV),观察病毒在不同品系小鼠体内增殖情况以及动态变化规律,为EDSV构建载体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免疫系统正常的BALB/c小鼠、T细胞免疫缺陷裸鼠(Nu)以及高度免疫缺陷小鼠(NSG)为研究对象,每品系32只,雌性,5~6周龄,经腹腔注射人工感染EDSV,分别于攻毒后1、3、5、7、14、21、28、35 d采集血清,应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抗体监测;选择攻毒后1、7、14、21、28 d小鼠,采集心脏、肺、肝、脾、肾、小肠、子宫、气管、食管、脑10种组织,应用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比较Ct法(△△CT)进行各组织内病毒载量的检测。结果 BALB/c小鼠于攻毒后3 d即可在血清内检测到抗体的表达,14 d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并一直维持至监测期内35 d;Nu小鼠也可于攻毒后3 d检测到抗体,表达水平较BALB/c小鼠有所降低,攻毒14 d后,Nu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出现下降,至35 d抗体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NSG小鼠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抗体水平一直处于阴性状态。核酸相对定量结果显示,BALB/c小鼠感染后1 d,肝组织中的病毒表达量最高,达到5.45个数量级,其次由高到低依次是脾、食管、子宫、小肠、肺、气管、肾、心脏,脑组织中病毒含量最低,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各组织内病毒表达量较感染1 d均有所下降,至攻毒后28 d,肝、脾病毒表达量依然维持着较高的水平;Nu小鼠和NSG小鼠感染1 d表现为脾中病毒表达量最高,分别为3.95和4.05个数量级,其次为肝,攻毒28 d,两种小鼠体内各器官内仍可以检出阳性信号,肝、脾病毒表达量较高。结论 EDSV可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应答,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抗体水平表达量较低。该病毒在小鼠体内有肝、脾等组织嗜性,为EDSV开发成为载体以及在实验动物模型上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观察膜糖蛋白(GP) Ⅱb/Ⅲa 单抗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和HMGB1/TLR4途径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以探讨膜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对As进程的影响及其机制.30只5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50 μl,腹腔注射),IgG 对照组(50 μg,腹腔注射),GP Ⅱb/Ⅲa 单抗组(50 μg,腹腔注射).实验ApoE-/-小鼠均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0周后处死动物.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窦As病变;活体荧光显微镜观察颈总动脉As病变处血小板黏附;Western blot 检测HMGB-1、TLR4与NF-κB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主动脉窦As病变部位MOMA-2 和VCAM-1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中HMGB-1、IL-1β、TNF-α 与MCP-1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PⅡb/Ⅲa 单抗组ApoE-/-小鼠As病变和血小板黏附显著减少(P < 0.05);且该组小鼠主动脉TLR4与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其血清中的HMGB-1、IL-1β、TNF-α 与MCP-1的水平也明显下降(P < 0.05).此外,GP Ⅱb/Ⅲa 单抗治疗显著减少As病变处MOMA-2 和VCAM-1的表达(P < 0.05).GP Ⅱb/Ⅲa 单抗减轻ApoE-/-小鼠As病变可能与抑制HMGB1/TLR4途径介导的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5.
小鼠白细胞介素21瘤苗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21(mIL-21)的肿瘤细胞瘤苗,观察其在小鼠体内是否能够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及免疫记忆效应。方法:将已鉴定的重组质粒pcDNA3.1/mIL-21用脂质体法转染Sp2/0细胞制备瘤苗,RT-PCR法鉴定瘤苗中mIL-21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来反映瘤苗体外增殖活性,再将其接种BALB/c小鼠,监测肿瘤生长情况,观察mIL-21瘤苗诱导的抗肿瘤效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4含量。结果:得到稳定表达mIL-21的瘤苗Sp2/0-mIL-21。与对照组相比,体外增殖活性无差异。皮下接种BALB/c小鼠后,肿瘤生长缓慢,部分小鼠无瘤体生长并长期存活;用野生株Sp2/0瘤细胞再次攻击未长肿瘤的实验小鼠,4周后亦未见肿瘤生长。接种瘤苗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上升,IL-4无明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mIL-21瘤苗Sp2/0-mIL-21,其能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及免疫记忆效应。  相似文献   

16.
EB病毒诱发人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病理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EB病毒 (EBV ,Epstein Barrvirus)与人类多种肿瘤有关 ,尤其是与鼻咽癌和淋巴瘤的关系密切。为此研究了EB病毒在huPBL SCID嵌合体小鼠体内诱发人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特性及肿瘤发生机制。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出淋巴细胞 ,将之移植到SCID小鼠腹腔内 ,实验感染EBV ,观察肿瘤的形成 ;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连续监测小鼠血清中人IgG的含量。分别用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人Alu序列 ,原位杂交检测肿瘤组织中EB病毒小RNA分子EBER 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CD4 5、CD2 0、CD4 5RO、CD3) ,病毒基因(LMP1、EBNA2、BZLF1)的表达 ,以及细胞瘤基因蛋白 (p5 3、C myc、Bcl 2、Bax)在诱发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 ,实验中 34只感染EBV的huPBL SCID小鼠有 2 4只诱发出肿瘤 ,根据病理形态学特征、Alu PCR和免疫标志均证实诱发瘤是人源性B淋巴细胞肿瘤。原位分子杂交显示肿瘤细胞核内存在EBER 1,少数瘤细胞表达EB病毒BZLF1蛋白阳性 ,部分瘤细胞表达LMP1和EBNA2蛋白阳性。连续监测 12只huPBL SCID小鼠血清中人IgG含量 ,发现IgG水平随诱瘤时间延长和肿瘤生长有逐渐增高趋势。免疫组化显示诱发的 2 4例淋巴瘤组织p5 3、C myc、Bcl 2和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3.33%、10 0 %、95 .83%、91.6 7%。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氢氧化钠溶液瘤内注射对肝癌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对SMMU-LTNM肝癌裸鼠皮下模型进行2%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瘤内注射,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瘤内注射组相比,氢氧化钠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1)、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P=0.01)、抑制肿瘤组织HIF-1α和VEGF的表达(P=0.02和P=0.01)。结论:氢氧化钠瘤内注射可有效抑制肝癌生长,主要机制可能是抗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正常人体细胞中活性被抑制的端粒酶,在肿瘤细胞中处于活化状态,可以特异性示踪循环肿瘤细胞。本研究拟建立基于插入人端粒酶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单纯疱疹病毒(oHSV1-hTERTGFP)检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方法观察SCLC细胞在感染病毒oHSV1-hTERT-GFP后的荧光强度来判断GFP的表达,通过建立SCLC循环肿瘤细胞模型,用oHSV1-hTERT-GF法检测CD45/GFP+细胞,分析此法对SCLC细胞的捕获效率和可重复性;通过CD56与GFP进行共定位来验证oHSV1-hTERT-GFP对SCLC细胞示踪的特异性;应用oHSV1-hTERT-GFP法检测50例正常人和10例广泛期SCLC病人治疗前后的外周血中CD45-/GFP+细胞数,分析此法检测正常人与SCLC病人CD45-/GFP+细胞数的差异和SCLC病人治疗前后CD45-/GFP+细胞数变化,并将oHSV1-hTERT-GFP法检测的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变化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感染病毒oHSV1-hTERT-GFP后24h的SCLC细胞GFP表达量较感染后16h显著增加;模型实验结果显示oHSV1-hTERT-GFP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效率与其在外周血中的含量无关;oHSV1-hTERT-GFP病毒捕获的细胞与CD56共定位,oHSV1-hTERT-GFP捕获SCLC细胞的特异性高。临床实验中,SCLC病人外周血中的CD45-/GFP+细胞数比健康人显著增加;在病情缓解的病例中,治疗后CD45-/GFP+细胞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基于oHSV1-hTERT-GFP的检测方法能够识别和鉴定出SCLC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对SCLC的复发转移以及疗效评价等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将HCVIRES插入双报告基因海肾荧光素酶 (Rluc)基因和萤火虫荧光素酶 (Fluc)基因之间 ,建立了“依赖帽子的扫描机制”翻译表达Rluc ,HCVIRES调控Fluc翻译的双顺反子表达载体pCI Rluc HCVIRES Fluc ,通过酶切反应及转染HepG2细胞鉴定双荧光素酶瞬间表达活性等试验 ,证实获得了表达双荧光素酶的双顺反子载体 .并应用水压转染法将双顺反子表达质粒导入小鼠体内 ,在小鼠肝脏检测到高水平表达的Rluc和Fluc .该研究成功构建一种HCVIRES介导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的双顺反子载体 ,并在HepG2细胞及小鼠体内进行了瞬时表达 ,为进一步建立稳定评价靶向HCVIRES药物作用的细胞及小动物模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探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作为口服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通过电转化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MVmIL-12、pCMVmGM-CSF、EGFPN1导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中,经由胃管饲于BALB/c和C57BL/6小鼠.6周后分别用4T1乳腺癌细胞和Lewis肺癌细胞进行攻击.通过流式细胞仪、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在小鼠各组织中的表达,通过PCR和ELISA的方法检测mIL-12、mGM-CSF基因的整合和表达情况.并考察肿瘤的受抑情况和小鼠的生存期.结果表明:在小鼠的肝、脾、小肠、肾脏和肿瘤中可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和相应细胞因子基因的整合.血清中相应的细胞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生存期远远超过对照组小鼠(P<0.05).减毒沙门氏菌可作为口服基因治疗载体,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条简便、安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