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灵长类社会行为的生态选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赵其昆 《动物学研究》1999,20(2):137-145
因为“乱交”和父子关系模糊,北非猕猴的高强度雄-婴照料(IMC)超越性/亲选择理论和范围,而使行为灵长类学界陷入理论困境。我们发现藏猕猴雄性酱机会是等级和年龄依赖的,因而父-子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北非猕猴,但二者有相似的IMC和贫乏生境,昭示了行为-生境的逻辑联系。峨眉山藏猕猴除秋季有猕猴属动物果实和竹笋供应外,其他季节不得不以树叶和青草薄壁细胞中少量的单糖为能源。有趣的是,它们的断奶期起点交配也集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峨眉山藏猕猴猴群大肠杆菌耐药性情况,为疫病防治和耐药性在野生猕猴群体中的扩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峨眉山藏猕猴粪便105份,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杆菌进行致病性试验以及按照CLSI推荐的K-B药敏纸片法进行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从105份样品中分离到105株大肠杆菌,其中6株致病性较强,23株有致病性,76株无致病性。各景区所分离的大肠杆菌对痢特灵(FUZ)耐药率较高,一线天达54.29%,钻天坡达39.47%,雷洞坪达46.87%。105株不同区域来源的大肠杆菌耐受的药物种数不同,一线天景区无12耐以上的菌株,而以3耐最多,为11.43%。钻天坡景区无7耐以上的菌株,而以1耐最多,为21.05%。雷洞坪景区无8耐以上的菌株,而以1耐最多,为18.75%。对各猴区分离的2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9种抗生素共产生了7种耐药谱。总体来看,优势耐药谱不明显,且不同个体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存在差异。结论应定期追踪峨眉山藏猕猴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对野生藏猕猴疫病的防控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联属是指一些社会性动物社群内由于不同年龄、性别组的个体的社会角色与等级地位存在明显差异,在个体间形成的复杂的支配-从属关系,而这种支配-从属关系在不同的物种有着各自独特的模式(Clutton-Brock,1974)。了解社群内个体通过亲缘、非亲缘联盟、婚配、竞争而建立的支配-从属关系,是进一步开展社群内个体等级与资源竞争、互惠利益、母系投入策略等诸多研究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向左甫  霍晟  肖文 《动物学研究》2010,31(2):189-197
雄猴照料婴猴行为通常都是从雄猴的角度来分析该行为具有何种适应功能,很少有研究关心为什么雌猴会让雄猴参与照料活动。该文通过西藏小昌都黑白仰鼻猴群的系统观察取样,采用回归分析雄婴照料行为季节变动与婴猴年龄及生态因子(环境温度、食物供应)之间的关系,试图分析是否由于能量胁迫导致雌猴让雄猴参与照料活动,并通过分析高能量胁迫季节(环境温度低、食物缺乏,婴猴年幼需要雌猴携带多)与低能量胁迫季节(环境温度高、食物丰富,婴猴年长需要雌猴携带少)雄婴照料行为差异检验了能量胁迫假说。结果表明雄婴照料行为与温度呈负相关函数,而雌猴照料婴猴行为与温度呈正相关函数;在高能量胁迫的季节,雄猴参与照料行为多,而在低能量胁迫的季节雄猴照料行为少。因此,作者认为是能量胁迫迫使雌猴放弃部分照料婴猴的机会,雄猴利用照料机会获得了其他利益。  相似文献   

5.
性打搅是指动物在交配期间受到同种其他个体化学信息素、面部表情、声音、攻击等方面干扰的现象。性打搅行为作为非人灵长类繁殖行为生态研究的重要话题,具有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在种内主要受到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龙口地区,以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 WLK-1A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连续记录法观察并记录目标个体的交配行为,以期探讨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及其性别-年龄组差异。结果表明:(1)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仅发生在交配期,高峰期为11月;(2)从性打搅的发起者来看,雄性(成年和亚成年)个体占29.1%,雌性(成年和亚成年)个体占14.9%,青少年个体占7.5%,婴幼个体占48.5%;(3)与接触式性打搅相比,雄性(P=0.011)和雌性(P=0.033)的性打搅均以非接触式性打搅为主,青少年个体的非接触式与接触式性打搅之间无显著差异(P=0.334),婴幼猴以接触式性打搅为主(P=0.001);(4)雄性倾向于打搅交配中的雌性(P=0.040),雌性对交配中雄性与雌性...  相似文献   

6.
2005年3~12月,在江西桃红岭自然保护区对华南梅花鹿主雄的社会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记录了主雄等级序位的建立与维持、声音通讯、领域性、争雌打斗、交配和护群等6类社会行为,并对这些行为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社会玩耍行为是灵长类动物的常见行为类型之一,作为种群数量最大的非人灵长类之一,猕猴(Macaca mulatta)的社会玩耍行为是它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研究利用红外摄像技术,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猕猴冬季社会玩耍行为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记录了每一回合玩耍行为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参与对象年龄、参与个体数以及玩耍行为类型等行为参数。在持续10 d的视频中,共记录到猕猴的社会玩耍行为7 496次,其中触摸和抓打4 018次,追逐1 012次,撕咬和摔跤671次,其他53次,以及各种玩耍行为组合1 742次。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猕猴的社会玩耍行为节律明显,两个玩耍高峰分别为08:30~09:30时和10:30~11:30时。利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Mann-Whitney U两两比较法,发现参与个体数和玩耍行为类型对社会玩耍持续时间影响显著,在玩耍过程中,参与个体数越多,社会玩耍持续时间越长;组合类型的持续时间最长,其次是撕咬和摔跤,再次是触摸和抓打,最后是追逐。0~3岁的少年个体在玩耍行为中更常采用触摸和抓打类型,而亚成年及成年个体则倾向于选择追逐类型。该研究量化了猕猴社会玩耍行为的类别和影响因素,为动物园的猕猴管理和动物福利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研究两种光照条件下异色瓢虫雄成虫的食饵搜索行为。结果表明:5种刺激均能激发搜索行为由广域型转换为地域集中型;摄食时间越长,GUT值越大,摄食的最后一个食饵大小决定GUT的长短,光照强度对搜索行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灵长类社会中存在着非母亲成员(成年雌猴、青少年猴和成年雄猴)对婴儿的照料行为,即非母亲照料行为,该行为直接影响新生婴儿的存活与发育以及婴儿母亲的日常活动,是灵长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于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和瞬时扫描取样,探究了川金丝猴非母亲照料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母亲活动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野生动物园对一群半散养的川金丝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行为学研究。在此期间,猴群中发生了4起家庭主雄被移除和替代事件和一个雌性群因繁殖需要引入一个成年雄猴的事件,该过程在饲养条件下首次被完整记录。观察发现,繁殖群中,在家庭主雄猴的健康状况良好期间,群中各雄性成员间的社会等级关系相当稳定,很少变动。主雄猴有效地控制着群体的秩序,并严格地看护着其家庭中的雌猴免受其他雄猴的侵扰,而且它也很少对其他低序位雄猴主动攻击。全雄群中则再由一个高序位雄猴控制其他低序位雄猴。疾病、衰老、前主雄猴的存在以及被饲养人员从群中移除进行治疗等都可能引起猴群社会发生很大动荡,尤其是全雄群中各雄猴的社会等级序位发生剧烈改变,甚至发生家庭主雄的替代。在本报道中,人为因素在主雄替代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主雄替代一旦成功,新主雄会把原主雄赶入全雄群,攻击追撵其他低序位雄猴,并彻底与全雄群完全脱离。对于每一个新主雄,家庭中的雌猴对其的接纳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倾向。雌性性选择可能是野生猴群中新家庭群建立一种内在基础机制,同时提示偷配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气质联用仪对笋秀夜蛾雌蛾性腺体粗提物成分进行了分析比对,通过触角电位(EAG)试验研究了笋秀夜蛾雄成虫对性信息素组分的电生理反应,以Y形嗅觉仪进行了室内和林间的行为生测.结果表明: 雌蛾性腺体粗提物中顺11-十六碳乙酸酯(Z11-16:Ac)和顺11-十六碳烯醇(Z11-16:OH)为笋秀夜蛾性信息素活性组分,性腺粗提物、两种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均能激发雄蛾明显的EAG反应,且EAG反应值随性信息素组分浓度增加而增加.Z11-16:Ac和Z11-16:OH按57∶43配置成的二元混合物所激发的EAG反应强于同等剂量下的单一组分.室内的行为生测和林间诱捕试验结果与EAG反应基本一致,Z11-16:Ac+Z11-16:OH(57∶43)混合物对雄蛾引诱力最强,在林间单诱捕器(诱芯浓度为104ng·μL-1)的平均诱捕量达到(48.5±6.7)头.  相似文献   

12.
秦岭玉皇庙川金丝猴2-3岁内个体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3月至2006年5月在秦岭北坡的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皇庙地区,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 sampling)观察动物,利用瞬时记录法(Instantaneous recording)等记录数据,对2003年出生的7只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个体(3♀、4♂)的社会理毛、社会玩耍、被驱赶、攻击、爬跨等行为进行了研究,以了解该物种社会行为的发育在2-3岁阶段是否存在性别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雌、雄二性社会理毛行为的平均频次存在显著性差异(♀11.86%、♂6.55%),并且这种显著性差异也体现在理毛婴猴行为(♀3.64%、♂1.26%)和理毛母亲行为(♀4.61%、♂2.70%)方面;雄性社会玩耍行为的平均频次与雌性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4.44%、♂7.39%),这与被驱赶行为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相同(♀0.42、♂1.98);爬跨行为的平均频次也表现出显著性的性别差异(♀0.034、♂1.83),如同攻击行为(♀0.043、♂0.088)。另外,我们在将2-3岁阶段分为4个小发育阶段的基础上,还发现除雌性理毛婴猴行为的发生频次和雄性被驱赶行为的发生频次与年龄(阶段)呈极显著正相关外,雌性和雄性其它行为的发生频次与年龄均不相关。因此,川金丝猴2-3岁内个体社会行为的发育具有显著性的性别差异,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雌雄二性不同的生活史,而这种行为上的策略正是该物种在长期进化中在群体水平上对自然选择压力的回应,以增加个体的适合度,使种群得以繁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