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肽或蛋白质药物治疗的一个主要挑战是血浆半衰期短。通过将该类药物与白蛋白结合获得的药物称为白蛋白相关药物,有效延长血浆半衰期。动物模型作为研究药物药代动力学的重要工具是药物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综述概括了两大类动物模型:啮齿类(野生型小鼠、大鼠模型,基因修饰小鼠模型)与非啮齿(猴)在白蛋白相关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荣  胡维新 《生命科学》2013,(10):1022-1026
人类血清白蛋白是单链、多结构域的大分子物质,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也是人体中很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白蛋白有77个结合配体的位点,能与一系列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相结合,起着存储和转运的作用。此外,白蛋白还具有维持血液正常的渗透压、抗氧化及参与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的生理和药理学功能。在临床上,白蛋白的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主要应用于中风、烧伤、低白蛋白血症等。回顾了近年来相关文献,就白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3.
穆藩太 《遗传》1980,2(4):11-12
Knedel[6]于1957年首先发现双白蛋白血 症(Paralbuminemia)者的血清经电泳分析可分 离出两条白蛋白区带。以后又有不少报告[7-1130 我们偶然发现了一例双白蛋白血症,现将该病 例及对其家系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杏仁中央核(CeA)损毁对缺钠大鼠钠欲行为启动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双侧Ce A损毁组、假损毁组和不损毁组,手术恢复后给予大鼠14 d低钠饲料摄食以建立缺钠大鼠模型,运用单笼双瓶选择测试方法观察缺钠大鼠在24 h内5个不同时间段对0.3 mol/L NaCl和自由饮水的摄入情况。应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杏仁中央核损毁与否对缺钠或正常大鼠孤束核内醛固酮敏感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结果:低钠饮食14 d后,大鼠对0.3 mol/L NaCl 24 h内饮用量和偏爱率比低钠饮食前明显增加(P<0.01);杏仁中央核损毁后缺钠大鼠对0.3 mol/L Na Cl溶液的摄入量和偏爱率显著下降(P<0.01)。杏仁中央核损毁对低钠饮食诱发的大鼠孤束核内醛固酮敏感神经元活动增加没有影响。结论:低钠饮食诱导大鼠钠欲行为表达增加;杏仁中央核损毁压抑缺钠大鼠钠欲行为的表达,而对缺钠大鼠的钠欲行为的启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疾病进展过程中尿液糖胺聚糖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mg/kg制作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第1、2、3、4、6周分别收集大鼠24h尿液测定尿糖胺聚糖和尿蛋白含量。43d后结束实验取血及肾脏,检测血生化,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第2、3、4、6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阿霉素肾病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呈进行性明显上升趋势;造模43d后模型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下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肾组织病理所见,模型组肾小球系膜区见中度至重度的系膜细胞增殖及基质增生。从第3周开始阿霉素肾病大鼠尿糖胺聚糖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24h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关系。第6周尿糖胺聚糖浓度与血清白蛋白浓度负相关,与甘油三酯浓度正相关。结论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尿液中糖胺聚糖浓度升高,并与24h尿蛋白排泄、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浓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张红艳  刘爱京等 《遗传学报》2002,29(1):26-29,T001
兔肝RAN诱导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大鼠肝RNA注射入小鼠前列腺,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外源RNA对小鼠白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RNA诱导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核,DNaseI消化,PCR法扩增小鼠白蛋白基因,检测白蛋白基因消化情况。发现外源RNA可促进小鼠白蛋白基因表达并增加该基因DNaseI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人血白蛋白是临床上使用量最大的血液制品,但血浆来源的人血白蛋白由于来源受到限制,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人血浆有携带病毒的风险,利用基因重组等技术研制的重组人血白蛋白克服了这些不足,成为发展的趋势。表达系统是重组人血白蛋白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综述了重组人血白蛋白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外产业化现状。  相似文献   

8.
比较C肽和胰岛素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Wistar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G组)和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组链脲佐菌素诱发大鼠成模后,随机分为三组:糖尿病组(DM组)、胰岛素组(IG组)和C肽组(ICG组)。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重/体重,并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超微结构变化。结果: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糖尿病组明显增加,C肽组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和胰岛素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大鼠肾脏超微结构变化:各组大鼠肾小球截面积、肾小球平均体积(MGV)、细胞外基质/肾小球截面积比值、细胞外基质截面积、肾小球基底膜厚度相比,糖尿病组明显升高,C肽组较胰岛素组和糖尿病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C肽治疗可以降低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病变。  相似文献   

9.
白蛋白与甲胎蛋白基因是由同一祖先基因进化而来。在小鼠,它们是一前一后定位在同一条染色体DNA上。在个体发育和肝癌变过程中,这两基因的相互关系也呈现相反的表达水平。因此,研究甲胎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与白蛋白基因是不可分割的。本文简要报道我们克隆了大鼠白蛋白mRNA 3′端顺序,为研究白蛋白基因结构和表达提供了必要的探针。白蛋白mRNA是从Wistar大鼠肝脏用双抗体免疫沉淀法提取。分子克隆技术基本是按“分子克隆”实验手册进行。  相似文献   

10.
外源RNA对小鼠白蛋白基因表达及DNaseⅠ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兔肝RNA诱导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 ,大鼠肝RNA注射入小鼠前列腺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外源RNA对小鼠白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不同RNA诱导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 ,提取细胞核 ,DNaseⅠ消化 ,PCR法扩增小鼠白蛋白基因 ,检测白蛋白基因消化情况。发现外源RNA可促进小鼠白蛋白基因表达并增加该基因DNaseⅠ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鹅肌肽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ON)、高尿酸血症组(HUA)、别嘌呤醇组[Allo:10 mg/(kg·d)]和鹅肌肽干预组[Ans 1 mg:1 mg/(kg·d)];[Ans 10 mg:10 mg/(kg·d)];[Ans 100 mg:100 mg/(kg·d)],空白对照组喂养普通大鼠饲料,其他5组均喂养高尿酸血症模型饲料,进行相应物质的灌胃,实验周期为6周,实验结束后,收集大鼠24 h尿量,评价大鼠尿酸和肾功能指标,并进行肾脏组织学观察。结果:与CON组相比,HUA组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尿素氮、尿量及尿酸排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与HUA组相比,鹅肌肽干预组中,Ans 10 mg和Ans 100 mg组的血尿酸水平降低(P< 0.05),尿量及尿酸排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 0.05),Ans 1 mg的胱抑素C和Ans 100 mg的血清腺苷脱氨酶显著降低(P< 0.05)。组织学分析显示,鹅肌肽各干预组大鼠管腔扩张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明显改善,无纤维化,与空白对照组差异较小,能明显延缓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肾脏损伤。结论:鹅肌肽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水平,可能是通过促进肾脏尿酸排泄和保护肾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抗体技术和Poly(U)-Sepha-rose 亲和层析法,分离和纯化出为均一的大鼠肝细胞白蛋白mRNA。把酸乙醇—硫酸铵分部和Sephadex G-150柱层析得到均一的大鼠血清白蛋白,免疫家兔得到抗血清,上白蛋白-Sepharose 柱,得到了纯的抗白蛋白抗体。用它与肝聚核糖体一起温育,得到合成白蛋白的聚核糖体。它们之间的结合是高度专一的,似乎是通过核糖体上的初生白蛋白多肽的免疫识别作用所致。反应的免疫复合物用第二抗体追踪,然后把聚核糖体—第一抗体—第二抗体复合物,通过一个不连续的蔗糖梯度,除去未反应的聚核糖体和抗体。用苯酚—氯仿—异戊醇(50∶48∶2)从免疫沉淀中分离出白蛋白聚核糖体RNA,上poly(U)-Sepharose 柱,得到大鼠肝细胞白蛋白mRNA。所分离白蛋白mRNA,在2%聚丙烯酰胺—0.5%琼脂糖凝胶电泳时为一条带。在依赖于mRNA 的麦胚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中,所有的翻译产物由第一抗体识别,第二抗体追踪,用凝胶电泳法鉴定为真正的白蛋白——约有70—80%新生白蛋白多肽与天然白蛋白一起移动。麦胚抽提物的翻译分析表明,提纯的白蛋白mRNA 的活力可高达白蛋白pRNA 的53倍。  相似文献   

13.
人血白蛋白是人血浆中最丰富的蛋白质,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特性,用途广泛。目前主要以毕赤酵母作为宿主表达的重组人血白蛋白,开发了重组人血白蛋白的纯化技术,同时对重组人血白蛋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人血浆白蛋白基本一致。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重组人血白蛋白与人血浆白蛋白有着几乎相同的疗效和安全性。综述了重组人血白蛋白的性质结构分析及酵母表达系统;重点介绍了重组人血白蛋白在临床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培育高繁殖力近交系HFJ大鼠并观察其部分表型特征。方法以一对Wistar大鼠为基代,通过全同胞近亲交配方式,采用选优法培育高繁殖力近交系HFJ大鼠。采用生化标记法、皮肤移植实验进行遗传质量检测;观察比较其部分表型特征。结果HFJ种群符合近交系标准;其窝产仔数、离乳率、胎次间隔显著高于Wistar大鼠;HFJ大鼠12周龄后生长缓慢,体重低于同龄Wistar大鼠;HFJ大鼠部分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与Wistar大鼠有显著差异。结论HFJ大鼠繁殖力强,是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近交系大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将维生素A缺乏(VAD)胎鼠作为先天性心脏病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11-19d不同胎龄正常及VAD胎鼠心脏经石蜡包埋、切片及 HE染色观察其发育情况。结果 1.实验组饲料含维生素A(VA)7μg/100g,经VAD饮食喂养后实验组大鼠血清V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168±0.059)μmol/L Vs(2.18±0.23)μmol/L,t=32.88, P<0.001]。 2.大鼠死亡百分比:饲养于屏障系统的VAD大鼠死亡百分比较饲养于开放系统中的要低4.6倍(10% Vs 45.83%.x 2=16.64, P<0.001),对照组为0。 3.实验组大鼠受孕百分比及每只孕鼠产仔数均低于对照组[58.33% Vs 81.5%, x 2=4.37,P<0.05:(6.97±2.79) Vs(13 ±1.05),t=7.16, P<0.001]。 4.经切片观察11~15 d胎龄胎鼠实验组心脏出现明显发育延迟的占36.67%, 16~19 d胎龄胎鼠实验组心脏畸形占41.43%,血管异常占18.57%。结论VAD胎鼠可用来作为先天性心脏病动物模型,但需改进饲养环境以减少异常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 自Cohn等和Oncley等发展了低温乙醇方法分离血浆成五种主要成分以来,从Cohn分段V制备临床白蛋白的方法在全世界已沿用了30多年。1962年Kistler和Nitschmann简化了Cohn的方法,但即使专为生产白蛋白,在回收白蛋白之前,为了去除其它蛋白质,最少还需要三个沉淀步骤。为了满足临床上不断地对此重要血浆蛋白的需求,曾报导了几种改进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采用聚乙二醇进行血浆的初步分离,继后用电渗析或反复离子交换层析和Schneider等的方法,其方法涉及在乙醇和稳定剂的参与下对血浆加热,再用聚乙二醇进行白蛋白的沉淀分离。可是,在美国这些方法未得到生产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诱导GK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的建立,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8周龄GK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共8周。于第0、4、8周观察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水平;于第0、8周观察空腹血糖和血清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一氧化氮水平;实验结束时取双肾称重并计算肾肥大指数,取肾组织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肾组织钠钾ATP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一氧化氮、肾肥大指数水平和肾组织钠钾ATP酶活性显著提高,模型组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增厚明显。结论运用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诱导GK大鼠可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血糖血脂的上升是糖尿病肾病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钠钾ATP酶活性增强进一步损伤肾小管功能,一氧化氮升高促使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也是加速GK大鼠肾病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荧光法研究维生素B6和芦丁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丁是一些中药的有效成份。研究药物与白蛋白的作用能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药物的作用机制。本文应用荧光偏振和能量转移技术研究了药物Vit B6和芦丁与白蛋白的作用。给出了这些药物分子与白蛋白的缔合离解常数,Vit B6和芦丁在人血清白蛋白中的结合位置与第214位色氨酸残基的距离分别为23.4Å和24.02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MIJ和HFJ大鼠的基因纯合度和遗传稳定性.方法 MIJ大鼠7只,取自F22代基础群中3对种鼠和F22代雄性生殖缺陷鼠1只.HFJ大鼠6只,取自HFJ大鼠F25代基础群中的3对种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4927.1-2001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检测方法测定.结果 MIJ和HFJ近交...  相似文献   

20.
发育过程中肝脏血管活性肠肽及其受体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Wang L  Tang CW  Wang CH  Li X 《生理学报》2005,57(3):379-383
已有的研究观察到,胚胎肝脏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olypeptide,VIP)及其受体(vasoactiveintesti-nalpolypeptidereceptor,VIPR)与造血干细胞生长和肝脏发育有关。本研究旨在了解发育过程中肝VIP及VIPR量的动态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系统和RT-PCR等技术检测了各发育阶段大鼠肝组织VIP浓度、VIP受体结合量及VIP受体表达亚型,实验观察到胎鼠和新生鼠肝脏VIP浓度显著低于未成年鼠及成年鼠肝脏VIP浓度(P<0.05)。发育尚未成熟时(胎鼠、新生鼠、未成年鼠),肝VIPR表达均明显高于成年鼠(P<0.05),表明大鼠在发育过程中肝脏VIP与VIP受体量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大鼠发育各时期,肝脏均表达VIPR-1。这些结果部分解释了肝脏发育、肝脏造血转移等重要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