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细菌生物被膜由物体表面集聚生长的细菌群落和细胞外基质构成 ,植入性医用器械表面较多见 ,其结构包括主体生物被膜层、连接层、条件层和基质层。细菌之间的信号传导影响着生物被膜的异化形成。生物被膜相关感染治疗较难 ,易慢性化及反复发作。抗生素或其他化学杀菌剂及金银包裹导管等医用材料表面是常用的预防方法。已形成的生物被膜可用物理方法或某些抗生素清除 ,而生物学控制是另一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的增强,给人类医疗健康及环境带来巨大挑战。生物传感器凭借其优点,在抗生素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介绍生物传感器在抗生素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包括环境及食品中的抗菌研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和健康挑战,开发有效技术以减少其负面影响对维护土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生物炭具有高碳含量、大表面积、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经济优势,可能是一种非常合适的阻控材料。其对ARGs的阻控作用可能归因于以下3种机制: 1) 吸附某些污染物,如抗生素和重金属,减弱ARGs的共选择性压力;2) 通过改变土壤理化特性影响微生物种群结构,从而限制细菌之间ARGs的水平转移;3) 通过吸附或破坏质粒、转座子、整合子等水平转移载体,直接减弱基因水平转移能力。但生物炭对ARGs的阻控效果取决于生物炭的物料来源、热解工艺和添加水平等。此外,生物炭的老化可能会降低其阻控ARGs的效果。生物炭的内源性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和重金属,也可能导致环境中特定抗生素抗性细菌的富集或诱导水平基因转移。在后续研究中,应根据土壤环境选择合适的生物炭种类,并采取生物炭老化控制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生物炭对ARGs的阻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病原体的耐药性很强,其生物被膜(biofilm,BF)的形成是导致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物被膜一旦形成,根除难度很大,会导致患者持久性感染,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并给全球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柱芳烃(pillararenes)是一类具有独特柱状结构的新型大环化合物,由于其在构建功能化和生物活性材料开发中的潜在应用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此外,它们在预防和控制抗生素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柱[5]芳烃衍生物对细菌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并进一步揭示其在抗菌活性中的抑菌机制,尤其是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抑菌杀菌策略,用非传统药物以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以期为开发新的抗菌剂防控生物被膜或治疗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抗菌肽17BIPHE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抗菌肽17BIPHE2单独使用及联合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刚果红平板测试法和结晶紫染色评估受试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平板测试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利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实验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实验观察17BIPHE2单独使用及联合抗生素对生物被膜黏附阶段和形成阶段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17BIPHE2单独使用及联合抗生素对成熟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结果】17BIPHE2的MIC为8μmol/L,1/2×MIC就可以有效抑制浮游菌的生长。单独使用17BIPHE2在细菌黏附阶段抑制率为40%,在生物被膜形成阶段抑制率达到35%。17BIPHE2联合抗生素使用较单独使用抗生素其抑制率均有所下降。生物被膜成熟阶段17BIPHE2于1/4×MIC浓度即可促进生物被膜崩解,1×MIC生物被膜崩解同时细菌黏附量有所下降,联合万古霉素促进生物被膜崩解同时细菌胞质大量外泄。【结论】抗菌肽17BIPHE2具有良好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作用,联合抗生素其抗生物被膜作用进一步提高。这将为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引起的相关感染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噬菌体及其裂解酶对细菌生物被膜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形成的生物被膜,可保护细菌不易被抗生素杀死,这给临床上相应疾病的治疗及医疗器械的消毒带来极大困难。研究表明,噬菌体及其裂解酶对生物被膜有降解作用。噬菌体能清除细菌在有生物活性或无生物活性的介质表面形成的生物被膜。此外,噬菌体裂解酶比如LySMP、肽酶CHAPk、细胞壁溶解酶CWHs等能清除特定的生物被膜,这可能与裂解酶直接溶菌和裂解细菌细胞外基质有关。同时,与抗生素、钴离子、氯等物质联合使用时,噬菌体对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会更强。本文从噬菌体、噬菌体编码的裂解酶、以及它们联合其他物质对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实际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商业上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由多种生物产生的,其中包括许多放线菌(Actinomycets)[如链霉菌Streptomyces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和诺卡氏菌(Nocardia)],芽孢杆菌(Bacilli)和真菌(Fungi)[如头孢霉菌(Cephalosporium)和青霉菌(Penicillium)]。通过微生物发酵、化学或酶法加工并提纯后的抗生素可作为商品或用于基础研究。基因克隆技术在抗生素产生菌中比诸如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等广泛研究的生物发展得慢一些。然而,最近已有这方面基因克隆的例子,它们能导致产生有用的新成份或提高现有成份的产量。在本综述中,我将着重谈谈近来有关抗生素产生菌基因克隆技术的进展,将这些进展同过去研究工作之观点结合起来看,谈一下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细菌耐药性一直是一项全球性的卫生挑战,加剧人们控制和治疗危及生命的细菌感染难度。尽管人们正在努力开发新的抗生素或其替代品,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几乎没有新的抗生素或其替代品被临床批准使用。抗生素佐剂与抗生素的组合可以抑制细菌耐药性或增强抗生素抑菌性,为对抗多重耐药细菌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和有效的策略。本文综述了抗生素佐剂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最后讨论了抗生素佐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策略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抗生素,对生物滤床中抗生素的去除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自然曝气生物滤床能够有效地去除四环素类抗生素(58±2)%、喹诺酮类抗生素(48±20)%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8±11)%。微生物降解和物理吸附是生物滤床去除抗生素的主要途径,而这两种途径的协同作用则延长了生物滤床的运行周期。结果还表明,水力负荷对抗生素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大,当水力负荷为4.8~6.4m/d时,生物滤床对抗生素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此外,水质参数(水温、pH、COD浓度和硝化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影响生物滤床对抗生素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益生菌剂与益生协同剂的协同作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的微生物 ,经培养、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称为益生菌剂或动物微生态制剂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生物夺氧、菌群调整、生物拮抗、提高免疫功能和增强酶活性 ,以达到防治动物肠道病原性腹泻和促生长作用。益生菌剂防治动物肠道疾病的效果显著高于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物 ,而促生长作用一般尚未达到抗生素水平。因此为提高益生菌剂的促生长作用 ,人们又积极地进行益生协同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从微生态学观点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出发 ,益生协同剂是指对体内自身的益生菌和从体外进入体内的益…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大量不规范使用,其残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污水灌溉和生物有机肥的施用使土壤成为抗生素的主要归趋地之一,抗生素残留对土壤微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综述了土壤抗生素污染现状,进一步论述了土壤抗生素残留对抗性基因诱导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微生物方法在去除抗生素污染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土壤抗生素污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生物技术或仿生合成具有农药功能作用的生物制品”。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蛋白质和寡糖等生物化学成分)农药、植物源农药.天敌牛物.转基因生物等几类农药。  相似文献   

13.
大家已注意到在医学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生素时,容易导致二重感染。其在消化道的主要表现是腹泻或肠炎。有许多证据表明专性厌氧的难辨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这种抗生素性腹泻的主要病因。我们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与难辨梭菌检出的关系做了调查,并对其可能的机制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新型环境污染物抗生素的分子生态毒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在农业畜牧业和治疗人类疾病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自身独特的代谢特点,导致了抗生素在包括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残留,并因此导致对不同生物及生态系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概述了目前抗生素分子生态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抗生素对生物及生态系统的各分子水平的毒性机理及分子标记物研究情况,对于一些较新的分子诊断方法也进行了总结。最后,分析了抗生素分子生态毒理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高丽  李翔  张远  卫毅梅  郦威  冯祯 《生态科学》2014,33(1):83-92
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其在环境中已普遍存在。抗生素母体及其降解产物对生物体具有生物毒性, 并可通过食物链传播, 因此调查人口密集地河流中抗生素浓度刻不容缓。该文采用SPE 和HPLC-MS/MS 联用的分析检测方法, 调查17 种典型抗生素在清河春秋两季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污染特征。结果显示, 春季清河中抗生素总体浓度相对秋季较高; 氧氟沙星在春季水体中的浓度高达16952.5 ng⋅L–1; 土霉素在春季沉积物中的浓度高达218.0 μg⋅kg–1。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 清河中的大部分抗生素浓度明显高于其在国内和国外发达国家一些河流中的浓度。清河, 特别是清河下游已受到严重的抗生素污染。其污染程度可由其中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土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的浓度来衡量。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对双歧杆菌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观察了双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其L型形成和抗生素对动物体内双歧杆菌的影响,发现双歧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或易形成L型。动物口服双歧杆菌同时给抗生素,6天后其粪便中仍有大量双歧杆菌或双歧杆菌L型存在,表明双歧杆菌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抗生素的作用,在机体肠道内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通过干扰或抑制微生物的某一代谢环节,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或致死,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已成为治疗传染性疾病的最大障碍,不同抗生素,其耐药性机理各不相同,本文就几类常见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机理及传递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其在环境中普遍存在,所引发的抗性基因问题已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土壤是环境中抗生素的重要汇,抗生素暴露会对土壤生物带来危害,甚至会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需采取有效手段修复抗生素污染的土壤。文中综述了抗生素对土壤植物表型生长指标、土壤动物生理特征及群落分布、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的影响,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土壤生物间的传播风险等;总结了利用耐受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其互作关系修复抗生素污染土壤的潜力与前景,指出了已有土壤中抗生素环境风险和生物修复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细菌生物在生物材料吸附过程及其对生物材料吸附后产生的危害及好处。为生物材料的改进及生物细菌吸附危害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体外采用细菌动态吸附实验,通过电镜观察细菌生物在不同培养液中生物材料上吸附过程及区别,分析其形成机制及所带来的危害及好处。结果:在不同培养液中细菌生物的吸附速度及含量均不相同,生物材料细菌粘附中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机制也有所区别,产生的危害及好处也有所异同。结论:细菌生物在生物材料大致为细菌对材料的吸附、菌落形成、细菌生物膜形成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细菌生物膜能够激活或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同时细菌生物对生物材料的吸附作用及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对抗生素耐药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共生、联合共生固氮体系建立过程中,确定接种后固氮生物在寄主植物根内,根际和土壤中的分布和数量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免疫荧光抗体法、扫描或透视电子显微镜观察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以及抗生素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