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刺珠心组织及其营养功能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刺具厚珠心,珠心组织发达。原胚期,根据超微结构特征,珠心组织大体可区分为三层:外围不活跃细胞层、特化细胞层和胚囊外围解体细胞层。珠心细胞解体时,细胞壁首先以微纤丝状态分散,原生质不同程度破坏,并累积脂滴。近胚囊壁降解后,珠心细胞即成为开放细胞,原生质团游离到胚囊周围。胚囊壁在珠孔区和合点区间断,因之,珠心细胞的游离原生质团可直接迁入胚囊内。在胚囊壁和中央细胞质膜之间存在明显间隙区域,其中有大量壁旁体存在,是珠心细胞降解物质进入胚囊的另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小麦颖果发育初期,胚囊合点端的反足器由外向内逐步衰退,反足细胞在原生质结构经历剧烈变化的过程中不断输出其内含物,哺育邻近游离核胚乳的增殖,生长,承担着转运与供应营养的双重职责。胚乳-反足细胞分界壁上缺乏胼胝质的淀积,有利于反足细胞内含物中的溶质向胚乳输出,但是,反足细胞原生质组分中的一部分,其结构解体的程度是有限的;以大分子结构物的形式经共质体途径而转移,是反足细胞以内含物哺育乳所采用的又一重要方式,胚乳-反足细胞分界壁局部位点上宽阔胞质通道的形成,是胞间关系上出现的一种特定的结构变动,核物质,内质网槽库片段,质体,线粒体等,经此而向发育中的胚乳迁移,推断,物质的这种运转方式,对于胚乳在形态建成初期的迅速增殖,生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麦颖果发育初期,胚囊合点端的反足器由外向内逐步衰退,反足细胞在原生质结构经历剧烈变化的过程中不断输出其内含物,哺育邻近游离核胚乳的增殖,生长,承担着转运与供应营养的双重职责。胚乳-反足细胞分界壁上缺乏胼胝质的淀积,有利于反足细胞内含物中的溶质向胚乳输出,但是,反足细胞原生质组分中的一部分,其结构解体的程度是有限的;以大分子结构物的形式经共质体途径而转移,是反足细胞以内含物哺育乳所采用的又一重要方式,胚乳-反足细胞分界壁局部位点上宽阔胞质通道的形成,是胞间关系上出现的一种特定的结构变动,核物质,内质网槽库片段,质体,线粒体等,经此而向发育中的胚乳迁移,推断,物质的这种运转方式,对于胚乳在形态建成初期的迅速增殖,生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珠心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珠心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过程中伴随着液泡破裂、染色质凝聚、细胞质解体等明显特征。在鹤顶兰功能大孢子形成之前,大孢子母细胞的侧细胞壁存在明显的内突。随着胚囊体积的逐渐增大,衰退珠心细胞残留的细胞壁叠合在一起,从而使胚囊壁不断加厚。胚囊成熟前,合点端珠心细胞与胚囊之间有胞间连丝相连。合点端珠心细胞的细胞质状态,特别是液泡形态与大孢子母细胞、功能大孢子、成熟胚囊时期的细胞状态高度相似。结果表明,衰退的珠心细胞不仅为胚囊的扩大提供空间,同时也为胚囊的发育提供营养,合点端珠心细胞对胚囊发育内环境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稻胚囊壁的形成与发育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透射电镜对水稻(Oryza sativa L.)功能大孢子形成开始至胚囊成熟期间胚囊壁的形成与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水稻胚囊壁是在原有功能大孢子壁的基础上,通过与其周围退化珠心细胞留下的壁相叠合,使壁加厚。功能大孢子近合点端壁存在胞间连丝,其中个别胞间连丝可保留到八核胚囊。胚囊壁上内突最早于四核胚囊近珠孔端发生。八核胚囊形成后,内突的发育在胚囊不同的细胞中表现不同,其中以中央细胞最具特点,表现为先在中央细胞与珠心相接的近珠孔端和近合点端两个区域的胚囊壁上形成,以后近珠孔端胚囊壁上的内突大量增加,而近合点端的却增加不明显,中部胚囊壁上的内突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到胚囊成熟时,近珠孔端胚囊壁上内突的分布密度最大,中部次之,近合点端的最小,三个区域上内突的形态各异。反足细胞与珠心相接的胚囊壁上内突的形成时间较早,但以后的发育却相对缓慢,数量增加不明显。2个助细胞交界处胚囊壁上的丝状器在胚囊未明显膨大时已形成。卵细胞除在与助细胞交界处的壁外,其它部位不形成明显的内突结构。  相似文献   

6.
水稻胚囊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水稻(Oryza sativa L.)胚囊成熟时,卵细胞的合点端无细胞壁,核居细胞中部,细胞器集中在核周围,液泡分散于细胞周边区域。助细胞珠孔端有丝状器,合点端无壁,核位于细胞中部贴壁处,细胞器主要分布在珠孔端,液泡主要分布在合点端。开花前不久,一个助细胞退化。中央细胞为大液泡所占,两个极核靠近卵器而部分融合,细胞器集中在极核周围和靠近卵器处,与珠心相接的胚囊壁上有发达的内突。反足细胞多个形成群体,其增殖主要依靠无丝分裂与壁的自由生长,反足细胞含丰富活跃的细胞器,与珠心相接的壁上有发达的内突。开花后6小时双受精已完成,合子和两个助细胞合点端均形成完整壁。合子中开始形成多聚核糖体、液泡减小。退化助细胞含花粉管释放的物质,其合点端迴抱合子。极核已分裂成数个胚乳游离核,中央细胞中细胞器呈活化状态。反足细胞仍在继续增殖。讨论了卵细胞的极性、助细胞的退化、卵器与中央细胞间界壁的变化、反足细胞的分裂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1.核穿壁运动一般系经胞间联丝的孔道,但是,有时核仁突破细胞壁,核物质经由该破裂的小孔转移,间或细胞壁先行溶解或破裂,于是核物质胞间转移自无障碍。所以胞间联丝的孔道是核穿壁一般的,而非唯一的,必然的通道。2.乾置的葱叶及成熟花粉,核物质穿壁频繁,而花粉发芽时,花粉管内的核物质穿出侧壁例甚罕见。由此,吸水,有氧呼吸,并非核物质穿壁的先决条件。细胞质川流对温度很敏感,而核物质(包括核液与染色质)穿壁,对 温度不敏感。细胞质川流有一定方向,而核物质穿壁无一定方向。细胞质川流只限于胞间内,而核物质穿壁有穿出有机体外。所以细胞质川流或核液川流作为核物质穿壁运动的推动力,难于成立。  相似文献   

8.
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胚囊周围邻近的珠心细胞退化降解,并出现很高的酸性磷酸酶反应,特别是合点部分最强。电镜细胞化学定位也表明退化珠心细胞质中有强烈的酸性磷酸酶活力,它们存在于多层环状的胞质结构中,而远离胚囊的非退化珠心细胞中无上述结构,酸性磷酸酶活性仅出现于液泡中。认为珠心细胞的退化是一种自溶现象。从功能大孢子至七细胞胚囊期,胚囊内部胞质酸性磷酸酶活性很低,合点与珠孔两端的反应强度无明显区別。后期成熟胚囊阶段,反足细胞中出现强烈酸性磷酸酶活性,中央细胞次之,而助细胞及卵细胞中很弱。  相似文献   

9.
八角枫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角枫为顶生胎座、倒生胚珠、单珠被。孢原细胞处于珠心表皮之下,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珠心表皮细胞平周分裂产生多层珠心周缘细胞,为厚珠心。四分体线行排列,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蓼型胚囊。开花前,两极核事例成次生核,或不融合仍保留极核状态。反足细胞退化较晚,胚囊合点端具承珠盘。  相似文献   

10.
大叶杨配囊及胚珠的形成和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叶杨胚珠、胚囊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核酸、蛋白质及不溶性多糖的分布和消长。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四分体及功能大孢子中含较少不溶性多糖,但却含丰富的RNA和蛋白质。功能大孢子经分裂发育成八核的蓼型胚囊。四核胚囊开始积累细胞质多糖,成熟胚囊中除反足细胞外充满淀粉粒。反足细胞形成后不久即退化。助细胞具多糖性质的丝状器,受精前两个助细胞退化。卵细胞核对Feulgen反应呈负反应。二极核受精前由胚囊中部移向卵器,与卵器接触后融合形成次生核。发育早期的胚珠为厚珠心,双珠被。晚期,内珠被退化,故成熟胚珠为单珠被。四核胚囊时期,珠孔端珠心组织退化,胚囊伸向珠孔形成胚囊喙。合点端珠心组织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一性质与绒毡层性质相似,可能涉及胚囊的营养运输。胚囊的营养来源于子房和胎座细胞内贮存的淀粉粒。  相似文献   

11.
我们观察了小麦与大麦杂交胚胎发育过程中,雌蕊各个组成部分发生的淀粉积累和转移的动态。结果如下: 1.胚乳和杂种胚早期发育过程中,子房壁和胚囊中淀粉的积累和动态的趋势与其他学者所作小麦自交的情况基本相同。2.当胚乳细胞充满胚囊而胚没有分化时,子房壁中的淀粉已极少,当胚乳解体时,子房壁中淀粉已几乎消失。可见,子房壁中淀粉的迅速消失与胚乳的迅速败育是平行的。3.胚囊发育的停滞与败育跟子房壁组织中淀粉的积累及对胚囊营养的正常供应有密切关系。4.花柱、珠被、珠心组织及胚囊中的助细胞和反足细胞,在整个杂种胚和胚乳发育过程中,始终不存在淀粉粒。助细胞胚亦和助细胞一样,无淀粉粒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我们观察了小麦与大麦杂交胚胎发育过程中,雌蕊各个组成部分发生的淀粉积累和转移的动态。结果如下: 1.胚乳和杂种胚早期发育过程中,子房壁和胚囊中淀粉的积累和动态的趋势与其他学者所作小麦自交的情况基本相同。2.当胚乳细胞充满胚囊而胚没有分化时,子房壁中的淀粉已极少,当胚乳解体时,子房壁中淀粉已几乎消失。可见,子房壁中淀粉的迅速消失与胚乳的迅速败育是平行的。3.胚囊发育的停滞与败育跟子房壁组织中淀粉的积累及对胚囊营养的正常供应有密切关系。4.花柱、珠被、珠心组织及胚囊中的助细胞和反足细胞,在整个杂种胚和胚乳发育过程中,始终不存在淀粉粒。助细胞胚亦和助细胞一样,无淀粉粒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星星草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法研究了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tiflora(Griseb.)Scribn.et Merr.]大、小孢子发生及其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主要结论是:(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孢子为左右对称型;(2)成熟的花粉为三细胞型,具单萌发孔;(3)花药壁由4层结构组成,最外层为表皮,其内分别为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绒毡层为分泌型,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单子叶型;(4)星星草为单子房,单胚珠,双珠被,薄珠心,倒生型胚珠。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5)胚囊发育属于蓼型,成熟胚囊形成时,反足细胞经无丝分裂形成4~6个反足细胞,反足细胞内可能存在多次DNA复制过程。  相似文献   

14.
花椒和野花椒的无融合生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椒与野花椒的胚囊发育类型属蓼型,成熟胚囊的卵器退化。花椒无雄花,不发生双受精,自发形成胚乳并产生珠心胚。野花椒虽有正常花粉,人工授粉后能萌发,但在花粉管长入胚囊之前卵器已解体,中央细胞中已形成胚乳游离核,因此也不发生双受精,由珠心细胞自发形成胚。这种现象是花椒和野花椒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十分特化的适应。  相似文献   

15.
细胞核穿壁现象过去一直认为是一种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的假象,现已确定了这是一种细胞特有的过程。核物质穿过细胞壁转移到邻近细胞核中去,在薄壁组织中完成有机物在细胞间短距离运输。在教学中我们观察核穿壁采用卡宝品红染色、取葱或洋葱外层表皮进行镜检。然而效果不是很好,往往长时间都找不到一个发生了核穿壁的细胞。对此,作者反复实验,找到了采用30%蔗糖溶液或5%氯化钠溶液先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再寻找核穿壁细胞的方法,而且该方法简单有效地证明了在光镜下核穿壁不是假象。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芒苞草形态学和胚胎学研究:Ⅱ.花药和胚珠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平  高宝莼 《植物研究》1992,12(4):389-398
芒苞草成熟胚珠为倒生型,薄珠心,双珠被。胎座为侧膜胎座向中轴胎座的过渡类型。胚囊发育为单孢蓼型。 成熟胚囊由印器,具二极核的中央细胞及三个反足细胞组成。助细胞呈倒梨形,极性不明显,珠孔端壁有角状的丝状器。中央细胞的二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 花药具二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层为单子叶型,具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是左右对称式排列,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的。 在花药与胚珠发育过程中,多糖物质的消长是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兰花蕉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 T.L.Wu)的胚珠倒生,具厚珠心和双珠被。内外珠被形成珠孔。假种皮从外珠被的项端发生。造孢时期,胚珠具有一层周缘细胞。造孢细胞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的线形四分体,少数三分体。合点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属蓼型。成熟胚囊的合点端狭长,胚珠具有珠心冠原和承珠盘。反足细胞寿命长,胚珠维管束属于合点后多维管束类型。胚乳发育属核型。种子脱落时,胚尚未分化出胚芽和胚根。  相似文献   

18.
1.狼尾草花粉可以在水稻柱头上萌发并能长入胚囊,但受精过程缓慢而且不正常,单受精现象经常出现。2.胚胎发育滞缓,长时间停留在球状胚阶段,很难进一步分化,而且不时败育,只在传粉后16—24天的一些胚囊中看到有简单分化的胚胎。3.胚乳发育异常,由游离核形成细胞的时间推迟到传粉后第八天。整个胚乳组织由形状及功能上均有很大差异的细胞团块组成。其中一部分细胞缺乏合成淀粉的能力,胚乳在发育过程中不时出现解体现象。4.在反足细胞附近的一些珠心细胞中出现多量淀粉积累,反映因杂交而出现的胚囊代谢上的某些变化。讨论了胚和胚乳发育困难的原因和得到杂种种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报道心翼果属 (CardiopterisWall.exRoyle)一种新的胚囊类型 :胚珠无珠被、直生、薄珠心。成熟胚囊中 ,卵器位于合点端 ,反足细胞位于珠孔端。这样的胚囊在所有进行过胚胎学研究的被子植物中系首次发现。合子和胚胎也位于合点端。心翼果属的这一新特征无疑是特异性的 ,据此可认为单型科心翼果科在一定程度上是十分孤立的  相似文献   

20.
濒危植物——长喙毛茛泽泻的雌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喙毛茛泽泻 Ranalisma rostratum stapf 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为连续型,四分体为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为三胞花粉。花药绒毡层为变形绒毡层。雌蕊由多数单室子房构成,每子房中含一具双珠被、薄珠心的倒生胚珠。胚囊发育为葱型。成熟胚囊中三个反足细胞退化;二个极核分别位于中央细胞的两端,其体积相差明显。这种极核分布可能与反足细胞过早退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