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化学》2005,25(3):271-272
四川省姓名序号白怀S222210001M陈川宁S222210002M陈惠S222220003M陈静娴S222220004M代荣阳S222210005M丁慧荣S222220006M杜林方S222210007M段承刚S222210008M段春燕S222220009M樊玫S222220010M范小军S222210011M方定志S222210012M封树梅S222220013M冯驰S222220014M冯晓虎S222210015M冯雪梅S222220016M傅明德S222210017M傅强S222210018M甘淋S222220019M何涛S222220020M黄德清S222220021M黄凤琼S222220022M黄刚娅S222220023M黄淑S222220024M芶琳S222220025M贾成瑶S222220026M蒋丽明S222220027M焦丽华S222220028M金沈…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化学》2005,25(6):539-540
江苏省姓名会员号华子春S221010001S李根喜S221010002S王旻S221010003S吴梧桐S221010004S徐朗莱S221010005S张光毅S221010006S张洪祖S221010007S郑集S221010008H朱长生S221010009S朱德熙S221010010S白剑宇S221010011M卞筱泓S221020012M曹荣月S221020013M曹祥荣S221010014M陈岗S221010015M陈美S221020016M陈政S221020017M陈宏山S221010018M陈建华S221010019M陈江宁S221020020M陈克平S221010021M陈美娟S221020022M陈玉清S221020023M陈子兴S221010024M程坚S221010025M程梅S221020026M仇灏S221020027M崔恒林S221010028M…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化学》2004,24(4):365-368
姓 名编 号姓 名编 号姓 名编 号阿布都艾尼S2 2 0 110 0 0 1M鲍国强S2 2 0 110 0 0 2M卞丽红S2 2 0 12 0 0 0 3M蔡从利S2 2 0 110 0 0 4M曹 诚S2 2 0 110 0 0 5M曹恩华S2 2 0 110 0 0 6M曹国军S2 2 0 110 0 0 7M曹廷明S2 2 0 110 0 0 8M曹 伟S2 2 0 110 0 0 9M曹 禹S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姓 名编 号 姓 名编 号 姓 名编 号白林泉   S2 2 0 910 0 0 1M    蔡建明   S2 2 0 910 0 0 2M    蔡小青   S2 2 0 910 0 0 3M蔡 旭   S2 2 0 910 0 0 4M    蔡在龙   S2 2 0 910 0 0 5M    曹丹如   S2 2 0 92 0 0 0 6M曹  相似文献   

5.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玉米/大豆套作(M/S)、玉米单作(M)、大豆单作(S)3种栽培模式下施磷对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施磷处理下,M/S系统产量较M、S分别提高9.8%、79.1%,土地当量比为1.58;在施磷处理下,M/S系统产量较M、S分别提高10.4%、80.3%,土地当量比为1.62.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使M/S、M、S 3种栽培模式下的系统总产量分别提高12.7%、12.2%、17.6%.无论施磷与否,3种栽培模式下土壤最大缓冲容量(SBC)值均表现为M/S>M>S;但与施磷处理相比,不施磷处理下M/S、M、S栽培模式下土壤SBC值分别降低19.6%、30.3%、12.0%.各栽培模式在施磷处理下土壤单位吸附量的解吸量b值大小为M/S>M>S;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使M/S、M、S模式下b值分别增加10.9%、39.1%、-9.6%.土壤最大吸磷量(Qm)及土壤磷解吸率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不同玉米与大豆栽培模式的能值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的田间配置是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研究采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分析2∶2玉米-大豆带状套作(M/S1)、1∶1玉米-大豆传统套作(M/S2)、玉米单作(M)、大豆单作(S)4种栽培模式下系统能值投入产出、环境负载率及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为优化农田配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4种栽培模式下能值投入表现为M/S2M/S1MS,工业辅助能以肥料为主,可更新有机能以人工投入为主,能值产出表现为M/S1M/S2SM;与玉米相比,大豆具有能值产出高、能值投入低、环境负载率小、可持续发展程度高等特点;经济效益表现为M/S1、M/S2、M显著高于S;可通过降低化肥投入,特别是磷、钾肥,减少耕作次数或深度,适当提高大豆密度,降低玉米种植密度,降低环境负载率,提高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以优化M/S1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发表了安徽省苔草属(Carex)指状苔草组(Sect.Digitatae)三新种:青阳苔草C.qingyangensis S.W.Su et S.M.Xu, 突喙苔草C.yuexiensis S.W.Suet S.M.Xu和矮秆苔草C.minuticulmis S.W.Su et S.M.Xu.  相似文献   

8.
采用GUS标记技术研究钙调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监测钙调素 (Ca M)在植物细胞内的分布并探索其生物学功能 ,将水稻 Ca M和 GU S融合基因 (cam.gus)分别置于 35 S启动子和花粉特异启动子 L AT5 2 - 7控制下 ,构建出载体 p MD/ Ca M.GU S和 p BI/ L AT.Ca M.GU S,转化烟草 (N icotiana tobacum cv.SR ) ,GU S染色结果显示 ,Ca M.GU S融合蛋白广泛分布于植物根、茎、叶等组织 ,根尖生长点细胞、根毛细胞、表皮毛细胞、气孔保卫细胞、维管束细胞的细胞质中融合蛋白含量较多。花粉粒中也分布着 Ca M,并在萌发沟处表现出较高的浓度。保卫细胞和表皮毛细胞中 Ca M分布在相邻细胞连接处细胞模内侧 ,呈现出极性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细胞内 Ca M的不均匀分布可能与细胞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为探讨加巴喷丁的脑皮层镇痛机制是否与内源性脑啡肽相关.9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假手术组(S)和模型组(M),各组再按不同给药分为生理盐水(P)和加巴喷丁(G)两个亚组(最终分为C+P,C+G,S+P,S+G,M+P,M+G6组).部分坐骨神经结扎2周后开始腹腔给药,给药4周后留取大脑皮层.通过手术侧足机械痛阈和热痛敏的改变来确认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成功及观察加巴喷丁的疗效.选择S+P,M+P和M+G3组做前脑啡肽原(ppENK)基因表达差异检测,并用Real—Time PCR验证,同时ELISA法测定脑皮层组织脑啡肽含量.M+P与S+P相比较、M+G和M+P相比较,均未见ppENK基因表达有显著性差异;S+P,S+G,M+P和M+G组间脑皮层组织中脑啡肽含量也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内源性脑啡肽可能与加巴喷丁的脑皮层镇痛机制无关.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山蚋亚属一新种记述(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作者于2005年首次发现并记述四川省山蚋亚属二新种之后,报道四川省山蚋亚属另1新种,Simulium (Montisimulium)jiajinshanense sp.nov.(夹金山山蚋).本新种与报告自中国的S.(M.)tibetense Deng et al.,1993(西藏山蚋)and S.(M.)moxiense Chen et al.,2005(磨西山蚋),阿塞拜疆的S.(M.)assadovi(Djafarav,1956),亚美尼亚的S.(M.)litshkense(Rubtsov,1947),哈萨克斯坦的S.(M.)quattuordecimfiatliatum(Rubtsov,1947)和塔吉克斯坦的S.(M.)quattuordecimfilum Rubtsov,1947相似,均具14条呼吸丝,但新种可依据食窦弓具中突,两性生殖器的特殊形态,茧简单和呼吸丝特殊分枝等综合特征和上述近缘种相区别.  相似文献   

11.
晏民生  孙坤 《植物研究》1992,12(4):325-329
本文发表了甘肃产芍药科芍药属1新变种,毛茎芍药Paeonialcatiflora Pall.var.villosa M.S.Yan et K.Sun.及毛莨科铁线莲属1新种2新变种,即天祝铁线莲Clematis sibirica(L.)Mill.var.tian-zhuensis M.S.Yan et K.Sun,光叶铁线莲C.glabrifolia K.Sun et M.S.Yan,陇南铁线莲C.otophora Franch.ex Finet et Gagnep.var.longnanensis K.Sun et M.S.Yan.  相似文献   

12.
花生四烯酸高产菌M6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鉴定花生四烯酸高产菌M6考查了M6的形态、生理特征及其核糖体18S rDNA序列。M6菌落为白色,菌落初期很薄,圆形,然后一层层扩展,形成花瓣状,并长出棉花状菌丝。显微镜下观察,菌丝体内有较多的油脂颗粒。菌株M6在4℃低温下和25℃温度下都可以生长,M6菌体油脂的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显示M6可以产生花生四烯酸。M6的18S rDNA的部分序列分析表明其与高山被孢霉同源性最高,达99%。根据M6的形态、生理特征及其核糖体18S rDNA的序列的分析鉴定M6是高山被孢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鼠卵母细胞发育成熟与18S rRNA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小鼠18S rRNA保守区序列(363bp),用DNAclub软件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RT-PCR检测单个GV、MⅠ期卵母细胞18S rRNA的表达;取单个MⅠ期卵母细胞二次PCR产物连接至pTG19-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RT-PCR检测显示18S rRNA基因在小鼠单个GV期、MⅠ期卵母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在未成熟卵母细胞中,MⅠ期的表达明显强于GV期的表达。测序结果表明小鼠单个卵母细胞表达的18S rRNA基因与参考序列(Genbank NR_003278)完全一致。结论:小鼠MⅠ期之后的卵母细胞发育需要蛋白质的合成,卵母细胞的成熟可能与核糖体18S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西伯利亚百合器官离体培养及结鳞茎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西伯利亚百合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结鳞茎的研究,建立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诱导鳞茎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 S+1.0 BA+0.5 NAA,大于2 cm叶片长的分化率达到135.67%;诱导叶柄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 S+0.5 BA+1.0 NAA,分化率达到28%;诱导叶片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 S+0.5 BA+1.0 NAA+0.1 KT,分化率达到12.50%。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 S+0.2 NAA,60 d后增值率达到318%;最佳结鳞茎和生根培养基为M S+9%蔗糖,蔗糖浓度为3%~9%时,对结鳞茎和生根具有促进作用,11%时,对其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枯草杆菌蛋白酶E的蛋白质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定点突变和随机突变的方法,对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E基因进行改造。突变后的基因插入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穿梭质粒pBE-2中,在碱性和中性蛋白酶缺陷型的枯草杆菌DBl04中进行表达,得到突变种的碱性蛋白酶.它们的突变位点分别是(M222A)、(M222A、N118S)、(M222A、N118S、Q103R)、(M222A、N118S、Q103R、D60N)。各突变种酶的性质测定 结果表明.M222A突变使酶抗氧化,N118S突变使酶增加热稳定性,Q103R和D60N突变虽然能增加酶的比活,但使酶的热稳定性大大下降,尤其是D60N突变使酶变得极不稳定。野生型碱性蛋白酶与(M222A)突变种的等电点均为8.92.而M222A,N118S)。(M222A,N118S ,Ql03R)和(M222A,118S.Q103R,D60N)突变酶分别为8.88.9.10和9.17。用Nsuc-AAPF-pNA作为底物时酶反应景适pH值为7.5~9.5,而用酪蛋白底物时最适pH值为10~12。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对白浆土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富锦市的白浆土上进行了3年的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常规整地方法(T15)和肥沃耕层构建方法[秸秆深混还田(T35+S)、有机肥深混施用(T35+M)、秸秆与有机肥深混还田(T35+S+M)、深翻35 cm+秸秆深混+有机肥+化肥(T35+S+M+F)]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1)肥沃耕层构建处理均比常规对照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增幅15.4%~50.9%。2)与常规对照相比,肥沃耕层构建前两年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显著,到第3年显著提高了耕层(0~15 cm)土壤pH值;T35+S+M+F、T35+S+M、T35+M处理显著提高了亚耕层(15~35 cm土层)土壤pH值,T35+S处理对亚耕层土壤pH值影响不显著。3)肥沃耕层构建处理(T35+S+M+F、T35+S+M、T35+M、T35+S)可提高耕层和亚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其中亚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2%~46.6%、9.1%~51.8%、17.5%~130.1%、4.4%~62.8%、22.2%~68.7%,导致亚耕层肥力丰富度...  相似文献   

17.
mTOR及其底物在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时相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细胞生长的机制 ,用RT PCR、Western印迹及蛋白激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同步化的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时相中mTOR(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 ,p70S6激酶 (p70S6K)的α1 、α2 、β1 、β2 不同亚型及起始因子 4E结合蛋白 1 (4EBP1 )的表达进行了检测 .RT PCR的结果表明 :在G1 、S1 、G2 、M1 、M2 几个细胞周期时相中 ,mTOR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 .mTOR的底物P70S6K的亚型α1 、α2 、β1 、β2 在M期表达均有明显增加 .4EBP1的表达在M期明显减少 .免疫印迹的结果与RT PCR的一致 ,即M期p70S6K的α1 、α2 、均有增加 ,4EBP1在M期减少 .活性测定表明 ,G2 期、M期mTOR较其它期有明显增加 ,4EBP1在M期活性有所下降 .研究结果表明 :mTOR、p70S6K、4EBP1很可能在HeLa细胞的生长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四种云杉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林初  王刚  苏苏  徐阿生 《广西植物》2001,21(1):43-46,T001,T002
首次报道了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长叶云杉 ( P. smithiana ( Wall.) Boiss.)和康定云杉 ( P. likian-gensis( Franch.) Pritz.var.montigena( Mast.) Cheng ex Chen)及我国特产的青海云杉 ( P.crassif oliaKom.)和林芝云杉 ( P.likiangensis( Franch.) Pritz.var.linzhiensis Cheng et L.K.Fu)的核型。它们的核型公式都是 K( 2 n) =2 4 =2 2 m+2 sm (林芝云杉有 1条 B染色体 )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分别为 2 n=1 4 M2 +8M1 +2 S,2 L+1 2 M2 +6M1 +4S,2 L +1 0 M2 +1 0 M1 +2 S,和 2 L+1 2 M2 +6M1 +4S.均为 2 A (除青海云杉 1 A外 )核型类型。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羊草(L eym us ch inensis)与灰色赖草(L eym us cinereus)杂种F1代幼穗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在3.0 m g/L 2,4-D M S培养基上继代1次后,转入不同浓度激素(2,4-D、IAA、KT)配比和不同浓度蔗糖的M S液体培养基进行振荡培养,建立杂种F1代细胞悬浮系和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细胞悬浮培养时,M S 1.0 m g/L2,4-D 0.1 m g/L KT 4%蔗糖的液体培养基最佳;悬浮细胞分化时,1.0 m g/L 2,4-D 0.1 m g/L KT 4%蔗糖 M S和1.0 m g/L 2,4-D 4%蔗糖 M S培养的悬浮细胞在1.0 m g/L NAA 0.5 m g/L KT M S分化培养基上的绿苗分化率分别达到83%和80%.细胞悬浮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为杂种F1代育性恢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下列缠绕方程组解的性质:N(S)=K_0,N(S+M)=K_1,N(S+M+M)=K_2,N(S+M+M+M)=K_3.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将某个K_i(i=0,1,2,3)的向量表示中的元素换成变量,研究变量在满足何条件时,该缠绕方程组系统有唯一解,从而找出其他K_i满足该缠绕方程组系统并使该缠绕方程组只有一个解.此时这个缠绕方程组系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相当于通过对一个DNA分子在酶作用下拓扑结构改变的研究,得到了另外一个DNA分子或多个DNA分子在酶促反应下进行n次连续的特异性位点重组时拓扑结构的变化,这样可以避免逐个研究,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