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2019年5月18和19日,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沙沟片区(28°26′12″N,105°59′52″E海拔465m)采集到8只两栖动物标本。形态上,这些标本与模式产地的峨眉角蟾(Megophrys omeimontis)相近。基于528 bp的16S rRNA基因片段构建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表明,本次采集的8只标本与峨眉角蟾模式产地标本聚在一起,其遗传距离远小于角蟾属其他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因此,结合分子系统学分析及形态学比较,确认这些标本为无尾目(Anura)角蟾科(Megophryidae)角蟾属的峨眉角蟾,系贵州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3.
2019年8月,在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徐家坝一溶洞中发现齿蟾雄性成体1只,并采集到12只蝌蚪标本。雄性成体标本形态特征与红点齿蟾(Oreolalax rhodostigmatus)模式产地标本相符:即鼓膜明显,有鼓环,雄性第一、二指上婚刺粗大,内外掌突长椭圆形,极显著,排成倒“八”形;体侧有10余个极显著的橘红色或浅黄圆疣;腋腺及股后腺大而圆,橘红色。蝌蚪体形肥大,紫色或无色透明,第一行短唇齿的下方,又有一行短唇齿位于左、右第一和二行唇齿之间,两口角处副突多,且有小齿。故鉴定为红点齿蟾,为云南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4.
2021年5月在广西隆林县者浪乡坡合村(105°13′27″ E,24°44′58″ N)采集到5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腹斑掌突蟾(Leptobrachella ventripunctata)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12S rRNA基因片段构建的贝叶斯系统发育树显示,此次采集到的掌突蟾属标本与腹斑掌突蟾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后验概率(1.00);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估算本次采集的标本与腹斑掌突蟾的遗传距离为0.7% ~ 0.9%,远小于掌突蟾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4.4% ~ 23.4%)。综合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比较,鉴定此次采集的掌突蟾属标本为腹斑掌突蟾,为广西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5.
6.
琴蛙属(Nidirana)是广泛分布于东洋界的两栖动物,目前安徽省琴蛙属仅记录了弹琴蛙 (N. adenopleura)1种。2022年7月在安徽省黄山地区(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和马金岭自然保护区)采集到9号两栖动物标本,其形态特征与孟闻琴蛙(N. mangveni)相似;此外,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此次采集到的琴蛙标本与孟闻琴蛙聚为一支,且具有高的支持率(贝叶斯后验概率/最大似然支持率为1.00/98%),而且和孟闻琴蛙遗传距离最近,与模式产地的孟闻琴蛙遗传距离仅有0.04%。因此,结合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学分析,鉴定此次采集的琴蛙属标本为孟闻琴蛙,为安徽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这一发现将孟闻琴蛙的分布范围扩展至皖南地区,为琴蛙属和皖南地区的生物地理学和地史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7.
8.
2021年11月在沈阳市辽中区蒲河湿地公园(41°30′55″ N,122°78′30″ E,海拔30 m)采集到2号无尾两栖类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确认为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蛙属(Rana)物种,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对蛙属19个物种的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进行分析,其与韩国及中国山东文登昆嵛山分布的韩国林蛙(R. coreana)遗传距离最近,并在最大似然树中聚为一支,应属种内关系。综合形态分析和系统发育比较,确定采集到的标本为韩国林蛙,系辽宁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本次发现将辽宁省分布的蛙属物种增至5种。 相似文献
9.
2022年7月在重庆市黔江区武陵山市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1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尾突角蟾(Boulenophrys caudoprocta)相似;基于线粒体16Sr RNA和COI基因联合构建布角蟾属(Boulenophrys)部分物种系统发育树,此次采集的角蟾标本与尾突角蟾聚为一支,具有较高的支持率(1/100,贝叶斯法/最大似然超快速引导支持分析值);基于p-distance估算本次采集的角蟾标本与尾突角蟾湖南模式产地标本间的遗传距离为0%,远小于角蟾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8.7%~15.9%)。综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比较,确定此次采集到的角蟾标本为无尾目(Anura)角蟾科(Megophryidae)布角蟾属的尾突角蟾,系重庆市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重庆市尾突角蟾的发现,进一步扩展了该地区的物种名录,拓宽了对尾突角蟾分布范围的认知,为该属区系分类学和系统学提供了新信息,同时为当地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对制定更加全面和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21年9月13日在浙江德清莫干山(30°36′27″N,119°51′39″E,海拔601 m)采集到1只刺猬标本。该标本耳较短,不超过周围棘刺长。体背棘刺短细,几无全白色棘刺,大部分棘刺从基部至刺尖分为4段:第1段白色,长度占棘刺长2/3以上;第2段黑色或深褐色,约3~5 mm;第3段白色,约1~3 mm;第4段,即棘刺尖端,黑色或深褐色。头骨吻部较短,鼻骨狭长;整个额部较为平直;矢状脊不发达,但明显可见;人字脊发达。这些特征与侯氏猬(Mesechinushughi)的鉴别特征基本一致。基于Cytb全序列构建的最大似然树显示,该标本与安徽的侯氏猬聚为一支(支持率100%),该支又与陕西的侯氏猬聚为一支(支持率97%),并构成单系群。该标本Cytb全序列与安徽的侯氏猬遗传距离为0.35%,与陕西的侯氏猬遗传距离为4.92%~5.27%。基于以上结果,确定该标本为侯氏猬。这是林猬属侯氏猬在浙江省的首次记录,也是继安徽发现侯氏猬以来,再次在长江以南发现侯氏猬的新分布点。根据已获取的信息,浙江的侯氏猬在浙西丘陵山区分布较广,主要栖息在林地生境,与东北刺猬(Erinaceus amuren... 相似文献
11.
12.
2023年6月12日,在湖南省城步县南山国家公园(110°11′42″E,26°11′54″N)采集到无尾目(Anura)角蟾科(Megophryidae)布角蟾属(Boulenophrys)雌性标本1号(标本号NS20230612),现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学实验室。该标本背部皮肤光滑有痣粒,两侧皮肤松弛,有刺疣,背部灰褐色,背中央有深色“X”形斑,与花坪角蟾(B. mirabilis)形态鉴别特征一致。基于线粒体16Sr R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该标本与花坪角蟾聚为一支;平均遗传距离为0.28%,远小于布角蟾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结合形态特征比较与系统发育关系重建,鉴定该标本为角蟾科布角蟾属花坪角蟾,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认花坪角蟾为湖南省两栖纲分布新记录种。该物种的发现丰富了南山国家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同时为该物种分类及谱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14.
15.
2021年8月,本项目组在四川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1只彩蝠属(Kerivoula)雄性成体蝙蝠,其前臂长29.95 mm,全身被覆密而柔软的暗褐色长毛,耳廓圆,呈漏斗状。采用Pettersson D1000X超声波探测仪录制该蝙蝠的声波,并通过BatSound 3.3软件分析声波特征。其回声定位声波为调频型(FM),飞行时声脉冲频率从(231.4 ± 8.5)kHz下调至(88.8 ± 1.9)kHz,主频率集中在(118.7 ± 2.3)kHz。同时基于COI、Cyt b和Rag2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综合外形特征、形态测量数据、声波特征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此蝙蝠鉴定为暗褐彩蝠(K. furva)。此发现证实了四川省内有暗褐彩蝠这一稀有物种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