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疆晖  王德华 《兽类学报》2022,42(5):477-481
2022年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以下简称西高所) 建所60周年 (1962―2022)。西高所的兽类学研究也走过了60年的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60年来,西高所的兽类学研究始终立足青藏高原,立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面向国家需求,围绕为区域经济和生态保护服务,在不同阶段开展了大量相应的工作,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出版了多个学术刊物,为我国的兽类学及兽类生态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徐科 《生理学报》2007,59(6):730-732
冯德培先生是世界知名的肌肉、神经和突触生理学家,为我国生理学界赢得了殊荣。在日本投降前的1944年,在大后方的重庆就有由冯德培先生(以后简称先生)负责创建的生理研究所前身——医学所筹备处。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医学所筹备处迁来上海。据先生说,在上海解放前夕,他在竺可桢先生的率领下想方设法拒绝迁往台湾,在上海迎接了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先生负责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并被任命为所长。  相似文献   

3.
<正>原生化所实验大楼一楼门厅的布告栏前,经常可以遇到一位已是耄耋之年的先生正专注地阅读着研究所新闻和各色学术海报,许久之后,才缓缓柱起拐杖,悠然地步上楼梯朝着实验室走去。他,就是生化所的首任所长、我国现代生物化学的主要奠基人——王应睐先生,而这一幕便是先生留给我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人都知道,王应睐先生是学界最响当当的人物。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作为英国剑桥大学生化学博士,王应睐先生谢绝了  相似文献   

4.
张景钺教授是我国植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是为我国植物学各分支学科培养了第一代学术带头人的教育家。张先生的学生李正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植物解剖学家 ,为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使后人永记两位先生对我国植物学发展所作出的里程碑式的贡献和对教育事业作出的出色贡献 ,弘扬他们的爱国敬业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促进植物形态学在我国的发展。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了张景钺 李正理植物形态学基金。以作为北京大学从事植物形态学方面研究的优秀研究生的奖学金 ,和奖励中国植物学会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所组织的全国性…  相似文献   

5.
王祖 《动物学报》2006,52(6):I0003-I0004
今年是我国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动物学会创始人、《动物学报》创始人和第一任主编秉志先生诞辰120周年。10月18日,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京举办了秉志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我虽无缘亲聆秉志先生的教诲,但通过秉志先生身边工作人员和他的学生们的缅怀感言,通过这篇《秉志传略》,以及在承担《所史》的编撰过程中对许多史料的查阅,不禁深深为他强烈的爱国热忱、渊博的知识、在维护科学家的良知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胆识所感动,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值此纪念秉志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不揣浅陋,将它写出来,以表达我对秉志先生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正值我国“废科举、兴学校”新教育制度建立的草创时期。清末民国初年,我国的学制、教材和教法,都是以日本的教育为蓝本。若要有符合国情的新教育,就要靠先驱者自己来开创。虽说鲁迅先生所经历的生物教学生涯那么短暂,  相似文献   

7.
《化石》2009,(1):F0003-F0003
俨然回首,杨钟健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年了。在这期间我国的古生物研究在杨钟健先生等前辈的工作基础上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拜读先生留下的著作,追忆先生的生平事迹,我们后人深感钦佩。作为杰出的古生物学家、教育家,杨钟健先生在我国的古生物研究、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祁连山所采集苔类植物标本的鉴定和统计整理,共报道祁连山苔类植物8科10属12种,均为祁连山地区的首次报道,包括11种甘肃省苔类植物新记录。其中报道的秃瓣裂叶苔(Lophozia obtusa)和卵叶羽苔(Plagiochila ovalifolia)为青海省苔类植物新记录,这也是青海省苔类植物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受国际雪豹基金会的委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青海省农林厅、国际雪豹基金会联合筹办第七届国际雪豹学术讨论会。会议将于1992年7月26—30日在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召开。 我国西部地区以及与苏联、印度等国交界的高原山地是雪豹的分布地区。青海省做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是我国雪豹分布的中心地带。第七届国际雪豹会议在中国西宁召开,将促进我国雪豹学术研究和自然种群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西宁市生物学会1983年年会于4月24日-26日在西宁召开,收到论文84篇。年会的中心议题是:“生物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著名科学家高士其先生为这次年会题词:“广泛普及不断提高,结合农业生产和医学卫生工作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做出贡献”,使大家深受教育。(通讯员张效武)  相似文献   

11.
宋昌素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2020,40(10):3207-3217
开展生态效益评估,对于推动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效益是指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有益影响和有利效果。GEP(Gross Ecosystem Product)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指一定区域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最终产品与服务的经济价值总和,是一定区域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贡献的总货币价值,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生态效益。本研究提出面向生态效益评估的GEP核算框架,建立核算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基于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以青海省为例开展面向生态效益评估的GEP核算研究,并对相关利益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青海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464.16亿元,对生态资产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相关利益者分析,80%以上生态效益的受益者是青海省以外的区域。以可比价计算,自2000年以来青海省GEP增加32.6%。根据现有的数据体系和方法核算的GEP是有现实意义的,可以作为生态效益评估的指标,可以作为GDP的重要补充对政策效益和生态保护成效开展评估,还可以作为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依据和参考,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吴玉环  高谦  程国栋 《植物研究》2008,28(2):147-150
通过对祁连山所采集苔类植物标本的鉴定和统计整理,共报道祁连山苔类植物8科10属12种,均为祁连山地区的首次报道,包括11种甘肃省苔类植物新记录。其中报道的秃瓣裂叶苔(Lophozia obtusa)和卵叶羽苔(Plagiochila ovalifolia)为青海省苔类植物新记录,这也是青海省苔类植物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鲤鱼(Cyprinus carpio L.)是我国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秉志先生,对鲤鱼的形态学有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他著有《鲤鱼解剖》和《鲤鱼组织》等,但在秉志先生的工作中,因当时条件不具备,尚未使用电镜与超速离心分析技术进行工作。本文著者已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鲤鱼组织按秉志先生所著《鲤鱼解剖》所定的系统进行过观察,提出了一些新的资料,可能对动物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学以及脊椎动物形态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鲤鱼组织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析,尤其用超速离心分析的方法,测定它的沉降系数,尚未有人报道。本实验所用样品为鲤鱼 DNA,将其溶于0·2M 氯化钠水溶液中,PH6·5,浓度为1毫升  相似文献   

14.
陈宜张 《生理学报》2005,57(6):773-774
刘育民先生走了,我是11月10日在北京参加院士会议期间,杨雄里院士告诉我这一噩耗的。刘育民先生的去世是我国生理学界,神经科学界的一大损失,这几天,我常常想起他为中国生理学界所做的许多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鼠疫曾给人类带来3次世界性灾难,剥夺了上亿人的生命。作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鼠疫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开展鼠疫防控工作,开展流行病调查,制定各项防控措施。虽然全国范围在较短的时间内遏制了鼠疫流行的猛烈势头,但在西部地区人间鼠疫时有发生。青海省地处我国西部,就其鼠疫流行特征制定了适合本地鼠疫的防控模式。本文就“青海模式”的工作机制、调查监测、宣传教育、人员培训、隐患排查等进行介绍,阐述青海省鼠疫防控工作的成效,为中国传染病防控策略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梅镇彤 《生理学报》2007,59(6):717-718
冯德培先生的名字是和我国现代生理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今天我们纪念冯先生百年诞辰,不能不追忆他为中国生理科学的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继承他的事业,弘扬他的治学精神,使我国的生理科学在新的历史时期获得新的发展,尽快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义先等于2009年7月20日在青海海北州门源县仙米林场发现了一个白化喜马拉雅旱獭家族,活体捕捉了全部动物,其组成为3年龄成体2只(1♀1♂),4月龄幼獭3只(3♂♂).经检疫、隔离,证明为健康动物,于2009年8月18日运至青海西宁,现人工饲养于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实验动物中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纪念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先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所已出版罗宗洛文集。在整理罗先生遗作时,发现了纪念朱洗先生的一篇文章,是在朱洗先生逝世后由某报约写的,但后来因故未能发表。由于此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读者也能从中加深对这二位老一辈科学家的认识,故特刊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描述的(竹蜒)类,是赵宗溥先生等于1956年在青海省西南部唐古拉山中段开心岭地区(东经92°18′,北纬33°40′)采集的。这些(竹蜒)类均产于灰白色块状石灰岩中。标本编号分别是V_3、V_(3b)和K_(5O) V_3和V_(3b)号标本位于开心岭西侧,K_5号标本位于开心岭东侧;中间被一断层切断。这些标本经笔者研究共得6属2种,有7个标本不能确定种名。化石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英 《动物分类学报》2006,31(3):553-554
记述厉螨科Laelapidae血厉螨属Haemolaelaps Berlese,1910一新种,长棒血厉螨,Haemolaelaps longirodus sp.nov..标本采自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红耳鼠兔体上,保存于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文内测量单位均为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