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鼻病毒非结构蛋白2B诱导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的机制,本研究构建了鼻病毒非结构蛋白2B的真核表达载体p2B‐GFP ,通过转染BHK‐21细胞检测相关标志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非结构蛋白2B定位表达于BHK‐21细胞内质网,诱导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CHOP的表达增加,并使活化转录因子6(ATF6)的转录活性增加,还诱导BHK‐21细胞发生核浓缩而凋亡,使凋亡标志蛋白PARP发生降解而减少。结果提示,鼻病毒非结构蛋白2B可诱导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并经该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植物干旱诱导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植物在干旱环境下会产生干旱诱导蛋白.干旱诱导蛋白与干旱诱导基因是当前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近年的研究进展,本文就干旱诱导蛋白的类型、特性、功能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蛋白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对热应激蛋白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鸟苷酸结合蛋白1(Guanylate-binding protein 1,GBP1)为一种干扰素诱导蛋白,其属于鸟苷酸结合蛋白家族的一员。GBP1在抗病原微生物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GBP1的深入研究,发现IFN-α、IFN-β、IFN-γ、IL1α、IL1β、TNF-α和LPS均能够诱导GBP1的表达;因此,GBP1发挥的生物学效应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地被挖掘和展现出来。尤其是GBP1发挥的抗病原微生物与抗肿瘤功能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本论文综述了GBP1的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抗病原微生物特性以及已发现的一些其他功能的研究进展,为GBP1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细胞中,但低温(32℃)诱导下表达明显增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发现CIRP还可以被其他应激条件如紫外线、缺氧、渗透压等诱导高表达。CIRP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其表达量的改变,直接影响体内心率、体温、内分泌等有节律性变化的生理过程。现已证实它广泛参与缺氧神经元保护、癌症发生、神经及胚胎发育、生物钟调节等一系列生化过程。我们对冷诱导RNA结合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旨在初步阐明该蛋白的功能,为利用该蛋白治疗临床相关疾病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T2DM)主要由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引起。棕榈酸作为人体内最丰富的游离脂肪酸之一,其体内含量过高易造成脂代谢紊乱,诱导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及胰岛素抵抗。这与T2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棕榈酸诱导胰岛β细胞发生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ERS)是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破坏胰岛素信号传导的关键应激途径。棕榈酸通过增加线粒体氧化、二酰基甘油-蛋白质激酶C-还原型辅酶Ⅱ途径、改变线粒体呼吸链正常功能和炎症刺激加重氧化应激,通过影响内质网折叠能力、破坏胞内蛋白运输途径、上调未折叠蛋白反应相关转录因子、棕榈酰化、降解羧肽酶E和减少内质网中Ca2+促进ERS,加剧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凋亡,最终导致T2DM的发生与发展。本文综述了棕榈酸与胰岛β细胞内氧化应激和ERS的关联性,介绍了蛋白激酶R抑制剂、人参皂苷Rg1和三黄汤等具有潜力的中、西医靶向干预药物,为T2DM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estrin2在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以砷化物为刺激源,用免疫印迹和RT-PCR方法检测Sestrin2在砷化物刺激HepG2细胞前后的表达水平差异;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Sestrin2前后以及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前后细胞凋亡水平变化情况;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分析敲低Sestrin2前后细胞在砷化物刺激后的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砷化物刺激HepG2细胞后Sestrin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敲低HepG2细胞中Sestrin2表达水平后,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升高,说明Sestrin2的诱导表达是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的保护性事件;在敲低Sestrin2表达水平后,砷化物诱导的ROS产生效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明显加剧;抗氧化剂NAC能够显著逆转Sestrin2对细胞凋亡的保护性效应。结论:Sestrin2在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可通过抑制ROS产生而发挥拮抗细胞凋亡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遗传性长QT综合征是一种易突发晕厥、室性心动过速及猝死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它在心电图上的表现主要是QT间期≥450 ms。hERG基因突变引起的2型长QT综合征是LQTS中的常见类型。hERG基因突变主要通过使hERG蛋白错误折叠而导致hERG通道蛋白转运异常,最终致使hERG蛋白在细胞膜上表达减少及功能产生障碍。错误折叠的hERG蛋白会在内质网蓄积从而导致内质网应激,改变分子伴侣的表达,调节hERG蛋白的转运。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的表达是否可以促进hERG蛋白的成熟与向细胞膜的转运成为近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主要探讨了内质网应激及分子伴侣在调节hERG突变蛋白转运过程中的具体调节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李敏  郭婧  汪洌 《生命科学》2013,(10):1015-102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诱导蛋白-1(MCPIP1)是最近发现的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CCCH型锌指家族分子。MCPIP1可被LPS、IL-1β或MCP-1等多种炎性因子刺激表达,可通过下调炎症因子(如IL-6、IL-12p40等)表达,从而负向调控炎症过程。MCPIP1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作为RNA酶调节某些炎性因子mRNA或pre-miRNA的降解。此外,MCPIP1也可作为去泛素化酶靶向TNF受体相关蛋白(TRAFs)成员,从而负向调控JNK和NF-κB信号活化。将从MCPIP1分子的发现、基因和蛋白质结构、生物学功能、表达调控以及临床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亮氨酸是重要的蛋白质合成原料,同时也可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调节包括饱感、胰岛素分泌、骨骼肌合成代谢等多种生理活动。mT OR复合物1(mT OR complex 1,mT ORC1)蛋白激酶是调节亮氨酸功能的关键调控分子,通过控制蛋白质、脂质合成、自噬等过程调控细胞发育。然而,mT ORC1上游的亮氨酸相关信号通路尚不清楚。近期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David M.Sabatini实验室在《科学》杂志上报道了最新研究:Sestrin2在mT ORC1信号通路中发  相似文献   

11.
水浸束缚应激及电击足底应激诱导的大鼠脑内FOS蛋白表达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观察水浸束缚复合应激源与电击足底单一应激源诱导的大鼠脑内Fos 表达。结果:①水浸束缚和电击足底均引起脑内边缘系统、间脑、脑干等许多核团内Fos 表达;②在边缘系统,水浸束缚应激1h 的Fos 表达较为显著,以后逐渐减弱;③随着水浸束缚应激时间的延长,间脑和脑干各核团Fos 表达逐渐增强。实验还观察到水浸束缚应激各组的胃粘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溃疡形成;电击足底应激组无异常变化。结论:水浸束缚和电击足底都是加工性应激源,首先激活边缘系统;随着水浸束缚应激时间的延长,间脑和脑干Fos 表达也逐渐增强,这可能与持续应激和胃溃疡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植物水分胁迫诱导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主要介绍了植物水分胁迫诱导蛋白的表达模式、特征、分类、功能及其诱导过程中的信号转导及诱导机制。认为胁迫诱导蛋白的产生是植物对逆境胁迫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诱导蛋白从多方面保护植物避免或减少胁迫所造成的伤害。植物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并转导干旱胁迫信号,诱导也多种基因表达产物,从而尽可能地增强对逆境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HIV Vpr蛋白诱导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pr蛋白是HIV的一个辅助蛋白,可以诱导多种细胞的凋亡。目前的研究表明Vpr蛋白引起细胞凋亡主要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实现的。Vpr蛋白通过直接而且特异地与结合在PTPC中的ANT相互作用,改变线粒体膜通透性,导致凋亡诱导因子(AIF)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激活Caspase、DNases等的级联反应,引起核染色质的固缩,最终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突触泡蛋白2(SV2)是一类跨膜糖蛋白,定位于脊椎动物神经元及内分泌细胞,与神经递质的释放、内分泌泡胞吐作用、突触泡稳态的维持、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成及肾上腺素能受体α2C的定位密切相关。最近还发现SV2是肉毒神经毒素BoNT/A的受体,介导BoNT/A进入神经元。SV2可作为突触泡标记蛋白,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及肿瘤诊断。此外,SV2还是抗癫痫药物的作用靶标。  相似文献   

15.
Bcl-2基因属于Bcl-2基因家族,其表达的Bcl-2蛋白在细胞凋亡过程中通过抑制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可明显地抑制细胞凋亡。由于在大规模的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的死亡以凋亡为主,所以可通过建立稳定过表达Bcl-2蛋白的重组细胞株,以抑制细胞的凋亡。同时,Bcl-2蛋白的变化不但可预见肿瘤的发生,而且通过药物降低Bcl-2的含量对于肿瘤的治疗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Bcl-2蛋白的结构、功能、抗凋亡作用的机理,以及目前在生物制药和临床方面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盐诱导激酶(salt-inducible kinase,SIK)是属于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蔗糖非酵解1(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nd sucrose non-fermenting 1,AMPK/SNF1)家族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IK自1998年被发现以来,越来越多的功能被人们证实和认可。现已发现,SIK在能量代谢、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肿瘤、黑素原生成等诸多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查阅近些年相关文献,在此重点总结一下SIK2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相关基因受到激活并表达产生干旱胁迫蛋白,主动适应干旱环境、维持个体存活和产量形成。介绍了小麦中一些干旱诱导蛋白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包括不同小麦品种、胁迫程度、发育阶段的差异性反应和共性特征、对主要干旱信号物质ABA和Ca2+的差异应答、以及新近发现的干旱诱导蛋白及相关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功能等。对于干旱诱导蛋白来说,研究手段和目标从过去以单向电泳技术为主、揭示蛋白条带的表达差异转到现在以双向电泳技术为主、以揭示蛋白质组中干旱诱导蛋白结构和功能的耦合。对于干旱诱导蛋白相关基因来说,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功能基因和调控基因两大类,功能基因研究主要集中在LEA蛋白基因和透物质合成酶基因等几大类型上,而调控基因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录因子和蛋白激酶等相关基因及其作用。对干旱诱导蛋白及相关基因在小麦栽培管理和产量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苏婧仪  伍春莲 《生命的化学》2020,40(7):1156-1161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长亮氨酸拉链(long glucocorticoid-induced leucine zipper,L-GILZ)是一种与细胞增殖、肿瘤生长等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本文综述了L-GILZ的结构与功能,重点阐述了L-GILZ在控制精子发生、抑制癌细胞生长与转移、抗肌生成方面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雄性不育、癌症等方面开发针对L-GILZ靶点的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HIV-Tat蛋白是由HIV-1病毒感染细胞后分泌的反式转录激活因子,在HIV感染神经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引起艾滋病相关脑病的重要致病因子。自噬即自我吞噬,主要作用是供给机体营养,但异常自噬则引起细胞死亡。HIV-Tat蛋白可以诱导神经细胞自噬,从而使细胞死亡,但引起自噬的机制及信号转导通路不清楚。本文主要从HIV-Tat蛋白诱导神经细胞自噬的机制、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HIV-Tat蛋白与细胞自噬的关系及寻找新的治疗药物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是内质网应激反应中的主要调控因子。大量研究表明,XBP1高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细胞,高表达的XBP1能促肿瘤细胞缺氧生存以及诱导肿瘤转移及耐药等。最近发现,XBP1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导恶性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并抑制肿瘤相关免疫,导致恶性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免疫逃逸,进而加速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等。因此,XBP1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靶标,该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