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内谷氨酸参与压力感受性反射中枢调节的神经化学机制。方法:在清醒大鼠,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对PVN区谷氨酸含量的影响;NMDA受体阻断剂MK-801或非NMDA受体阻断剂CNQX直接灌流PVN区并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进一步探讨PVN区谷氨酸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作用。结果:①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时,PVN内的谷氨酸含量迅速升高到注射前的384.82%±91.77%(P<0.01)。②PVN区灌流谷氨酸受体阻断剂MK-801或CNQX,同时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其血压升值明显减少,心率降值明显增加(P<0.01),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HR/△MAP)明显增加(P<0.01)。结论:PVN内的谷氨酸可能通过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参与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中枢调节,而且此调节作用可能是抑制性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eu-p11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SHR模型组、Neu-p11低剂量组(5mg/kg)、Neu-p11中剂量组(15mg/kg)和Neu-p11高剂量组(50mg/kg)。另取10只WKY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药物一次,连续5周,观察药物对大鼠收缩压、血清NO及ET-1含量的影响。结果:Neu-p11能有效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Neup11低剂量组、Neu-p11中剂量组和Neu-p11高剂量组与SHR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Neu-p11能升高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NO含量,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ET-1含量,与SHR组相比,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eu-p11具有抗高血压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促进血清中的NO合成与释放以及降低血清ET-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电针对清醒家兔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重调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在22只清醒家兔上进行。分别用苯肾上腺素(20μg/kg,iv)和硝普钠(30μg/kg,iv)改变血压,同时记录心率,以血压-心率关系为指标,观察电针“足三里”穴(4mA,3Hz,0.5ms,持续20min)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重调定作用。电针时,基础血压及心率无明显改变,但血压-心率关系回归直线的斜率明显加大,表明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增强。用记录神经动作电位的方法证明,电针“足三里”时主要兴奋Ⅰ、Ⅱ、Ⅲ类纤维。上述结果提示,电针可通过兴奋躯体传入纤维对压力感受性反射重调定,增高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故能提高压力感受性反射纠正异常血压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90d模拟失重大鼠动脉压力反射反应性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工作研究了90d模拟失重大鼠动脉压力反射反应性的改变。即以血管活性药物变动平均动脉压(MAP),并同时记录反射性心率(HR)变化,采用非线性曲线拟合方法,定量评价清醒大鼠的动脉压力反射反应性的特征参数的改变。同时还利用受体阻断实验,观察迷走和交感神经成分在压力反射活动中的贡献。结果表明:模拟失重大鼠MAP-HR反应曲线向右上方移位,心率低限坪值升高,血压调节范围变窄,静态工作点升高。当心得安阻断β受体后,悬吊组大鼠压力感受性心率反射的平均增益及心率反应范围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模拟失重大鼠反射活动中迷走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5.
贾秉钧  林青  戴秀中 《生理学报》1988,40(4):335-342
实验在乌拉坦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和人工呼吸的41只家兔进行。电刺激延髓腹侧面加压区(VSMp)引起肾交感神经电活动(RSNA)增强和动脉血压升高。电刺激主动脉神经(AN)则导致RSNA抑制和动脉血压下降。在下列实验条件下,刺激VSMp所致的交感兴奋性效应均不受影响:(1)同时刺激VSMp和AN;(2)刺激AN期间插入VSMp刺激;(3)刺激VSMp期间插入AN刺激。但刺激AN所致的交感抑制性效应却被明显地抑制。提示兴奋VSMp的交感兴奋性效应可调制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交感抑制性成分,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是维持静态动脉血压水平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α激动剂可乐宁1μg,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及腹腔神经节后交感神经干放电抑制。应用α阻断剂酚妥拉明阻断脊髓内源性 NE的作用,可部分抑制血压升高时反射性的心率减慢和交感神经放电抑制反应,使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敏感性降低。在颈动脉放血造成不可逆性失血性休克的动物,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酚妥拉明可使动脉血压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以上结果表明,由脊髓α受体调制的心血管抑制效应参与减压反射以及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肾上腺髓质切除对慢性间歇性缺氧(CIH)大鼠的血管重塑作用。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慢性间歇性空气(CIA)假手术组、CIA手术组、CIH假手术组、CIH手术组。制备CIH模型,手术组在缺氧前行肾上腺髓质切除术,假手术组行相同操作但不切除肾上腺髓质。测量尾动脉血压;ELISA法检测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HE、Masson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胸主动脉形态,计算胸主动脉中膜厚度、胶原容积分数和弹性纤维紊乱断裂比例;IHC观察胸主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TUNEL观察胸主动脉细胞凋亡率;WB检测胸主动脉天冬氨酸半胱氨酸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CIA假手术组比较,CIH假手术组E、NE、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胸主动脉中膜厚度、胶原容积分数、弹性纤维紊乱断裂比例、α-SMA水平、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升高(P<0.05);与CIH假手术组比较,CIH手术组E、NE、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胸主动脉中膜厚度、胶原容积分数、弹性纤维紊乱断裂比例、α-SMA水平、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结论:切除肾上腺髓质可改善由慢性间歇性缺氧引起的大鼠胸主动脉重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枢氧化应激对压力反射功能的影响,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的中枢机制。方法:24周龄雄性SHR和正常大鼠在乌拉坦和α-氯醛糖混合麻醉下,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PE)和硝普钠(NP)诱发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以心率变化与血压变化的比值代表压力反射敏感性(BRS)。侧脑室给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拟似剂tempol和SOD抑制剂DETC,检测给药前后BRS变化。结果:高血压大鼠BRS明显低于正常大鼠(P<0.01),侧脑室应用Tempol明显改善高血压大鼠BRS(P<0.05),但不影响正常大鼠BRS;而DETC则衰减两组大鼠BRS(P<0.05),对正常大鼠BRS抑制作用更明显。高血压大鼠下丘脑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大鼠(P<0.01),但总抗氧化能力、总SOD、CuZn-SOD、过氧化物酶(CAT)等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P<0.05)。结论:高血压大鼠压力反射功能减弱与中枢氧化应激有关,脑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和抗氧化能力下降可能导致中枢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9.
Jiang HY  Jin QH  Li YJ  Xu DY  Jin YZ  Jin XJ 《生理学报》2005,57(2):175-180
心房钠尿肽(atriaI natriuretic peptide,ANP)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可能参与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本实验在清醒大鼠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注射ANP,探讨其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侧脑室注射血管升压素受体Ⅰ阻断剂OPC-21268,观察ANP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调节是否与中枢血管升压素有关。实验中观察到,在PVN内微量注射ANP(6、60 ng/0.2μl)可明显提高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P<0.05),侧脑室预先注射OPC-21268 (0,45 μg/3 μl)后,ANP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增强作用明显减弱(P<0.05)。静脉注射ANP(60 ng/0.04 ml)不影响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上述结果提示,心房钠尿肽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起易化作用,心房钠尿肽的这种中枢作用可能部分通过中枢血管升压素介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波生坦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其对NO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安慰剂组和波生坦.除正常组外,其他组置于减压中,8h/d,持续6周.自第4周起,安慰剂组和波生坦组的大鼠在低压低氧前分别给与生理盐水或波生坦灌胃.测定各组大鼠的平均肺动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肺系数;测定各组大鼠动脉血和肺组织中NO的含量以及肺组织中NOS的活性.结果:和正常组相比,安慰剂组大鼠的mPAP,RV/LV+S%和肺系数显著升高;波生坦能显著抑制RV/LV+S%和肺系数的升高,并使mPAP下降至正常组水平.安慰剂组大鼠动脉血及肺组织中NO的含量和肺组织中NOS的活性都明显降低于正常组;波生坦治疗组大鼠动脉血和肺组织中NO的含量以及肺组织中NOS的活性较安慰剂组都显著升高.结论:波生坦通过增加低压低氧大鼠体内NOS的活性和NO的含量,来发挥其治疗高原性肺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一氧化氮(NO)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failure,CHF)大鼠增强的心交感传入反射(cardiac sympathetic afferent reflex,CSAR)中的作用,实验在去压力感受器神经支配的结扎冠状动脉诱发的CHF大鼠和假手术SD大鼠进行,记录电刺激心交感传入神经中枢端前后的血压和肾交感神经活动(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RSNA)变化以评价CSAR.结果显示:(1)CHF大鼠的CSAR显著增强;(2)RVLM微量注射NO合酶(NOS)抑制剂MeTC增强对照组大鼠的CSAR但对CHF大鼠的CSAR无显著影响;(3)RVLM微量注射NO供体S-nitroso-N-acetyl-penicillamine(SNAP)抑制CHF大鼠增强的CSAR;(4)S-methyl-L-thiocitmline(MeTC)仅增强对照组大鼠基础水平的RSNA,而SNAP抑制对照组和CHF大鼠基础水平的RSNA.结果表明RVLM中内源性NO的减少是导致CHF大鼠CSAR增强的重要机制之.  相似文献   

12.
Zhu GQ  Gao XY  Zhang F  Wang W 《生理学报》2004,56(1):47-53
为观察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一氧化氮(N0)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增强的心交感传入反射(cardiac sympathetic afferent reflex,CSAR)中的作用,实验在去压力感受器神经支配的结扎冠状动脉诱发的CHF大鼠和假手术SD大鼠进行,记录电刺激心交感传入神经中枢端前后的血压和肾交感神经活动(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RSNA)变化以评价CSAR。结果显示:(1)CHF大鼠的CSAR显著增强;(2)RVLM微量注射NO合酶(NOS)抑制剂MeTC增强对照组大鼠的CSAR但对CHF大鼠的CSAR无显著影响;(3)RVLM微量注射NO供体S-nitroso-N-acetyl-penicillamine(SNAP)抑制CHF大鼠增强的CSAR;(4)S-methyl-L-thioeitruline(MeTC)仅增强对照组大鼠基础水平的RSNA,而SNAP抑制对照组和CHF大鼠基础水平的RSNA。结果表明RVLM中内源性NO的减少是导致CHF大鼠CSAR增强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缓冲神经在电针抑制犬急性实验性高血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切除双侧窦神经与主动脉弓神经的慢性犬,血压很快回复至对照水平,但较易波动。在此种犬静脉匀速注射去甲肾上腺素造成高血压状态时,电针“足三里”不再有明显降压作用。在麻醉犬静脉勻速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肾交感冲动随血压上升而受到明显抑制,然后在16分钟内逐渐回升。血压上升时呼出气 CO_2百分比明显升高,伴随动脉血 CO_2分压升高而 O_2分压降低。在切除缓冲神经后再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肾交感冲动未见明显变化。在清醒犬静脉匀速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动脉血 O_2分压也有明显降低,而注射苯肾上腺素时,血 O_2分压很少改变。电针“足三里’对苯肾上腺素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不明显。且心得安可阻断电针对去甲肾上腺素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此外,电针能抑制山梗菜碱所致的化学感受性升压反射,此种抑制作用可为静脉注射纳洛酮所阻断。结果表明,去甲肾上腺素除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增加压力感受性传入冲动外,还能刺激新陈代谢,改变血液气体成分而引起化学感受性升压反射。电针“足三里”主要因能抑制化学感受性反射而能降压,仅有压力感受性传入冲动的增多并不能使电针具有明显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通过研究多巴胺(Dopamine,D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对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炎性因子及NF-NF-κB p65蛋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方法:以48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NE组,DA+NE组。LPS、NE和DA+NE建立感染性休克模型,NE组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DA+NE组在NE组的基础上静脉输注DA。对各组大鼠肝功能、炎性因子和NF-κB p65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NE和DA+NE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NE和DA+NE组大鼠血清AST和ALT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NE组相比,DA+NE组大鼠血清AST和ALT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NE和DA+NE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NE和DA+NE组大鼠血清IL-6和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NE组相比,DA+NE组大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NE和DA+NE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NE和DA+NE组大鼠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NE组相比,DA+NE组大鼠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NE对对大鼠感染性休克所导致的急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烧伤大鼠的救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CSB)对严重烧伤大鼠的救治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组和CSB组,烧伤组与CSB组均制作20%体表面积Ⅲ0烧伤模型,CSB组于致伤后进行颈交感神经阻滞,观察动脉血压和心率变化;测定大鼠血中皮质酮、肾上腺素浓度;观察伤后21天动物伤死情况。结果:1.颈交感神经对严重烧伤大鼠救治效果显著,烧伤组和CSB组动物21天死亡率分别为73.33%和53.33%;2.创伤后大鼠血浆内肾上腺素浓度在伤后24小时有明显上升,然后迅速下降,但是CSB组肾上腺素浓度上升幅度远远低于烧伤组;3.与正常组相比,烧伤后血清GC的水平升高非常显著,CSB治疗组虽较正常组也升高,但显著低于烧伤组。结论:颈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创伤动物具有明显保护效应,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创伤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臭氧(O3)急性暴露对雄性Wistar大鼠血管的损伤效应和可能的机制。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实验动物置于气体染毒柜中,对照组暴露于过滤后空气,处理组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12ppm,0.5ppm,1.0ppm,2.0ppm和4.0ppm的臭氧,持续暴露4h。利用PC-lab医学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获得动脉血压数据;血流变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由天津迪安诊断实验室检测;血清中内皮素(ET-1)、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酶联免疫(ELISA)微孔板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采用微孔板比色法;取胸主动脉组织制备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血管结构改变。结果:0.12ppm臭氧急性暴露可导致动脉收缩血压(SBP)显著升高;不同浓度臭氧暴露均可导致血浆粘度显著升高,1.0ppm臭氧暴露组血沉(ESR)方程K值显著升高,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和还原粘度均在臭氧浓度为0.5ppm和4.0ppm时显著降低,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在臭氧浓度为0.12ppm、0.5ppm、1.0ppm和2.0ppm时显著升高;急性臭氧暴露可导致总胆固醇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0.12ppm臭氧暴露组显著降低;当臭氧浓度高于1.0ppm时还可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TNF-α升高)和氧化应激反应(MDA升高、GSH降低);臭氧急性暴露可导致血液中ET-1含量升高,在4.0ppm浓度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而HCY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1.0ppm浓度组达到最高值,胸主动脉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臭氧急性暴露可影响大鼠的动脉血压、血流变及胆固醇代谢,可能的机制是臭氧暴露导致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并且随着臭氧暴露浓度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麻醉大鼠观察了新型NO合成抑制剂N-亚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其对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旨在阐明NO在全身动脉血压调节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如下:(1)静注L-NNA(15 mg/kg)后,平均动脉压(MAP)由9.87±0.80升至14.67±0.53kPa(P<0.001),心率(HR)由317±13减至303±14 bpm(P<0.05),心指数(CI)由9.79±0.83降至7.04±0.41ml/min·100g~(-1)(P<0.05),总外周阻力指数(TPRI)由1.04±0.10升至2.15±0.18 u/100 g(P<0.001),持续30min以上;此效应可被预先注射左旋精氨酸(200 mg/kg)所逆转。(2)在缓冲神经切断的大鼠,i.v.L-NNA时,MAP,CI和TPRI的变化依然存在,而HR则加快,表明神经完整大鼠的HR减慢系压力感受器反射所致。(3)在缓冲神经完整大鼠i.v.L-NNA后,MAP升高,HR减慢,而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无明显改变。(4)切断缓冲神经后,再i.v.L-NNA时,MAP,HR和RSNA分别增加55.6%、5.1%和34.3%,提示L-NNA可能兴奋交感中枢,而压力感受器反射可掩盖其对RSNA的影响;预先注射左旋精氨酸则可抑制L-NNA的上述效应。根据以上结果似可认为,NO合成抑制剂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由两种机制所介导:一是L-NNA抑制外周部位NO的基础性释放,致使血管紧张度增加,进而血压升高;另一是L-NNA兴奋交感中枢,从而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氢气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肝脏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24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常氧组(Norm)、慢性间歇性低氧组(CIH)、氢气+慢性间歇性低氧组(H2+CIH)。Norm组暴露于空气中,CIH组与H2+CIH组接受间歇性低氧处理5周,其中H2+CIH组在间歇性低氧处理前给予1 h 67%浓度的氢气吸入。5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指标、肝酶水平、血脂水平,并在电镜下观察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Norm组相比,CIH组肝组织超微结构受损严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白介素-6(IL-6)水平显著升高。与CIH组相比,H2+CIH组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减轻,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8-OHdG与IL-6水平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与Norm组相比,CIH组IL-1水平升高;血清TC、TG、LDL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HDL在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氢气可以减轻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大鼠肝脏的损伤,有效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肝细胞受损。  相似文献   

19.
在29只麻醉开胸犬身上,观察了急性心肌抉血对某些内感受性反射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阻断左前降冠状动脉分支而致急性心肌缺血期间,颈总动脉闭塞性加压反射显著减弱;切断两侧颈部迷走神经后,这一反射减弱不再出现。(2)Valsalva 试验时所诱发的反射性血压增高(超射相),在心肌缺血期间也明显减弱。(3)在急性心肌缺血过程中,肾交感神经传出放电明显减少,由此表明血管运动中枢活动受到抑制。(4)与压力感受器反射不同,颈动脉内注射烟碱(8微克/公斤)所致的化学感受性加压反射在心肌缺血期间保持不变。(5)静脉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1微克/公斤)的加压效应,在心肌缺血前后无明显差异。根据以上结果,似可认为,心肌缺血通过激活心脏迷走神经传入纤维而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的活动,而这种抑制效应可能在心源性休克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瘦素(Leptin)和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5例IGT患者、5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和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Leptin和ET-1的含量,同时分别测定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BG)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用HOMA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糖尿病组、IGT组血清Leptin、ET-1、FBG、2hPBG、FINS、TC含量及HOMA-IR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血清Leptin、ET-1、FBG、2hPBG、FINS、TC含量及HOMA-IR指数明显高于IGT组(P<0.05)。IGT组血清Leptin水平与BMI、血清ET-1、FBG、2hPBG、FINS、TC含量及HOMA-I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IGT组血清ET-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BMI、血清FBG、2hPBG、FINS含量及HOMA-I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瘦素与内皮素-1均可能在IGT发展成2型糖尿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