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泓  宋士甫 《人类学学报》1989,8(4):329-334
本文对采集自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地的43例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颅骨的颞下颌关节进行了形态学研究。上述入骨材料所代表的古代居民,从经济类型上可划分为两大类,分别属于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研究结果表明,在若干项重要的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上,青铜-铁器时代居民与现代人差异显著,表明在这些结构上向现代人水平的明显转化可能发生于更晚的历史阶段。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铁器时代,人类颞下颌关节的若干形态变化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并不明显,而主要反映出其与由经济类型所决定的饮食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牙合面及颞下颌关节的改建能力,从而评估该矫治器的矫治效果。方法:选取20例替牙期及恒牙列早期安氏II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及颞下颌关节核磁共振片,进行牙合面硬组织及髁状突的测量,包括下颌骨长(Co-Gn)、下颌升支长(Co-Go)、下颌体长(Go-Gn)、髁状突宽度、髁状突高度以及关节间隙的测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下颌骨长(Co-Gn)、下颌升支长(Co-Go)、下颌体长(Go-Gn)均显著增加(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髁状突高度显著增加(P0.05),髁状突宽度及关节前、上、后间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高峰期患者具有明显的骨矫形作用,髁状突的适应性改建是其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海军 《人类学学报》2012,31(2):164-175
本文通过对中国全新世330例人类下颌骨前部区域形态的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 对该区域的形态特征及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全新世人群(即现代人群)中, 颏下窝深、中央脊、颏三角表现为"显著(及特显)"级别的出现率最高, 男性中下缘隆起表现为" 显著(及特显)"级别的出现率最高。颏下窝深、颏三角、下缘隆起, 这三项观察性状在近代人中表现为显著的比例较高, 中央脊的表现程度在各时代间差异不显著。下颌骨前部似乎有如下演化趋势: 从新石器时代至近代, 颏下窝深度增加、颏三角显著程度增加、下缘隆起的程度也增大。考虑到全新世以来下颌骨在缩小, 下颌骨前部的变化(颏下窝变深, 颏三角、下缘隆起的显著比例增加)可能是下颌骨减小的伴随性和代偿性变化。角度的比较显示: 前部角1在近代中最小, 前部角2在新石器为最大, 上部前角在青铜铁器为最大, 前部角差在近代为最大。  相似文献   

4.
新石器时代人骨颞下颌关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宝鸡、华县新石器时代人骨22个成年个体的颞下颌关节进行研究。发现该时期人类中23%者存在髁状突和关节结节骨质的严重磨损、不对称磨损和不规则增生,认为这是由于强大的咀嚼压力所造成的继发性关节退行性变。颞下颌关节的测量结果表明,与现生人类相比较,新石器时代人类的髁状突较大,关节结节较高,关节凹较深,关节结节后斜面斜度较小,反映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生活方式和口腔功能的改变颞下颌关节的变小和关节承压结构的减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MMP-1、MMP-3 和MMP-13 在慢性睡眠剥夺所致颞下颌关节损伤中表达的变化,探讨慢性睡眠剥夺所致颞下颌 关节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多平台(MMPM)建立大鼠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将90 只成年雄性Wastar 大鼠随机分为小平 台组、网格组和对照组。小平台组和网格组大鼠接受每天18 h的睡眠剥夺和6 h间歇期(10:00-16:00),间歇期大鼠正常笼养。实验 第7、14 和21 d时分别观察动物的行为学观察、检测动物血浆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检测,通过免疫印 迹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RC)检测颞下颌关节软骨中MMP-1、MMP-3 和MMP-13 的蛋白和mRNA表达,并通过HE 染色 法观察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和网格组大鼠相比,小平台组大鼠第14 d和21 d 时髁突软骨中间部位表面纤维 在出现明显的炎症、松解及脱落现象;第21天时的血浆ACTH 和CORT 水平均显著高于网格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第7、14、21 d时关节软骨MMP-1 和MMP-13 蛋白和mRNA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慢性睡眠剥夺所致 的颞下颌关节损伤可能与关节软骨中MMP-1、MMP-3 和MMP-13 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胎儿下颌髁状突发育中软骨细胞凋亡及bcl-2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不同胎龄的胎儿下颌髁状突软骨发育中的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的表达。方法 32例胎儿下颌髁状突软骨按胎龄分为两组:A组(13-22周,17例);B组(23-33周,15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胎儿髁状突软骨发育不同时期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的表达,并对表达结果作定量分析。结果 两胎龄组中均有TUNEL及bcl-2阳性表达,凋亡细胞A组较B组多,凋亡细胞主要分布于增殖层及成软骨细胞层,肥大层较少;bcl-2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成软骨细胞层,其次为增殖层,肥大层阳性细胞明显减少,B组bcl-2阳性率高于A组。结论 细胞凋亡参与胎儿下颌髁状突软骨发育,bcl-2与髁状突软骨细胞分化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MP-1,MMP-13在慢性睡眠限制引起大鼠髁突软骨结构变化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方法:1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60):慢性睡眠限制组(CSR)、大平台组(LC)、笼养组(CON)。每组根据试验时间不同分别分为3个亚组(n=20):7天(7D)、14天(14D)、21天(21D)组。参考改良多平台法(MMPM)建立大鼠的慢性睡眠限制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髁突软骨的结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MMP-1和MMP-13的蛋白水平及m 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CSR组的大鼠髁突软骨出现了病理性的改变。与CON和LC组比较,CSR组MMP-1和MMP-13的m 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慢性睡眠限制能够引起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的病理性变化。MMP-1和MMP-13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在大鼠髁突软骨病理性改变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口腔内入路手术复位固定方法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例下颌骨髁突颈骨折患者均使用口腔内入路手术复位固定方法治疗,将患者的骨折片与升支后缘骨块进行手术复位固定,并于原手术切口行回植,重建患者的下颌关节。结果:治疗后咬合关系异常者1例,开口范围限制者0例,关节疼痛者1例,均少于治疗前均为20例;治疗后关节间隙缩小者1例,髁突骨折块形状异常者1例,均少于治疗前均为20例。治疗后髁突稳定者19例,多于治疗前的1例。结论:髁突骨折治疗手术各有优缺点,采用口腔内入路手术复位固定方法治疗髁突高位骨折患者,虽然手术操作难度大,但能较好地克服了术后患者外部皮肤瘢痕明显的问题,有利于保护患者面部神经,提高患者治疗质量水平,值得临床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睡眠障碍对大鼠颞下颌关节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多平台法(MMPM)建立睡眠剥夺模型,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30),分别为小平台组、网格组和对照组。小平台组和网格组大鼠接受每天18 h的睡眠剥夺和6 h间歇期(10:00—16:00),间歇期大鼠正常笼养。实验第7、14和21天时分别行动物行为学观察、旷场试验和动物血浆检测,并通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颞下颌关节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和网格组相比,小平台组大鼠血清促肾上腺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水平均增高(P<0.05),髁突软骨HE染色显示软骨细胞层次及厚度改变;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关节盘表面纤维排列松散。结论:慢性睡眠障碍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微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病率存在性别与年龄上的差异,这引起学者们对雌激素及其受体与颞下颌关节组织变化关系的广泛注意.雌激素通过其受体介导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调节颞下颌关节组织多种代谢活动,从而可能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eals with four cases of temporomandibular arthritis encountered in the mandibles of individuals who lived in Anatolia during protohistorical and historical times. Among these cases, are two mandibular condyles belonging to the Neolithic period and one mandibular condyle belonging to the Chalcolithic period showing an osteo-arthritic lesion. While in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f the individual belonging to Middle Bronze Age, arthritic double condyles is shown resulting in ankylosis.  相似文献   

12.
《HOMO》2014,65(2):87-100
Although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accompany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Neolithic through Copper Age, between the 4th and 3rd millennia cal BCE, in southwestern Iberia are reasonably well understood, much less is known about whether population movements and dietary changes accompanied these transformations.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human dental remains from the Middle through Late Neolithic site of Feteira II (3600–2900 cal BCE) and the Late Neolithic site of Bolores (2800–2600 cal BCE) in the Portuguese Estremadura were used to examine diet (microwear) and affinity (dental non-metrics). Microwear features were not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Feteira II and Bolores, suggesting that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complexity during this period did not result in large-scale changes in subsistence practices during the period of use at these sites. Using the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Dental Anthropology System and supporting statistic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amples from Feteira II and Bolores was observed, suggesting that no population replacement occurred between the Middle Neolithic and Late Neolithic/Copper Age. However, at Bolores there is some indication that there may have been demographic exchanges between southern Iberian and North African populations during the Late Neolithic/Copper Age.  相似文献   

13.
嫩江流域是中国东北地区古代先民的重要栖息地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这里的先民一直以渔猎经济为主要生活方式,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期青铜时代才开始兼营畜牧业和少量的种植业。嫩江流域青铜时代的生业模式的转变是否伴随着外来人群的融合与替代一直是考古研究的热点。为了探讨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与青铜铁器时代人群的构成是否改变,我们对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至青铜铁器时代的24个个体进行了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嫩江流域青铜铁器时代人群与新石器时代人群具有一定遗传连续性的同时,晚期人群与西辽河地区古代人群有着更近的遗传联系,表明西辽河地区古代居民对嫩江流域青铜铁器时代人群具有部分遗传贡献。结合考古学文化、古气候学数据以及语言学证据,我们推测距今4000-3000年间,西辽河地区古代居民曾迁入到嫩江流域,并留下遗传印记。  相似文献   

14.
小哺乳动物种类及其数量,在哺乳动物中占据大多数。它们是自然界生态链中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们体质进化较快,大部分种类居住区域选择性强,种群活动范围比较小。所以研究小哺乳动物种群面貌及其生态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古遗址相对时代,解析历史时期的生态演变。小哺乳动物的生态指示性,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复原和研究古遗址环境背景。它们的分布状况及很多生态规律,在帮助我们研究古遗址环境卫生及古居民住房条件等方面有独特作用。小哺乳动物种群变化与人类经济生产的互动性,以及它们与人类的伴栖关系、人类对小哺乳动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均是动物考古工作中应该重视和积极开展研究的内容。开展小哺乳动物研究,需要必要的工作计划、专业技术和实验设备。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小哺乳动物考古已取得丰硕成果,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的小哺乳动物考古尚有待加强。小哺乳动物研究工作的拓展,将会有力促进动物考古学进展,促使动物考古在考古学实践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患者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TMD患者60例,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分为炎性疾病组(n=21例)、结构紊乱组(n=18例)、骨关节病组(n=2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研究者的关节液标本并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关节液标本中MMP-3和MMP-9的水平。结果:骨关节病组MMP-3和MMP-9水平显著高于结构紊乱组、炎性疾病组和对照组,结构紊乱组、炎性疾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构紊乱组与炎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液中MMP-3和MMP-9水平随着TMD病变程度增加而明显升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颞下颌关节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宝鸡、华县新石器时代人骨的错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宝鸡、华县发掘的新石器时代人骨中牙列较完整的颌骨标本进行观察及测量,以了解我国新石器时代人类中错(牙合)畸形的发病情况。发现在该时期的人类中已可见到多种今天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统计了错(牙合)的发病率,并对一例颜面不对称畸形标本的病理机制和病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Botanical on-site and off-site data relating to Late Neolithic and Bronze Age settlement phases in south-western Germany are compared with a view to reconstructing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olithic and Bronze Age as regards forest composition, crops and crop weeds, and charcoal input are explained in terms of different types of agronomic systems and hence 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Late Neolithic, shifting cultivation, involving slash and burn, was practised with the result that the landscape was largely dominated by tall shrubs. In the Bronze Age there were more or less permanent arable fields with only short fallow phases. The agronomic system and the resulting cultural landscape was alread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medieval period and, especially, early medieval time.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普定县穿洞出土的骨器是穿洞文化的重要标志。1979年首次试掘出土的骨器基本为磨制者, 类型主要有骨锥、骨铲、骨叉、骨棒及骨针等,多采用较厚的动物骨骼的碎片为原料加工而成。一次性出土数量如此多骨器的遗址在我国非常少见, 为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重要地点和一批有意义的文化遗物, 并对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骨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增加了我们对骨器工具的制造工艺及用途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