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分析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997年1月。2003年3月收住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70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性疾病550例(81.12%),其中局灶感染203例(29.94%),多系统性感染347(51.18%)。非感染性疾病107例(15.78%)。结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诊断在于鉴别诊断思路的完整性,综合衡量是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在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对758例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并在入院24小时内采集静脉血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计算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758例患者中,确诊为感染性发热的患者616例,占81.27%,非感染性发热患者142例,占18.73%。感染性发热患者的CRP值显著高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检验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的值分别为87.32%、97.89%、95.91%、97.10%、90.51%、7.72和0.02。结论:CRP的检测能有效鉴别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经手术治疗的10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对该病的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处理及常见并发症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通报》2004,39(5):47-47
感染性肠道疾病是一组慢性且易复发的胃肠道炎症,美国约有100万患者。《自然——遗传学》刊载两项研究,最新确—定了两种最普通的感染性肠道疾病——克隆氏病(Crohndisea-—se)和溃疡性肠炎的易感基因。KatherineSiminovitch及合作者报告,5号染色体上两个相邻基因的变异与克隆氏病易感性相关;StefanSchreiber及合作者描述了10号染色体上另一个基因的变异并指出其与克隆氏病和溃疡性肠炎易感性的关系。研究人员均对机制进行了详细描述。摘自《科学时报》2004年4月21日感染性肠道疾病相关新基因…  相似文献   

6.
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组成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定点逐月检测0~6岁腹泻患儿大便标本中轮状病毒、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与沙门菌,并分析病历。结果 全年共检测693份标本,检出病原326份,检出率为47.0%;轮状病毒、EPEC、痢疾杆菌及沙门菌的检出率依次为30.2%,8.4%、7.2%与1.3%;轮状病毒与细菌性病原构成比为64.1:35.9;轮状病毒以秋冬季(10、11月与次年1、2月)、水样便标本、2岁以内年龄组以及人工和混合喂养婴儿检出率较高;细菌性病原以夏秋季(6~10月)与脓血便检出率较高;痢疾菌群中以福氏菌占优势(70%),次为宋内杆菌(28.0%);EPEC菌型复杂,共检出11个“O”群;检出的沙门菌有4种,即阿哥纳、德尔串、鼠伤寒与肠炎血清型。结论 开展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研究能即时发现病原,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登革病毒感染性转录体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登革病毒 (Denguevirus)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基因组结构为单股正链RNA ,全长约 1 0~ 1 1kb。登革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不形成DNA中间体 ,因此要在基因水平研究其特征存在一定困难 ,因为突变、重组、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都是在DNA水平上的操作。体外转录制备感染性RNA(感染性转录体 )技术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新途径[1]。该技术是把病毒RNA逆转录成cDNA ,并置于RNA聚合酶启动子的下游 ,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体外转录出全长正链RNA ,经转染易感细胞后复制出子代病毒颗粒。由于这种子代病毒来自cDN…  相似文献   

8.
在已有全长基因组感染性克隆 pLGFD3 8的基础上,按照疫苗制作过程中 EIAV结构基因的变化规律,对其中gag基因进行定点逆向回复改造。并在gag突变的基础上增加env 突变位点。将所改造的突变克隆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以及驴单核巨噬细胞(DL),并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和 RT PCR方法验证其感染性。结果发现,衍生病毒感染上述两种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 RT酶活性和 RT PCR阳性。电镜下可见大量典型的病毒颗粒。然而单核巨噬细胞培养病毒感染滴度要明显高于驴胎皮肤细胞培养病毒滴度。驴胎皮肤细胞内嵌合克隆衍生病毒和父本克隆衍生病毒的复制动力学比较分析显示前者的复制比后者略有滞后。此结果为深入研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和疫苗保护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已有全长基因组感染性克隆pLGFD3-8的基础上,按照疫苗制作过程中EIAV结构基因的变化规律,对其中gag基因进行定点逆向回复改造。并在gag突变的基础上增加e一突变位点。将所改造的突变克隆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以及驴单核巨噬细胞(DL),并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和RT-PCR方法验证其感染性。结果发现,衍生病毒感染上述两种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RT酶活性和RT-PCR阳性。电镜下可见大量典型的病毒颗粒。然而单核巨噬细胞培养病毒感染滴度要明显高于驴胎皮肤细胞培养病毒滴度。驴胎皮肤细胞内嵌合克隆衍生病毒和父本克隆衍生病毒的复制动力学比较分析显示前者的复制比后者略有滞后。此结果为深入研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和疫苗保护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已有全长基因组感染性克隆pLGFD3-8的基础上,按照疫苗制作过程中EIAV结构基因的变化规律,对其中gag基因进行定点逆向回复改造.并在gag突变的基础上增加env突变位点.将所改造的突变克隆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以及驴单核巨噬细胞(DL),并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和RT-PCR方法验证其感染性.结果发现,衍生病毒感染上述两种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RT酶活性和RT-PCR阳性.电镜下可见大量典型的病毒颗粒.然而单核巨噬细胞培养病毒感染滴度要明显高于驴胎皮肤细胞培养病毒滴度.驴胎皮肤细胞内嵌合克隆衍生病毒和父本克隆衍生病毒的复制动力学比较分析显示前者的复制比后者略有滞后.此结果为深入研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和疫苗保护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成人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MICROSCAN系统进行粪便细菌培养,用ELISA和多重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结果 130例腹泻标本中,检出细菌阳性17例,包括沙门菌属7例,志贺菌属5例,副溶血弧菌3例和嗜水气单胞菌2例.病毒检测中,单重感染30例,双重感染10例,三重感染1例.A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3.85% (5/130),B轮状病毒检出率为3.85% (5/130),C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15.4% (20/130),诺如病毒检出率为9.23% (12/130),星状病毒检出率为4.62%(6/130),札如病毒检出率为3.08% (4/130),腺病毒检出率为0.77%(1/130).结论 重庆地区成人腹泻患者中,沙门菌和志贺菌为细菌感染的主要菌种,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骨搬运、自体腓骨瓣移植辅助皮瓣移植等技术治疗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3例男性、20例女性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彻底清创基础上分别应用骨搬运技术和自体腓骨瓣移植技术进行骨缺损的同期修复。其中,采用骨搬运技术治疗28例,采用腓骨瓣移植技术治疗35例,包括单纯腓骨瓣14例、腓骨皮瓣移植9例、腓骨瓣+股前外侧皮瓣移植12例。结果:63例患者术后获6~26个月(平均17.2个月)的随访。除3例感染未能控制外,其余60例患者下肢畸形或残缺均得到矫正,负重力线、肢体外观及功能基本恢复,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参照Johner-wruhs疗效评定标准:优28例,良23例,可6例,差6例,优良率为81.0%。结论: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往往涉及骨、肌肉、皮肤软组织等诸多环节,应根据病情需要采用综合的治疗方式,以保存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治疗时间和节省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感染性心内膜炎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人类正面临着此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的局面,其诊断、治疗和预防依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介绍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报道的538份巴尔通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重点阐述了巴尔通体和相关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治疗以及发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预测这些研究将对人类理解和控制巴尔通体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选择感染性噬菌体技术是在传统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将噬菌体感染力的恢复与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偶联起来进行筛选,有效提高了筛选效率,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本底,为后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方法,特别是体内法在理论上适合于库-库筛选,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许素琪  李高峰  丁卫  张博  龙希任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11):1272-1276, 1282
目的探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性创面与创面旁菌种组成的差异并寻找可能的有益菌,为从皮肤微生态角度治疗MRSA感染性创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湖南省人民医院MRSA感染性创面及创面旁的皮肤样本,其中创面部位样本22份为D组,创面旁样本11份为N组,提取样本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RNA基因V3-V4区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根据Alpha多样性分析,D组的Chao1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明显低于N组(Z=62, P=0.023 8;Z=66, P=0.035 9;Z=30, P=0.000 2),而Simpson指数明显高于N组(Z=211, P=0.000 3)。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2组皮肤菌群组成具有差异,表明分组合理(R=0.584 3、0.467 3, P=0.001 0)。D组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及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丰度显著性升高(Z=213, P=0.000 5;Z=48.5, P=0.004 8),其他常驻菌群均下降。N组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均值较D组高(Z=38, P=0.000 8)。结论MRSA感染性创面的菌群结构较创面旁组具有一定变化,Lactobacillus为皮肤有益菌,可能对创面的恢复有益。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心内膜炎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探讨IE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收治的51例IE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IE患者的心脏基础疾病情况、血培养、超声心动图改变及治疗效果、预后等。结果 51例IE患者中以无基础疾病(27.45%)及风湿性瓣膜病变后IE(23.50%)最为多见,感染病原体以葡萄球菌属多见(46.88%,15/32),次为链球菌属(28.12%,9/32)。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率高(80.39%),手术治疗21例(41.18%,21/51),51例中共死亡5例。结论 IE的临床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临床需提高认识,多学科合作,使疾病得到恰当治疗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对RNA病毒基因分子水平上的操作与研究,可将病毒基因组RNA体外转换成cDNA,构建出cDNA克隆,通过cDNA克隆与重组技术实现对RNA病毒基因分子水平的修饰,从而为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现代实验病毒学非常有用的工具,称为RNA病毒感染性克隆技术或反向遗传学技术。我们对该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与儿童感染性腹泻在发病率、严重程度、预后等方面有所不同,其治疗以补液、止泻为主,必要时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近年来,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在补液治疗和益生菌、新止泻药物应用等方面更新了一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在进一步确保现有药物安全性的同时促进了腹泻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株EIAV的驴强毒株EIAVDV115与疫苗株EIAVFDDV15的S2基因变化规律为依据,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对EIAV弱毒疫苗株全基因组感染性克隆pFDDV3-8的S2基因区进行逆向突变,构建了含有强毒株EIAVDV115S2基因区内4个稳定点突变的克隆质粒pFDDVS2r1-3-4-5,将该质粒转染FDD后进行体外继代盲传,经RT-PCR、逆转录酶活性、间接免疫荧光等检测后,显示经EIAV克隆质粒pFDDVS2r1-3-4-5转染的FDD盲传3代后,可在转染的FDD细胞培养物的上清液中检测到EIAV逆转录酶活性;该细胞培养物经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均呈EIAV阳性;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典型EIAV粒子。证明已成功拯救经EIAVS2基因逆向突变后的衍生病毒vpFDDVS2r1-3-4-5。比较vpFDDVS2r1-3-4-5衍生病毒与亲本克隆衍生病毒的复制动力学,表明前者的复制比后者略滞后。以上结果提示,对疫苗株S2基因的突变未明显影响EIAV的体外复制。  相似文献   

20.
RNA病毒感染性转录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感染性转录体已成为研究RNA病毒复制,表达,致病机制等的有力工具。感染性转录体可通过cDNA克隆经体内或体外转录获得,也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直接转录获取。DNA聚合酶引起的点突变、cDNA克隆的稳定性,转录体长度多态性、病毒基因组的5‘和3’端序列等均可影响转录体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