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不同温度对食蚜瘿蚊Aphidoletesaphidimyza(Rondani)幼虫生长发育、捕食能力及控蚜效能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了食蚜瘿蚊从卵到老熟幼虫的发育历期和日捕食量,并测定了食蚜瘿蚊3龄初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食蚜瘿蚊卵和幼虫发育速度加快,捕食天数减少,总捕食量增加,各温度间的总捕食量差异显著。温度为22-30℃时,食蚜瘿蚊幼虫在第3-4天开始捕食蚜虫,随后的1-2d内日捕食量达到高峰,随猎物密度增加,3龄初幼虫捕食量有明显的逐级上升趋势。每个温度下食蚜瘿蚊幼虫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18-30℃最大捕食量分别为30.9、33.0、35.2、48.9头,食蚜瘿蚊幼虫瞬时攻击率26℃时最高为0.99,单头猎物处理时间在30℃时最短为0.02 d。食蚜瘿蚊的控蚜能力30℃时最强,当温度降低时,其控蚜能力相应减弱。【结论】较高的温度有利于食蚜瘿蚊幼虫的发育、捕食和对蚜虫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Rondani)是一种捕食性天敌,其幼虫对蚜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潜能。研究不同冷藏条件对食蚜瘿蚊耐寒能力的影响,为食蚜瘿蚊的低温冷藏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热电偶原理,测定食蚜瘿蚊在不同冷藏条件下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25℃条件下,食蚜瘿蚊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2龄幼虫过冷却点(﹣26.18℃)和结冰点(﹣24.98℃)最低,雄成虫过冷却点(﹣22.95℃)和结冰点(﹣21.86℃)最高。在不同变温条件下冷藏食蚜瘿蚊蛹,其过冷却点在冷藏10、20和30 d时均上升且高于对照,冷藏40 d时低于对照;同一冷藏时长下不同冷藏方式间过冷却点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食蚜瘿蚊蛹在5℃条件下冷藏50d,每天定时7℃中断4h的结冰点(﹣23.09℃)最低,冷藏30d的结冰点(﹣21.15℃)最高;食蚜瘿蚊蛹在5℃条件下冷藏40 d,每天定时9℃中断4 h的结冰点(﹣22.66℃)最低,冷藏20 d时的结冰点(﹣20.95℃)最高;同一冷藏时长下3种冷藏方式间结冰点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食蚜瘿蚊2龄幼虫的耐寒能力最强,雌成虫的耐寒能力要高于雄成虫;变温贮存和恒定低温均适合食蚜瘿蚊的低温贮存。  相似文献   

3.
5种生物杀虫剂对4种天敌昆虫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生物杀虫剂及天敌昆虫的应用是绿色防控的发展方向,但有关生物杀虫剂对天敌昆虫的安全性尚不明确。研究生物杀虫剂对天敌昆虫的影响可以为更好地协调使用生物杀虫剂和天敌昆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药膜法和滤纸膜片法测定了5种生物杀虫剂(苦参碱、桉油精、鱼藤酮、除虫菊素、橄榄鲨)在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下,对4种天敌昆虫(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食蚜瘿蚊、巴氏新小绥螨)的致死率。【结果】除虫菊素对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较大,致死率均达到100%;鱼藤酮对丽蚜小蜂、食蚜瘿蚊、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均较大,致死率在98.65%以上;橄榄鲨对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食蚜瘿蚊的影响较小,致死率均小于30%;苦参碱对丽蚜小蜂的影响最大,致死率达100%,对食蚜瘿蚊和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较小,致死率分别为15.56%和15.91%;桉油精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最大,致死率达100%,对东亚小花蝽和食蚜瘿蚊的影响较小,致死率分别为15.91%和6.67%。【结论】这5种生物杀虫剂中,橄榄鲨对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食蚜瘿蚊安全,桉油精对东亚小花蝽、食蚜瘿蚊安全,苦参碱对食蚜瘿蚊、巴氏新小绥螨安全,鱼藤酮对东亚小花蝽安全,除虫菊素对食蚜瘿蚊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实验室饲养的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 (Rondani)进行个体发育的形态特征描述。为食蚜瘿蚊的鉴定提供基本信息。【方法】在野外采集幼虫,温度(25±1)℃、相对湿度65%±5%、光照16 L∶8 D的室内条件下饲养获得食蚜瘿蚊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全部虫态。通过数码采集和电子显微镜详细描述了各虫态的发育特征。【结果】食蚜瘿蚊卵的发育历期为2 d,幼虫期有3个龄期,发育历期5-8 d,蛹期7-10 d以及成虫期3-4 d。【结论】食蚜瘿蚊个体发育特征对食蚜瘿蚊的鉴定和分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明确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对莴苣指管蚜Uroleucon formosanum的控害潜能。【方法】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测定食蚜瘿蚊对莴苣指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并利用室外笼罩法模拟食蚜瘿蚊对莴苣指管蚜的田间控害潜能。【结果】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1-5龄莴苣指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对1-2龄莴苣指管蚜的瞬时攻击率(a)和捕食能力(a/Th)均最高,分别为0.466和12.90;搜寻效应随莴苣指管蚜密度的增大而下降;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1-5龄莴苣指管蚜的日均捕食量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捕食作用率随其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种内干扰方程分别为:E1–2=0.304P﹣1.148、E3=0.226P﹣1.155、E4=0.177P﹣1.094、E5=0.128P﹣1.028;在捕食偏好选择中,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莴苣指管蚜1-2龄及3龄若蚜的...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食蚜瘿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杨茂发  王利爽 《昆虫知识》2008,45(2):256-259
在19,22,25,28,31℃和RH为80%的组合下,测定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 Rondani的发育历期,分析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并且测定各温度下食蚜瘿蚊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等生物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食蚜瘿蚊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在19~28℃范围内,食蚜瘿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而在28~31℃范围内,食蚜瘿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略为延长。采用线性日度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卵期、幼虫期、蛹期和全世代的发育速率进行模拟分析,2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不同温度下食蚜瘿蚊的5天化蛹率和总羽化率差别较大,但以25℃下为最高,分别为88.00%和94.70%;而22℃下的化蛹率和羽化率与25℃下较为接近,分别为84.00%和90.66%,经分析差异不显著。食蚜瘿蚊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2~25℃。  相似文献   

7.
瘿绵蚜属五新种和三堡瘿绵蚜新属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蚜虫概论》(1957)中瘿绵蚜属仅有2种。本文记载9种,包括5新种。另记述三堡瘿绵蚜新属新种。这些蚜虫都为害杨树,在枝或叶上形成虫瘿。 中国已知的9种瘿绵蚜和二堡瘿绵蚜(节省篇幅,旧种记述略): 1.早螺瘿绵蚜Pemphigus protospirae Lichtenstein (图1-6,66)寄主:青杨。分布:北京;欧洲。 2.柄脉叶瘿绵蚜 Pcmphigus anobursarius Chang 新种 3.杨柄叶瘿绵蚜Pemphigus populi Courchet(图13—17,65)寄主:小叶杨。分布:北京、黑龙江、  相似文献   

8.
记述蚜小蜂科1中国新纪录属——原蚜小蜂属Protaphelinus Mackauer,对该属模式种尼氏原蚜小蜂Protaphelinus nikolskajae(Yasnosh)作了重新描述,附有雌、雄形态特征及其蚜虫寄主照片。本研究的尼氏原蚜小蜂采自黑龙江五大连池,寄生火山杨Populus sp.上的远东枝瘿绵蚜Pemphigus borealis Tullgren。目前该属世界仅记载1种,是造瘿蚜虫瘿绵蚜科Pemphyidae瘿绵蚜属Pemphigus的专性寄生蜂。  相似文献   

9.
初步观察了中华蚊母树(Distylium chinense(Fr.)Diels)不同类型虫瘿的发生过程及致瘿昆虫生活史。结果表明,中华蚊母树的虫瘿有3种类型,分别为叶/枝上大型虫瘿、叶上泡状虫瘿和叶柄/果上球型虫瘿。三者均为单室封闭型,次生开口。经鉴定致瘿昆虫均为半翅目蚜科昆虫,其中叶上泡状虫瘿致瘿昆虫为蚊母新胸蚜Neothoracaphis yanonis Matsumura。该虫3月初在虫瘿内营孤雌生殖,繁殖2代,5月底前飞离出瘿。  相似文献   

10.
肚倍蚜是一种致瘿蚜虫,其虫瘿为肚倍,是重要的工业原料。2013-2015年,在湖北竹山对肚倍蚜致瘿数量和瘿外不同时期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肚倍蚜瘿外时期(除性蚜期外)的气象因子与肚倍蚜致瘿数量密切相关,而且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因子各不相同。迁飞前期,总降水量和平均气温低于2.3℃的天数与肚倍蚜致瘿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迁飞期,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总降水量是主要影响因子,其中平均气温是正相关,而平均相对湿度和总降水量是负相关。致瘿期,平均相对湿度、总降水量和降水天数与当年肚倍蚜致瘿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在性蚜期,气象因子与当年肚倍蚜致瘿数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由科学出版社于1999年初出版的<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纩蚜科和瘿绵蚜科)第十四卷>,是我国昆虫学界,特别是蚜虫研究者、植保工作者和有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们所急需的资料,同时也为全世界蚜虫区系研究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99年2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张广学院士等编著的<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十四卷同翅目纩蚜科瘿绵蚜科>一书.蚜虫类是重要农林害虫,许多蚜虫可以传带农作物的病毒,经济意义重大.蚜虫个体小,在其生活周期中常有10个以上类型,分类上十分困难.该书的出版是当前蚜虫分类方面一部很好的工具书.该书的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张广学院士、乔格侠、钟铁森、张万玉编著的《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 14卷同翅目纩蚜科和瘿绵蚜科》一书于 1992年 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16开本 ,精装 ,380页共 4 9.4万字。该书是张广学院士对 50年来绵蚜类研究的全面总结 ,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纩蚜科和瘿绵蚜科以及这两科蚜虫与寄主植物协同进化关系的重要专著 ,包括蚜虫的系统发育、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系统分类、种类记述等 5章。该书有以下 4大特点。1 系统而全面。全书共记述中国两科 30属 131种 ,是当今中国唯一一卷有关这两科蚜虫系统研究的专著 ,是中国这一领域各有关方面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拟对肚倍蚜Kaburagia rhusicola瘿内种群动态与虫瘿生长发育关系进行研究,为深入研究肚倍蚜的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方法】在2014年4月27日至7月16日期间,在湖北竹山田间每间隔10 d随机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青麸杨,分别采集健康肚倍蚜虫瘿,每次采集样本30个。采用排水法测量虫瘿体积,之后将虫瘿解剖,取出瘿内蚜虫,置于培养皿内,采用四分法统计数量。对虫瘿体积增长与瘿内蚜虫种群变化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虫瘿体积增长与蚜虫种群数量增长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0,P0.01)。虫瘿体积与蚜虫种群数量增长分别呈现3个峰,即5月6日至5月16日、5月26日至6月6日和6月26日至7月6日。肚倍蚜瘿内密度变化的主要趋势是先降后升,中间有一个小的起伏。【结论】本研究表明虫瘿大小和瘿内蚜虫种群数量有关,虫瘿体积可用于评价干母的环境适合度。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中国瘿蚊科1新纪录属异瘿蚊属及一新种:横瓣异瘿蚊Heterogenella transversa.spn.nov.,模式产地云南中甸虎跳峡;中国3新纪录种;达氏异瘿蚊H.dolini Berest(四川理县米亚罗),短须异瘿蚊H.hybrida Mamaev(内蒙古额尔古纳旗莫尔道嘎)和纵缝异瘿蚊H.linearis Yukawa(云南丽江玉龙山)。文中给出了异瘿蚊属中国已知种类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张洁  杨茂发 《动物学研究》2008,29(1):108-11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食蚜瘿蚊的触角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雌雄触角都为14节,其中雄性约为2 000 μm,雌性约为1 050 μm。电镜下可观察到食蚜瘿蚊触角有6种类型的感受器,即: 刺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腔形感受器、柱形感受器和环丝。刺形感受器较长,约67.5 μm,基部有膜状的窝。毛形感受器长约61 μm,末端弯曲。锥形感受器呈钉状着生在表皮上,长约4.7 μm。腔形感受器呈凹陷状,腔的直径约为1.2 μm。柱形感受器着生在雄虫鞭节的第二亚节,长约21 μm,直径约为1.5 μm。环丝,是瘿蚊类昆虫触角中特殊的结构,它通过着生在一系列腔中的的短梗,连结成环状附着在触角各亚节的表面。刺形和锥形感受器在数量上,雌雄之间差别不大;柱形感受器只在雄虫中发现;雄虫触角上的腔形感受器在数量上要比雌虫多。  相似文献   

17.
不同寄主植物叶片上蚜虫的形态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燕  乔格侠  张广学 《昆虫学报》2011,54(2):157-178
昆虫对寄主植物之间的形态适应性是两者相互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植食性蚜虫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对不同种类寄主植物叶片的形态适应。选取寄生于禾本科、 杨柳科、 壳斗科和松科4科7属植物叶片上的26种蚜虫, 基于有翅孤雌蚜和无翅孤雌蚜,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测量并统计比较了37个形态特征及其种内变异。以克隆平均值为基础数据,选取与蚜虫取食和附着于植物表面相关的形态特征(喙末端、跗节Ⅰ、Ⅱ和爪)为变量,分别得出无翅、 有翅孤雌蚜和所有蚜型3个聚类分支图,并将各种蚜虫的寄主植物科、 属分别对应到分支图上。结果表明:体型、腹管和触角的形态在不同蚜虫的科间有一定差别, 喙末端、 跗节Ⅰ、跗节Ⅱ及爪的形态则在不同的寄主植物间存在差异; 在蚜虫种内各形态特征存在一定变异, 变异系数的范围为1.89%~26.08%。3个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种类蚜虫形成的分支基本对应不同科、属的寄主植物;而杨一条角蚜Doraphis populi、三堡瘿绵蚜Epipemphigus imaicus和杨柄叶瘿绵蚜Pemphigus matsumurai则处在较为特殊的分支位置, 那是因为前者为次生寄主型, 后两者均能产生虫瘿。研究结果表明寄生于不同植物相同部位上的蚜虫存在形态特征的明显分异, 对应不同的寄主植物, 蚜虫与寄主植物之间存在着形态适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食蚜瘿蚊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杨茂发 《动物学研究》2008,29(1):108-11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食蚜瘿蚊角角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雌雄触角都为14节,其中雄性约为2000μm,雌性约为1 050μm.电镜下可观察到食蚜瘿蚊触角有6种类型的感受器,即:刺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腔形感受器、柱形感受器和环丝.刺形感受器较长,约67.5μm,基部有膜状的窝.毛形感受器长约61μm,末端弯曲.锥形感受器呈钉状着生在表皮上,长约4.7μm.腔形感受器呈凹陷状,腔的直径约为1.2μm.柱形感受器着生在雄虫鞭节的第二亚节,长约21μm,直径约为1.5μm.环丝,是瘿蚊类昆虫触角中特殊的结构,它通过着生在一系列腔中的的短梗,连结成环状附着在触角各亚节的表面.刺形和锥形感受器在数量上,雌雄之间差别不大;柱形感受器只在雄虫中发现;雄虫触角上的腔形感受器在数量上要比雌虫多.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整理福建省蚜虫标本时,发现瘿绵蚜科中国1新纪录属和3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危害荔枝的瘿蚊科一新属一新种:双翅目:瘿蚊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荔枝树的瘿蚊科昆虫,广东(1992)曾报道有荔枝叶瘿蚊(Dasineurasp.和Mayetiolasp.)现根据在广东调查饲养的标本,分类鉴定为1新种,中国荔枝瘿蚊LitchiomyiachinensisyangetLuo,sp.n.。荔枝瘿蚊属LitchiomyiaYang,gen.n.是在瘿蚊亚科Cecidomyiinae寡食瘿蚊族Oligotrophini中建立的新属,讨论了其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