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上奥陶统生物礁的层孔虫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系统描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淳化县铁瓦殿、岐山县烂泥沟上奥陶统生物礁中的层孔虫化石,包括2目5属9种,分别为囊层孔虫(Cystistroma)、拉贝希层孔虫(Labechia)、穿孔层孔虫(Forolinia)、网格层孔虫(Clathrod ict yon)和蜂巢层孔虫(Ecclimadictyon).建立拉贝希层孔...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建立的昆虫新目——螳虫脩(Xiu)目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对该目的发现简史、形态学特征、亲缘关系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报告了该目昆虫在分类和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给出了完整的名录,并建议了该目的科、属及种的中文名称。该目现已知3科12属共计15种,其中有2个为化石种。  相似文献   

3.
《昆虫知识》2008,45(4)
[虫脩]目昆虫(竹节虫)在全世界已知有3000余种,我国已记载有300余种。它以天然的保护色与惊人的拟态著称于世。有些种类由于形态奇特或珍稀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该书图文并茂,为我国当今[虫脩]目昆虫研究的系统总结,共记述[虫脩]目昆虫5科65属336种(其中包括5新属和76新种),系统全面地余述了[虫脩]目昆虫的分类概况、  相似文献   

4.
层孔虫的发生,发展和消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得源 《古生物学报》1989,28(4):546-549
最古老的层孔虫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苏联学者亚沃尔斯基(Yavorsky)在1932年描述了西伯利亚西部中寒武世的Clathrodictyon和Anostylostroma属的几个分子。此后,哈尔菲娜 (Khalfina,1960)又收集了一些资料,把Anostylostroma vologdini改为Praeactinostroma vologdini,而Clathrodictyon的一些分子定名为Korovinella属。它们是不是层孔虫?采集的层位是否有问题,曾为弗吕格尔(Flugel,1957)讨论过,指出它们不是层孔虫而可能是古杯。盖洛威(Galloway,1957)更为明确的提出它们就是古杯,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北部早奥陶世层孔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对奥陶纪层孔虫的研究甚少;过去只有Yabe & Sugiyama (1930)和Ozaki (1938)描述过我国北方和山东中部的奥陶纪层孔虫18种.1975年,笔者与陈均远在安徽区调队三分队李自堃同志的帮助下,观察了肖县老虎山奥陶系剖面,并采获少量层孔虫标本.此后,安徽区调队三分队又送赠宿县夹沟和肖县老虎山的若干层孔虫化石.本文对上述材料作了研究,共描述9种,分属于6属,其中有3新种.近年来,有关同志对北方奥陶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争论颇多,主要是马家沟组的时代归  相似文献   

6.
中国多孔菌名录   总被引:48,自引:29,他引:19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09,28(3):315-327
本文中的多孔菌系指广义非褶菌目中具有孔状子实层体的种类,按照现代分类系统包括担子菌门中多孔菌目、锈革孔菌目、褐褶菌目、糙孢孔目、革菌目、糙孢革菌目和红菇目中孔状子实体的种类,还有伞菌目、阿太菌目、鸡油菌目和木耳目中个别属,如网孔菌属、胶孔菌属、榆孔菌属、牛排菌属和纵隔孔菌属等的种类。基于作者采集的1万余号标本和国内主要标本馆标本的研究,对中国多孔菌的种类进行了系统总结,目前有604种多孔菌发现于中国,多孔菌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对中国多孔菌的名称按新近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对121种新拟了汉语学名。  相似文献   

7.
根据近年来在香港地区采集到的一些虫目昆虫,经整理鉴定及文献记录,记述香港虫目昆虫3科6属9种,其中有1新种树基管虫Sipyloidea shukayi, sp. nov..制定了分类检索表,结合新种的鉴别,整理了全国管虫属Sipyloidea 已知种,制定出8个种的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小蠹亚科的分类地位(鞘翅目,象虫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学者将小蠹作为象虫总科Curculionoidea中一个独立的科Scolytidae,而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小蠹为象虫科Curculionidae中的一个亚科,即小蠹亚科Scolytinae。Erichson在1842年即提出了小蠹为象虫科的一个亚科,20世纪以R.A.Crowson为代表的学者对此观点表示支持并进行了较为严谨的科学论证,而以S.L.Wood为代表的另外一些学者则坚持小蠹的科级地位,我国学者蔡邦华、殷惠芬等一直沿用该分类系统。近20年来,国际上许多学者通过对小蠹类昆虫的成虫和幼虫外部特征的深入研究,以及支序系统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一些最新结果,普遍认为小蠹类昆虫应为象虫科的一个亚科,这一观点已被国际上广泛接受。本文全面介绍了小蠹分类研究的历史及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和建议采用"小蠹亚科"这一分类地位,与象虫亚科并列,均隶属于象虫科。  相似文献   

9.
许多学者将小蠹作为象虫总科Curculionoidea中一个独立的科Scolytidae,而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小蠹为象虫科Curculionidae中的一个亚科,即小蠹亚科Scolytinae.Erichson在1842年即提出了小蠹为象虫科的一个亚科,20世纪以R.A.Crowson为代表的学者对此观点表示支持并进行了较为严谨的科学论证,而以S.L.Wood为代表的另外一些学者则坚持小蠹的科级地位,我国学者蔡邦华、殷惠芬等一直沿用该分类系统.近20年来,国际上许多学者通过对小蠹类昆虫的成虫和幼虫外部特征的深入研究,以及支序系统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一些最新结果,普遍认为小蠹类昆虫应为象虫科的一个业科,这一观点已被国际上广泛接受.本文全面介绍了小蠹分类研究的历史及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和建议采用“小蠹亚科”这一分类地位,与象虫亚科并列,均隶属于象虫科.  相似文献   

10.
李法圣先生编写的《中国目志》分上下 2册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详细介绍了目研究历史、分类系统的变革、形态构造、生物学特性、区系分布及研究方法等 ,并且进一步清理了旧有分类系统的紊乱状态 ,确立了各个阶元的科学名称 ;各论记载了我国虫 3亚目、1 4总科、1 70属和 1 5 0 0多种。其中新组建和新命名 3个总科、1 2个亚科 ,并包括 62个新属或亚属 ,进而还描述了 91 8个新种。全书附有各级分类阶元的检索表、1 5 0 0多幅特征图及精美的显微照片。这是我国当前最完善最全面的目专著 ,并且在一部书…  相似文献   

11.
文中对贵州瓮安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磷块岩中一类具螺旋孔的微体球形化石进行形态功能学分析,并与原生动物肉足虫纲的类群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它们是一个独立的分类单元,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并命名为瓮安旋孔虫(新属、新种)(Helico foramina wenganica gen.et sp.nov.),与已报道的胚胎化石很可能没有亲缘关系。虽然这类化石生物很可能属于原生动物肉足虫纲,但还不能归入其已知的目,也许属于新的目一级分类单元。螺旋孔是伪足伸出的孔洞,它们起到了取食、运动和排泄的作用。该类化石生物的个体生长是通过阶段性地脱去外部壳体、再由原生质体分泌出新壳体的方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邹钦 《四川动物》1990,9(3):31-34
耳喙象亚科Otiorrhynchinae是象虫科最大的一个亚科,包括短喙象和耳喙象两大类群。据作者初步统计,全世界已记录800余属(亚属),约8500种,我国已记录70属约400种。耳喙象的分类系统地位,一直存在着争议,国内学者尚未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本文就耳喙象亚科的分类简史及其系统地位作一简单介绍和评述。一、分类简史1758年,林奈在《自然系统》第10版中首创了Curculio属,记载了80种象虫,C.palma-run为模式种,其中我国有一种(C.chinensis)。1826年,Schoenherr首次将象虫分为Brach-yerides、Entimides、Pachyrychides、Cleonides,Cyclomide…  相似文献   

13.
姚志远  李枢强 《生物多样性》2021,29(8):1058-496
本文总结了2020年发表的中国蜘蛛新分类单元和中国分类学者发表的国外蜘蛛新分类单元。基于国内标本, 2020年共发表中国蜘蛛223个新分类单元, 其中中国学者在12种期刊的56篇文章中命名了1新亚科、12新属和201新种, 国外学者命名了9新种, 合计210新种。云南是发现新种数量最多的省份, 占全国发现新种总数的38.1%。基于缅甸等12个国家标本, 2020年中国分类学者发表了外国蜘蛛95个新分类单元, 包括2新科、7新属和86新种。本文还总结了过去5年中国分类学者对全球蜘蛛分类的贡献, 2016‒2020年有1位中国学者发表771个新分类单元。  相似文献   

14.
早石炭世的层孔虫是比较少的,在中国还没有正式描述过。虽然满苏(Mansuy,1911—1916)早就提到矢部(Yabe)在云南石炭纪地层中曾找到过裂孔层孔虫(Disjec-topora),但既无图版,又无描述,确切的产地和层位也都不详。而且,裂孔层孔虫属是不是属于层孔虫目,目前的意见还不一致。早石炭世层孔虫在欧洲曾有记载。早在1862年麦克考伊(M'coy)在爱尔兰的石炭系描述过Stromatopopra subtilis M'coy;丹提(Danty,1893)在德国阿亨附近的艾特隆层(Etroeungt)中,描述过Clathrodictyon aquisgranense Danty;古瑞希(Gürich,1904)在波兰克腊可夫相当于艾特隆层中也找到过Stromatoporella cracoviensis Gürich。此后,史  相似文献   

15.
大土加力(虫戚)(Tugali gigas)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钥孔(虫戚)科(Fissurellidae)。据资料记载我国钥孔(虫戚)动物有30种,作过具体描述的几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尾两栖动物的分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有尾两栖动物又叫蝾螈,隶属两栖纲有尾目,是现生脊椎动物中一个较小类群。全世界共9科59属约310种及亚种,我国现已知3科12属32种。以前,这类动物不大为人们所了解,对其分类研究也不太多。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对有尾目的分类研究日渐增多,有必要对其分类作一介绍。有尾目的分类特征一、外部形态体形较细长,分为头、颈、躯干、尾及四肢几部分。其外形似爬行纲的蜥蜴目动物。幼体一般生活于水中,有外鳃,经变态达成体阶段。用于分类鉴定上的特征现分述如下。1.体形大鲵属Andrias的头与躯干明显宽扁,体侧有粗大纵肤褶,体长可达1米以上(一般也在250…  相似文献   

17.
杜萍  陈艳秋  李玉 《菌物学报》2007,26(2):302-305
鲍氏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 Pilát在系统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是大型珍稀药用真菌(戴玉成,2003)。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鲍氏层孔菌有抑制肿瘤、保护肝脏、提高免疫力等多方面药用功能。层孔菌属的子实体多呈蹄形,宏观上区分有困难,目前对鲍氏层孔菌的分类和命名有很多争议(戴玉成,2003),有必要从DNA分子水平上对鲍氏层孔菌种质资源进行研究,探索属内各种间的遗传差异。本文简要报道鲍氏层孔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扩增条件优化,为采用RAPD技术进行鲍氏层孔菌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年来在香港地区采集到的一些虫目昆虫 ,经整理鉴定及文献记录 ,记述香港虫目昆虫 3科 6属 9种 ,其中有 1新种 :树基管虫 Sipyloidea shukayi,sp.nov.。制定了分类检索表 ,结合新种的鉴别 ,整理了全国管虫属 Sipyloidea已知种 ,制定出 8个种的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圆星虫属及其类同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中、新生代陆相地层中,有三属介形类化石(圆星虫属(Metacypris)、季米利亚虫属(Timiriasevia)和兽神虫属(Theriosynoecum))的外形、壳饰都很相似,难以鉴别。它们的壳体构造亦较简单,差别不大。因此,在分类问题上,各学者的意见不一。有的学者将相似类型的种类,分别定为不同的属;另一些学者将不同类型的种类,又归在一起,造成这三属介形类的种与种之间的混杂现象。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的解决途径,笔者通过我国现有的这类介形类化石标本的研究,对这三个相近似属的特征进行比较,明确各属的定义。笔者认为季米利亚虫属应予废除,将其中一部分种归入圆星虫属,另一部分种建立一个新属,取名为枣星虫(Ziziphocypris)。文中描述了8个种,其中3个是新种。  相似文献   

20.
泥盆纪的变口目苔藓虫,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种类和数量亦很丰富,这个时期是古生代苔藓虫发育史上的重要阶段,许多奥陶纪、志留纪习见属、种多已绝灭,而出现许多新的、独特的以及微细构造复杂的类型。因此,研究泥盆纪变口目苔藓虫,对地层及生物演化和生态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美国、苏联及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