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国红原鸡和泰国红原鸡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29个微卫星DNA标记对来自中国的红原鸡Gallus gallus spadiceus亚种和来自泰国的红原鸡Gallus gallus gallus亚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评估亚种内的遗传变异和亚种间的遗传分化, 结果表明: 共检测到168个等位基因, 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2到13不等, 所有位点平均的期望杂合度和PIC值分别为0.5780和0.53。中国和泰国红原鸡29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79和4.79, 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5379和0.6385, 两个红原鸡亚种均表现出较高的群体杂合度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系数为19.4%(P<0.01), 两个红原鸡亚种间的Reynolds’遗传距离和Nm值分别为0.157和1.040。由此可见, Gallus gallus spadiceus亚种和Gallus gallus gallus亚种群体具有不同的群体遗传结构, 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 并不能将其认定为是同一亚种, 这也为中国家鸡具有独立的起源提供了一定的佐证。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卫星技术分析中国部分地方鸡种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对鹿苑鸡、固始鸡、藏鸡、白耳鸡、仙居鸡、茶花鸡、大骨鸡、北京油鸡、狼山鸡、河南斗鸡、泰和乌骨鸡和萧山鸡等12个中国地方鸡种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杂合度、平均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以及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个地方鸡种在7个微卫星座位上的基因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鹿苑鸡的平均基因杂合度最高,为0.5929;茶花鸡的平均遗传杂合度最低,为0.351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也出现了类似的结果,说明鹿苑鸡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地方鸡种间,泰和乌骨鸡与河南斗鸡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而固始鸡与其他11个地方鸡种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12个地方鸡种可以聚为3类:泰和乌骨鸡、河南斗鸡、狼山鸡、大骨鸡、萧山鸡、北京油鸡、鹿苑鸡聚为第1个类群;茶花鸡、藏鸡、仙居鸡、白耳鸡聚为第2类群;固始鸡为第3类群。  相似文献   

3.
中国家鸡的起源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傅衍  牛冬  罗静  阮晖  何国庆  张亚平 《遗传学报》2001,28(5):411-417
测定了6个家鸡品种30个个体的线粒体D0环区539bp的碱基序列,并与GenBank中的红原鸡、灰原鸡、绿原鸡、黑尾原鸡及鹌鹑的相应序列作比较分析,构建了分析系统树。结果表明,原鸡属4个种间差异较大,其中家鸡与泰国及邻近地区红原鸡关系最近,与印尼红原鸡、黑尾原鸡、灰原鸡、绿原鸡及鹌鹑的关系依次变远。提示中国家鸡可能起源于泰国及邻近地区的红原鸡。结果还显示,该原鸡的两个亚种(G.g.gallus和G.g.spadiceus)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显著低于家鸡亚种内的分化程度,这两个亚种似乎可以归为同一亚种。  相似文献   

4.
藏鸡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童晓梅  梁羽  王威  徐树青  郑晓光  汪建  于军 《遗传》2006,28(7):769-777
通过PCR扩增,测序,拼接,获得藏鸡(Tibetan Chicken)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藏鸡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全长16783bp,共有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D-loop区。模拟电子酶切结果显示,藏鸡DraI酶的酶切结果和先前报道的原鸡,茶花鸡,尼西鸡和大理漾濞黄鸡的酶切结果都不相同,为藏鸡特有。基于D-loop区全序列和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采用N-J算法与原鸡属4个种,3个亚种和3个家鸡品系构建系统进化树:初步确定藏鸡起源于红原鸡,与家鸡中的来航鸡、白洛克鸡亲缘关系最近,但是藏鸡的进化与来航鸡、白洛克鸡这两个家鸡品系又显得相对独立。推测可能原因是藏鸡的祖先在进入高原以后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从而形成了独特群体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enylosuccinate lyase, ADSL)基因外显子2的序列设计引物, 用PCR-SSCP的方法对隐性白羽鸡、丝羽乌骨鸡、白耳鸡、藏鸡以及红色原鸡两个亚种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并检测到了多态性, 表现为3种基因型, 对两种纯合子进行直接测序, 结果发现3484位碱基处发生C→T突变。对3种基因型的肌肉肌苷酸含量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TT型(突变型)个体的肌肉肌苷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CT型、显著地高于CC型个体, CT型个体也稍高于CC型, 但差异不显著, 初步推测该位点可能与肌肉肌苷酸含量有关。根据该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 基于Nei氏的遗传距离运用NJ聚类法构建系统发生树, 进行家鸡与原鸡的亲缘关系分析, 结果发现, 丝羽乌骨鸡与白耳鸡的亲缘关系最近, 藏鸡和中国红原鸡亚种的亲缘关系也较近, 中国地方家鸡品种与中国红原鸡亚种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泰国红色原鸡的亲缘关系较远,隐性白羽鸡与原鸡亲缘关系最远, 初步得出中国家鸡有自己独自的血缘来源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高玉时  杨宁  李慧芳  王克华  童海兵 《遗传》2004,26(6):859-864
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对国家家禽品种资源基因库中保存的11个地方鸡品种保种群进行了遗传检测,计算各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基因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及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个微卫星标记在11个地方鸡品种保种群共检测到176个等位基因,平均为8.8个,基因频率分布在0.013~0.838之间。检测到等位基因中,有45个等位基因为11个地方鸡品种所共有;11个地方鸡品种平均杂合度在0.6800~0.7432之间。其中藏鸡最高,为0.7432;狼山鸡最低,为0.680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6329~0.7023之间,均大于0.5,表现为高度多态性;11 个鸡品种聚为4类。丝羽乌骨鸡、茶花鸡、仙居鸡、藏鸡、萧山鸡聚为一类,鹿苑鸡、狼山鸡聚为一类,固始鸡、北京油鸡、大骨鸡聚为一类,河南斗鸡单独聚为一类;通过利用20个微卫星基因座检测不同世代群体中等位基因及其频率、群体基因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建立地方鸡品种保种群微卫星标记档案,并分析世代间的差异,预期可以达到监测保种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我国华东地区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追溯其母系起源和进化过程,利用PCR技术扩增了11个地方鸡品种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D-loop)序列,并结合NCBI数据库中已发表的红色原鸡(Gallus gallus)D-loop区全序列,分析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构建了11个品种与红色原鸡系统发生邻接树。结果表明:11个地方品种mtDNA D-loop区全长为1,231或1,232 bp,其中1,231 bp的序列有196条,1,232 bp的序列有123条,经过比对发现,两者在859 bp处存在单碱基缺失。11个地方品种319个个体共计检测到变异位点37个,总体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度和平均核苷酸差异分别为0.901±0.009、0.00573±0.000001和6.833。按照鸡mtDNA单倍型分类通用标准,共包含35种单倍型,可以分为A、B、C和E共4个分支(单倍型群),分别包括11、10、9和5个单倍型。中介网络图中11个鸡品种也很明显地分成了4个支系,分别含有100、118、47和54条序列。系统发育树分为4个大枝,海南亚种(G.gallus jabouillei)自成一枝;C单倍型群与4个亚种的红色原鸡聚为一枝;E单倍型群与2个亚种红色原鸡聚为一枝;A和B单倍型群只与滇南亚种(G.gallus spadiceus)聚为一枝。11个品种中,除了狼山和丝羽乌骨鸡2个标准化品种外,都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可开发选择潜力很大。没有发现线粒体品种特异性DNA序列。华东地区地方品种至少有4个母系起源,部分品种可能受到了欧美高产品系的渗入。  相似文献   

8.
茶花鸡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茶花鸡是我国具有独特遗传特性的地方家禽品种,为了进一步阐明其群体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状况,采用了33个家鸡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对该鸡种自然群体中30个个体进行了多态性电泳检测。33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105个等位基因,所有座位都呈现出多态性,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2~5个之间,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3.20个。群体平均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12 9和0.527 6。结果表明,茶花鸡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9.
《动物学研究》2005,26(1):7-7
原鸡 (Gallusgallus ,RedJungleFowl)俗名野鸡、红原鸡、茶花鸡 ,鸡形目 (Galliformes)原鸡属(Gallus) ,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一般体形与家鸡十分相似 ,但稍小些 ,全长约 70 0mm。雄性头顶具红色锯齿缘肉冠 ;上体大都红色和亮橙红色 ;尾羽黑色 ,中央两枚尾羽较长而向下弯曲 ;下体黑色。雌性上体大都黑褐色 ,上背黄而满布黑色纵纹 ;后颈和颈侧羽缘金黄色 ,胸棕色 ;腹浅棕色。栖息于海拔 2 0 0 0m以下的热带、南亚热带森林及灌丛地带 ,凡有植被可供隐蔽和觅食的地方均有分布 ,常结群活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也取食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  相似文献   

10.
藏鸡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藏鸡的体型外貌和生活习性与红色原鸡非常相似,是具有自己独特群体遗传特性的高原地方鸡种。为了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这一遗传资源,我们采用多重PCR与半自动荧光标记微卫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相结合的方法检测了20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多态性,并随机抽取藏鸡群体中部分个体进行个体体形特征与生产性能的统计。结果表明藏鸡群体的20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多态等位基因数为4~10个,平均值为7.25个/基因座,多态信息含量(CPI)和杂合度(H)平均值分别为0.67、0.74。大染色体较小染色体的微卫星标记多态性程度要高。藏鸡群体的微卫星基因座多态性丰富,也解释了生产性能不均,外貌表现迥异的群体遗传特性。 Abstract: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living habit of Tibetan chicken, which is an aboriginal chicken breed on plateau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 populational genetic features, are in great common with the Red Jungle Fowl, the assumed ancestry of domestic chicken. To fully exploit this chicken resource, Multiplex PCR with semi-automated polyacri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 using fluorescently labeled microsatellite primers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olymorphism at 20 microsatellite loci. At the same time, we randomly test the individual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It showed that numbers of polymorphic alleles were 4-10, with mean value 7.25 per locus.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CPI) and Heterozygosity (H) had mean values 0.67 and 0.74, respectively. Macrochromosomes had relatively higher polymorphism than microchromosomes(P>0.05). In all, high polymorphisms at microsatellite loci related to the uneve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morphological discrepancy of population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in Tibetan chicken.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阐明红色原鸡的群体遗传结构,以对其有效保护提供遗传学依据,采用33个微卫星标记对其群体中56个个体进行了PCR-聚丙烯酰胺多态性电泳检测。33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140个等位基因,所有座位都呈现出多态性,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2~8个之间,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4.24个,有效等位基因数3.30个。根据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的群体表观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及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980、0.6506和0.5948。结果表明,红色原鸡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12.
四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筛选到的19对微卫星引物,对四个不同来源的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群体(奥利亚罗非鱼83系、奥利亚罗非鱼02系、奥利亚罗非鱼05系和红色奥利亚罗非鱼)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其群体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根据几个群体在19个位点上的PCR扩增图谱,统计计算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四个群体的平均观测遗传杂合度值在0.154—0.391间;平均预期杂合度在0.181—0.428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值在0.1513—0.3882间,说明它们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偏离指数D的评估结果显示这4个群体有多个位点存在不同程度的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偏离。运用MicroChecker软件进行零等位基因预测,结果显示除红色奥利亚罗非鱼群体外,其他3个群体中均可能存在零等位基因位点。各群体零等位基因的位点数分别为:83系1个,02系3个,05系7个,红奥群体为0。零等位基因位点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位点发生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偏离的原因之一。4个群体中,05系群体与83系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高(0.9422),遗传距离最小(0.0596),说明两者亲缘关系最近;83系群体与红奥群体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低(0.6977),遗传距离最大(0.3599),可推断两者亲缘关系最远。根据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结果表明:83系首先与05系聚类为一支,然后与02系群体聚类,最后与红奥群体聚类。聚类结果说明红奥群体与其他三个群体亲缘关系最远;83系群体与05系群体亲缘关系最近,与02系群体次之。  相似文献   

13.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虾夷扇贝为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引入我国并逐渐开展养殖的双壳贝类,目前已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养殖。实验采用微卫星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对大连獐子岛底播增殖放流群体(CC)、黄海北部海区采集的野生群体(HQ)、日本青森养殖群体(JX)、俄罗斯远东日本海沿岸养殖群体(RX)及大连大长山岛养殖上壳白化群体(ZB)等5个虾夷扇贝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其中HQ群体为本课题组2005年在黄海北部采集的野生群体,本研究筛选出一个该群体的特异性遗传标记。用8个微卫星位点进行扩增,共获得4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处于3—9之间,大小为100—340bp,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1535,基因型数为3—21个,PIC(PolymorphismInformationContent)值处于0.0322-0.5944之间。5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3292、0.3048、0.3167、0.2708、0.3042,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595、0.4002、0.3838、0.3620、0.3885,群体间的多态性差异不显著。根据群体间遗传相似性系数、遗传距离及UPGMA聚类分析发现,CC和HQ群体亲缘关系最近,JX和RX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ZB群体与JX和RX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通过Hardy—Weinberg平衡及F-检验发现,5个群体都不同程度的偏离平衡,表明各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稳定性较低,且5个群体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杂合子缺失状态,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高,但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的个体间。  相似文献   

14.
尼西鸡遗传多样性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尼西鸡抗病力强,产蛋性能高,适应高海拔及寒冷的气候条件,是具有独特群体遗传特性的高原地方鸡种。为了对其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遗传背景资料,筛选了家鸡基因组24条染色体上的33个微卫星标记,对随机选取的50个尼西鸡个体进行多态性检测,共检测到122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7个。该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5514和0·6350,大染色体较小染色体的微卫星多态性程度高。表明尼西鸡属多态性较丰富的群体。  相似文献   

15.
秦川母牛群体遗传特性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从DNA分子水平揭示秦川牛群体遗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寻找可用于秦川牛的微卫星标记,本研究选择了12个普通牛(Bos taurus)微卫星标记检测了90头秦川母牛各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变异及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秦川母牛群体中,12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了247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13(INRA005)~33个(HEL13)之间,平均每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个;总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每个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分为142.6229和11.8852。各位点平均基因频率取样方差(V(pij))为2.6036×10^-4。12个微卫星位点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7842(INRA005)~0.9775(BM315)和0.7952(BM315)~0.9446(HEL13)之间。12个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7653(INRA005)~0.9420(HEL13)之间,平均为0.8965.12个微卫星位点均属于高度多态位点,这表明秦川母牛群体中所检测各微卫星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具备较大的选择潜力。12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固定指数(F)为-0.0076,即各位点杂合子的缺陷度不高,即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的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16.
家鸡和原鸡的线粒体DNA多态性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文  兰宏 《动物学研究》1994,15(4):55-60
本文运用11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家鸡(茶花鸡、尼西鸡、大理漾濞黄鸡)和原鸡共10只个体的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平均每个个检测到的片段为40条左右。但仅发现3种变异的限制性片制性格局,即StuI-B,Eca-I-b和RI-B.其中StuI-B和ScaI-B为首次报道,而且均为原鸡所物有,EcoRI-B则为大理漾濞黄鸡所特有。茶花鸡和尼西鸡拥有完全相同的限制性格局。经过计算,原  相似文献   

17.
云南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中国家鸡起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文平 《生物多样性》1999,7(4):285-290
云南地方鸡种在生境、形态外貌、细胞遗传和血液蛋白等方面均表现出多样性,但mtDNA的遗传变异单一。云南地方鸡种有其独特的基因类型,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差异,形成了与我国其它鸡种相对独立的鸡种。从血液蛋白、细胞遗传和mtDNA等方面进一步证明红色原鸡为家鸡的祖先。云南可能是中国家鸡的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用微卫星多态性和RAPD分析广东地方鸡种的群体遗传变异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张细权  吕雪梅 《遗传学报》1998,25(2):112-119
用5个座位的微卫星标记和70个10碱基引物得出的RAPD,研究分析了惠阳胡须鸡、杏花鸡和清远麻鸡3个广东地方鸡种和培育品种粤黄鸡的群体遗传变异及相互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微卫星多态性和RAPD这两种标记在应用于群体遗传变异及亲缘关系等方面分析的意义。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结果说明,样本采自保种群的惠阳胡须鸡和杏花鸡以及经长期封闭选育的粤黄鸡的杂合度均较低,而在起源地采样的清远麻鸡杂合度较高,但总的说来这几个鸡种的杂合度仍然是较低的。RAPD分析结果说明,4个鸡种群体间变异较小,但在惠阳胡须鸡发现具有品种特异性的RAPD图带。微卫星多态性和RAPD分析都说明4个鸡种的亲缘关系较近。由于微卫星标记多态性程度高且等显性遗传,因而通过它计算杂合度可以较好地反映群体内的变异;RAPD则在反映群体间的区别甚至某一群体的特征时可提供明确而直接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实验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选用22对微卫星引物对5个红罗非鱼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经PCR扩增,16个微卫星位点扩增产物在关岛红罗非鱼(GD)、珍珠白红罗非鱼(ZZ)、佛罗里达红罗非鱼(FL)、明月红罗非鱼(MY)、马来西亚红罗非鱼(ML)中均获得了清晰稳定的条带。分析结果显示:16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146个等位基因。5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在6.5625-8.562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4.1495-6.1330,平均杂合度(He)在0.7491-0.824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6939-0.7840,说明它们的遗传多态性丰富。卡方检验表明5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大部分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在5个群体中,关岛红罗非鱼(GD)与珍珠白红罗非鱼(ZZ)遗传相似系数(0.6171)最小,遗传距离(0.4827)最大,说明两者亲缘关系最远;佛罗里达红罗非鱼(FL)与马来西亚红罗非鱼(ML)遗传相似系数(0.9069)最大,遗传距离(0.0977)最小,可推断两者亲缘关系最近。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佛罗里达与马来西亚先聚成一支,二者再与珍珠白聚在一起,接着三者与明月聚在一起,最后,四者与关岛聚到一起。聚类结果说明关岛群体与其他4个群体亲缘关系最远;佛罗里达与马来西亚亲缘关系最近,珍珠白群体次之,明月群体再次之。以上结果可推断5个红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态性丰富,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20.
用微卫星探针(GGAT)4得到了罗伯逊易位猪群体内共9个家猪品种的DNA指纹图。1-9品种依次为:13/1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群体、13/17罗伯逊易位杂合子猪群体、13/17罗伯逊易位杂合子猪互交所得到的正常核型猪群体(杂交0号)、丹系长白猪群体、加系双肌臂杜洛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大约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长白猪群体、丹系长白猪与13/17易位杂合子猪产生的杂交后备猪群体(杂交1号)、杜洛克猪与13/17易位杂合子猪产生的杂交后备猪群体(杂交2号)。根据指纹带型计算了每个群体的相似系数(F)、平均等位基因频率(Q)、最底平均杂合率(H)和遗传距离指数(D)。9个品种的相似系数介于0.546-0.931,根据各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指数作出矩阵图,并据此绘制出品种间亲缘关系树状聚类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