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致下呼吸道感染麻醉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103例老年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对其中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麻醉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下呼吸道感染麻醉相关影响因素有插管过深、插管不熟练、拔管指征不完全、拔管延迟(3 h)、麻醉时间长(3 h)等(P0.05)。而与患者插管途径、插管方式、拔管延迟(3 h)无关(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致下呼吸道感染麻醉相关影响因素较大,临床上要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并对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调查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阿坝州人民医院567例进行手术的高龄患者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是否出现呼吸道感染状况,并记录感染后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检测病原菌的方法按照全国统一的方法进行,对容易引起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的高龄患者中感染例数为66例,感染率为11.64%,根据病原菌检测标准检测出感染患者中有18例为痰培养阳性,并且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占总细菌数的82.35%;耐药菌株中,鲍氏不动杆菌所占比例最大,为37.50%;在因素分析中,发现患者的年龄、有无吸烟史、是否进行过肺部手术、麻醉时间、插管途径、喉镜消毒方式为患者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患者在术中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感染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临床上应对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预防,从而将高龄患者术后感染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高福英 《蛇志》2003,15(3):62-63
20 0 1年 4月~ 2 0 0 3年 4月 ,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插管患者 48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40例 ,女 8例 ,年龄 4~ 76岁 ,平均年龄 40岁 ,气管插管持续时间为 6~ 72 h,平均39h。2 护理体会   ( 1 )卧位。正确合理的卧位 ,不但能使病人舒适 ,还能避免造成气管插管的异常扭曲 ,损伤气管粘膜。一般采取平卧位 ,床头抬高 1 5~ 30°,亦可取侧卧位 (头颈部垫舒适 ) ,便于叩背、排痰。( 2 )病室的温度、湿度。适宜的病室温度、湿度 ,便于护理操作 ,避免病人着凉造成呼吸道炎症亦能减轻呼吸道粘膜干燥。…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改良方法立体型经口气管固定法固定经口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89例经口气管插管意识清醒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237例采用传统方法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实验组252例采用立体型经口气管固定法固定经口气管插管,观察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气管导管的牢固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气管导管的牢固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口腔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型经口气管固定法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固定气管导管更牢固,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方便口腔护理,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气管插管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插管前预防性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老年气管插管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560例标本中共检出177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1株(68.36%),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除鲍曼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检出52株(29.3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MRSA 37株),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另外分离到真菌4株。结论气管插管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本地区、本医院的病原菌分布状况和细菌耐药情况,给予适当药物,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有效方法,提高重症哮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重症哮喘患者的急救处理及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和处理措施。结果:及时畅通呼吸道、高频射流加药物短时反复氧气雾化、有效拍背排痰、充分补液抗炎等综合治疗及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下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术,是提高重症哮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结论:充分做好重症哮喘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可提高重症哮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评估发光管芯在感染手术患者麻醉常规气管内插管和预测困难气管内插管的适用性与安全性,并比较改变光棒前端弯曲角度的临床实用效果。方法:选择136例ASA I~Ⅲ级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其中正常气道120例,可顺利气管插管,120例患者按照插管时弯曲光棒角度不同随机分为A组(60°)和B组(90°);困难气道插管患者分为C组(90°)。分别记录各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的成功率、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测量医生与患者呼吸道之间的距离。结果:A、B和C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96.6%和81.2%,时间分别为(12.3±3.8)s、(13.2±4.1)s和(18.2±5.5)s,三组各自的插管总成功率均为100%。而且改变光棒前端角度的A组插管时间均较B、C组短,发现光棒插管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医生与患者呼吸道之间的距离为(34±4)cm。结论:在感染手术患者气管插管过程中使用发光管芯引导插管成功率高、对患者的循环影响低且术后并发症少,更为重要的是降低了医务人员与传染性患者近距离接触的机率。  相似文献   

8.
滕金蓉 《蛇志》2011,23(2):189-190
插胃管术是临床护理的一项常规操作技术.在临床中有相当部分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进行插胃管辅助治疗,而已进行气管插管患者在按常规插胃管时往往难以成功或需要反复多次插管而延长时间甚至引起局部损伤.我科于2006年1月-2010年12月对62例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用喉镜引导下辅助插胃管均能一次性顺利置管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可视软性喉镜与光棒用于颈椎损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60例高位颈椎骨折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可视软性喉镜组(U组)和光棒组(G组)各30例。术前所有患者颈托固定,U组使用UE可视软性喉镜行气管插管,G组使用光棒行气管插管,确认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拔管后口咽部并发症、插管前后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MEP)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气管插管后3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U组气管插管时间较G组插管时间长(P0.05);U组和G组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95%和100%;插管后即刻G组患者MAP升高较U明显(P0.05);与U组比较,G组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 min、3 min的HR升高较明显(P0.05);U组患者口咽部并发症较G组少;两组患者插管后SSEP及MMEP与插管前相比无阳性改变。结论:可视软性喉镜较光棒需要更长的气管插管时间,两者的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均较高,但可视软性喉镜插管期间循环波动较小、术后口咽部并发症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视气管导管在全麻手术患者气道插管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行全麻手术的患者220例,其中使用可视气管导管进行插管的110例记为观察组,使用普通气管导管进行插管的110例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插管次数、插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T_1)、气道插管后(T_2)、气道插管后5 min(T_3)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插管时间和插管次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T1时间点两组患者的HR、SBP、DBP均低于T_0、T_2、T_3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T_2、T_3两组患者HR、SBP、DBP、SpO_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喉痛发生率为0.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患者气道插管时使用可视气管导管插管效果满意,可有效的减少插管时间和插管次数,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大鼠呼吸频率较快、口腔狭小、声门较高,医学实验中气管内插管操作具有较多困难,多年来很多学者对大鼠气管内插管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对大鼠气管内插管时动物和气管导管的选择、麻醉方式、插管的体位以及各种插管工具和方法等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照研究喉罩与气管插管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眼科短小手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行行眼科手术的ASAⅠ~Ⅱ级小儿共8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40例)和气管插管组(40例)两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喉罩组采用喉罩通气,而气管插管组则采用气管插管通气。监测T1(诱导后下颌松弛)、T2(喉罩置入或气管插管后1min)、T3(喉罩或气管插管拔出前)、T4(喉罩或气管插管拔出后1min)四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记录两组患儿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的次数、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的时间,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喉罩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四个测量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四个测量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2时间点均高于T1时间点,T4时间点均高于T1、T3时间点。两组患儿置入喉罩或者气管插管次数、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拔除喉罩或者气管插管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患儿发生呛咳的比例高于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患儿发生呛咳的比例高于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复合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眼科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仙居县ICU病房内感染现状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仙居县人民医院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情况进行分析,对泛耐药菌株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62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哌拉西林28.4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4.84%、阿米卡星8.57%、环丙沙星17.32%、庆大霉素11.23%、左旋氧氟沙星22.36%、妥布霉素3.73%、头孢他啶36.75%、头孢吡肟32.00%、头孢哌酮/舒巴坦15.38%、亚胺培南39.83%、美洛培南37.36%。铜绿假单胞菌是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位居第二位,检出率为19.92%。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ICU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的危险因素,泛耐药比例为:广谱抗生素的应用78.57%、气管插管/气管切开76.19%、MODS 76.1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易引发ICU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且耐药现象严重,易产生泛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控制耐药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救治4例银环蛇咬伤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救治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院前正确清创急救处理,及时行机械通气救治4例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结果 气管内插管是最佳的气道开放方法,气管插管者辅助通气4~6h后撤机及拔管可获得成功。结论 正确急救和清创,气管内插管及机械通气是救治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关于家兔三种人工气道(artificial airway,AA)建立方法,为实验中快速建立家兔人工气道选择较好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共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气管切开法、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法建立人工气道,比较各组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首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法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明显短于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法和气管切开法,首次成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气管切开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法、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为(10±5)%,气管切开组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10)%,(30±10)%。结论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是现阶段建立家兔人工气道时值得优先考虑的方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6.
正白念珠菌是人体常见的机会致病性真菌,可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易在义齿、人工插管如尿道插管、气管插管等植入性设备表面定植并进一步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形成可保护菌体免受药物的杀伤和免疫系统的攻击。黏附是生物膜成膜的关键,也是白念珠菌致病的关键步骤[1]。本实验拟通过结晶紫法与XTT法观察中药厚朴对白念珠菌黏附的影响,并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评价。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林明凤 《蛇志》2001,13(3):75-76
我科 2 0 0 0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因脑出血、脑梗死合并呼吸道痰阻、格林巴利致呼吸肌麻痹而行气管切开术患者 8例。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8例患者中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最小 2 7岁 ,最大 80岁。患者因脑出血、脑梗死合并呼吸道痰阻、格林巴利致呼吸肌麻痹而行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时间 33~ 90天。2 护理体会2 .1 定期及时吸痰  ( 1 )吸痰管的选择 :吸痰管有橡胶管、硅胶管或一次性吸痰管 ,气管插管管腔细而长 ,可选用外径不超过内套管内径 1 /2的、管壁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方法将121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9例,观察组62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于局麻前将气管插管拔出至门齿18~20cm处,观察组在经皮扩张完气管前壁后将气管插管全部拔出。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意外脱出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扩张气管前壁后拔出气管插管更有利于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行清醒气管插管患者80例,按麻醉方式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诱导,研究组麻醉诱导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呼吸和循环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插管时间、Ramsay评分、耐受良好、插管成功率、呼吸次数、分钟通气量、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潮气量、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麻醉效果确切,可使有效减轻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汤柳艳  覃红云  梁晓蕾 《蛇志》2010,22(1):72-73
甲状腺癌晚期患者由于肿瘤压迫呼吸道,致呼吸道梗阻,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重者窒息。气管切开置管是临床上对此类病人改善通气、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式。这类病人的病情变化快、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临床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08年8月19日收治1例甲状腺癌晚期气管切开置管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