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马区的5-羟色胺(5-HT)能和去甲肾上腺素(NA)能神经末梢排列紧密。这种解剖学关系提示,5-HT 和 NA 两系统可能在突触前存在相互作用。联邦德国的 Feuerstein 和 Hertting 研究了5-HT 对兔海马薄片~3H-NA 的基础释放和电刺激诱发释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下丘脑弓状核区是脑内合成β-内啡肽等物质的主要部位,并与脑内中缝背核、蓝斑等结构有密切的交互纤维支配。本实验用新生期大鼠注射谷氨酸—钠(MSG)损毁弓状核区的方法,观察对脑内β-内啡肽、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及针刺镇痛的影响。MSG 处理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减少72%左右,脑β-内啡肽含量降低67%,针刺镇痛效应明显下降,电针后脑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高于电针对照组;将 MSG 处理大鼠的垂体摘除后,针刺镇痛效应几乎消失,同时电针后脑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则显著高于单纯 MSG处理组。本文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荧光组织化学和显微荧光定量法测定了针刺镇痛过程中大自鼠中缝大核内5-羟色胺(5-HT)胞体和去甲肾上腺素(NA)末梢荧光强度的变化。电针组在电针后,痛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3只接受电针刺激的动物中,有22只为强针效,6只弱针效,7只无针效。实验表明,针效强的动物,中缝大核内5-HT胞体荧光增强,NA末梢荧光强度减弱;针效弱的动物,5-HT胞体的荧光强度也有所增强,NA末梢的荧光强度略有减弱,但无统计意义。无针效动物,两者均无明显变化。本结果表明,针刺镇痛过程中,中缝大核内5-HT和NA含量都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与针刺镇痛效应的强弱密切相关。本文对中缝大核5-HT和NA在针刺镇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应用推挽灌流技术、去甲肾上腺素(NA)放射酶学法和亮-脑啡肽放射免疫法观察不同脑区 NA 和脊髓背角亮-脑啡肽的释放。应用分子筛柱层析分离家兔不同脑区的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并对它们进行荧光微量测定。以此来阐明针刺镇痛时 NA、5-HT 和亮-脑啡肽在下行抑制中的作用。1.家兔电针20 min,痛阈显著提高,此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中缝大核(NRM)的 NA 释放显著减少,而 Al 核团和脊髓背角的 NA释放显著增加。2.电针镇痛时,PAG、延脑中缝核区和脊髓的5-HT 和5-HIAA 含量均有显著增加,除 PAG 外,这种增加的出现较 NA 为晚。提示可能在针刺镇痛的下行抑制中,NA 的参予较5-HT 为早。3.针刺镇痛时脊髓背角亮-脑啡肽的释放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免疫应答期间脑和淋巴器官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大鼠在用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后第2-7天期间,下丘脑、海马、脑干、胸腺和脾脏中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下丘脑内NA含量在免疫后第4-7天明显增加,其中第7天有回降趋势。海马内NA含量在第4-5天显著增多。而胸腺和脾脏中NA水平在第4-5天均明显降低。脑干在免疫应答期间无明显改变。以上结果说明,体液免疫应答可影响脑和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树鼩不同肠道部位菌群的多样性及构成。方法采集3只雄性树鼩回肠、盲肠、结肠内容物,提取DNA,利用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平台扩增肠道菌16S rDNA V4区域,分析菌群结构和丰富度。结果树鼩回肠、盲肠、结肠菌群的优化序列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α多样性分析,树鼩肠道3个部位菌群的Chao1指数、PD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回肠,盲肠与结肠菌群多样性的相似性较高。Rank-Abundance曲线显示,回肠菌群的丰富度较高且分布较均匀。β多样性分析,树鼩回肠菌群结构差异性较小,盲肠与结肠菌群结构差异较大。树鼩肠道菌群共检出26个门,17个门在3个组共存。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Rokubacteria门、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TA06门仅见于回肠;衣原体门(Chlamydiae)为盲肠中特有;迷踪菌门(Elusimicrobia)仅在结肠中发现。共获得414个属,结肠、盲肠、回肠中独有属分别为15个、7个、3个。共发现530个种,其中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丰富度最高。Random Forest分析结果显示,在树鼩回肠、盲肠、结肠中发现7个生物标记物。结论树鼩回肠、盲肠、结肠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无显著性,但相对于结肠与盲肠,回肠菌群丰富度较高且分布较均匀。树鼩3个肠道部位具有各自独特的菌群。  相似文献   

7.
1.用~3H-5-羟色胺脑室灌流清醒动物的方法,测定了脑内5-羟色胺的释放。实验结果表明,给兔静注咪达氟(4mg/kg)后,因动物挣扎引起5-羟色胺释放加强,可能咪达氟不直接加强兔脑5-羟色胺的释放。因此,必须指出,在用清醒动物脑室灌流的方法研究药物对神经递质释放是否有影响时,必须考虑到清醒动物的活动状态。2.用荧光方法测定了多巴胺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给兔静注眯达氟(4或8mg/kg)以后10分钟,颈部和前肢产生明显肌松时海马中多巴胺含量虽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尾核中多巴胺含量基本不变。因此,可以认为咪达氟所引起的肌肉松弛可能与脑内多巴胺含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实验动物树鼩和人类疾病的树鼩模型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模型在生物医学领域(如回答人体各种重大生物学问题、解析人类疾病机理和新药研发等方面)已经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转化医学存在的问题使得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实验动物重新得到重视;人类疾病的树鼩模型也再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树鼩研究进展,包括树鼩基础生物学及动物模型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了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去甲肾上腺素(NE)对针刺镇痛究竟起增强或对抗作用,目前的看法还不一致。本工作观察了电针镇痛时大鼠脑和脊髓 NE 及其主要代谢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硫酸盐(MHPG·SO_4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电针刺激使脑和脊髓 NE 含量下降而MHPG·SO_4含量显著升高,提示脑和脊髓 NE 的更新加速。给大鼠脑室或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 NE 的直接前体二羟基苯丝氨酸(DOPS)来加强 NE 的功能,或注射α、β受体阻断剂来削弱 NE 的功能,从而观察其对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脑和脊髓中的 NE 在电针镇痛中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脑内 NE 主要通过α受体对抗电针镇痛,此外兼有较弱的通过β受体加强电针镇痛的作用,而脊髓内 NE 则是通过α受体来加强电针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脑内5-羟色胺(5-HT)含量,观察腹腔内注射(ip)或侧脑室内注射(icv)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桥脑内5-HT 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ACTH(20.0U/kg)ip 可使海马、下丘脑和中-桥脑内5-HT 含量增多,1h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0.001);ACTH ip 后3h,三脑区5-HT 含量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电解损毁中脑中缝核后,ACTH ip 使海马和下丘脑5-HT 含量升高的作用明显降低,摘除两侧肾上腺后,对 ACTH 增加三脑区5-HT 含量的效应没有影响。(2)ACTH(0.5U/10μl)icy 40min 后,也使三脑区5-HT 含量升高,与人工脑脊液 icv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0.01);电解损毁中脑中缝核后,ACTH icv 使海马和下丘脑5-HT 含量升高的作用也显著下降。(3)ACTH ip 升高三脑区5-HT 含量的作用较 ACTH icv 的强,损毁中脑中缝核后,5-HT 含量的下降,前者却不如后者显著。上述结果提示:ACTH(ip 或 icv)之所以引起海马、下丘脑和中-桥脑5-HT 含量增多,很可能都与激活中脑中缝核有关,ACTH ip 尚可能有其它作用途径,但与肾上腺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脑干中缝区的5-羟色胺能和非5-羟色胺能神经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证明脑干中缝核主要由含5-羟色胺(5-HT)神经元胞体组成以来,随着免疫细胞化学的进展,现已查明5-HT 神经元不仅存在于中缝区,也存在于中缝以外的脑区;而中缝核内除含有5-HT 神经元外,还含有儿茶酚胺(CA)能以及非荧光细胞,并且有些递质共存于中缝核同一神经元内。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分别采用新生期大鼠注射谷氨酸-钠(MSG)损毁弓状核区及电刺激弓状核(ARC)区的方法,观察对脑和脊髓内亮-脑啡肽(LEK)、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MSG 大鼠脑和脊髓内 LEK、NE 含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但端脑内 DA 含量显著升高。刺激 ARC 区后脊髓内 NE 含量明显上升。上述结果提示:弓状核区对端脑 DA 能系统可能具有某种紧张性抑制作用,而刺激弓状核产生的镇痛效应可能和下行 NE 能系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树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对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树鼩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整理。讨论了中南半岛树鼩的种级分类,提出了中南半岛北部地区的Tupaia belangeri及其近似亚种应恢复其种级分类地位;T.belangeri yunalis,T.belangeri tonquinia和T.belangeri modesta应是3个有效亚种;记述了分布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的树鼩为6个亚种,其中有两个新亚种T.belangeri gongshanensis subsp.nov.(云南高黎贡山地区)T.belangeri yaoshanensis subsp.nov.(广西瑶山)。  相似文献   

14.
用辐射热和电刺激两种方法测定了应激状态下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的痛反应值。结果表明,在应激状态下,树鼩的痛反应值在1—7分钟内下降了100—200%。上述结果提示,树鼩的痛反应降低与应激镇痛有关。  相似文献   

15.
变色树蜥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应用5-羟色胺(5-HT)特异性抗血清,对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消化道内含有5-HT的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研究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5-HT细胞在变色树蜥消化道的各个部位均有分布,分布密度近似呈“M”形,其中以空肠分布密度最高,胃体次之,食管最低。5-HT细胞的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长锥体形等,其中胃、幽门和直肠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小肠则以长锥体形为主,其细长突起指向肠腔或固有膜;细胞分布于上皮基部、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细胞之间或固有膜内;多数细胞以内分泌功能为主,少数细胞具有外分泌功能。比较分析表明,5-HT细胞分布型可能与动物的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动物耗氧量可用以了解不同动物生态习性及生理活动的特点。Pearson(1947)、You-sef等(1971)、Weigold(1980)等曾对鼩鼱科小型种类的耗氧量作了一些研究。四川短尾鼩是鼩鼱科中比较大型的种类,其耗氧量未见前人报道,耗氧量类型与前者种类是否一致?因此,我们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对树鼩与四川短尾鼩的体温及不同坏境温度下的耗氧量,产热量作了测定和比较。材料与方法实验用树鼩(Tupaia glis)23只,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26只。实验后检查,雄性动物附睾中有成熟精子,雌性处于非动情期。用小动物代谢测定器测定耗氧量。代谢室为长圆筒…  相似文献   

17.
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是一种小型的热带、亚热带哺乳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岛、广西、四川西南部等地。目前对于树鼩的分类地位尚有争议,但由于在生理、生化方面与灵长类动物近似,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国内外作为低级灵长类实验动物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研究。开展树鼩的系统研究工作,将有助于树鼩分类地位的探讨。本文对产自云南禄劝县、武定县、禄丰县和昆明市的部分树鼩标本的肤纹和牙齿进行了形态观察和测  相似文献   

18.
树鼩是一种低等灵长类动物,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南部以及华南等地。树鼩体形小,容易捕捉、饲养、驯化和繁殖。因而可做为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中枢两种不同的5-羟色胺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等方法证明,哺乳动物中枢,带氚标记的5-羟色胺(5-HT)和螺哌啶,分别标记在两种不同性质的5-HT受体上,Peroutka和Snyder把这两种亚型受体分别称为5-HT_1受体和5-HT_2受体。一般说来,5-HT_1受体对5-HT及其受体激动剂敏感;5-HT_2受体对受体拮抗剂敏感,但对5-HT是低敏感的。这两种亚型受体的中枢分布及其生理学意义已作了初步探讨。最近,根据电生理等实验观察表明,中脑中缝核存在5-HT自身受体。有学者提出,5-HT_1受体还可再分为两种亚型。提示存在多种亚型5-HT受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树鼩微卫星DNA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并建立一种检测树鼩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方法。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对30只树鼩个体的11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所选的11个微卫星DNA位点中,有9个具有高度多态性,2个微卫星DNA位点多态性较差。结论所研究的树鼩微卫星位点中,有9个符合遗传标记特点,可用于检测树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