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芸苔属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交不亲和性广泛存在于芸苔属植物当中,有着防止自交衰退等作用,在育种工作中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芸苔属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及其表现,自交不亲和内在机制,如S复等位基因及相互作用,S位点糖蛋白,S多基因家族,S位点受体激酶,蛋白质可逆磷酸化等。 相似文献
2.
芸苔属植物S受体蛋白激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的发育过程中信号传导离不开接受信号的受体。受体是靶细胞接受信号或对其作出初步反应的一些特殊蛋白质。主要是细胞表面受体 ,是一类跨膜蛋白质 ,根据其结构和作用方式可分为三大类 :离子通道关联受体、G蛋白关联受体、酶联受体。酶联受体蛋白本身就是一种酶与酶相联系 ,通常是蛋白质激酶 ,可以使细胞内一些蛋白质磷酸化。在植物自交不亲和 (Self-incompatibility ,SI)反应中 ,有一种重要参与物质 ,称为S受体蛋白激酶 (Sreceptorkinase,SRK)就属于酶联受体。自交不亲和现象在芸苔属 (Bra… 相似文献
3.
自交不亲和性是大多数高等植物防止近亲繁殖的一种遗传屏障。它涉及受精时雄配子(花粉)和雌蕊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已经分离获得了编码控制雌蕊自交不亲和性的S基因。在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的芸苔属中,雌蕊S基因编码S位点糖蛋白(SLG)和S受体激酶(SRK)。它们可能与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了的某种信号传递有关,最后导致自交花粉生长的抑制。在配子分配体型自交不亲和的茄科中,雌蕊S位点糖蛋白为一种核糖核酸酶,称为S-核酸酶(S-RNase)。自交不亲和反应与S-核酸酶引起的花粉管RNA降解有关,并且可能通过花粉管特异性地摄入S-核酸酶或者花粉管内存在的特异性的核酸酶抑制剂的作用,达到对自交花粉生长的抑制。另外,从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的罂粟中,分离到了与芸台属和茄科不同的雌蕊S基因,其作用机理可能与Ca++参与的信号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4.
芸苔属自交不亲和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芸苔属植物的自交不亲和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信号分子-SCR配体是由花粉粒产生的,被柱头乳突细胞SRK受体识别后,进行细胞内信号转导.这对受体-配体是两个由S位点编码的且高度多态的蛋白质,它们决定着自交不亲和反应.配体是位于花粉粒表面的一个小的胞被蛋白,由SCR基因编码;受体是位于柱头乳突细胞原生质膜上的跨膜的蛋白质激酶,由SRK基因编码.在自交授粉过程中,配体SCR和受体SRK的相互作用激活了受体SRK,被激活的SRK通过其下游组分ARC1介导底物的泛肽化,然后泛肽化的底物在蛋白酶体/CSN中被降解,从而导致了自交不亲和性反应.这些降解的底物可能是促进花粉水合、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雌蕊亲和因子.主要针对芸苔属自交不亲和细胞信号转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植物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植物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的有关研究进展,对这一生殖特性的遗传控制机理作了概述,探讨了S复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及其蛋白质产物特征,介绍了自交不亲和性测定方法的改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机理的研究罗光明,杨雅琴(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植物室,南昌330006)在自然条件下,任何植物在开花时,其雌性器官既可能接触种内的花粉,也可能同时接触异种的花粉,但是,只有具备一定遗传背景的个体之间才能实现亲和性的交配。在一般情况下,交... 相似文献
8.
在芸苔属植物的自交不亲和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信号分子-SCR配体是由花粉粒产生的,被柱头乳突细胞SRK受体识别后,进行细胞内信号转导。这对受体-配体是两个由S位点编码的且高度多态的蛋白质,它们决定着自交不亲和反应。配体是位于花粉粒表面的一个小的胞被蛋白,由SCR基因编码;受体是位于柱头乳突细胞原生质膜上的跨膜的蛋白质激酶,由SRK基因编码。在自交授粉过程中,配体SCR和受体SRK的相互作用激活了受体SRK,被激活的SRK通过其下游组分ARC1介导底物的泛肽化,然后泛肽化的底物在蛋白酶体/CSN中被降解,从而导致了自交不亲和性反应。这些降解的底物可能是促进花粉水合、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雌蕊亲和因子。主要针对芸苔属自交不亲和细胞信号转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芸薹属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受单一位点的复等位基因控制,此位点命名为S位点。它决定柱头表面花粉识别的专一性。S位点糖蛋白基因(SLG)和S受体激酶基因(SRK)是控制芸薹属植物花柱自交不亲和性的两个关键因子。本文介绍了编码自交不亲和性的S位点的SLG、SRK和花粉S基因的鉴定、结构及功能,并对其信号传导途径的可能机制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1.
植物自交不亲和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是植物生殖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自交不亲和基因和蛋白质的深入研究是解析自交不亲和性机理的关键.对控制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和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的S基因及其蛋白质产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植物S位点上至少存在3个基因,即SLG、SRK和SCR基因.其中SLG、SRK基因控制雌蕊自交不亲和性,而SCR控制花粉自交不亲和性.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植物雌蕊S基因产物为S-RNase,具有核酸酶活性;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植物花粉S基因产物尚未找到. 相似文献
12.
芸薹属植物自交不亲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在芸薹属植物自交不亲和信号转导途径中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其自交不亲和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分子机制作一阐述。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ertain progess in Brassica signaling was reviewed about some self-compatibility-related genes such as SRK,SLG,SCR,ARC1,THL1 and THL2.Meanwhile,molecular mechanism in Brassica self-compatibility signaling was reviewed,including its action models.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抗虫转基因植株及其抗性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通过油菜子叶外植体-农杆菌共培养法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获得抗虫的转基因植株。带有1 ̄2mm子叶柄的油菜子叶经农杆菌感染后,共培养2 ̄3天,然后转移到附加15mg/L卡那霉素的MS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转化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卡那霉素抗性苗相继在含20 ̄50mg/L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再转移到含25mg/L卡那霉素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以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为探针,进行1 相似文献
14.
A Brassica napus cDNA encoding the 90 kDa heat shock protein, hsp90, was modified to add 6 histidines at the C-terminus and expressed in insect cells to prepare a recombinant histidine-tagged hsp90.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purified over Ni2+-NTA agarose columns and its identity was confirmed by Western blotting, using a plant hsp90-specific antiserum. Incubation of purified hsp90 with [-32P] ATP in the presence of Mn2+ resulted in its autophosphorylation on serine residues. The purified hsp90 could also phosphorylate other protein substrates such as histones and casein in the presence of Mn2+. Analysis of phosphorylated casein revealed that serine residues are phosphorylated by hsp90. This is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that a cytosolic hsp90 homolog can phosphorylate other protein substrates. 相似文献
15.
植物MAP激酶级联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AP激酶(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途径可以将不同的细胞膜感受器与细胞应答联系起来,响应各种生物以及非生物胁迫,在植物激素信号以及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有效地传递各种特异信号,MAP激酶级联相互交叉形成复杂的信号传递网络.近年来,随着功能获得型突变体、功能缺失型突变体的获得以及其它一些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阐明了MAP激酶级联途径在信号传导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主要对植物MAPK级联途径在信号传导过程中交叉串通以及复杂性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是一个结构多样的磷酸酶家族,含有高度保守的催化结构域。在植物体内,PTP主要的靶蛋白是促细胞分裂剂激活性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MAPK级联途径参与有机体的发育、细胞增殖、激素调节以及逆境胁迫的信号转导,PTP在MAPK级联途径中主要起负调控作用。本文就PTP的结构和功能、MAPK在植物中的作用及PTP在MAPK级联途径中的功能进行综述,并着重介绍PTP在拟南芥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植物RACK1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CK1(蛋白激酶C受体)是一种色氨酸-天门冬氨酸域(WD40结构)重复蛋白。它是一种多功能支架蛋白, 结合来自不同转导通路的信号分子并在多种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植物中也存在RACK1同源基因, 如拟南芥基因组有3个编码RACK1蛋白质的基因, 这3个蛋白质与哺乳动物RACK1在氨基酸水平的相似性都超过75%。此外, 植物RACK1蛋白质包含的WD40数量、位置和蛋白激酶C结合位点的结构域在很大程度上是保守的。该文对植物RACK1蛋白的发现、结构及其在信号转导方面的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John C. Walker 《Plant molecular biology》1994,26(5):1599-1609
Cell surface receptors located in the plasma membrane have a prominent role in the initiation of cellular signalling. Recent evidence strongly suggests that plant cells carry cell surface receptors with intrinsic protein kinase activity. The plant 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s (RLKs) are structurally related to the polypeptide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of animals which consist of a large extracytoplasmic domain, a single membrane spanning segment and a cytoplasmic domain of the protein kinase gene family. Most of the ani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rotein kinases are tyrosine kinases; however, the plant RLKs all appear to be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s. Based on structural similarities in their extracellular domains the RLKs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e S-domain class, related to the self-incompatibility locus glycoproteins of Brassica; the leucine-rich repeat class, containing a tandemly repeated motif that has been found in numerous proteins from a variety of eukaryotes; and a third class that ha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repeats. Distinct members of these putative receptors have been found in both monocytyledonous plants such as maize and in members of the dicotyledonous Brassicaceae. The diversity among plant RLKs, reflected in their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has opened up a broad new area of investigation into cellular signalling in plants with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plant cells perceive and respond to extracellular signals. 相似文献
19.
20.
植物中丛枝菌根形成的信号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共生是丛枝菌根真菌与大多数陆地植物的根系之间形成的一种互利共生关系。植物给菌根真菌提供碳水化合物;作为回报,菌根真菌能够增强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尤其是磷)的吸收。菌根的形成过程是一系列信号交换和转导的结果,具有严格并且一致的顺序。本文以植物中菌根形成的信号途径为主线,对菌根真菌的形成过程和信号转导途径及其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高等植物中菌根形成的信号途径与豆科植物的结瘤信号途径部分共享,并且与钙离子信号途径相关,但前者更为广泛。尽管该途径中很多过程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揭开菌根形成过程中的众多谜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