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村54:90地点石制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森水 《人类学学报》1994,13(3):209-285
此次研究的丁村54:90地点的石制品计171件,以大、中型为主,尤其是石器,大型者占石器总数的83.33%,在有刃类石器中,复刃多于单刃是其另一特点.54:90地点与54:100地点距离很近,高程相仿.两者的石制品差异显著,是有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周口店第15地点石器类型和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01,20(1):1-18
在周口店第 15地点经过加工的石器中 ,刮削器占近 93%。其它石器类型包括砍砸器、尖刃器、石锥、凹缺器、雕刻器和薄刃斧。石器由锤击加工。绝大多数标本向一面加工。石片石器多为正向加工。大多数石器个体很小 ,形态不规则 ,修疤呈鳞状 ,深浅、大小不一。少数标本的修疤浅平、规则而平行。统计分析显示在各类器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大小与加工上的区别。单边刃刮削器的各亚型之间在大小、加工长度和深度以及刃角和刃形诸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说明这些刮削器在刃口形态 (直、凸与凹 )方面的的变异主要取决于毛坯的原始形态 ,而非代表类型与功能的不同。变量相关分析揭示石器的大小与加工程度和原坯的大小与形态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余坪地点位于河南省南召县汉水中游支流松河南岸第二级阶地前缘,于2021年3月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发现。地表采集石制品38件,包括石核4件、石片3件、断块4件、使用石片5件、石器22件。个体多为小型与中型。原料皆河漫滩砾石,岩性以石英为主。石核剥片采用硬锤锤击,偶见砸击法。剥片方法属普通石核石片技术。使用石片分为刮削刃、尖刃者两类。石器包括刮削器、尖刃器、钻器、砍砸器、砍伐器和手锛。毛坯多为石片与断块,未见砾石毛坯。根据地貌与石制品特征,时代应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属性为石片石器技术系统。该地点对于探讨南北方过渡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石器的使用是一个力学作用过程,其功能部位(有效刃缘)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蚀或者崩损,这是由于石器刃缘处受到加工对象的反作用力而形成的.本文针对百色旧石器中手斧、手镐等大型工具类型出现较多的具有显著功能特点的舌形刃缘,尝试了用有限元方法做应力分析.通过对百色盆地13个地点(或遗址)的44件石器的舌形刃缘所进行的3D力学模型分析表明,这类工具受力是不均匀的,舌形刃缘部位是高应力部位,当外力加载到一定阈限时,舌形刃缘会发生崩损,而器身不发生破坏,这与实际标本观察结果相吻合.结果还表明在模拟纵向受力(代表劈裂和砍砸)和横向受力(代表挖掘)两种工况下,纵向受力的应力值远小于横向受力,说明这类工具可能更适于劈裂和砍砸.本文为有限元方法在石器力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小口子史前地点发现的石制品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张森水 《人类学学报》1999,18(2):81-101
本文记述了小口子史前地点发现的石制品,可分为两组:非细石器工业制品和细石器工业制品,前者中的大多数石器,加工精致,形制规整,清楚可见用指垫法(莫斯特技术)修理,其中有些可与水洞沟文化层出土者对比,至少是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交流的证迹。细石器工业制品中的石叶脊背具多种形式和端刃刮削器中锐刃较多,未见于以往记述的发现于中国境内细石器工业制品的文献中。  相似文献   

6.
英德青塘遗址系岭南地区一组含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期堆积的洞穴遗址。2016年夏对其中的黄门岩2号洞地点进行首次正式发掘,该地点发现有连续多层的文化堆积,探方出土以及地表采集了大量砾石制品、种类丰富的动物遗存、以及若干件早期陶片,部分胶结地层堆积中可见包含了大量螺蚌壳。文化遗存中的砾石石器多选用河滩砾石,使用硬锤在砾石的一端或一侧单面陡刃加工的技术特点突出,有望为探讨中国岭南地区与东南亚大陆地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期的砾石石器工业之联系提供新证据。  相似文献   

7.
1984年7月,笔者与蒙阴县图书馆孙昌胜、禹传业一起对蒙阴县城附近及其东部岱崮、旧寨、坦埠、巨山四个乡进行了旧石器考古调查。在县城以东棉纺厂一带和巨山乡新铁城村附近采到一批打制石器。这些石器地点都位于沂河支流东汶河北岸,相当于河流二、三级阶地的地貌部位。 石器地点地层保存不佳,多见于中生代基岩表面,但石器地点不见新石器时代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物。 在60余件石制品中,主要有单台面、双台面、多台面石核,石片和石器,均用锤击法制作。石器  相似文献   

8.
丹江口库区双河一号旧石器地点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双河镇,埋藏于丹江左岸第三级阶地棕红色黏土层中。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对该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面积400m2,出土石制品225件。石制品类型有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裂片等。古人类选择河卵石为原料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岩性以石英岩为主;硬锤锤击法为剥片的主要技术;石制品总体以中小型居多;石器主要以砾石为毛坯,砍砸器是主要类型;石器多在砾石一端采用锤击法加工而成。石制品特点显示中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因素,同时石制品组合中出现了片状毛坯加工的尖状器。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该地点形成于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9.
王庄2号地点、吴家外地点和岳沟1号地点位于丹江口库区淅川县。2009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这3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每个地点发掘面积100 m2,获得石制品数量分别为13件、33件、13件,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工具等多种类型。3个地点的原料均属就地取材,与各自所在区域的砾石原料构成有关,从原料选择上能看出古人类的有针对性选择。石器分析显示,3处地点的剥片技术均为硬锤直接锤击法,王庄2号地点和吴家外地点的石器大小、质量、石器面貌与南方砾石工业更接近,而岳沟1号地点则与北方石片石器技术面貌相似,表现出中国南北方主工业类型过渡的特点,为研究晚更新世古人类在汉水流域的适应生存、开发过程提供了一批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一) 引言自1958年在内蒙中南部黃河两岸发現有許多旧石器地点之后,为了进一步了解它們的情况和石器的性貭,于1959年8—9月間又进行了一次調查,共发現了68处旧石器地点,其中有10个地点发現于沙砾层中,41个地点发現于山頂的地表上,17个混有极少量的細石器的地点,发現于黄河两岸近处的地表上。另外,还发現有32个新石器地点。  相似文献   

11.
查哈阳农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地处松嫩平原西缘的嫩江右岸。本文以2018年在查哈阳农场太平湖管理区第八作业区东北的E2地点试掘的石制品为研究对象,从石核的剥片和石器修理的角度对石制品进行技术分析。石核、石片以及石器分析显示,E2地点存在两种剥片技术体系:一是简单剥片技术体系,该技术不存在剥片前对核体的预制过程,以片状石核、大量不规则的石片以及修理程度较低的石器为代表;二是系统剥片技术体系,该技术以剥离石叶(长石片)为最终目的,存在剥片前对核体“几何组织结构”的修型、预制现象,同时伴随台面的预制修理。E2地点的石制品技术分析,可为嫩江流域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工业面貌的揭示和技术变化的探讨提供新的材料与线索。  相似文献   

12.
湖北十堰发现3件大型尖状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祝恒富 《人类学学报》2001,20(4):314-315
十堰市地处秦岭南麓、汉水中上游。近年来在这一区域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或地点多达数 1 0处 ,古人类化石地点 3处 ,本文报道的是来自 3个地点的 3件大型尖状器。图 1 鸳鸯寺大尖状器ThebigpointfromthelateritoidlayerofYuanyangsisiteinShiyancounty1 鸳鸯寺地点位于十堰市第箭区鸳鸯寺村。石器出土于网纹红土中 ,此处为泗河的二级阶地、石器出土地点高出河面约30m ,堆积厚约 1 0— 1 5m ,石器的原料为扁平的长条形黑色石英岩砾石。制作方法是先将砾石的一侧打去一小…  相似文献   

13.
1982年7月,成都市西城区方池街省总工会基建工程中,在地面以下5米的含砾石沙层内发现了两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用卵石作原坯打磨成的。其中大的一件长22厘米,宽18厘米,刃厚1厘米,似为手握的砍砸器具;小的一件长18厘米,宽11.2厘米,厚2.8厘米,且有一宽7厘米的柄,似为捆接木把的部分,这显然是一件石斧,其刃部较平滑,有磨制痕迹。据有关部门鉴定,这些石器与川西南礼州文化  相似文献   

14.
汉中盆地梁山龙岗寺遗址地处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是我国发现较早的一处旧石器地点群。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位于汉江右岸第四级阶地之上。2014年2~6月,为了配合国家大遗址保护和龙岗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从根本上廓清龙岗寺旧石器遗存的石器工业面貌,我们对该地点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面积36m2,出土不同类型的石制品4441件。龙岗寺第3地点石制品原料为来自于遗址附近河流阶地及河漫滩中的砾石,以石英为主,火成岩次之,石英岩、细砂岩和燧石等偶有使用。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法,存在少量砸击技术产品。石制品尺寸以小型为主。工具类型主要是以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刮削器,有少量的尖状器和雕刻器。石器加工方向多为正向或反向。从出土石制品的情形看,龙岗寺第3地点石制品的面貌更接近于更新世期间华北地区常见的小型石片和修理小石片工具为主体的石器工业类型,这与以往对汉中盆地旧石器工业面貌为华南砾石石器传统的认识有较大的差距。遗址相关的地层年代学研究工作表明,龙岗寺第3地点埋藏石制品的地层堆积形成于距今120~70万年间,属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阶段。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及其出土的石制品为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汉中盆地旧石器遗址群的地层埋藏状况、遗址年代和石器工业内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90年春至91年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三个县文物管理所的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地区的平谷、密云和怀柔县进行史前考古考察时,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地点十余处,其中比较重要的石器地点有:平谷县的马家坟;密云县的黄土粱、松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的石器材料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赵宗溥先生等于196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采集的。承赵先生把这批材料交给我们研究并提供采集地点的地质和地貌资料,我们深表谢意。石器材料共有41件,发现于巴彦淖尔盟阿拉善旗艾力克铁不克。此地点位于贺兰山西北的阿拉善高平原上,东南距吉兰泰约160公里;横贯东西的商队路在阿拉各林台山的东南角折向西南,在转折处有一个叫作董都铁不克的小站,石器地点就在这个小站东南约4公里的地方(见图1)。这一带广泛分布着古河流堆积物,据地质工作者观察,可以划  相似文献   

17.
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出土石制品共计1098件,主要来自下文化层。除石锤、石砧和人工石块外,其他石制品的原料几乎全部为黑色燧石。石制品普遍较小,主要为小型和微型。石核数量很少,但石片占石制品总数的一半还多。碎屑在探方中的几个区域密集分布。石器加工精致,刃缘大部分都比较平齐且其上的修疤排列均匀、整齐,尤其表现在端刮器上。原料、类型与技术特点表明,东方广场遗址石制品组合属于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石片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系列。这一文化系列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第15地点、许家窑遗址等有较多的相似性,推测东方广场石制品组合是由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石器工业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8.
1963-1965年期间,在陕西蓝田地区进行新生代地层调查工作中,发现了很多旧石器地点,采集了很多旧石器材料。关于这个地区的旧石器,曾有过一些报道,但只限于介绍个别的材料和地点。我们曾整理了在该区所积累的全部石器标本,查对了这些标本的地理和地层记录。在工作过程中,把全部资料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同一个时代的各个地点的石器材料,在打制技术上和类型上具有许多共同特征,而不同时代的石器材料各有其特色,彼此之间有所区别。蓝田地区旧石器材料上所反映出来的这许多现象看来是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兴县发现的旧石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了2002年在长兴县18个地点采集的石制品148件,其中3件出自网纹红土和紫红色黏土层中,其余的都是脱层的。在石制品中,多台面石核和手镐占比例较高,在重型石器的尖刃类(手镐和手斧)中,它们的尖刃基本上不是锐的,而是呈小圆头状的。它是否为小区域特点的反映,值得注意。这批石制品的年代,除2件可归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段和1件属旧石器中期外,其余暂定为旧石器时代制品,但最早不会越过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晚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1994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多处地点采集的624件石制品。石制品类型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占44%以上, 类型丰富, 包括手斧、手镐、薄刃斧、砍砸器、石球、尖状器、刮削器和石锤; 石器素材主要为砾石, 大多数个体粗大。这一石器组合与中国南方的砾石石器工业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手斧工具的出现表明,这些石制品在探讨东、西方的旧石器文化交流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