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宁夏中卫晚石炭世维斯发期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宁夏中卫下河沿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孢子花粉化石55 属98 种,建立了两个孢粉组合带,即Laevigatosporites m edius-Cyclogranisporites aureus (MA)带和Torispora securis-Punc-tatisporiteshians(SH)带,其地质时代分别相当于维斯发A-B期和维斯发C-D期.根据孢粉植物群特征,结合古地磁证据,认为中卫维斯发期为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2.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昆仑山垭口区的植被与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昆仑山垭口区小南川剖面和雪水河热水剖面的孢粉分析揭示了该区44000aB.P.以来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40000aB.P.前,推测昆仑山垭口区为典型的灌木荒漠植被,气候极端干燥。40000-30000aB.P.,气候稍有好转。30000-24000aB.P.为草原荒漠,降水增加。24000-18000aB.P.为末次冰期极盛期,气候干冷。18000-13000aB.P.气候凉偏干。13000-8000aB.P.气候凉干。8000-6000aB.P.为全新世温暖期,但由于植被的滞后现象,本区仍为草原荒漠景观。6000-5000aB.P.,本区可能也存在着中全新世的降温事件。5000-3000aB.P.在全新世大暖期的影响下,小南川附近的植被演变成温性草原植被,并有人类的放牧活动。3000aB.P.以后,气候变凉,草原迅速地演变为灌木和小乔木荒漠植被,其中3000-1000aB.P.为凉干时期,1000aB.P.以后,可能有过一段凉湿时期。  相似文献   

3.
电针引起脊髓P物质释放的频率依赖性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沈上  边景檀 《生理学报》1996,48(1):89-93
我室以往的研究表明,不同频率的电针可引起脊髓释放不同种类的阿片肽。本工作观察P物质(SP)释放的频率依赖性,电针频率选择2,4,8,15,30和100Hz,分别收集电针期间及电针前后各30min的脊髓灌流液,通过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电针有效组和电针无效组P物质免疫活性(SP-ir).结果如下:(1)电针有效组:2Hz引起SP-ir降低,与电针前相比,P<0.01;4Hz电针前后SP-i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8,15,30,100Hz时SP-ir均增加(P<0.01),其中15Hz时SP增加最多(P<0.001),表明刺激引起SP释放有频率依赖性。(2)电针无效组:不论应用何种频率,电针前后脊髓灌流液中SP-ir变化不大(均P>0.05)。提示,电针时脊髓液中SP含量变化与镇痛效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天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的种群特征已被众多文献所报道,但纬度变化对其结构和动态的影响还未见研究。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四川平武县和云南滇东北两个地处相似经度而不同纬度区域的天然珙桐种群的年龄结构动态指数、静态生命表、生存力及其数量变动差异。结果表明:高、低纬度种群结构均为增长型,两地种群的存活曲线均属于Deevey-Ⅱ型,与高纬度的平武县种群相比,低纬度的滇东北珙桐种群表现出更高的增长趋势和较强的种群抗干扰能力;种群动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高纬度的平武县珙桐种群幼龄级个体生长较好,中龄级个体竞争激烈,低纬度的滇东北种群幼龄级个体死亡率高,中龄级个体生长稳定。综上,天然珙桐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存在纬度差异。低纬度地区的珙桐幼树存活率低,但成年个体生长良好;高纬度地区的珙桐幼树生长较好,但中龄级个体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念认为GSPD组合始于中二叠世孔谷期,据新疆等地资料证实此类组合的出现要早得多。准噶尔盆地在Profosulinella-Pseudostaffella带之下和相当层位的晚石炭世早期地层中存在两个孢粉组合,即(1)早巴什基尔期巴塔玛依内山组的Remysporitesvaricus-Striatolebachiitesjunggarensis组合(Pro-GSPD)和(2)中晚巴什基尔期-早莫斯科期车排子组的Protohaploxypinusverrucosus-Hamiapolleniteschepaiziensis组合(GSPD)。结合以往在乌拉尔东、西坡,加拿大北极群岛和育空地区的记载,论述了这些大体同时代GSPD组合在植物地理、古生态和生物地层对比上突破传统观念的重大意义,指出亚安加拉区起源很早,随着欧亚大陆的北移和半干旱气候带的扩张,某些亚安加拉植物成分可能发生过向南的迁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观测了针刺对切除一侧L1-S2背根(保留L6背根)猫脊髓L5Ⅱ板层内含P物质(SP)、胆囊收缩素(CCK),亮氨酸脑啡肽(L-ENK)和5-羟色胺(5-HT)神经纤维可塑性的影响。结果如下:非针刺组手术侧Ⅱ板层SP和CCK阳性面积分别为非手术侧的77%和46%,而针刺组手术侧SP已恢复到非手术侧水平,CCK为非手术侧的66%,均比非针刺组明显增加。术后30天再切断L6备用根后两组动物手术侧SP和CCK阳性面积显著下降,表明针刺促进备用根中SP和CCK神经纤维发生可塑变化;手术切断背根上L-ENK阳性面积无影响,而针刺后有所增加,表明针刺能影响中间神经元的L-ENK神经纤维发生可塑性变化;背根切断后下行投射的5-HT阳性面积明显增加,而针刺无进一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观念认为GSPD组合始于中二叠世孔谷期,据新疆等地资料证实此类组合的出现要早得多。准噶尔盆地在Profosulinella-Pseudostaffella带之下和相当层位的晚石炭世早期地层中存在两个孢粉组合,即(1)早巴什基尔期巴塔玛依内山组的Remysporites^*uaricus-Striatole-bachittes junggarensis组合(Pro-GSPD)和(2)中晚巴什基尔  相似文献   

8.
根据孢粉分析论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全新世环境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青藏高原西部班公湖钻孔和北部中昆仑山3个湖相剖面的孢粉研究,揭示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地区全新世1万年期间植被的演替和气候变化,西部在全新世早期9900-7800yr.B.P.植被由荒漠转为草原,气候好转;中期7800-3500yr.B.P.,草原发展,气候较适宜,以7200-6300yr.B.P.为高温湿期,5500yr.B.P.和3500yr.B.P.出现干旱,晚期从3500yr.B.P.至今植被为荒漠,气候干旱,其中700yr.B.P.气候恶化。北部地区全新世时期为荒漠植被,当气候温湿时,蒿和禾本科,莎草科成份增加,藜科减少,气候干旱时则相反,北部全新世的气候分期和干湿波动与西部相近,两地在晚期气候朝干旱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北安地区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黑龙江北安地区下白垩统2个岩石单位中的孢粉组合。其中营城组孢粉组合是松辽盆地北部营城组孢粉化石类型最丰富的组合,时代属巴列姆期或巴列姆-阿普第期;沙河子组下段孢粉类型相对较少,组合时代暂定为早白垩世早期(可能相当贝里阿斯-戈特列夫期)。沙河子组下段为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营城组沉积时期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下,南方的干旱气候对北安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昆虫知识》2009,(5):777-777
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物种逐渐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迁徙。最近在日本,人们就惊讶地发现,原本生活在东南亚的一种蝴蝶,现在居然出现在了东京。  相似文献   

11.
冰消期至早全新世的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简称YD),因降时间短,气候波动强,是全球气候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根据近期的研究,YD事件上在欧洲、北美和我国北方都有所表现。但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内陆地区,未见报道。笔者在用孢粉资料探讨我国南方南岭东部地区15000yr BP以来的植被与环境演变时,发现约在10400yr BP前,植被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气候有一较明显的降温被动,这是我国低纬度人  相似文献   

12.
大小兴安岭泥炭的孢粉记录及演变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3个高位泥炭剖面孢粉分析,揭示大注兴安岭分别于5000aB.P.、2700aB。.P.以来孢粉组合特征和植物群与气候演变过程。小兴安岭北部山地森林疲宣传早分为2个时期,5000-3000aB.P.桦为主落叶阔叶林;3000aB.P.--现今为红松、云冷杉为主,混有少量桦寒温必殖阔叶混交林。气候由温凉偏干向冷偏湿方向发展大兴安岭北部山地,2700~1800aB.P.以来,已构成针叶林为主(樟子松  相似文献   

13.
HPGMR农垦58s光敏感期叶片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逐垦58s水稻为材料,用分光光度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58s在10h/d短日照(58s-SD)和自然不育长日照(14.12h/d左右,58s-ND)条件下,育性转换光敏感期,阳离子过氧化物酶活性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育性转换期阳离子过氧化物酶活性随幼穗发育时期的推进而升高,在ND条件下,酶活性升高更快。在所测定的2上时期中,收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可以况58s-SD和58s-ND均有5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频率慢性电刺激(CES)后兔膈肌肌浆网(SR)Ca2+-ATPase活性以及SR Ca2+摄取-释放动力学对不同频率CES的适应性变化。建立不同频率CES组;用定磷法测定SR Ca2+-ATPase活性;用Fura-2荧光法测定SR Ca2+摄取-释放动力学。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低频电刺激10 Hz和20Hz组的SR Ca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P<0.01),Ca2+释放-摄取动力学也显著降低(P<0.01);慢性高频电刺激50 Hz和100Hz组的SR Ca2+-ATPase活性则显著升高(P<0.01),Ca2+释放-摄取动力学亦明显升高(P<0.01)。实验提示,CES后不同频率CES导致膈肌SRCa2+-ATPase、Ca2+摄取-释放动力学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对不同功能状态的膈肌应用不同频谱的慢性电刺激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毛地黄苷从菠菜叶绿体类囊体膜制备了PSⅡ颗粒,氧化还原差未光谱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其具备PSⅡ的特征,它具有从水氧化到质醌还原的酶活性。从大豆磷脂用超声法制备了脂质体。从鼠肝线粒体分离了嵴膜,将制备的PSⅡ颗粒预组装于脂体,然后将此预组装物(PSⅡ-PL)再与嵴膜组合,此膜系于光下获得了相当量的ATP合成,证明了融合膜中PSⅡ电子传递可推动嵴膜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机构合成ATP。  相似文献   

16.
应用MTT、流式细胞术研究了新型肿瘤诱导分化剂4- PA 对人肝癌细胞系BEL- 7402 细胞的生长调控、诱导凋亡作用。结果表明: 4 - PA 对BEL- 7402 细胞增殖抑制的IC50 为4 -9m mol/L,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IC50 增加。作用效果迅速,在0 .5 小时就有效地抑制了细胞增殖,抑制率随4- PA 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达到最大抑制率后出现饱和。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分析发现:4 - PA 对细胞增殖期(S期、G2 期) 有较强的抑制和逆转作用,使细胞群截止在G1 期。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4 - PA 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的比例增加,凋亡细胞多来自于细胞增殖期(S 期、G2 期) 。诱导凋亡和使细胞截止于细胞静息期是4 - PA 抑制细胞增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勉输卵管上皮细胞分泌蛋白的特征及功能能作了初步研究和分析。ROSs分子量介于135-44kD,可分为3组,其中第2,3组为酸性糖蛋白。经糖苷酶消化,第3组ROPS显著地降解为分子量接近30kD的蛋白。利用制备的抗总ROPs多抗以及针对不同分子量ROP的抗血清,分别进行功能分析发现,Arop-T和Arop-Ⅰ能使受精卵发育完全阻断.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观察大鼠后脚掌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脊髓背角P物质免疫阳性反应(SPLI)变化的节段性分布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甲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MELI)的变化。结果显示,注射福尔马林后,脊髓腰段(L1-2,L4-5)背角SPLI显著增强(P<.05),30min组与60min组相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胸脊髓(T8)无显著变化(P>0.05);颈脊髓背角SPLI有增强趋势(0.05<P<0.1);PAG中MELI减弱,腹外侧部30min组比60min组变化更大(P<0.05)。PAG中MELI与脊髓背角SPLI变化的时相关系提示福尔马林致痛引起的脊髓背角P物质的增多可能与PAG中甲啡肽及阿片受体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以脱毒后去除类脂A的甲型副伤寒杆菌高分子量O-SP1和低分子量O-SP2为特异笥抗原,以破伤风类毒素(TT)为蛋白质载体,用已二酸二肼(ADH)作为连接剂制备的两种结合物及其多糖免疫NIH小鼠,结果显示单独注射O_SP1或O-SP2免疫小鼠后,均不能刺激小鼠产生抗LPS抗体;而用O-SP1-TT和O-SP2-TT结合物免疫后,小鼠血甭中均产生了特异性抗-LPS-IgG抗体,且O-SP1-TT免疫组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患者舌苔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舌苔微生物的变化,总结不同舌象、不同病情的AP患者舌苔微生物变化规律。方法将纳入的52例AP患者按分级标准分为轻症(MAP)组(n=33),重症(SAP)组(n=19),分别于治疗前、第3天及第9天清晨观察并采集舌苔,作细菌培养、鉴定、定量,测溶菌酶(LZM)含量。25例健康薄白苔作为对照组。结果AP患者舌苔菌落总数减少。厚苔菌落总数及G-厌氧杆菌多于薄苔,口腔优势菌在厚苔变化表现为厌氧菌检出率增高而需氧菌下降。SAP组肠道杆菌的检出率显著增加;病程早期除口腔链球菌、G+厌氧杆菌减少外,SAP组G-厌氧杆菌也减少;病程第9天时,MAP组基本恢复正常,而SAP组各种异常无改变。AP患者舌苔LZM均显著升高。结论AP病程中口腔舌面出现微生态失调现象,严重程度与病情及舌苔的变化有关。AP厚苔菌落总数多于薄苔,主要为G-厌氧杆菌增加。厚苔厌氧菌增加,而需氧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