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甘肃玉门旱峡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甘肃玉门旱峡沟口剖面下沟组,中沟组的孢粉化石,共鉴定孢粉37属53种;藻类化石2属2种。根据上孢粉化石建立了Cicatricosisporites-Schizaeoisporites-Classopollis-Jiaohepollis组合,包括下亚组合,包括下晋组合(下沟组)和上亚组合(中沟组)。鉴定组合地质时代为Hauteriv-ian-Barremian。推测气候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3口石油探井中黄山街组、郝家沟组共108块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了晚三叠世两个孢粉组合,即Aratrisporites-Alisporites组合和Os-mundacidites-Chordasporites组合,讨论了组合特征及其时代,并与国内外有关层位及化石群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孢粉植物群所反映的古植被和古气候。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3口石油探井中黄山街组,郝家沟组共108块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了晚三叠世两个孢粉组合,即Aratrisporites-Alisporites组合和Osmundacidites-Chordasporites组合,讨论了组合特征及其时代,并与国内外有关层位及化石群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孢粉植物群所反映的古植被和古气候。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北部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建组部面和4个钻井剖面舒善河组孢粉化石的研究,建立5个孢粉组合,自老而新为Classopollis-Schizaeoisporites组合,Classopollis高含量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Lygodium-sporites组合和Dicheiropollis高含量组合。根据舒善河组的时代为早白  相似文献   

5.
宁夏中卫晚石炭世维斯发期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宁夏中卫下河沿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孢子花粉化石55 属98 种,建立了两个孢粉组合带,即Laevigatosporites m edius-Cyclogranisporites aureus (MA)带和Torispora securis-Punc-tatisporiteshians(SH)带,其地质时代分别相当于维斯发A-B期和维斯发C-D期.根据孢粉植物群特征,结合古地磁证据,认为中卫维斯发期为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6.
山西洪涛山地区早二叠世山西组孢子花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洪涛山地区山西组孢粉组合,共发现孢粉41个属106个种,其中包括5个新种。组合特征是蕨类植物孢子占优势,是孢粉总量的92.59%;裸子植物花粉含量很少,仅占6.96%。根据孢粉含量及其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本组合自下而上划分成2个组合带:Ⅰ.Laevigatosporites-Calamospora组合带;Ⅱ.Calamospora-Gulisporites组合带。  相似文献   

7.
民和盆地早白垩世晚期的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和盆地的甘肃兰州柴家台地区,下白垩统河口组上亚组含有较丰富的孢粉化石。上亚组上部是以Schizae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为代表的孢粉组合,并可划分出上下两个亚组合,分别以Classopollis-Schizaeoisporites和Piceapollenites-Cicatricosisporites来表示。通过对主要孢粉属种地史分布规律的分析和与国内外各地同时代孢粉组合的对比,认为其地质时代是早白垩世晚期的Aptian-Albian 期,上部的第二亚组合可能更晚,为Albian 期;孢粉化石产出的这段地层是迄今民和盆地所发现的下白垩统最高的层位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北安地区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黑龙江北安地区下白垩统2个岩石单位中的孢粉组合。其中营城组孢粉组合是松辽盆地北部营城组孢粉化石类型最丰富的组合,时代属巴列姆期或巴列姆-阿普第期;沙河子组下段孢粉类型相对较少,组合时代暂定为早白垩世早期(可能相当贝里阿斯-戈特列夫期)。沙河子组下段为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营城组沉积时期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下,南方的干旱气候对北安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晚三叠世孢粉植物群地理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玉珂 《古生物学报》1998,37(4):427-445
我国晚三叠世孢粉化石十分丰富,经研究划分为南北两个孢粉植物群地理区,南方孢粉植物群自上而下由3个组合带构成:1)Micrhystrdium-Zebrasporites组合带,2)Aratrisporites-Taeniaesporites组合带,3)Kyrtomisporis-Ovalipollis组合带;北方孢粉植物群由2个组合带构成:1)Duplexisporites-Parataeniaes  相似文献   

10.
新疆鄯善照壁山克拉玛依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新疆鄯善照壁山沟口克拉玛依组顶部的孢粉化石,共鉴定孢粉46属70种,命名为Punctatisporites-Aratrisporites-Taeniaesporites-Parataeniaesporites组合。根据组合主要分子的时限及其含量变化,以及与有关已知时代孢粉组合进行对比,鉴定其其他质时代为中三叠世。根据孢粉植物群反映当时为温湿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1.
黄嫔 《古生物学报》1995,34(2):71-193
描述了孢粉化石9新种、1未定种。根据孢粉属种及其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建立3个孢粉组合:1)Osmundacidites-Dictyophyllicites-Cycadopites组合;2)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Quadraeculina组合;3)Cyathidites-Concavissimisporites-Quadraeculina组合。第一组合产自ZK203孔煤窑沟组第一岩性段,时代暂定为早侏罗世;第二组合产自ZK203孔煤窑沟组第二岩性段至第四岩性段,时代定为中侏罗世早期;第三组合产自ZK282孔煤窑沟组第五岩性段和ZK42孔三间房组,其时代定为中侏罗世晚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于新疆库车县牙哈乡进下中侏罗世早期克孜勒努力尔库部孢粉组合的研究,共计有孢粉24属32种,藻类化石2属3种,其Trilobosporites antiquus亦见于库车河和阳霞河露头剖面的克孜勒努力尔组底部,推测层位较为稳定。根据孢粉组合认为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同时根据孢粉植物群反映的古气候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型。  相似文献   

13.
黄嫔 《古生物学报》1995,34(2):171-193
描述了孢粉化石9新种、1未定种。根据孢粉属种及其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建立3个孢粉组合:1)Osmundacidites-Dictyophyllicites-Cycadopites组合;2)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Quadraeculina组合;3)Cyathidites-Concavissimisporites-Quadraeculina组合。第一组合产自ZK203孔煤窑沟组第一岩性段,时代暂定为早侏罗世;第二组合产自ZK203孔煤窑沟组第二岩性段至第四岩性段,时代定为中侏罗世早期;第三组合产自ZK282孔煤窑沟组第五岩性段和ZK42孔三间房组,其时代定为中侏罗世晚期。  相似文献   

14.
闽东南中新统佛昙群层序及孢粉组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福建上第三系佛昙群,除见于闽东南沿海一带的漳浦县及龙海县等地外,也出露于闽西的明溪县及宁化县等地,据孢粉资料,结合岩性特征及地层关系,本区佛昙群群可分出3个沉积层孢粉亚组合:1)Quercoidites-Liquidambrapollenites-Dacrydiumidites组合,产于第2沉积层,本孢粉组合可进一步划分出2个孢粉亚组合,即下部的Quecoidites-Eupteleapites亚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南极乔治王岛阿尔蒂卡站(乌拉圭)附近化石山组的孢粉化石,共鉴定孢型95类,其中新属3个,新种11个,共描述了16种,3个新属为Artigasisporites,Bicingulatisporites和Zonotrisacites;讨论了孢粉组合的植物群性质,所反映的古气候特征以及所代表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16.
江苏句容深层早侏罗世孢粉植物群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对在江苏句容钻井中发现的早侏罗世孢粉植物群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共获孢子花粉39属77种,组成以Chasmatosporites-Piceites-Podocarpidites-Quadraeulina为特征的孢粉组合。根据孢粉组合特征,认为其时代应归为早侏罗世晚期。对组中主要孢粉属种可能的母体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推测江苏句容地区在早侏罗晚期为温带-亚热气候。  相似文献   

17.
宁夏六盘山盆地晚三叠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宁夏六盘山盆地炭山、窑山及上流水等3条剖面中原划为中侏罗统延安组下部含煤地层的21块岩样进行了孢粉分析,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鉴定出76属144种,建立了Dictyophyllidites-Aratrisporites-Cycadopites组合。通过与国内外相关孢粉组合对比,认为该组合地质时代应属晚三叠世。首次以孢粉化石为依据,确认了六盘山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北缘侏罗纪孢粉组合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北缘侏罗纪的孢子花粉。共发现孢粉化石52属90种,以及藻类化石2属2种。建立侏罗纪的孢粉组合序列如下:(1)Disacciatrileti-Cyathidites组合(早侏罗世早期阿合组),(2)Cyathidites-Cibotiumspora-Disacciatrileti组合(早侏罗世晚期阳霞组),(3)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Disacciatrileti组合(中侏罗世早期克孜勒努尔组),(4)Cyathidites-Clasopolis组合(中侏罗世晚期恰克马克组)。根据孢粉组合特征讨论了地质时代,同时探讨了古植被和古气候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东部近海新第三纪孢粉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BD23-1-1井与孢子花粉共生的海相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论述了中国海南岛东部近海新第三纪各个时期的孢粉植物群特征。建立了4个孢粉组合,它们是:1.Quercoidites-Cupuliferoipolenites-Florshuetzia-Dicolpopolis组合(早中新世晚期);2.Dicolpopolis-Extra-punctatosporites-Taxodiaceaepolenites组合(中中新世早期);3.Abietineaepolenites-Polypodi-aceaesporites-Liquidambarpolenites组合(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4.Abietineaepolenites-Persicarioipolis组合(晚中新世晚期至早上新世)。孢粉植物群反映了海南岛东部近海新第三纪的气候基本上一直比较温暖湿润,并且逐渐降温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刘兆生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0,17(4):443-450,T019,T021
通过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吐孜阿克内沟剖面三工河组孢粉组合的研究,共鉴定孢粉23属32种,藻类化石2属4种,命名为Disacciatrileti-Monocolpates-Cyathidites组合(简称DMC组合)。描述了5种花粉Abietineaepollenites dunrobinensis Couper,Pseudopicea monstruosa Bolch.,Podocarpidi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