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2头白豚的脊髓分别做成浸制标本和切片。其脊髓式为C_R-T_(10)-L_(Lc12).根据Rexed的细胞构筑原则将其灰质分为10层,并对每层及其相关神经核的关系作了描记。在全髓白质中均发现特殊细胞群,包括侧索中的颈、胸、腰尾外侧核,背索中的脊髓背索核,以及腹索中的散在细胞。还发现其软膜内陷到脊髓深部,在白质和灰质中形成腔隙和管道并充满脑脊液,神经细胞浸于脑脊液中。作者认为这些细胞应是接触脑脊液神经元(CSF-CN)。  相似文献   

2.
对1头雌成体中华白海豚的脊髓从宏观到微观研究其形态结构。光镜观察标本取自C6、T8和Lc2,冰切20~40μm,硫堇及镀银两法染色。脊髓式为C8T12L10Ca4(或Lc14)。脊髓长占体长的2748%,脊髓重占脑重的388%。蛛网膜小梁异常发达呈薄丝绵状,软脊膜携血管随沟、裂内陷入脊髓实质。灰、白质具不规则血管周隙,含淋巴细胞及脑脊液。神经细胞与微血管浸于脑脊液中,故神经细胞为CSF-CN。根据Rexed的细胞构筑原则,可将C6、T8、Lc2灰质分为10层,并对每层及其相关神经核关系作了描述。在上述3节白质侧索、背索和腹索中均发现特殊细胞群,即:颈外侧核、胸外侧核和腰尾外侧核;背索核和腹索中的弥散性细胞。  相似文献   

3.
对1头雌成体中华白海豚的脊髓从宏观到微观研究其形态结构。光镜观察标本取自C6 、T8 和 Lc2, 冰切20~40μm, 硫堇及镀银两法染色。脊髓式为 C8-T12-L10-Ca4 (或 Lc14)。脊髓长占体长的27.48 %, 脊髓重占脑重的3.88%。蛛网膜小梁异常发达呈薄丝绵状, 软脊膜携血管随沟、裂内陷入脊髓实质。灰、白质具不规则血管周隙, 含淋巴细胞及脑脊液。神经细胞与微血管浸于脑脊液中, 故神经细胞为CSF-CN。根据 Rexed 的细胞构筑原则, 可将C6、T8、Lc2灰质分为10层, 并对每层及其相关神经核关系作了描述。在上述3节白质侧索、背索和腹索中均发现特殊细胞群, 即: 颈外侧核、胸外侧核和腰尾外侧核; 背索核和腹索中的弥散性细胞。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大鼠17只,将CB-HRP注入一例膀胱壁内,TMB法反应,明暗视野对照观察。结果:1)标记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分布节段为T12-S2节,以注射侧为主。最集中的节段是L6-S1,其标记细胞数占标记细胞总数52.5%,并集中分布在节内的背远侧端,有较明确的局部定位;2)初级传入神经元的中枢突进入脊髓后,其大部分纤维(外侧径束)终于网状核和中间外侧核形成终末区。小部分纤维(内侧径束)进入中央管背外侧区和灰质后连合形成终末区。灰质后连合被一横行的白质带分为背、腹两部,外侧径束分布在腹部并可越过中线,内侧径束分布在背部。  相似文献   

5.
神经生长因子样免疫反应在鸡胚脊髓发育期的配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和背根节(DRG)发育的影响。取Hamburger 30期和40期鸡胚腰段脊髓及DRG。制作20μm厚冰冻切片。用2.5S NGF抗体进行ABC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GF样免疫阳性反应(NGF-IR)在两时相脊髓和DRG的配布,结果在30期,强NGF-IR呈现在白质,且腹侧较强,灰质未阳生细胞。40期时,除白质显NGF-IR和背侧白质NGF-IR增强外,脊髓灰质和DRG内亦出现了一些NGF阳性细胞,特别是在背角细胞可见强NGF-IR。结果表明NGF与脊髓和DRG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胸段(T8-T10)平面中少突胶质细胞在白质和灰质中分布和形态学差异。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利用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一抗大鼠Nogo-A分子单克隆抗体,观察大鼠脊髓胸段平面白质和灰质中少突胶质细胞分布和形态学差异。结果:Nogo—A免疫阳性标记主要集中在少突胶质细胞的胞体、突起及其形成的髓鞘。在冠状切面中,白质中的少突胶质细胞广泛分布,而灰质中少突胶质细胞主要分布于神经元的周围;白质中少突胶质细胞胞体较灰质中少突胶质细胞的胞体大,且白质中少突胶质细胞突起及形成的髓鞘结构较灰质中明显。在矢状切面中,白质中少突胶质细胞多成”串珠状”排列,而灰质中少突胶质细胞则紧贴神经元。在脊髓近端背根结结构中,可以观察到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的轴突呈”蜂窝状”结构。结论:应用抗大鼠Nogo—A分子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能够较好展示少突胶质细胞分布特点和形态学差异,与少突胶质细胞类别(束内细胞,卫星细胞)和功能特点相适应,为进一步研究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少突胶质细胞的机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示皮质脊髓束在成年小鼠脑和脊髓中定位分布的简便有效方法。方法运用蛋白激酶Cγ(PKC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成年ICR小鼠脑和脊髓中皮质脊髓束的定位和分布情况。结果PKCγ免疫阳性产物分布于大脑运动皮层第V层锥体细胞胞体和轴突中,锥体细胞的阳性纤维经内囊、中脑大脑脚底、脑桥基底部、下行至延髓锥体中。在延髓下段,PKCγ阳性纤维经锥体交叉后进入对侧脊髓灰质后联合背侧,形成背侧皮质脊髓束,在脊髓白质的后索腹侧深层下行,至骶髓3-4节段以下逐渐消失。在整个脊髓前索和外侧索中未见有PKCγ阳性纤维。结论PKCγ特异地表达于脊髓后索皮质脊髓束中,提示PKCγ免疫组织化学法是一种显示和观察皮质脊髓束精确定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歌昕  袁斌 《生理学报》1994,46(2):112-119
在麻醉大鼠用部分切割脊髓的方法分析了刺激大脑脚影响脊髓背角伤害感受性神经元的下委途径。刺激CP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感受性反应(C-反应)的影响以抑制为,部分(30.7%)神经元在抑制作用产生之前先被兴历,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背索或背外侧索实现的,然而在多数神经元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DLF的作用似乎更为重要。兴历作用则是通过DF实现的。由于大鼠的皮质脊髓束位于DF中,以上结果提示大脑皮层不仅可直接通  相似文献   

9.
取7例人胎脊髓标本,用还原型辅酶Ⅱ(β-NADPH)组织化学方法对人胎脊髓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纤维的分布进行了观察。NOS阳性神经元在妊娠32周至39周胎龄人胎脊髓内的分布和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主要位于后角深层(Ⅲ、Ⅳ层)、中央管周围灰质和中间带外侧核(IML);前角内可见少数散在的NOS阳性神经元;在脊髓白质内有密集的NOS阳性的胶质样细胞分布。NOS阳性纤维主要见于后角浅层(Ⅰ、Ⅱ层)和中间带。脊髓内NON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纤维的分布,提示脊髓内NOS可能与内脏活动的调节和躯体感觉传入的调制有关;NOS阳性的胶质样细胞可能参与白质内神经纤维的髓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陈钟芳  舒加 《生理学报》1993,45(2):103-110
本文对移植的5-HT神经元从蛛网膜下腔跨软脊膜迁移进入脊髓作了初步研究。将含有5-HT细胞的胚胎中缝核组织小块或神经细胞悬浮液作为移植物,以5-H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跟踪移植细胞,结果如下:(1)在低胸水平横切脊髓,10d后,横断脊髓内的5-HT纤维消失。(2)横切脊髓(方法同上)后,立即将中缝核组织小块移植在胸腰段脊髓的蛛网膜下腔,一月后.在横断脊髓内出现5-HT阳性神经元和纤维。5-HT纤维能在灰白质内延伸。(3)脊髓横断后,若以中缝核的细胞悬浮液代替组织小块,作上述移植,则在移植区附近的灰质内出现大量的5-HT阳性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灰质内的分布范围与神经细胞悬浮液在蛛网膜下腔的移植范围相一致。迁入神经元能在灰质内重新形成5-HT阳性纤维网。(4)经上述移植后,灰质内出现的5-HT阳性纤维随远离细胞体而变得稀疏。白质内的5-HT阳性纤维远比灰质内稀少。本实验结果表明:移植在脊髓蛛网膜下腔的脑干5-HT细胞能跨软脊膜迁移进入脊髓。  相似文献   

11.
神经营养素3(NT-3)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是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同源物,体外实验表明NT-3和BDNF能促进感觉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的存活,但是NT-3和BDNF在脊髓中的生物学作用和定位分布还不十分清楚。本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了NT-3和BDNF的免疫阳性反应物在大鼠脊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呈NT-3样免疫阳性反应的胶质细胞分布于脊髓的后索、侧索和前索中;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主要见于脊髓前角,少数见于脊髓后角。BDNF位于大鼠的脊髓前角动物神经元;在脊髓Ⅱ板层中还可见较多的BDNF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终末。提示NT-3和BDNF在维持脊髓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脊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葆孙 《兽类学报》1989,9(1):16-23
本文研究了江豚脊髓的形态和内部构造,首次报道鲸类脊髓灰质分层和神经核的对应关系;并发现在胸段8—13节、腰尾段1—6节等白质的侧索中有特殊细胞群,以多极或小三龟形细胞为多,也有少数梭形细胞,呈串珠状排列或散在分布,分别与背角Ⅰ—Ⅴ层相联系,它们显示出与感觉传导系有关,作者认为应分别称之为胸外侧核和腰尾外侧核。  相似文献   

13.
以青年成年猫(1-3龄,2-2.5 kg)和老年猫(12龄,3-3.5kg)L6段脊髓白质为研究对象,用 神经丝蛋白(NF)免疫染色显示神经纤维,用改良的Holzer结晶紫染色显示所有胶质细胞并用成年动物Golgi 法显示其形态,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染色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光镜下对青年猫与老年猫腰髓白质 中神经纤维和胶质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定量研究。与青年猫相比,老年猫腰髓白质中的神经纤维密度显著下 降(P相似文献   

14.
采用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商城肥鲵的脊髓和脊神经节的石蜡切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商城肥鲵的脊髓可分为灰质和白质;白质外有3层膜包围,由外向内依次是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常规染色显示脊神经节位于脊神经后根,外包被膜,呈不规则的卵圆形,神经节内的细胞有两种,一种为节细胞,胞体圆形或者卵圆形,大小不等,根据胞体的大小又可分为大脊神经节细胞和小脊神经节细胞;另一种细胞叫做卫星细胞,包裹在脊神经节细胞的周围。BDNF和IL-1α一抗均显示脊神经节细胞呈阳性,卫星细胞呈阴性,前者大神经节细胞阳性明显强于小神经节细胞,后者两种神经节细胞的阳性强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江豚脊髓的形态和内部构造,首次报道鲸类脊髓灰质分层和神经核的对应关系,并发现在胸段8—13节 、腰尾段1一6节等白质的侧索中有特殊细胞群,以多极或小三角形细胞为多,也有少数棱形细胞,呈串珠状排列或散在分布,分别与背角I- Ⅴ层相联系,它们显示出与感觉传导系有关,作者认为应分别称之为胸外侧核和腰尾外倒核。  相似文献   

16.
采用HE染色和Holmes银染法对蟾蜍中脑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中脑背侧,视叶可分为顶盖和被盖,顶盖从外侧到内侧依次分为:带状层、外灰质层、浅白质层、中灰质层、中白质层、深灰质层、深白质层和中央灰质.被盖前端分层与顶盖相同,后端分层不明显.中脑腹侧包括被盖和大脑脚,HE染色和Holmes银染法显示,大脑脚从外向内颜色由浅变深,存在大量纵向神经纤维束,两脚底分界处有横向交错的神经纤维.被盖外侧细胞不分层,聚集形成核团.被盖内侧,细胞和纤维以中脑水管为中心,呈同心圆环分8层.通过比较蟾蜍中脑背腹差异程度,了解背腹功能不同.同时对中华蟾蜍中脑同其他脊椎动物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生长休止蛋白7(Gas7)在成年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的表达.方法 成年SD大鼠12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焦油紫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观察Gas7基因核酸和蛋白在成年SD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脊髓和脊神经节有较丰富的Gas7 mRNA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焦油紫染色相对照,脊髓灰质各板层神经元均表达Gas7蛋白,与其它版层相比较,后角Ⅱ版层胶状质的小细胞和前角Ⅸ版层的运动神经元显色较深且数量较多.脊髓白质Gas7免疫阳性反应较弱且分布均匀.脊神经节内大型感觉神经元呈Gas7免疫强阳性反应,中、小型感觉神经元为弱阳性反应.结论 本文首次描述了Gas7在成年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Gas7在成年神经系统再生和修复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观察吗啡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吗啡-3-葡糖苷酸(M3G)椎管内注射(i.t.)对福尔马林(F)致病诱导脊髓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实验在清醒的SD大鼠上进行。结果表明,M3G1.1×10-8mol(5μg),5.4×10-8mol(25μg),1.1×10-7mol(50μg)i.t,均能使后掌注射F1h后,用ABC法检测的腰段脊髓神经元Fos蛋白样免疫阳性反应(FLI)细胞显著增加,效应呈剂量依赖性。低剂量的M3G,FLI细胞主要位于致痛肢体同侧脊髓的Ⅰ,Ⅱ层;高剂量则使FLI细胞出现于双侧脊髓的浅层与深层。上述结果提示M3G增强脊髓伤害性传入神经通路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重组DNA技术揭示ACTH、β-内啡肽(β-EP)、α-促黑细胞素(α-MSH)均来源于同一前体——促阿黑皮素原(POMC),并发现ACTH与β-EP共存于弓状核、孤束核内。许多研究发现ACTH与痛和镇痛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注射ACTH可引起强而持久的镇痛效应。电刺激PAG引起镇痛效应同时,脑脊液中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和阿片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利用抗体免疫沉淀技术研究了CCK-8与NDAP(k阿片受体激动剂)对大鼠脑(去皮层和小脑)和脊髓背柱组织Fos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0.1μmol/LCCK-8可显著刺激脑和脊髓组织中Fos蛋白增加(分别是对照组的3.8倍和3.6倍)。相同浓度的NDAP对Fos蛋白的生成亦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分别是对照组的2.7倍和2.6倍。CCK-8和NDAP共同处理组织,Fos蛋白生成水平相似(脑)或高于(脊髓)CCK~-8单独诱导的水平。结果表明,CCK-8和NDAP均可直接诱导大鼠脑和脊髓组织c-fos的表达,它们对c-fos表达的相互作用在脑和脊髓中呈现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