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石油公司开发了发酵法生产维生素B_(1 2),(Ⅰ)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B_(12)是治疗贫血、肝炎、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药品。我国目前生产的这种药品主要是从链霉素废液中提取的,最近也有从庆大霉素废液中提取的,有的单位还研究用丙酸菌发酵法生产也已取得成功。前两种发酵液含维生素B_(12)很少,产量不大,后者虽然含量  相似文献   

3.
一、绪言 在以猪为纲、畜牧业全面跃进的形势下,如何刺激禽畜迅速生长,在短期内获得更大的增重,是一个重要课题。近二三十年来,在畜牧业上愈来愈广泛应用的维生素、抗生素、微量元素等补充饲料,有助于这个课题的解决。针对这个目的,我们用维生素B_(12)进行了促进雏鸡生长的试验。 维生素B_(12)是1948年才被人从肝精中提炼出来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费氏丙酸杆菌的半连续耦合发酵工艺,克服DMB对维生素B_(12)连续发酵的不利影响,考察了费氏丙酸杆菌菌体细胞离位转化合成维生素B_(12)的可行性,优化了其离位转化工艺,确定了最佳的转化时机、转化体系及DMB添加方式,具体如下:当发酵进行至84 h时,将发酵液离心,收集菌体,然后用离心上清液重悬菌体,配成5倍浓度的菌液,加入终浓度为4.5 mg/L的DMB,于30℃条件下转化48 h,维生素B_(12)的产量达到108.06 mg/L,转化效率为2.26 mg/(Lh)。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VB1,生物素,VB6,VB2,叶酸和VB12对一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SYPS-062直接利用糖质原料发酵生产L-丝氨酸的影响,并且初步分析了这几种维生素对菌株SYPS-062发酵积累L-丝氨酸的调控机制。添加一定量的生物素,VB1和VB6表现出对L-丝氨酸积累分别为35%,28%和11%的促进;添加VB2实现了L-丝氨酸和生物量的等幅提高;而叶酸和VB12则通过促进菌株SYPS-062中1C单元循环的效率使L-丝氨酸的积累量分别提高了39%和82%,并且实现了产物转化率(YP/S)及单位细胞产率(YP/X)的显著提高。将六种维生素在其分别的最优浓度下复配,添加在发酵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发酵周期有6 h左右的缩短,并且达到的最大生物量及L-丝氨酸的积累分别为11 g/L和9.0 g/L。  相似文献   

6.
日本石油公司从美国 Genex 公司引进利用基因操作生产维生素 B_(12)的生产技术。日本石油公司决定将本公司生产维生素 B_(12)的技术搁置不用,正式应用从美国 Genex 公司引进的生产维实际生素 B_(12)的生产技术。 1986年秋,Genex 公司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中克隆化与生物合成维生素 B_(12)有关的酶的基因(见 Journal of Bacteriology,167卷623~630页)。先制作很多不能生物合成维生素 B_(12)的巨大芽孢杆菌突变株;然后,将用散弹法形成的维生素 B_(12)生  相似文献   

7.
鉴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癌药物大多属抗代谢物,对正常细胞具有毒性作用,近年提出了新的课题——营养疗法。已有一些工作指出,维生素 A 与 E 具有延缓细胞衰老、防止癌变的效能。最近,美国 Ohio 州 Merchurst学院圣 Thomos 研究所的 M.E.Poydock 等报道,用维素生 C 和 B_(12)混合液处理小鼠腹水型移植瘤:S37肉瘤、Krebs-2、艾氏瘤以及 L1210白血病细胞等,能明显地抑制这些瘤细胞的分裂,且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作用。体外温育试验表明,经处理后的瘤细胞的分裂指数下降至另,而非恶性的 L929系细胞乃显示活跃的分裂行为。体内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B_(12)(VB_(12)/钴胺素)具有多种生理学功能,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脱氮假单胞菌是维生素B_(12)常用工业菌株之一。通过筛选高表达启动子来过表达VB_(12)合成途径基因,能有效提高菌株的VB_(12)生产能力。通过对脱氮假单胞菌中某些编码热激蛋白和分子伴侣基因前含启动子在内的非编码序列用启动子在线预测软件进行分析,选取P_(ibpA)、P_(cbpA)、P_(dnaJ)、P_(htpG)、P_(dnak)、P_(grpE)的非编码区与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GFP报告基因相连,通过酶标仪检测GFP的荧光信号值,对编码热激蛋白和分子伴侣基因前的非编码区所含有的启动子的表达强度进行评估,以获得高表达的启动子对VB_(12)合成途径的基因进行过表达。结果表明,含有启动子P_(dnak)的非编码区,其表达的GFP荧光值最高。进而构建强启动子P_(dnak)与维生素B_(12)合成途径基因cobA的过表达重组菌,发酵数据表明,与对照菌株相比重组菌株维生素B_(12)产量提高21.5 mg/L。筛选高表达启动子用于维生素B_(12)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是一种有效的提高维生素B_(12)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妊娠妇女不同孕期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750例妊娠期妇女及86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的血清标本。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结果:孕妇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随孕期的增长而逐渐降低。早、中、晚孕期妇女叶酸的含量较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中、晚孕期妇女血清铁蛋白和维生素B12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地区中、晚孕期的孕妇体内存在铁蛋白和维生素B12缺乏,但并不缺乏叶酸。在重视补充叶酸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对铁和维生素B12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B_(12)是对贫血、肝病、末端神经炎、胃液缺乏病等有效的药物。现在日本每年进口量约3600Kg。市场价每公斤150—200万日元。现采用链霉菌(Streptomyces)等菌发酵法来生产维生素B_(12)。因其分子结构复杂而难以用有机合成法制造,所以它的生产成本、市售价格均高于其他维生素。看来采用基因操作法是开发维生素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C发酵中伴生菌对氧化葡糖杆菌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分析维生素C二步发酵过程中活菌数、产酸量、pH、糖酸转化活力等 ,研究了蜡状芽孢杆菌 (俗称大菌 )对氧化葡糖杆菌 (俗称小菌 )生长和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大菌存在情况下 ,小菌的活菌数约为单菌培养条件下的 5倍 ,产酸量为单菌培养条件下的 2~ 3倍 ,糖酸转化活力为单菌培养条件下的 2~ 3倍 ,提示在混合菌发酵条件下大菌仅仅是通过刺激小菌的生长而促进小菌产酸。用小菌休止细胞进行的糖酸转化实验结果也表明 ,无论大菌的发酵上清液还是破碎的菌体 ,都未发现对小菌产酸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S-腺苷-L-甲硫氨酸依赖型尿卟啉原Ⅲ转甲基酶(S-adenosy-L-methionine uroprophyrinogen Ⅲ methyltransferase,SUMT)催化尿卟啉原Ⅲ(uroprophyrinogen Ⅲ,urogen Ⅲ)中心碳原子C-2和C-7甲基化生成前咕啉-2,是维生素B_(12)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步关键酶。本文分别克隆了荚膜红细菌来源的RCcob A1,RCcob A2和脱氮假单胞菌来源的PDcob A,并在VB_(12)生产菌株脱氮假单胞菌中过表达和发酵。通过对三株重组菌维生素B_(12)发酵结果分析可知,SUMT(PDcob A),SUMT1(RCcob A1)和SUMT2(RCcob A2)的表达有利于维生素B_(12)产量的提高,与对照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16.48%,10.2%和31.86%。根据摇瓶发酵的结果在5 L发酵罐上进行了放大实验,p BBR122-PblaRCcob A2的产量为144.5 mg/L,相比对照菌p BBR122-Pbla(111.3 mg/L)产量提高了29.83%左右。结论:SUMT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维生素B_(12)合成途径中的瓶颈,提高维生素B_(12)产量。  相似文献   

13.
在由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和普通生酮古龙酸杆菌构建的维生素C两菌一步发酵体系中,为了强化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对普通生酮古龙酸杆菌生长和产酸的促进作用,文中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中构建硫辛酸合成功能模块。由含硫辛酸功能模块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和普通生酮古龙酸杆菌组成的两菌一步体系,能减轻普通生酮古龙酸杆菌单菌培养时的生长抑制,强化两菌的互作关系,使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GA)的产量提高到73.34 g/L(对照组为59.09 g/L),醇酸转化率提高到86.0%。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维生素C两菌一步发酵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不同血瘀造模对B_(16)荷瘤鼠肝转移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血瘀造模对B16荷瘤鼠肝转移模型的影响。方法取60只6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荷瘤组、BS1(利血平法)组、BS2(游泳复合高分子右旋糖酐法)组、BS3(寒凝复合肾上腺素法)组和BS4(地塞米松复合肾上腺素法)组,首先根据中医理论用不同造模方法形成血瘀模型,然后经脾接种B16黑色素瘤建立肝转移模型。用激光多普勒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变化,并在接种后第15天小鼠眼眶取血,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唾液酸酶(SA)含量的变化,并麻醉处死动物,观察肝转移情况。结果①单纯荷瘤组和各血瘀荷瘤组小鼠的耳廓微循环血流均明显减少(P0.01),以BS2组降低显著。②单纯荷瘤组和各血瘀荷瘤组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亦明显降低(P0.01),血清SA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以BS2和BS3组变化明显。③肝转移发生率:单纯荷瘤组、BS2组和BS3组均为100%,BS1组为80%,BS4组为60%,肝转移抑制率:BS2组、BS3组、BS1组和BS4组分别为-71.76%、3.90%、16.42%、100.6%。④荷瘤鼠肝转移的肝重与其耳廓微循环血流、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唾液酸酶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P0.01)。结论不同血瘀造模对B16荷瘤鼠肝转移模型肝转移发生程度具有明显的影响,应注意血瘀模型的选择,且其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生物法测定某些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标准曲线的制取,故方法有效应用的首要条件就是获得理想的标准曲线。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测定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测定培养基对维生素B12线性存在显著的影响。本实验针对国标GB5413.14-2010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方法中的标准曲线制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分别研究了不同添加浓度的维生素B1、B6和2,4‐D(2,4‐二氯苯氧乙酸)3种微量物质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液体发酵中虫草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置的几个添加浓度梯度中维生素B1、B6和2,4‐D均能提高虫草的产量,其中维生素B1和B6的最佳添加浓度均为0.83g/L,2,4‐D的最佳添加浓度为0.015mg/mL。此外,高温灭菌对维生素B1、B6和2,4‐D对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产量有影响:高温灭菌可使部分维生素B1分解,高温灭菌前添加维生素B1比灭菌后添加更有利于虫草素产量的增加,虫草素的产量提高了19.9%,表明维生素B1的分解产物具有更好的促进虫草素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静置、搅拌及通气搅拌3种不同控氧条件下,分别用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B3发酵及全细胞转化合成了苯乳酸,考察菌体生长、葡萄糖消耗及其发酵与转化合成苯乳酸的规律。结果表明:在转速100 r/min的搅拌条件下,L.casei B3发酵合成苯乳酸的浓度比静置发酵条件下提高了41.4%;但在空气流量2 L/min及转速100r/min的通气搅拌下,发酵合成苯乳酸的浓度较静置发酵时下降了60.3%;以8 g/L苯丙酮酸为底物,以相应静置、搅拌及通气搅拌条件下所得的菌体为全细胞催化剂转化合成苯乳酸,其摩尔转化率分别为67.2%、62.7%和35.9%。此结果说明:适度的搅拌促进了发酵过程的底物和产物传质,但充足或过量供氧会影响细胞内的转化合成酶系,不利于苯乳酸的全细胞转化合成。  相似文献   

18.
短穗扦插是我国茶树栽培上一项新成就,它不但可于短期内人为地获得大量生长健壮的无性茶苗,克服了茶种生产要受自然条件等限制的缺陷;而且还可保持母本原有优良性状。因此,对于大力开辟新茶园和加速良种选育具有很大意义。目前国内各茶区,推广茶树短穗扦插极其广泛,如江苏省1958年扦插达6.000余亩,福建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氧化葡萄糖酸杆菌转化L-山梨糖中成ZKGA的细胞酶活性、摇瓶发酵及中长变化,研究了Vc:步发酵中巨大茅孢杆菌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和产酸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巨大芽孢杆菌胞外液和胞内液均可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增殖,主要表现为缩短其中长周期中的延迟期;巨大芽孢杆菌通过所产生的部分生物活性物质增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产酸的细胞酶活性,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转化L一山梨糖生成2KGA.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sp.)O-2菌株生长和积累类细菌素所需的营养和温度条件.方法:采用分段控温发酵法,即在发酵后期,改变温度继续发酵;以发酵液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对发酵的营养和温度条件进行筛选.结果:后期32 ℃控温发酵有利于类细菌素积累,优化后的4号配方,发酵液菌数高达8.2×1010个/ml(细菌计数器法),抑菌圈直径最大,达到8.8 mm.结论:利用4号配方进行分段控温发酵能有效地促进O-2菌株的生长繁殖和积累类细菌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