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滇东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剖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滇东滇池断裂带以东以及滇东北地区连续完整的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地层剖面自下而上的层序是旧城段、白岩哨段、“小歪头山段”、待补段、中谊村段、大海段、石岩头段、玉案山段。论证了晋宁王家湾剖面待补段位于“小歪头山段”之上;晋宁梅树村剖面“小歪头山段”磷质条带中的小壳化石是中谊村段向下渗漏的产物,它在岩性上与白岩哨段无多大区别,可归入同一地层段范畴,恢复原命名的白岩哨段涵义。论述了以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为代表的滇池断裂带以西地区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地层剖面有沉积间断,缺失了待补段沉积和大海段上部的瘤状白云岩,从而增补了梅树村阶大海段的一个化石带Heraultipegmayunnanensis,基本上肯定了梅树村阶有四个化石组合带。最新研究表明,滇东前寒武系与寒武系最佳界线地层剖面应是滇东北会泽雨碌和大海剖面。滇东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的界线应放在中谊村段与待补段之间,即最古老的小壳化石组合之底。  相似文献   

2.
华中西南区一条国际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补充剖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全球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和层型点确定在加拿大纽芬兰东南幸运角剖面,并以遗迹化石带Trichophycus pedium的底作为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点。但是,幸运角剖面主要是以硅质碎屑岩相为主,难以与含有丰富小壳化石和具有可对比的稳定同位素资料的碳酸盐相界线剖面进行对比。为此,提出我国云南会泽大海附近的一条以碳酸盐相为主的剖面作为全球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的补充剖面。理由是(1)在大海剖面上,震旦系灯影组白岩哨段、待补段和下寒武统牛家菁组的中谊村段,大海段之间为整合接触;(2)早寒武世早期地层单元含有丰富的小壳化石并且可划分出4个小壳化石组合带;(3)利用碳同位素资料可以将大海剖面与许多其它剖面相当地层对比;(4)著名的梅树村剖面离大海剖面不远,它们均含有丰富的小壳化石和遗迹化石,两者易于对比。文章进一步认为寒武系的下界放在第I小壳化石组合带(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的底,相当于大海剖面11层的底。  相似文献   

3.
该文记述了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湖北宜昌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中发现的小刺球藻类化石Micrhystridium regulare,regulare,讨论了它们的产出层位及其归属,并对小刺球藻类化石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布作了简要的归纳,最后提出了小刺球藻类化石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划分和大区域地层对比中重要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4.
陕西宁强宽川铺组微体植物化石新资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4年,陕西省地质局第二地质队送给笔者一批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上下岩层的样品,要求分析、收集微体植物化石,并给予鉴定;这批样品采自陕西宁强石中沟至瓢家垭剖面。笔者从该队划属下寒武统宽川铺组的薄层燧石收集到大量浮游微体植物化石(凝源类),丝状和球形微体藻类化石;这些化石为我们了解我国震且系一寒武系界线上下岩层微体浮游植物的面貌及探讨微体植物化石的生物地层意义提供了宝贵资料。笔者蒙陕西省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提供岩样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生物学会三叶虫、头足类学科组学术年会于1985年10月11日到18日在湖南省慈利县召开,会议得到了湖南省地矿局、慈利县政府、尤其是慈利县科协的大力支持。三叶虫学科组原定85年8月在新疆霍城县果子沟召开现场会议,参观天山-兴安地槽区的寒武系典型剖面——果子沟寒武系剖面,并已作了一些准备工作,后因种种原因遂将会议改在湘西,结合参观湖南桃源一些过渡相区寒武系、奥陶系剖面召开学术年会。头足类学科组学术年会早已确定在湘西召开,请湖南区调队刘义仁同志具体筹备。鉴于刘义仁同志也是三叶虫学科组成员,为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两学科组经协商决定同时召开。会议11日上午开始,慈利县县长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后即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兼三叶虫学科组组长卢衍豪教授作“国际各纪界线研究的进展和现状”的讲演,卢教授详细介绍了国际各界线工作组在选择界线层型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指出我国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剖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着重介绍了后两条界线研究的现状,指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来的发现,区域地层的阐明及生物在寒武系界线上下的变化,澄江早寒武世地层划分作了修订。早寒武世岩石地层名称的更换,年代地层及生物地层单位的分带这里作了简述.目前的岩石地层单位从上到上是渔户村组(梅树阶),黑林铺组(筇竹寺阶),红井哨组、乌龙箐组(沧浪铺阶)及山邑村组(龙王庙阶)。此层序可分为2个亚带。所有的组合带在中国西南地台区都有存在,但两个亚带在澄江是区域性的。云南东部震旦系与寒武系的界线暂时置于渔户村且小歪头山段的底界,位于小壳化石最早出现的下部。中国的Parabadiella,摩洛哥的Abadiella及澳大利亚的Abadiella huoi这里重新作了研究。Parabadiella及Abadiella是两个不同的属。模式标本的图片在这里再次刊出。澳大利亚的Abadiella huoi一种应是Wutingaspis的一个新种(Wutingaspis jelli Chang sp.nov)。Opik(1975)的Dolerolenus(?)sp.nov.一种应归属Parabadiella huoi一种。Parabadiella是中国也是澳大利亚寒武系最古老的三叶虫。澳大利亚的Wutingaspis jelli的层位与摩洛哥Abadiella的层位相当,可与中国的Wutingaspis-Eoredichia带的上部对比。  相似文献   

7.
早在上一世纪,人们对怎样放置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最为合适这个问题就发生了兴趣,然而,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由于各种新发现和新技术的相继问世,这种兴趣才被极大地激发起来。1972年,国际地层委员会(ICS)建立了前寒武系一寒武系界线工作组。这个组织独立于前寒武系一寒武系地层分会之外,但和所有各系的工作组一样,直接对ICS负责。  相似文献   

8.
湖南石门杨家坪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小壳化石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描述了湖南石门杨家坪组下段(本文命名为泥沙段)和灯影组顶部的小壳化石15个属、11个种和7个未定种(包括3个新属、8个新种)。它们分属于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海绵类、阿纳巴管类、牙形刺状化石、球状化石和分类位置未定的化石。建立了二个小壳化石组合:上组合为Protohertzina unguliformis-Kaiyangites multispinatus;下组合为Eocucumaria sinica-Huangshandongella yangjiapingensis。本剖面的寒武系与震旦系的界线划在上、下化石组合之间。该区小壳化石的发现改变了我国过渡区内没有小壳化石的观念,为解决本区和邻区(川、鄂、黔)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对比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西桂林泥盆纪牙形刺组合序列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桂林灵川岩山圩中,晚泥盆世界线剖面,桂林沙河能源疗养院背后信都组-唐家湾组剖面及桂林额头村D/C界线剖面的牙形刺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在桂林地区所做的牙形刺生物地层工作,识别出该区中,晚泥盆世牙形刺化石的16个组合序列,并以此为尺度结合层序地层格架,层序界面及层序中的微相叠加形式,讨论该区中,晚泥盆世高分辨的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海南岛崖县中寒武世的高肌虫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的全部高肌虫化石系笔者与西北大学地质系79级同学郭健、冯望云于1982年采自海南岛崖县大茅,共计4科9属19种,其中包括1新科2新属1新亚属13新种和4未定种。依据这些高肌虫的新资料,本文论述了崖县中寒武世高肌虫动物群的特征及其在地质学上的意义,并初步探讨了崖县与澳大利亚Queensland中寒武统底界附近生物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一、剖面介绍崖县大茅剖面位于大茅磷矿矿区,仅为中寒武统大茅组部分地层,相当于葛梅钰等(1983)所划分的大茅组1段上部至3段中部。其层序如下:  相似文献   

11.
澄江动物群在云南晋宁梅树村的发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言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位于北纬24°44',东经102°34'(插图1),是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候选层型剖面之一.1984年8月,侯先光在此剖面工作时,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 Eoredlichia-Wutingaspis 带一层灰绿、灰黄色泥岩内(野外号 AEF-k10)发现了少量水母、蠕虫、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等化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在安太庠等(1983)研究过的唐山赵各庄剖面,对下奥陶统冶里组和亮甲山组较系统地采集了牙形刺样品,通过对所获牙形刺标本和安太库等(1983)所描述的牙形刺动物群仔细研究后,对包括分带和对比意见有新的认识。安太庠等(1983)把自寒武系凤山组顶部至下奥陶统亮甲山组这段地层,自下而上建立了Cordylodus proavus,Utahconus beimadaoensis-Monocostodus sevierensis,Cordylodus rotundatus-"Acodus"oneotensis,Scolopodus quadraplicatus-S.opimus,Scalpellodus tersus,Serratognathus bilobatus,S.extensus和Paraserratognathus paltodiformis等8带,其中Cordylodus proavus带为寒武系顶,Utahconus beimadaoensis-Monocostodus sevierensis至Scolopodus quadraplicatus-S.opimus等带为下奥陶统冶里组,其余则为下奥陶统亮甲山组,寒武系-奥陶系界线置于Utahconus beimadaoensis-Monocostodus sevierensis带之底。这一牙形刺序列和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划分方案在国内被广泛引用至今(王志浩等,2011)。本文通过补充采集到的牙形刺标本和安太庠等(1983)报道的材料,根据一些重要分子在地层中的分布及公认的牙形刺分带原则,对安太庠等(1983)的牙形刺分带方案重新修订,自下而上修订为Cordylodus proavus,C.lindstromi,Iapetognathus jilinensis,Cordylodus angulatus,Chosonodina herfurthi-Rossodus manitouensis,Glyptoconus quadraplicatus,Scalpellodus tersus-Triangulodus aff.bifidus,Serratognathus bilobatus,S.extensus和Paraserratognathus obesus等10带,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则置于Iapetognathus jilinensis带之底。根据这一修订后的牙形刺序列,寒武系顶至下奥陶统冶里组部分的牙形刺带可与国内、外相同层位的牙形刺带进行精细对比,而亮甲山组的牙形刺虽有明显的地方性特点,但除其顶部因更具地方性而不能直接对比外,其中下部仍可与华南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相对比。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贵州东部乌溜-曾家崖凯里组剖面作为世界早-中寒武世界线层型侯选剖面,产出良好保存的大型无脊椎动物化石(尤其是三叶虫)。因此,更加详细研究该剖面海洋疑源类的生物地层非常重要,将提供围绕界线的生物和环境变化的细微记录。乌溜-曾家崖剖面凯里组的疑源类划分两个组合,它们是凯里组0-52m的Leiomarginata si mplex-Fi mbriaglomerella membranacea组合和52-140m的Cristallinium cambriense-Heliosphaeridiumnodosum-Globosphaeridiumcerinum组合。140-214m仅有很少疑源类标本,可能因为凯里组上部以白云岩为主,不适宜有机壁微体化石的保存。距凯里组底部往上约52m处疑源类组合出现重大变化,无疑为解释沉积环境提供重要资料。两疑源类组合间界线,位于52.3-52.7m,此稍低于被三叶虫Oryctocephalusindicus首现所指示的全球寒武系第5阶潜在层型剖面界线。  相似文献   

14.
江西修水流域新厂期反称笔石科(Anisograptidae)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修水流域的早奥陶世新厂期地层发育良好,寒武系与奥陶系沉积连续,两者界线清楚。新厂期地层中除含有大量的反称笔石科化石外,同时还共生有许多树形笔石类及三叶虫、腕足类等,这些化石不仅为本区新厂期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而且对于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的研究也具重要意义。本区新厂期的反称笔石科化石最早发现于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地区上震旦统稳定同位素异常及地层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三峡地区广泛发育的上震旦统,及下伏的南沱组和古城组冰碛层,有良好的生物地层控制及全球对比意义。新秭归城附近的雾河剖面,自南沱组顶部到水井沱组下部出露有利于化学地层学研究的一系列碳酸盐岩沉积,对这一剖面的碳,氧,锶同位素研究发现:1)碳,锶和氧同位素在陡山沱组顶部到灯影组底部存在明显异常;2)碳同位素在寒武系-前寒武系界线附近有负异常;3)碳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在剖面上的演化具有全球对比意义;4)陡山沱组顶部到灯影组底部的碳,锶同位素异常,与可能存在末远古纪的冰期,即所谓的“后Marinoan冰期”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巴楚地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2个层序(相当Vail等,1977提出的三级层序),分析了这一时期巴楚地区古海平面变化特征。通过对小海子剖面的腕足类生物地层分析及与邻区层序地层和生物群对比认为:巴楚地区泥盆-石炭系界线置于巴楚组底部灰岩(原“巴楚组”第一层灰岩)之顶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壳化石在寒武纪早期地层时代划分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寒武系纽芬兰统的区域和洲际对比以及第二阶全球界线层型的确定方面,它们是重要的生物地层对比化石。湖北省宜昌滚子坳剖面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含大量的小壳化石,根据小壳化石带可知岩家河组第1-3层为幸运阶,第5层硅磷质结核灰岩中出现Aldanella yanjiaheensis,表明第5层应属于第二阶。由于第4层炭质灰岩中缺乏化石记录,而不能确定幸运阶和第二阶的地层界线位置。笔者首次在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第4层上部炭质灰岩处理出一批微体古生物化石,弥补了这一层位化石记录的空缺。通过28个样品的系统分析,笔者获得上千枚小壳个体,系统鉴定和描述了6属10种,其中包括1个未定种和1个新种,新种为肿瘤形盘织金壳Zhijinites tumourifomis sp.nov.。据材料中出现的纽芬兰统第二阶的标准分子Zhijinites longistriatus、其它共生化石组合以及碳同位素地层学等证据,可以推测第4层上部应该属于纽芬兰统第二阶,因此幸运阶和第二阶间的界线位置应该在第4层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18.
陈中强 《古生物学报》1995,34(4):475-487
通过对巴楚地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碳世早期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2个层序(相当Vail等,1977提出的三级层序),分析了这一时期巴楚地区古海平面变化特征。通过对小海子剖面的腕足类生物地层分析及与邻区层序地层和生物群对比认为:巴楚地区泥盆-石碳系界线置于巴楚组底部灰岩(原“巴楚组”第一层灰岩)之顶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青州地区寒武-奥陶系界线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了山东省青州地区尧王山剖面的寒武 奥陶系界线地层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该剖面的炒米店组灰岩建立了 9个牙形石带,其中下奥陶统为 3个带,上寒武统凤山阶为 6个带;并与国内外研究较详细的寒武 奥陶系界线地层进行了对比。在该剖面首次发现了界线牙形石分子Iapetognathusfluctivagus,这也是在整个华北地区的首次报道,这一发现为山东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寒武 奥陶系的界线划分提供了新的标尺。  相似文献   

20.
云南晋宁梅树村早寒武世筇竹寺组的三叶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对滇东地区早寒武世三叶虫的研究,在20世纪初即已开始。法人满苏(H. Mansuy, 1912)、卢衍豪(1939、1940、1941、1961)、张文堂(1950、1953、1962、1966)相继研究了滇东地区早寒武世地层及三叶虫,并进行了分组分带(表Ⅰ)。1978年10月以来,为了解决我国震旦一寒武系界线及选择界线层型剖面,我们对梅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