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今两年我们参加了长沙与杭州召开的全国野生植物利用情报交流会,感受很深,收益很大。国内很重视植物资源的利用工作并取得很多可喜的成果,它涉及许多学科与部门,有许多课题和问题待解决。限于我们工作的局限性和文学篇幅,扼要提出对植物资源利用工作的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土壤资源的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述海南岛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该岛土壤分布与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红景天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红景天分布广,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新疆红景天的物种资源、有效成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强调红景天资源合理保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其进一步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淤泥湖团头鲂的生长与繁殖—兼谈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我国团头鲂原种主要基地之一淤泥湖的团头鲂的生长与繁殖。退算平均体长1龄鱼为12.38厘米,2龄鱼为22.28厘米,3龄鱼为27.95厘米。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0.0162L~(3.1818)。von Bertalanfty生长方程为L_t=64.90(1—e~(-0.1791(t+0.8779),W_t-9456.86—e~(0.1791(t+0.8779))~3。生长拐点为4.6年。1~+—3~+鱼的绝对繁殖力为35700—248400粒,与年龄呈正相关,而在同一龄组内,又与体长及体重呈正相关。产卵前成熟系数为11.19—25.76%,卵径0.98—1.14毫米。还讨论了淤泥湖团头鲂原种种群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斌  袁晓  裴恩乐  牛俊英  衡楠楠  王天厚 《生态学报》2011,31(16):4599-4608
近年来长江口滩涂湿地高强度的促淤围垦对生物多样性保育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于2006至2010年在南汇东滩进行了水鸟调查,研究围垦后堤内环境的快速演替过程对水鸟的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鸻鹬类、雁鸭类和鹭类三类主要水鸟类群,结果表明鸻鹬类的总数呈严重下降趋势(ANOVA, p=0.009),而雁鸭类和鹭类总数在上升(ANOVA,p=0.015;p=0.00);在种类数量方面,鸻鹬类和雁鸭类差异不显著(ANOVA,p=0.597;p=0.523),鹭类种类数变化极显著(ANOVA ,p=0.00)。同时,通过对水鸟的栖息地选择因子偏好的分析, 发现滩涂减少是鸻鹬类减少的主要因素,而大型鱼塘和芦苇增加是雁鸭类和鹭类增加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提出相应海岸带湿地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香辛料贸易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兴产业,人类在5 000年前就已将香辛料植物用于祭祀、治病祛瘟和调味等.我国夏商时期就有“香之为用,从上古矣”的描述,《吕氏春秋·本味》记录了“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屈原《九歌》中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由此可见,中国是应用香辛料植物最早的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拥有丰富的两栖类动物资源,它是中国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中国对两栖类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关于两栖类皮肤活性生物分子的研究开发工作,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着眼于疾病治疗因子的筛选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发现,对中国部分两栖类动物进行了系统的筛选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的生物活性分子和可能具临床应用价值的生物因子,并结合中国及世界两栖类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主要从药物开发和资源保护的角度对中国两栖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Prion是病毒吗?——兼谈ribozyme的中文定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文定名中,把prion定为朊病毒或与病毒有关的名称均不恰当,不应在定名上动摇“病毒”的原有定义.同样,也不应把ribozyme定为与酶有关的中文名,以避免冲击酶的传统概念.我们赞同把prion定名为蛋白感染子;把ribozyme定名为RNA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植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我国30余年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成果的基础上,论述该领域研究的深远意义和广阔前景;探讨研究对象与范围、多学科基础与合作;介绍了寻找新植物药源的途径;提出值得注意的问题与课题。为我国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提供某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玛雅(Maya)生物圈保护区建立于1990年,保护着危地马拉Petén地区的160万公顷亚热带森林,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财富。保护区的核心区由4个国家公园和3个群落生境保护地组成。围绕着核心区是一个面积相当的多功能区。这一保护区承受的压力来自于某些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移民的农业活动。目前,正在筹备中的重要计划就是要确定保护区的行政机构和行动计划。现在正广泛地与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研究机构发展合作协议以实现这一计划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杜仲叶资源利用的新途径:——杜仲保健茶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杜仲叶资源利用现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保健功效,介绍了杜仲茶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阐明了杜仲茶的开发为叶资源利用开辟了重要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委决定从1990年起,用两年左右时间有计划地在全国逐步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这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它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调动办学积极性,使学校把注意力真正转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海南省政府、教育厅十分重视此项重要改革,从1983年原教育部印发中字011号文提出“毕业考试要和升学考试分开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按基本教材命题、试行初、高中毕业会考”的时候起,就开始进行宣传并积极创造条件,经4年准备,决定从198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在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1989  相似文献   

13.
周立  李刚  孔雪  陈朗  冯勇 《生物资源》2020,42(4):461-469
自2019年底以来,全球范围内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大流行。SARS-CoV-2与蝙蝠来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样冠状病毒高度同源,且穿山甲等野生动物中也鉴定出了同源性高的SARS样冠状病毒,提示SARS-CoV-2的源头与野生动物有关,野生动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凸显。在此背景下,本文介绍了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毒,提出了人类在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时如何预防此类病毒的建议和思考。呼吁全社会应高度重视野生动物资源生物安全问题,形成\"动物的健康即人类的健康、坚决不吃野味\"的全民共识。  相似文献   

14.
关于百色手斧问题——兼论手斧的划分标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从讨论手斧的定义出发 ,归纳出划分手斧的标准 ,并以此来衡量百色手斧 ,认为百色手斧是真正手斧。由于百色手斧的原料 (多为石英岩 )质地粗糙、结构面多、且有的在制作工具时已被风化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斧的制作质量 ,因此 ,百色手斧更多地显示出早期类型手斧的特点。百色手斧和印度、中东以及非洲的部分手斧有许多相同之处。这些相同之处主要是由于原料相同或相近的结果。文中论述的百色手斧 ,部分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用甲虫——芫菁科的资源考察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谭娟杰  邓正已 《昆虫学报》1995,38(3):324-331
芫菁是重要的药用甲虫。为了摸清我国芫菁科的自然资源,作者自1989-1991年系统的调查了我国南、北方6个省区的芫菁科的种类与分布,明确了其中分布广数量大的优势种,从而为芫菁科的自然资源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优势种所含斑蟊素的测定,首先用薄层层析法鉴别其斑蟊素斑点的颜色和显著程度,然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测定的19种中有80%。左右的种类其斑蟊素含量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写明的斑蟊素含量不得低于0.35%始能人药的规定,明显地扩大了可以人药的种类。作为对照:作者选择了医药部门经常与芫菁混杂出售或使用的红斑郭公虫以及过去文献中记载含有斑蟊素的红蝉(同翅目),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斑蟊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二者均不含斑蟊素。  相似文献   

16.
野生稻是提供优异基因、拓宽栽培稻遗传基础的重要种质资源库。非AA染色体组型野生稻优异基因转移和利用的主要难点在于,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远及由此而产生杂交不实、杂种不育和后代难以利用等问题。细胞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是实现非AA型野生稻利用的有效途径。原生质体融合可以克服有效杂交的不亲和性,花药培养能加速后代的纯合和稳定,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跟踪目的基因的导入,打破连锁障碍,促进有利基因的重组,提高材料的可利用性,并为目的基因的克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确掌握和运用二化螟蛹色变化规律,对发生期预测有很大实用价值。《昆虫知识》第7卷第2期余乾能同志已在《二化螟蛹色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值得稻螟测报工作者参考。作者1963,1964两年先后共收集第二代二化螟老熟幼虫和预蛹113条进行室内观察,所得结果,同余文所述有些不同。现就二化螟蛹复眼、翅芽的变化和蛹的分级特征等问题,提出商榷。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野生稻是提供优异基因、拓宽栽培稻遗传基础的重要种质资源库。非AA染色体组型野生稻优异基因转移和利用的主要难点在于,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无冢由此而产生杂交不实,杂种流通和后代难以利用等问题。细胞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是实现非AA型野和稻利用的有效途径。原生质体融合可以克服有效杂交的不亲和性,花药培养能加速后代的纯合和稳定,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跟踪目的基因的导入,打破连锁障碍,促进有利基因的重组,提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淋巴细胞功能重要性的认识,正处在一个快速深化的阶段。由于在电离辐射作用下,淋巴细胞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及相对的可恢复性,因而在辐射影响下淋巴细胞的物质代谢和功能的改变,日益为放射生物学和放射医学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的植物资源"教学为例,充分开发本地课程资源,利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进行教学,以问题引领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资料分享与问题讨论建构生物概念,形成关注家乡,爱护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