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该文报道1例固定型皮肤孢子丝菌病.患者女,51岁,农民,因鼻部结节2个月就诊,皮损表现为鼻尖部增生物,其上覆有黑褐色厚痂.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真菌镜检及培养诊断为固定型皮肤孢子丝菌病.经过3个月冷冻联合碘化钾口服治疗后,皮损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2.
多变根毛霉致面部皮肤根毛霉病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0岁,山东泰安农民。因右面部红斑块伴溃疡逐渐扩大9年,于2005年10月13日就诊。皮损初发于1996年3月,因被蠓虫叮咬,局部出现一个红丘疹,痒,搔抓挤压后,皮损形成斑块并逐渐向外蔓延,累及右面大部、下颌及耳垂。曾在当地医院诊为“体癣”,外涂药物(药名不详)效果不佳,斑块逐渐向外扩展,表面出现溃疡。自觉轻度瘙痒,无疼痛。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传染病史,家族中亦无慢性病史。  相似文献   

3.
目的:播散性念珠菌病是一种致命性真菌感染性疾病,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发病率逐年增多,报道1例以双下肢多发皮下结节为首发表现,伴有肺及脑受累的播散性念珠菌病,并文献复习播散性念珠菌病的皮肤受累临床表现。方法患者女,37岁。因双下肢多发皮下结节6个月余就诊。有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史,口服强的松及他克莫司2a余。取患者皮损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皮损组织、脓液、血、痰、尿、粪、脑脊液进行真菌镜检及真菌培养,并文献检索统计播散性念珠菌病皮肤受累患者临床特点。结果皮损组织病理见假菌丝,皮损组织、脓液、痰、尿、粪标本直接涂片均见假菌丝并培养出白念珠菌,CT显示肺受累,诊断为播散性念珠菌病,予抗真菌治疗,患者皮损愈合及肺部病灶部分吸收,但因自行停药,最终出现颅内播散。结论以皮损为首发表现的播散性念珠菌病临床罕见,临床诊疗中应重视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皮损的组织病理及微生物检查,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防止出现系统性播散,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报道1例猫抓后引起的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患者男,16岁,皮损表现为鼻翼部位的增生物,其上覆有脓痂.临床上易与细菌感染混淆,但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病理、真菌镜检及培养诊断为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孢子丝菌病.患者在应用7个月的碘化钾结合特比萘芬软膏外用治疗后,皮损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1岁,因右小腿皮损伴痒痛2年 ,于1997年6月23日就诊。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右小腿屈侧出现一处铜钱大小环形红斑,外用中药治疗无效。皮损逐渐向外扩大,伴剧烈瘙痒。之后皮损表面出现硬结,破溃及化脓,有时疼痛。患者既往病史不详,查体: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检查:右小腿外侧,屈侧可见隆起的环形红斑,边界清楚,表面有丘疹,脓疱及脱屑。  相似文献   

6.
探讨孢子丝菌病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孢子丝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深部真菌病,典型的皮肤科特征是慢性肉芽肿、溃疡性损害、炎性结节等.而部分孢子丝菌病的患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皮损丧失特征性临床表现,给皮肤科医生尤其是临床经验尚不丰富的年轻医师于该病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所讨论的8例患者均为就诊于我科门诊并已确诊为孢子丝菌病病例,皮损与典型的孢子丝菌病皮损表现不相符,希望皮肤科医师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典型皮损但是综合患者病史、生活环境、诊治过程等情况可考虑到此种疾病,及时给予明确的诊断,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1例茄病镰刀菌引起的足部透明丝孢霉病。方法询问病史及体检,取足部的皮损行皮肤病理检查、真菌培养及致病菌的形态学观察、鉴定。结果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给予局部病灶切除及伊曲康唑治疗,随访3个月,病灶明显缩小。结论本病例证实为茄病镰刀菌引起的足部透明丝孢霉病,经口服伊曲康唑及局部病灶切除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8岁,以双侧面颊污秽样皮损3个月就诊。患者3个月前因经常不洗脸双侧面颊起较多粟粒至绿豆大黄褐色结痂,皮损发生后患者因害怕,拒绝擦洗面部,痂皮逐渐增厚,融合扩大成不规则斑块。患者自发病以来,除面部有绷紧感外,无其他不适。家庭其他成员未发现类似情况。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microRNA-155(miR-155)、microRNA-203(miR-203)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区及非皮损区皮肤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活检切取12名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邻近非皮损区的皮肤组织,采用石蜡包埋,通过RT-PCR法检测和比较12对标本的皮损区、非皮损区中miR-155、miR-203表达水平,并以5’端、3’端地高辛标记的探针对组织切片中的目的 miRNA进行原位杂交,观察miR-155、miR-203在皮肤组织中的定位情况。结果:12对标本中,miR-155在皮损区的表达显著高于非皮损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损区和非皮损区miR-203的表达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miR-155在皮肤的表皮、真皮均有表达,定位在细胞核,基底层表达较高;miR-203在基底层和表皮突表达较高,细胞核、细胞质中均有表达。结论:银屑病患者皮损区miR-155的表达显著升高,定位在细胞核,在皮肤的表皮、真皮均表达,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应用定位、定量方法对23例小腿部慢性湿疹患者皮损、邻近皮肤及鼻孔的菌群,从微生态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并将结果同24例正常人小腿皮肤及鼻孔的菌群做了比较。其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皮损及邻近皮肤的主要菌种,并且其分离率及密度有按正常皮肤、邻近皮肤、皮损依次增高现象;类白喉杆菌的数量在皮损部位明显低于正常皮肤与邻近皮肤;表皮葡萄球菌分离率皮损及邻近皮肤均明显降低。本组结果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其皮肤微生物群菌谱虽无不同,但其数量的变异是显著的,这对探讨湿疹的病因及用生态制剂等调整皮肤菌群使其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防治目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及非皮损区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 RNA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与银屑病皮损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1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和非皮损区组织中STAT3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同时检测两种磷酸化STAT3蛋白在皮损区、非皮损区的表达,比较其差异。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STAT3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皮损区(P值为0.0001)。两种磷酸化STAT3蛋白均主要表达在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核,皮损区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皮损区(P均0.05),且均可见在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细胞中的表达。结论:STAT3基因在银屑病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中的m RNA表达显著上调,两种磷酸化STAT3蛋白在皮损区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非皮损区,提示其参与了银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浸润在肥厚性扁平苔藓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例肥厚性扁平苔藓患者皮损、20例非肥厚性扁平苔藓患者皮损及10例正常人皮肤中CD3、CD4、CD8、CD20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患者皮损均以CD3^+’T、CD4^+T、CD8^+T细胞浸润为主,散在CD20^+B细胞浸润。肥厚性皮损中浸润T淋巴细胞数少于非肥厚性皮损(P〈0.01),CD20^+B细胞占浸润淋巴细胞百分率高于非肥厚性皮损(P〈0.05)。正常人皮肤仅在真皮偶见CD3^+T细胞。结论肥厚性扁平苔藓皮损T淋巴细胞的减少,B淋巴细胞的增多表达可能与疾病的持续存在及局部过度增殖性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报道1例因非医嘱习惯性口服激素导致的难愈性孢子丝菌病。患者右腕木屑刺伤后,出现局限性红斑伴破溃,曾多次外院就诊,诊断为“孢子丝菌病”,给予抗真菌治疗半年后病情仍不断恶化,遂来我院就诊。皮损经真菌镜检、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测序均鉴定为孢子丝菌病,病理示感染性肉芽肿。询问病史时发现患者有日常口服激素的习惯,嘱患者停用激素并口服伊曲康唑4个月后治愈。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家系手指呈不完全性屈曲畸形遗传,对于本病的遗传表现和规律未见有过报道,特将我们所作家系调查及对其遗传方式的讨论报道如下。 家系调查和病例示范 调查是从一个朱姓男孩(图1,Ⅳ-1)开始的,他因患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住入我院。体格检查中发现患者左手中指及无名指、右手食指及无名指,不能完全屈曲,追问病史,谓出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我科2003~2009年期间诊治的8名明确诊断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皮损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皮损组织、骨髓或咽拭子等进行真菌培养的菌落及真菌形态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多发生于HIV感染患者或AIDS患者。②皮损可与全身症状同时或先后出现,皮损表现为淡红色丘疱疹、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肤溃疡及血痂。③多伴有多系统损害。④37℃培养呈酵母相,25℃呈菌丝相,皮损组织病理可以看到典型的"桑葚样"改变。结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好发于HIV感染患者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常表现为特征性皮疹,皮损组织、骨髓或分泌物于25℃、37℃真菌培养结合皮肤病理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报道1例肾移植术后红色毛癣菌肉芽肿病例。1位73岁老年女性患者,肾移植术后6年来一直口服小剂量的他克莫司和硫唑嘌呤,1个月前,其左小腿和足背出现豆大红色丘疹和结节,渐增大增多。患者有甲真菌病史10年,移植术后加重。病理和真菌学研究证明皮损是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Majocchi肉芽肿。并通过基因分型的方法进一步证实Majocchi肉芽肿、足癣、甲真菌病都是同型别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根据药敏口服特比萘芬(500mg/d)和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治疗12周后皮损消退。  相似文献   

17.
城市植物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方案的详细设计是植物调查及数据分析的基础和保证。城市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城市植被强烈人工化,城市植物及绿地的独特结构决定其调查方法应该在自然植物调查方法的基础上有所调整,是城市植物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是最常用的城市植物调查方法。本文以大量文献和作者在城市植物调查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植物研究中常用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并对植物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作了系统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综述性归纳了一套城市植物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案设计方法。本文将调查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分为抽样设计、样方设计和调查详细设计三大部分,其中抽样设计主要确定研究区的边界范围、面积、各级分层及辨识标准、各级分层的面积及边界以及取样量的分配方法等;样方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取样单位和样方面积;调查设计则主要涉及具体的调查项目、调查步骤、仪器设备、调查人员分工及调查精度的客观反映标志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不同方法构建大鼠慢性皮肤溃疡模型,通过多种指标比较评价不同模型的差异和各自特征。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4组,在建立全层皮肤缺损的开放性创面基础上施加不同因素,分别为:皮肤缺损组(皮损组)、皮肤缺损+激素干扰组(皮损+激素组)、皮肤缺损+激素干扰+菌感染组(皮损+激素+菌组)、皮肤缺损+异物组(皮损+异物组);实验期间测量大鼠的体重,观察其活动状态及创面愈合情况,第14天取材,进行溃疡组织局部病理形态学观察,并检测免疫器官脏器指数、血液白细胞水平、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Hyp)、总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体重没有显著性差异,造模后皮损组大鼠创面愈合较快,皮损+激素组的“难愈”现象维持时间相对较短,皮损+异物组前期新生肉芽颜色灰白,但后期肉芽生长速度较快,而皮损+激素+菌组创面出现黄脓、肉芽组织生长速度较慢的特征;病理形态学观察显示,皮损+激素+菌组、皮损+异物组的炎症细胞浸润现象明显;与皮损组比较,其他3个模型组表现出脾指数增加、白细胞水平增加、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且皮损+激素+菌组的总蛋白...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7岁,农民。左面颊部及上唇左侧近鼻处皮肤红肿、瘙痒及刺痛2周,去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皮炎”,给予外用药物(具体药名不详)治疗后皮疹未消退,且不断向周边皮肤扩散,瘙痒及刺痛感加剧。于2007年3月来我“中心”就诊。询问病史,患者自述发疹前的1个月在剃须时,不慎刮伤上唇左侧的皮肤,伤口未经任何处理,此后皮疹逐渐扩大蔓延。体检: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左面颊部、上唇左侧皮肤见暗红色斑片及毛囊性的丘疹、少量脓疱;并见绿豆大的结节融合成浸润性斑块,上覆少量的鳞屑及脓痂;轻度压痛,皮损边缘清晰。  相似文献   

20.
从患者皮损处皮屑及活检组织中分离出的暗纹节菱孢Arthriniumphaeospermum(Corda)Ellis菌株制成混悬菌液,用兔、豚鼠及小鼠(LACA)进行动物毒理实验。表皮直接涂抹法接种,四周后未见皮肤损害;划破表皮涂沫法及皮下注射法接种,两周后实验动物的皮肤都出现浸润性斑块、小给节、皮下脓肿及脱毛的症状,对照组动物正常。再用腹腔注射法接种,小鼠两周后死亡,病解所见,腹膜、肠系膜、腹壁及肝等处,均出现散在的灰白色小脓肿;心、肺、肝、脾及肾均有病变。豚鼠两周后仍存活,当即处死解剖所见与小鼠病解改变相同。对实验动物皮损、腹膜、肠系膜、胃及肝等处的小脓肿组织进行了病理检查,结果发现皮损及器官组织均有明显的病理浸润,由多种细胞构成的浸润性肉芽肿。在病理浸润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球形、卵圆形、棱形及晶体形的棕色、红色孢子.其病理改变与患者皮损病理改变相一致,其不同点是实验动物有小脓肿,肉芽肿内可见多核巨噬细胞,而在病人皮损中很少见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