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分离自云南抚仙湖湖水的379株酵母菌进行产类胡萝卜素的筛选,以期获得具有开发应用价值的产类胡萝卜素酵母菌。【方法】采用酸热法提取类胡萝卜素,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SPSS软件分析产类胡萝卜素酵母的分布特征。【结果】318株酵母菌(占供试菌株的83.91%)具有产类胡萝卜素的能力,大多数菌株类胡萝卜素产量在10-300μg/g之间,最高达590.83μg/g。产类胡萝卜素酵母集中分布于红冬孢酵母属(Rhodosporidium)和红酵母属(Rhodotorula);担子菌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的能力高于子囊菌酵母;筛选到9株产类胡萝卜素活性较强的菌株:双倒卵形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diobovatum)3株、沼泽生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paludigenum)2株、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禾本红酵母(Rhodotorula graminis)、瑞纳锁掷孢酵母(Sporidiobolus ruineniae)及Cystofilobasidium macerans各1株。【结论】高原湖泊抚仙湖生存着大量产类胡萝卜素的酵母菌,"红色酵母"(Red yeasts)具有较强的产类胡萝卜素的能力,红冬孢酵母属(Rhodosporidium)和红酵母属(Rhodotorula)是抚仙湖产类胡萝卜素酵母菌的主要类群。  相似文献   

2.
【背景】星云湖属云南高原湖泊,对其酵母菌的多样性研究和产类胡萝卜素菌株的筛选有助于开发利用星云湖酵母菌资源。【目的】研究云南星云湖酵母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筛选和评价产类胡萝卜素活性菌株。【方法】采用膜过滤平置培养对星云湖水样进行酵母菌分离;应用26S rR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和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相结合,对分离获得的酵母菌进行鉴定;运用软件BIO-DAP分析酵母菌类群的多样性;采用酸热法提取类胡萝卜素,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从星云湖湖水中分离得到797株酵母菌,鉴定为18个属37个种。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和Naganishia albida是优势种,分别占总菌株数的36.64%和28.86%;有28株酵母菌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200μg/g细胞干重以上;有4株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300μg/g细胞干重以上;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 2株、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和Rhodosporidiobolus fluviale各1株。【结论】云南高原湖泊星云湖的酵母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湖泊的营养化程度以及地理差异影响酵母菌群落的结构;红冬孢酵母属(Rhodosporidiobolus)和红酵母属(Rhodotorula)是星云湖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300μg/g细胞干重以上的主要类群。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背景】蛋白饲料的缺乏,促进了蛋白含量高、安全性能好的酵母类单细胞蛋白的研究与应用。【目的】筛选氨氮利用能力强的菌株,为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提供优良菌株。【方法】从土壤、奶制品、水果采集样品分离酵母菌,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然后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培养基,测定菌落大小、菌体干重、蛋白质含量,复筛氨氮利用率高的酵母菌,并对复筛菌株氨同化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经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氨氮利用能力评价,获得3株高氨氮利用的酵母菌,分别是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通过比较3株酵母菌的谷氨酸脱氢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酿酒酵母的3种酶活性最高,其次是胶红酵母。【结论】从奶酪和西瓜中分离的胶红酵母N5和酿酒酵母J1具有较强的氨氮利用能力以及酶活性,可为单细胞蛋白发酵提供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野生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中分离筛选产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薄层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进行测定和分析以期分离获得产石杉碱甲菌株,运用形态及ITS序列分析方法对产石杉碱甲菌株进行鉴定,并利用连续传代方法考察菌株遗传稳定性。【结果】经筛选获得一株产石杉碱甲内生真菌NSH-5,经形态学鉴定及ITS序列分析鉴定为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其石杉碱甲产量为11.76 mg/100 m L,菌株经20次连续传代后遗传稳定。【结论】NSH-5菌株为一株具有产石杉碱甲能力的轮枝镰孢菌,该菌株的发现为生物合成石杉碱甲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产漆酶菌株筛选及一株产酶菌株的优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26株真菌菌株中筛选高产漆酶菌株。【方法】采用愈创木酚法进行产漆酶菌株的筛选,通过正交实验对筛选出的高产菌株进行优化,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26株真菌菌株中有4株可产生漆酶,其中菌株H52.1为产漆酶最好菌株;菌株H52.1产漆酶优化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铵,pH为8,金属离子为Ca2+;经鉴定,该菌株为大孢戴氏霉。【结论】大孢戴氏霉在产漆酶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6.
一株亚硝酸盐降解真菌Aspergillus parasiticus JFS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可降解亚硝酸盐的菌株。【方法】利用亚硝酸盐选择培养基从水样、土样、朽木等20多个样品中筛选目的菌株。利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检测目的菌株在亚硝酸盐液体培养基中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利用镉柱还原法和试纸法鉴定亚硝酸盐被目的菌株代谢后的产物;利用菌落形态、菌丝及分生孢子形态、ITS DNA序列、β-Tubulin gene序列及Calmodulin gene序列分析等鉴定目的菌株。【结果】得到一株可强烈降解亚硝酸盐的真菌菌株JFS,其能在亚硝酸盐浓度高达20.0 g/L的液体培养基中很好的生长,菌株JFS将亚硝酸盐降解为无毒的硝酸盐和铵根离子。结合形态学、对培养基的要求及上述3个基因序列的进化树分析,该菌株属于寄生曲霉菌(Aspergillus parasiticus)。【结论】菌株JFS具有强烈的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对蔗根土天牛Dorysthenes granulosus具有良好杀虫活性的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JC002菌株生长和产孢所需要的最适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测试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及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对JC002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JC002菌株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是葡萄糖30 g、蛋白胨15 g、马铃薯200 g、琼脂20 g、水1 000 mL;蔗糖、NaNO3是菌落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菌株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5℃,培养基的最适pH值为7.0;紫外光对菌株的生长速率无显著影响,但对产孢量有较大的抑制作用,紫外光照射时间越长,产孢越少。【结论】本研究为JC002菌株的大量培养及其孢子制剂的大量生产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药用植物连翘内生真菌中筛选抑菌活性菌株, 并对其主要活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内生真菌, 滤纸片法测定其发酵产物对3种指示细菌的抑菌活性。TLC、HPLC和HPLC-MS检测活性菌株代谢产物中连翘苷成分。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目的菌株。【结果】分离得到的24株内生真菌中抑菌圈直径超过10 mm的菌株, 发酵液组有11株(45.8%), 菌丝体组有19株(79.2%), 活性菌株主要集中在果实内生真菌中, 其中G5、G7和G10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从菌株G10的胞内产物中发现活性成分连翘苷, 将其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结论】连翘内生真菌是天然抗菌活性物质的重要筛选来源。  相似文献   

9.
建立筛选利用木糖为碳源产乙醇酵母模型,获得一株适合利用木质纤维素为原料产乙醇的酵母菌株。样品经麦芽汁培养基培养后,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初筛,再以重铬酸钾显色法复筛。通过生理生化和26D1/D2区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分析和鉴定,该菌初步鉴定为Pichia caribbica。经过筛选得到的菌株Y2-3以木糖(40g/L)为唯一碳源发酵时:生物量为23.5g/L,木糖利用率为94.7 %,乙醇终产量为4.57 g/L;以混合糖(葡萄糖40 g/L,木糖20 g/L)发酵时:生物量为28.6 g/L,木糖利用率为94.2 %,葡萄糖利用率为95.6%,乙醇终产量为20.6 g/L。Pichia caribbica是可以转化木糖及木糖-葡萄糖混合糖为乙醇的酵母菌株,为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乙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背景】蛹虫草是一种珍稀食药用菌,类胡萝卜素不仅为其重要活性成分,而且影响子实体的外观品相,但是类胡萝卜素产生的影响因素不明。【目的】揭示氮源对蛹虫草生长和类胡萝卜素产生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氮源培养基中菌株生长速度、分生孢子产生及类胡萝卜含量,筛选菌株生长的最适氮源,进一步研究不同浓度的氮源对蛹虫草生长及类胡萝卜素产生的影响,并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氮源浓度对蛹虫草子实体类胡萝卜素产生的影响。【结果】蛹虫草在不同的氮源培养基中菌落形态和类胡萝卜素产生存在明显差异。麦麸和黄豆粉培养基中菌株生长速度最快,但是菌落稀疏,正面分别呈现荧光黄色和极微弱红色;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培养基中菌落致密,产孢量极显著高于其它氮源培养基(P0.01),菌落正面为橙黄色;甘氨酸和柠檬酸为氮源时完全没有色素产生,其它无机和氨基酸氮源培养基平板背面有微量色素产生。固体和液体静置培养条件下均发现蛋白胨浓度在0-3%的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子实体栽培中不同的氮源浓度均表现为蓝光光照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白光;而在白光和蓝光光照条件下均表现为蛋白胨浓度为1%时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 809.38±386.24μg/g和4 093.75±518.37μg/g。【结论】氮源种类和浓度显著影响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产生,蓝光光照和1%蛋白胨浓度为子实体类胡萝卜素产生的最佳条件,这为栽培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蛹虫草子实体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