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贫困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管理粗放、优质优品意识不强、包装标识不科学、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实现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历史渊源、种植习惯、政策支持等角度,分析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贫困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特点,对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生产管理质量不高、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产业链条延伸拓展不足等问题进行探讨。从发挥政府职能、落实政策保障、培育职业农民、扶持龙头企业、加强投入品监管、强化全程质量控制、培育农产品品牌等方面提出高质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加工产业研究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加工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食用菌子实体或菌丝体,生产食用菌制品。它可以解决食用菌从生产到商品出售所存在的时间矛盾,提高食用菌的商品价值。详细介绍了食用菌的干制加工、盐渍加工及罐藏加工技术,概括了食用菌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提出了对食用菌加工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我国食用菌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产业发展形势与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路线图和产业链构成图,初步绘制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技术路线图,同时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知识产权与保护、资金与融资、市场与环境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速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产业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  钟武杰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7):1612-1615
针对食用菌产业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专业培养目标的导向性、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实训教学的缺失性、教学方式的被动性等方面分析了食用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华南农业大学食用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从食用菌产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特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的优化创新、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的优化创新等方面,探究食用菌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为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章家恩  骆世明 《生态学杂志》2005,24(11):1365-137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中国生态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实践,现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全国2000多个县、乡镇先后实施了生态农业建设。然而,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实践和理论问题。在实践方面,存在着思想认识、技术、资金、建设与管理等问题。在科学理论方面则需要解决如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分类、生态模式的内在过程与机理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模式的尺度转换以及生态农业模式变化规律、生态农业安全等问题。因此,加快开展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生态产业,全面推动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是当前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李才慧  徐爽 《广西植物》2023,43(8):1446-1456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要求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维持机制的原则,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景的实现路径。云南拥有全国乃至全球都极为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形成了独特的“菌文化”。然而,随着天然菌类产品越来越受欢迎,野生食用菌的采集销售量大增、产值高涨,背后潜藏野生食用菌数量锐减,部分野生食用菌类群处于濒危、易危的境地。该研究在调查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薄弱、无序采集、乱采、滥采等因素都危及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生存和发展; 与此同时,相关产业标准的缺失也极大阻碍了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鉴于此,该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加快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与发展的专门立法,不能停留在目前碎片化或者混同化的立法状态,也不能只满足于本地的政策性保护。(2)构建野生食用菌采集、销售(包括国际贸易)、加工、运输等标准体系,对野生食用菌进行分类分级精准保护,尤其对采集国家保护类群应当逐步建立起采集许可证体系。(3)强化全产业链技术支撑,推进野生食用菌种质保藏、人工培育、精深加工等科技体系建设。期望该研究有助于野生食用菌的采集、加工和流通有标准可依,资源的保护利用有政策可查,并为野生食用菌的保护、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跻身我国第五大农作物,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食药用菌大国。本文对近十年来食药用菌重要种类名称变更、人工培植或栽培技术的突破和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随着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深入,灵芝、黑木耳、毛木耳、桑黄等重要种类的名称得到更正和完善;冬虫夏草、羊肚菌、暗褐网柄牛肝菌等难栽培种类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人工栽培;大多数常见食药用菌种类完成了基因组解析。分析了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生物学研究、组学研究与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的关系,基础研究促进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同时产业发展为基础研究提出更多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晓  李玉 《菌物研究》2024,(2):118-129
农作物秸秆稍加处理后,即为栽培食药用菌的高效基质原料。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秸秆资源极为丰富,为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依据“三物循环”的理念,结合食用菌栽培基质特性和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等分析,阐明了秸秆菌业的概念,分析了目前我国秸秆菌业的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以及秸秆菌业发展前景等问题,深入探讨了我国秸秆菌业在秸秆废弃物利用方面的巨大潜力。旨在推动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实现食用菌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与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食用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工农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产业共生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磊  刘果果  郭思平 《生态学报》2012,32(12):3950-3957
产业共生和生态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产业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厘清产业共生发展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商业模式的划分准则辨识了世界范围内6种产业共生模式:丹麦卡伦堡模式、美国模式、英国模式、日本模式、韩国模式和中国模式。从关键参与者、核心能力以及资金流3个维度对这些模式进行了辨识,重点比较了我国产业共生与其他模式的差别。研究表明,我国产业共生实践数量众多,在关键参与主体、核心能力培育和资金流等方面存在丰富的多样化,虽然形成了一定的中国特色,但并没有形成固定的"中国模式"。可以说,我国的产业共生实践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下一步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合理的管制架构、形成稳定的资金支持机制和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初级提出了我国产业共生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作为一种大型的真菌,所形成的大型肉质或是胶质的子实体或是菌核类组织具有丰富的营养,味道鲜美,目前已成为人们喜爱的健康食品。文中从食有菌栽培过程中培养料的选择、配制和消毒入手,同时对优质菌种的选择、接种和发菌培养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出茹棚场建设及出茹阶段的管理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辽宁省食用菌产业生产和管理现状,分析了疫情对辽宁省食用菌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影响,指出了原辅料准备、菌种(棒)生产、养菌管理、产品销售以及人员用工、交通物流等存在的诸多问题,明确了疫情对食用菌产业结构、销售市场结构、投资市场结构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应对交通不畅、劳动力匮乏、资金短缺、技术缺乏的具体措施,并对辽宁省食用菌产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后疫情时代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 《菌物研究》2021,19(1):1-5
回顾并总结了近年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食用菌产业的影响,以及给食用菌产业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后疫情时代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鲍大鹏 《菌物学报》2021,40(4):806-821
食用菌遗传学是食用菌学科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40年来我国食用菌遗传学研究紧密围绕为育种服务、最新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生产实践中的科学问题的解决等主题开展了众多科学活动.为了促进食用菌遗传学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本文梳理出9个方面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和地方品种研究、食用菌农艺性状控制基因定位和分子辅助...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回顾了人类对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介绍了我国对食用菌栽培利用的早期贡献和近代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贡献,以及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欧美双孢蘑菇和亚洲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世界食用菌产业格局的变化、生产方式和技术的转型,简述了食用菌科学研究的进展,同时对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全球食用菌产业将继续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及我国的生产方式将加快向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方向转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探讨了新医改和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形势下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及统筹四个关系新思路,提出了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核心、特色技术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关键、文化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源泉、服务改善是学科发展的归宿、管理优化是学科发展的保障等八大策略。  相似文献   

18.
《菌物研究》2013,(4):F0003-F0003
“第十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单位承办,将于2014年3月在北京召开。大会主旨是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大会将从食用菌基础科学、公益技术、专业技术等不同层面开展食用菌科学技术交流。同时应广大食用菌从业者的要求,针对食用菌产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开展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食用菌产量居世界首位,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针对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的发展不均衡、生产规模偏小等问题,提出了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加产品特色等发展对策,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菌物学报》2010,29(1)
<正>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承办的"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拟于2010年10月15-19日在上海召开。研讨会将展示我国近年食用菌科研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及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观点,为食用菌科研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信息共享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