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观察美白祛斑药物对强脉冲光(intensive pulse light, IPL)作用下的鼠皮黑色素的影响,探讨IPL作用下,皮肤的黑色素的增生和美白药物之间的作用关系,以期探寻美白药物在减少光子嫩肤术并发症的作用机制.以小白鼠作为研究对象,用IPL在一定的波长及能量密度照射活体小鼠皮肤, 在照射后15 min涂抹低浓度的维A酸霜,分别在照射后的4 h、5 d,用显微镜观察涂霜剂、没涂霜剂的皮肤黑色素及其周边组织的变化情况;在照射后的1 d用多光子显微镜观察涂霜剂、没涂霜剂皮肤组织的变化.讨论了美白祛斑药物在光子嫩肤过程中抑制黑色素生成的过程,为如何减少光子嫩肤术并发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菜籽饼提取物对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为菜籽饼提取物作为美白化妆品的天然添加剂提供实验依据。采用ABTS法、DPPH法检测菜籽饼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测定A-375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并利用各自的试剂盒检测A-375细胞中抗氧化相关因子(MDA, SOD, GSH)。研究结果表明:菜籽饼提取物具有清除DPPH和ABTS的能力,对DPPH和ABTS的半数抑制率分别为304μg/mL和305.8μg/mL。菜籽饼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制A-375黑色素的作用,药物作用48 h后,其IC50为113.3μg/m L,同时能够显著的降低黑色素的含量和酪氨酸酶的活性。与空白对照组(17.66 mol/ng)相比,菜籽饼提取物能显著降低A-375细胞内MDA含量,其抑制率为9.21 mol/ng,且能够显著提高SOD的含量,当浓度为125μg/m L时,SOD的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36.54 U/mL,与此同时,菜籽饼提取物亦能增加GSH的含量,当浓度为62.5μg/mL时,细胞中GSH的含量为6.43 mol/ng,其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因此,菜籽饼提取物在降低黑色素含量、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显著的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抑制A-375细胞中黑色素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冬虫夏草菌丝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细胞变性及坏死程度的影响,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成5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冬虫夏草菌丝提取物低剂量组(1.11g/kg BW)、中剂量组(3.33g/kg BW)、高剂量组(10.00g/kg BW),检测血清ALT、AST值,并取肝脏作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的病理损伤情况。冬虫夏草菌丝提取物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CCl4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值,减轻肝细胞坏死程度,表明冬虫夏草菌丝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初步研究了松茸多糖TMSP-5亚组分Ⅱ的美白作用机理。采用酪氨酸酶抑制实验、细胞水平黑色素测定实验来综合评价TMSP-5亚组分Ⅱ的美白功效;选定MITF、POMC和TYR三个靶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定量PCR实验,进一步阐明TMSP-5亚组分Ⅱ的美白作用靶点。结果显示,TMSP-5亚组分Ⅱ对酪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25μg/m L时酪氨酸酶抑制率为56.5%;不同浓度(3、30、300μg/m L)的TMSP-5亚组分Ⅱ样品能成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B16细胞内黑色素水平,当浓度为300μg/m L时,TMSP-5亚组分Ⅱ样品能够减少黑色素的含量,且优于熊果苷;TMSP-5亚组分Ⅱ对MITF、POMC、TYR的表达水平均起下调作用,从而影响了黑素的形成。结果表明,TMSP-5亚组分Ⅱ样品具有一定的美白功效。TMSP-5亚组分Ⅱ样品对酪氨酸酶生成的重要基因和主要影响因子的基因水平的表达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减少酪氨酸酶的量。 相似文献
5.
夏禹张文珍黄真仇凤梅钟晓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2,(3):457-464
以活性成分总姜黄素得率为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温莪术药渣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DPPH法和ABTS法评价温莪术药渣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考察其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存活率、黑色素合成及其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莪术药渣提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2%,超声时间55 min,液料比22 mL/g,总姜黄素平均提取得率为6.38 mg/g;此外,温莪术药渣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IC_(50)值分别为24.99、49.72μg/mL;并且能有效抑制B16细胞黑色素合成及酪氨酸酶活性,与正常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为温莪术提油后药渣二次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中Box-Behnken设计实验优化乙醇回流提取金莲花总酚酸的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金莲花总酚酸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金莲花总酚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回流时间90 min,回流温度60℃,液料比40∶1(mL/g);在此条件下金莲花总酚酸得率为92.245 mg/g。此外,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并且能够显著性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本研究所得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金莲花总酚酸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金莲花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8.
冬虫夏草模式标本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的模式标本进行了形态学和有关文献的研究,井与近邻的同种标本进行了比较;该模式现存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国标本馆,系1879年由M.J.Berkeley研究的标本。 相似文献
9.
10.
11.
以薏苡仁作为发酵基质,确定利于提高发酵液体外活性的较优乳酸菌种,并分析优势乳酸菌种薏苡仁发酵液对斑马鱼胚体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通过比较分析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3种单一乳酸菌和三者复合乳酸菌的薏苡仁发酵液的还原糖、总酚、游离氨基酸、蛋白、总酸和乳酸含量等理化指标及体外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酪氨酸酶活抑制率确定较优发酵菌种,采用高通量测序测定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发酵液对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乳酸乳球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3种乳酸菌复合发酵比单一乳酸菌发酵更具优势。使用以上菌种复合发酵薏苡仁过程中,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前期优势菌群,发酵中后期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为优势菌群。经复合乳酸菌发酵后,薏苡仁发酵液的羟自由基清除率和酪氨酸酶活抑制率分别提高了20.82%和87.26%;斑马鱼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薏苡仁发酵液可以显著减少斑马鱼体表黑色素分布,当使用含量为2.0%时,对黑色素... 相似文献
12.
13.
14.
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研究建立了冬虫夏草中7类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包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冬虫夏草中的多糖、糖醇、氨基酸和核苷,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冬虫夏草中的甾醇、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均成功运用于冬虫夏草样本分析。从冬虫夏草样本中鉴定了61个小分子化合物(2个糖醇、16个氨基酸、9个核苷、7个甾醇、18个脂肪酸、9个挥发性成分);在对其多糖分析中发现其分子量主要分布于3.3-1 300kDa范围内,由3个主要色谱峰组成。同时,还比较分析了培植冬虫夏草和野生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两者小分子化合物种类一致,多糖分子量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冬虫夏草多糖的分子结构与免疫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冬虫夏草多糖(在本文中名为CS-81002)是由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在人工发酵条件下产生的胞外多糖。用凝胶过滤法测出CS-81002的分子量Mr=43kD。CS-81002的单糖组成为Man:Gal:Glc=10.3:3.6:1。甲基化分析和部份酸水解结果表明,CS-81002是多分支的杂多糖,由→6)-Manp-(1→形成主链,大约每10个主链Man残基中,有6个在C3位上被取代(即形成→3,6)-Manp-(1→分支),有4个在位C2上被取代(即形成→2,6-Manp-(1→分支),从而形成侧链。主链中还有少许未被取代的Man残基。侧链则由→3-)-Galf-(1→,→4)-Glcf-(1→,→4)-Manp-(1→和→2)-Manp-(1→组成。位于非还原末端的,则三种单糖残基都有。CS-81002在5mg/kg体重×12剂量条件下,对正常的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同样剂量条件下,对正常LACA小鼠脾脏溶血斑形成细胞(PFC)对绵羊红细胞的溶血作用无显著影响。不同程度的部份酸水解可使CS-81002的分子量下降,分支减少,并且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促进作用亦有下降趋势。在所得到的各个部份酸水解级分(分子量分别为41000,40000,32000,16000和12000)中,分子量为12000的级分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综述了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主要化学组成和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重点对冬虫夏草多糖、核苷、肽类和甾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同时也针对有关冬虫夏草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客观评述,为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与虫草相关新药物研发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