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涡虫一新纪录科达氏涡虫属一新种(单肠目,达氏科)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记述了中国涡虫纲单肠目1新纪录科达氏科达氏涡虫属1新种,即中国达氏涡虫Dalyellia sinensis sp.nov..新种的主要鉴别特征是:表皮下有许多单细胞绿藻Chlorella sp.,体表呈绿色;体长2 200 μm,体中部宽475μm,几丁质阴茎长178 μm,柄2根,柄长100μm,柄宽13~15 μm,两柄间距188 μm,分支2条,呈心形排列,阴茎上有几丁质刺22根,分支末端的刺长是基部刺长的1/5.标本保存在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形态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2.
杰氏涡虫属一新种及中国一新纪录种(扁形动物门,单肠目,达氏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报道中国杰氏涡虫属1新种:丽杰氏涡虫Gieysztoria pulchra sp.nov.,标本采于广东省梅州市郊区鱼塘,对新种涡虫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与杰氏涡虫属所有物种进行了比较;中国1新纪录亚种:大变杰氏涡虫九刺亚种Gieysztoria macrovariata 9-spinosa Luther,1955,标本分别采自安徽芜湖市和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所有标本保存在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形态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3.
小达氏涡虫属一新种(扁形动物门,单肠目,达氏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中国小达氏涡虫属1新种:湖南小达氏涡虫Microdalyellia humanensis nov.sp.,模式标本采集于湖南新宁县莨山镇黄背村(26°44′N,110°84′E),对新种涡虫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所有标本保存在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4.
中国涡虫一新纪录科(扁形动物门,单肠目,盲扁虫科)背睾涡虫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中国涡虫单肠目1新纪录科背睾涡虫属1新种,即中国背睾涡虫Phaenocor asinensis sp.nov.。新种的主要鉴别特征是:外轮廓呈长子弹形,后缘呈刀切状;精巢长度占体长的2/3,位于卵黄腺的背部。阴茎表面小刺呈犬牙状,其内折部中段具4个矩形的粗刺。子宫有2个开口,一端连接卵巢,另一端连接生殖腔。卵黄腺呈条形,具短分支,左右卵黄腺无衔接。生活于淡水。标本保存在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形态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5.
达氏科中国一新纪录属一新种(扁形动物门,单肠目,达氏亚目)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报道了单肠目达氏亚目达氏科涡虫中国1新纪录属,杰氏涡虫属及1新种:深圳杰氏涡虫Gieysztoria shenzhensis sp.nov..对其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口涡虫属三新种(扁形动物门,大口虫目,大口虫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报道中国广东地区生活于淡水的大口涡虫属3新种:即中国大口涡虫Macrostomum sinensis sp.nov.;针大口涡虫M.acus sp.nov.;钝大口涡虫M.obtusa sp.nov..对其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所有标本保存在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中国多目涡虫属四新种记述(三肠目:淡水亚目:扁涡虫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记述多目涡虫属4新种:五台山多目涡虫,标本采自山西繁峙县和五台县;静乐多目涡虫,山西静乐县,泾源多目涡虫,宁夏泾源县;哈密多目涡虫,新疆哈密县。 相似文献
8.
达氏科中国一新纪录属及三新种(扁形动物门,单肠目,达氏亚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报道淡水扁形动物中国1新纪录属--小达氏涡虫属及3新种:木鱼小达氏涡虫Microdalyellia muyuensissp.nov.,神农架小达氏涡虫M.shennongjiae sp nov.,中国小达氏涡虫M sinensis sp.nov..前2种标本采于湖北省神农架木鱼镇的溪流,后1种采于广东汕头市郊区小河;对3新种涡虫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和比较,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容粗徨;刘旭坤;赵佳琪;汪安泰 《四川动物》2016,35(1):97-103
: 本文记述淡水涡虫类单肠目Rhabdocoela达氏科Dalyelliidae小达氏涡虫属Microdalyellia一新种,广东小达氏涡虫Microdelyellia guangdongensis Wang et Rong, sp. nov.,模式标本由卢彦宏于2013年6月9日采自广东省深圳市石岩水库(22°40'58\"N,113°53'42\"E);杰氏涡虫属Gieysztoria一新种,七星岩杰氏涡虫Gieysztoria qixingyanensis Wang et Rong, sp. nov.,模式标本由刘旭坤于2014年8月6日采自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区(23°04'32\"N,112°28'46\"E)。对2个涡虫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分别与小达氏涡虫属和杰氏涡虫属近似物种进行了比较。所有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动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11.
12.
报道采自宁夏、西藏的我国首次记录的突腹锤角细蜂属Cardiopsilus Kieffer,1908以及1新纪录种,长突腹锤角细蜂C.productus Kieffer,1908,附详细描述及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膜翅目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记述采自中国东北地区棘跳科1新纪录族小角棘跳族Oligaphorurini1新种,三江双型棘跳Dimorphaphorura sanjiangensis sp.nov.及1新纪录种,北极小角棘跳Oligaphoruraursi Fjellberg,1984,附详细描述及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三江双型棘跳,新种Dimorphaphorura sanjiangensis sp.nov.(图1~11)鉴定特征假单眼模式:身体背面32/033/333430,腹面11/000/000000,3对足第1亚基节分别具1个。拟单眼模式:身体背面不存在,腹面00/000/122203,3对足第1亚基节分别具两个。腹部第4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m0),第5节背面不具中间毛,第6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p0)。腹管每侧具7根远端毛,2根基部毛,不具前端毛。弹器退化为1个颗粒状的区域,后面具1+1根毛。具臀刺,乳突不明显。正模♀,采自黑龙江省洪河农场的旱田大豆地土壤层中;2010-10-01,常亮等采。副模:3♀♀,1♂,特征与正模相同,采集地点及时间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模式标本采集地三江平原。北极小角棘跳Oligaphorura ursi Fjellberg,1984中国新纪录(图12~19)鉴定特征假单眼模式:身体背面32/133/333430,腹面11/000/000000,3对足第1亚基节上分别具1个。拟单眼模式:身体背面不存在,腹面00/000/122200,3对足第1亚基节上不存在。腹部第3、4节背面具或不具中间毛,数目存在变异;第5节背面通常不具中间毛,很少具中间毛m0;第6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p0)。腹管每侧具7根远端毛,2~5根基部毛,不具前端毛。弹器退化为一个表皮皱褶状结构,后面具2+2根毛呈两排排列。具臀刺,乳突较明显。检视标本:15♀♀,采自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的旱田大豆地土壤层中,2010-10-01,常亮等采;11♀♀,5♂♂,采自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的小叶章草甸湿地土壤中,2011-05-26,武海涛等采。 相似文献
14.
记述采自青海省西宁市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中国1新纪录属,旁珠足甲螨属Parabelbella Bulanova-Zachvatkina,1967,及1新种,半刺旁珠足甲螨Parabelbella dimidiaspin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半刺旁珠足甲螨,新种Parabelbella dimidiasphna sp.nov.新种相似于锯毛旁珠足甲螨Parabelbella crenatosetosa,都具有短而单侧具刺刚毛,感器窝侧突(&)、(Sp)及梁间毛(蚴.新种具前背板凸起(Aa)和(母),假气门器(豇)中端密被微刺;而锯毛旁珠足甲螨Parabelbella crenatosetosa以不具有前背板凸起(Aa)和(却),假气门器(豇)整个部位密被微刺的特征区别于新种.检视标本:正模1头(75%酒精浸泡,QHHZBS-XLX-8-17),青海西宁互助北山森林公园(37°06′N,102°14′E;海拔3 075 m),柏树落叶层,2009-08-17,谢丽霞采.副模5头(75%酒精浸泡,QHXNDWY-XLX-2009-8-17),采集记录同正模.分布:中国(青海).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拉丁词“如庇如一半或对半″及“跏协刺”,意指新种假气门器(盯)端半部分密被微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卷叶蛛科一新属新种记述:蛛形纲:蜘蛛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采自安徽休宁县齐云山卷叶蛛科(Dictynidae)一新种。因该科内无可容纳此新种的属,故建立齐云蛛属Qiyunia gen.nov.并将新种定名为列氏齐云蛛,新属新种。文内列表比较了洞叶蛛亚科(Cicurininae)布朗蛛 Brommella和旋栓蛛 Lathys两近似属与新属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6.
拟细裳蜉属在我国大陆的首次发现及一新种记述(蜉蝣目,细裳蜉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首次报道发现于中国大陆地区的拟细裳蜉属Paraleptophlebia Lestage,并对中国新纪录种——弯拟细裳蜉Par-aleptophebia cincta(Retzius,1783)和一新种——奇异拟细裳蜉Paraleptophlebia magica sp.nov.的成虫作了描述和图示。 相似文献
17.
记述我国瘤姬蜂亚科Pimplinae顶姬蜂属 Acropimpla Townes 1新种,南岭顶姬蜂,新种 Acropimpla nanlingensis sp.nov.和1新纪录种,黄盾顶姬蜂Acropimpla flavoscutis (Cameron,1907).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膜翅目标本馆.南岭顶姬蜂,新种Acroipimpla nanlingensis sp.nov.(图1~7)鉴别特征新种从并胸腹节无中纵脊、小盾片和后小盾片黑色等特征与分布印度的黑盾顶姬蜂Acropimpla nigroscutis (Cameron,1907)相似,但可以从以下特征与后者区别:1)颜面完全黑色(后者颜面黄色);2)腹部第6、7节背板黑色端缘无黄色横带(后者第6、7节背板具黄色横带);3)并胸腹节密布刻点(后者并胸腹节光滑,散布稀疏刻点).研究标本:正模♀,广东南岭,2004-10-01 ~ 06,许再福采,编号200704546.分布:中国(广东).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模式标本产地地名.黄盾顶姬蜂Acropimpla flavoscutis(Cameron,1907) 中国新纪录(图8 ~15)研究标本:1♀,湖南武岗云山电视塔,2009-05-03,游群采,编号201008433.分布:中国(湖南);印度.注:分布我国的种类前翅小翅室略具短柄与原描述稍有差异(原描述前翅小翅室无柄).本种与内田顶姬蜂Acropimpla uchidai(Cushman,1933)较为相似,可从以下特征与后者区别:并胸腹节具中纵脊(后者并胸腹节无中纵脊),颜面上缘在触角窝之间有深缺刻(后者颜面上缘近平直,无明显缺刻).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报道钩马陆科的尾草马陆一新属 Uriunceustreptus gen.nov.及其模式种——少刺尾草马陆,新种Uriunceustreptus afemorispinus sp.nov.采自云南省个旧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