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L-15及IL-15受体 (IL-15R)阳性细胞在成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TL)、多发性骨髓瘤及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研制特异的可消除IL-15受体阳性异常细胞的新型导向药物 ,将人IL-15拮抗剂 (IL-15M)基因片段与人工改造的绿脓杆菌外毒素 (PE)变异体 (PEΔ293)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架融合 ,定向克隆在pET16b表达载体T7启动子的下游 ,得到质粒pET-IL15M-PEΔ293。从大肠杆菌相应重组菌株中通过Ni2+ NTA亲和层析纯化出融合蛋白IL15M-PEΔ293。IL15M-PEΔ293对IL-15R阳性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 AO2 均具有杀伤作用 ,对IL-15R阴性细胞系Jur kat则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而且过量的重组IL-15可以完全阻断融合蛋白对K562的细胞毒效应 ,说明融合蛋白的细胞毒作用具有靶向性。这些结果提示本文构建的融合蛋白在与IL-15IL-15R异常表达相关的疾病甚至耐药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IL 1 5及IL 1 5R阳性细胞在成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TL)、多发性骨髓瘤及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表达靶向于IL 1 5受体的两种融合蛋白 ,为研制特异的可消除IL 1 5R高表达细胞的导向药物奠定基础 .将人IL 1 5成熟肽基因及IL 1 5R拮抗剂 (IL 1 5M)基因片段分别与人工改造的人肿瘤坏死因子突变体 (TNFαM)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架融合 ,定向克隆在pET1 6b表达载体T7启动子的下游 ,得到质粒pET IL 1 5 TNFαM和pET IL 1 5M TNFαM .从大肠杆菌相应重组菌株中通过Ni2 + NTA亲和层析分别纯化出两种融合蛋白IL 1 5 TNFαM和IL 1 5M TNFαM .IL 1 5 TNFαM和IL 1 5M TNFαM对IL 1 5R阳性红白血病细胞K5 6 2的杀伤作用分别是TNFα的 4和 1 5倍 ,两种蛋白对IL 1 5R阴性细胞系Jurkat的杀伤作用则没有明显差异且均弱于TNFα .这些结果说明 ,两种融合蛋白特别是IL 1 5受体拮抗型蛋白IL 1 5M TNFαM对与IL 1 5 IL 1 5R异常表达相关的疾病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胞内段缺失的CD19蛋白截短体(CD19t)慢病毒表达载体pLVX-EF1α-CD19t-IRES-Puro,并建立稳定表达CD19t的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CD19t。方法:合成CD19t基因全长,酶切产物插入慢病毒载体pLVXEF1α-IRES-Puro,将重组质粒转染293FT细胞包装病毒后感染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采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19t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并通过ELISA检测K562/CD19t与CD19 CAR-Jurkat共培养上清中的IL-2浓度。结果:酶切鉴定与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 LVX-EF1α-CD19t-IRES-Puro;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到K562/CD19t细胞中CD19t的表达;ELISA结果显示表达的CD19t能够刺激识别CD19的CAR-Jurkat细胞分泌IL-2。结论:构建了CD19蛋白截短体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在K562细胞中表达,有助于进一步构建B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和验证CAR-T效能。  相似文献   

4.
构建抗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牙周炎基因疫苗p VAX1-HA2、pVAX1-HA2/IL-15,体外检测其在293T细胞的表达。以HA2基因(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素—血凝素基因编码区的核心功能区)为目的基因与IL-15基因为免疫佐剂构建真核表达质粒,用Lip2000介导瞬时转染293T细胞,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水平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5蛋白表达水平。重组质粒p VAX1-HA2、pVAX1-HA2/IL-15经酶切及DNA测序鉴定构建正确,转染的293T细胞能够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也可以检测到IL-15蛋白的表达。说明我们成功构建了真核共表达质粒pVAX1-HA2和p VAX1-HA2/IL-15,为下一步研制抗牙龈卟啉单胞菌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基因的克隆及高效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寡核苷酸介导的定向诱变技术构建了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IL2-PE40、IL2-PE40KDEL、IL2-PE66~(4Glu)和IL2-PE66~(4Glu)KDEL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可溶蛋白的20%~30%。此外,由于这一表达质粒在IL-2cDNA与PE基因连接处引入了唯一的SmaⅠ位点,其5'、3'端分别含有唯一的EcoRⅠ、PstⅠ位点,因此可方便地用其它基因替换IL-2或PE基因而获得相应融合蛋白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细胞系DLK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红系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itting时白血病细胞系K562、HL-60进行DLK1水平的检测.培养K562细胞,用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诱导其分化,观察DLK1在红系分化中的变化.结果:K562细胞DLK1mRNA、蛋白水平存在明显表达,HL-60细胞DLK1则不表达.通过RT-PCR检测了hemin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过程中各时间点DLK1mRNA的变化,显示随着K562向红系分化,DLK1mRNA的水平逐渐下降.结论:K562细胞表达DLK1,HL-60不表达DLK1.DLK1基因可能参与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过程,可能抑制其分化.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研究》2017,(2):125-129
为了构建过表达锌指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KLF4,观察其在白血病K562细胞中的表达,以RT-PCR法扩增人KLF4基因,构建pEGFP-KLF4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pEGFP-KLF4质粒电穿孔转染白血病K562细胞(K562/pEGFP-KLF4组),设pEGFP-C1空质粒转染K562细胞(K562/pEGFP-C1组)及空白K562细胞作为对照,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KLF4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用抗生素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建立稳定过表达KLF4基因的K562细胞株,随后用RT-PCR检测3组K562细胞中KLF4的m RNA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pEGFP-KLF4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该质粒转染K562细胞24 h后能观察到较高强度的绿色荧光;经G418筛选出的阳性克隆扩大培养后建立了稳定过表达KLF4基因的K562细胞株;与对照组相比,K562/pEGFP-KLF4细胞组KLF4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过表达率为65.71%(P0.05)。实验中构建的过表达KLF4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KLF4能在K562细胞中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白血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和嘌呤霉素(puromycin)抗性的K562.PM.RFP细胞株,便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研究中K562细胞的观察和筛选。方法采用PCR法获得RFP片段,将其插入到慢病毒pGC-FU-3FLAG-IRES—Puromycin载体中获得pGC—PM—RFP重组质粒,经脂质体转染到293T细胞中获得慢病毒LV—PM—RFP,有限稀释法检测慢病毒在293T细胞中的转染效率,用包装获得的慢病毒感染K562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RFP阳性的K562-PM—RFP细胞株。结果PCR及测序结果证实目的基因RFP正确克隆至慢病毒质粒中,经慢病毒LV—PM-RFP感染的K562细胞能在嘌呤霉素抗性培养基中存活,并稳定表达RFP。结论成功构建了慢病毒重组质粒pGC—PM-RFP,并获得了携带RFP及嘌呤霉素抗性基因的K562-PM—RFP细胞株。  相似文献   

9.
该文旨在利用CRISPR/Cas9构建G6PD基因c.1388GA突变的HEK293/K562细胞株,为G6PD缺陷症及其修复研究提供细胞模型。针对G6PD基因c.1388GA位点设计单链向导RNA(sg RNA)与突变同源臂,利用CRISPR/Cas9联合同源重组修复(HDR)构建G6PD基因c.1388GA突变的HEK293细胞株与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 qRT-PCR、Western blot检测G6PD基因表达; CCK8检测细胞增殖;G6PD/6PGD比值法检测G6PD酶活性;结晶紫染色与Annexin V-APC/7-AAD验证突变细胞株对氧化活性药物维生素K3与伯安喹的耐受情况。结果显示,成功构建CRISPR/Cas9双质粒载体系统;筛选单克隆细胞经测序鉴定显示,成功构建G6PD基因c.1388GA突变的HEK293与K562细胞株,且无脱靶;进一步发现, c.1388GA突变不影响HEK293与K562细胞G6PD基因mRNA转录与蛋白翻译,但细胞增殖减慢, G6PD酶活性下降;突变HEK293细胞对维生素K3与伯安喹的耐受力减弱,突变K562细胞对伯安喹耐受能力减弱。该研究成功构建G6PD基因c.1388GA突变的HEK293与K562细胞株,为G6PD缺陷症及后期基因修复研究提供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0.
锌指蛋白185(ZNF185)属于LIM结构域蛋白,参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ZNF185在正常人血液系统细胞中高表达,但目前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未见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中ZNF185的表达,发现ZNF185在HL-60和K56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为了阐明ZNF185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克隆ZNF185编码序列,转染K562细胞,MTT检测细胞增殖,发现过表达ZNF185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甲基化特异PCR分析表明:ZNF185启动子在HL-60和K562细胞中高甲基化,用5-氮杂-2′-脱氧胞苷处理K562细胞,促进ZNF185的表达,显著抑制细胞增殖.研究结果表明,ZNF185启动子高甲基化导致其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降低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减弱.可能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或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我们首次应用志贺毒素(Shiga毒素)A亚基基因(StxA)与IL2基因进行融合,并在二者之间插入IL2基因前10个氨基酸编码序列作为接头,构建了一种新的融合毒素StxA-IL2。所构建的融合毒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达到细菌总蛋白的15%~20%。经初步纯化后测活,结果表明StxA-IL2能特异地杀伤含中亲和力IL2受体的淋巴肉瘤细胞MLA114而对不含IL-2受体的HeLa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用白喉毒素跨膜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重组PCR构建了抗HER2单链抗体基因、绿脓杆菌外毒素 (PE)转位肽序列和活性型粒酶B(GrBa)基因相融合的sFv2 3e PEⅡ GrBa基因 ,以及N端包含PE部分转位肽序列的PEⅡ GrBa基因 .将这 2种粒酶B嵌合蛋白基因瞬时转染或稳定转染HeLa细胞及SKBR 3细胞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细胞计数、MTT、ELISA等方法 ,观察到细胞浆中表达的PEⅡ GrBa蛋白直接杀伤其表达细胞 ;而sFv2 3e PEⅡ GrBa表达后被分泌至细胞外 ,对产生它的细胞没有杀伤性 ,但能够特异识别并杀伤HER2阳性肿瘤细胞 .结果表明 ,抗肿瘤表面抗原的抗体能够介导靶向识别 ,转位结构域可以辅助效应分子活化、转位至细胞液并杀伤细胞 ,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  相似文献   

13.
IL-10_(23-57)-PE40可溶表达、纯化及其细胞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L-10的功能短肽(35肽,即IL10第23至57氨基酸残基)为导向部分与PE40(绿脓杆菌外毒素除去受体结合区后的剩余部分)融合分别置入pet20b(+)和pet28a(+)构建重组毒素IL102357PE40的两种表达质粒,其中置于pet20b(+)的重组毒素在BL21(DE3)pLysS中以周质分泌可溶形式表达,置于pet28a(+)的重组毒素在Rosettablue(DE3)中以高效胞质可溶形式表达;依次通过硫酸铵盐析、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铜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周质分泌成份,得90%重组毒素纯品;细胞活性实验表明,该重组毒素只对单核巨噬细胞有杀伤作用;细胞ELISA显示,该重组毒素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IC50为13.9pmolL)符合绿脓杆菌外毒素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以IL-10的功能短肽(35肽,即IL10第23至57氨基酸残基)为导向部分与PE40(绿脓杆菌外毒素除去受体结合区后的剩余部分)融合分别置入pet20b( )和pet28a( )构建重组毒素IL102357PE40的两种表达质粒,其中置于pet20b( )的重组毒素在BL21(DE3)pLysS中以周质分泌可溶形式表达,置于pet28a( )的重组毒素在Rosettablue(DE3)中以高效胞质可溶形式表达;依次通过硫酸铵盐析、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铜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周质分泌成份,得90%重组毒素纯品;细胞活性实验表明,该重组毒素只对单核巨噬细胞有杀伤作用;细胞ELISA显示,该重组毒素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IC50为13.9pmolL)符合绿脓杆菌外毒素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用细胞培养、酶细胞化学、同位素掺入等技术对新型单克隆抗体(Anti-LA18)抗K562-红白血病细胞株的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用含不同浓度Anti-LA18抗体的培养液培养24小时后,实验组K562细胞出现体积小,核质比缩小,核染色质浓缩、胞质内空泡增多等形态学改变.酶细胞化学方法显示实验组K562细胞酸性磷酸酶、氯醋酸AS-D酯酶、酸性醋酸酯酶等反应均有所减弱,以酸性磷酸酶反应减弱最为明显.以K562细胞各种酶阳性百分率表示酶活性变化指标,对照组与实验组具有明显差异(P<0.001).抑制胸腺嘧啶核苷结合法测定Anti-LA18抗体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现纯Anti-LA18抗体浓度的依赖性.18小时~3H-TdR释放法测定Anti-LA18抗体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显示出杀伤活性随Anti-LA18抗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酸性磷酸酶法检测体外培养细胞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人大肠癌细胞系(LO-VO)和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评价酸性磷酸酶(APA)法用于检测体外各类型细胞的增殖和杀伤作用。用直线回归分析光吸收度与每孔活细胞数的关系。结果表明,APA法能准确地反映检测的活细胞数(相关系数均>0.99)。本方法不仅能很好地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增殖作用,也能够检测顺铂对体外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APA法简单、灵敏,可以用于上皮和间质等贴壁和悬浮生长的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与禽流感病毒(AIV)HA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观察信号肽序列的有无及位置对HA-GFP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影响.[方法]应用PCR方法从H5N1亚型AIV质粒DNA中扩增出完整的或除去信号肽序列的HA基因片段,PCR产物经Xho Ⅰ和SmaⅠ双酶切后定向插入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的不同位点,将得到的重组体M1,M2和M3分别转化宿主菌DH5a,经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分析后,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F-C1,M1,M2和M3转染人胚肾细胞系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A-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HA蛋白的细胞百分数.[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HA-GFP重组表达载体M1,M2和M3,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到重组质粒转染的293T细胞表达强的荧光蛋白,信号肽的有无对HA-GFP融合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有显著影响,信号肽序列使HA-GFP融合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减少,而信号肽的位置对融合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信号肽的有无对HA-GFP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尽管目前化疗效果显著,但仍有部分儿童和成人B-ALL患者疗效较差、预后不佳.研究表明,ALL细胞表面免疫共刺激分子CD80(B7.1)表达降低或不表达,导致白血病细胞不能有效地被细胞毒T细胞(CTL)识别杀伤.然而,几乎所有的B-ALL细胞均表达CD19表面抗原.因此,本研究利用前期构建的CD19单链抗体(scFv)/CD80融合基因及表达的融合蛋白,通过融合蛋白中抗CD19scFv,将CD80结合到B-ALL白血病细胞表面,靶向激活CTL细胞,起到杀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在体外共培养实验中,该融合蛋白结合B-ALL细胞系Nalm-6细胞后,可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并产生较显著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以Nalm-6细胞在免疫缺陷小鼠(Mus musculus)中建立白血病动物模型,CD19scFv/CD80融合蛋白联合输注淋巴细胞可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本研究表明,该融合蛋白可使逃避免疫监视的B-ALL细胞有效地转化成抗原提呈细胞,进而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NPM1突变基因表达抑制K562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核仁磷酸蛋白(nucleophosmin,NPM1)突变是近年发现的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改变,为探讨NPM1突变对K562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将载体pEGFPC1-NPM1-mA转染K562细胞系,构建稳定表达NPM1突变蛋白的白血病细胞株(K562-mA)。利用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改变;细胞粘附、Transwell实验分别用以观察细胞体外粘附、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发现,NPM1突变转染后K562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同时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低。与未处理组和空载体转染组细胞相比,K562-mA细胞体外迁移能力有所增加,但细胞粘附及侵袭能力却明显减弱。提示NPM1突变基因的表达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为进一步深入探讨NPM1突变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的体外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变化、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对K562、K562/ADM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 CD8+、CD3+ CD56+双阳性细胞比率较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NF-7的分泌量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P< 0.05);在2.5∶1-2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共培养物对K562和K562/ADM的杀伤活性均高于单纯CIK细胞组,且差异显著(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对K562和K562/ADM的杀伤活性均高于CIK细胞,为DC-CIK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