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霉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霉菌病是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一类条件致病性真菌病,可引起易感人群鼻、脑、胃肠道、皮肤等多部位的感染。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渐有上升趋势。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对毛霉菌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肺毛霉菌病是一相对少见疾病,多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患者多数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慢阻肺等。本文报道1例肺毛霉菌病,患者为老年男性,合并糖尿病,以两性霉素B全身化疗辅以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病情痊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近30 a接合菌病流行情况及诊治现状。方法通过CNKI和Pubmed数据库搜索1976年来中国大陆地区接合菌病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结果病例报告206篇,共428例患者。感染类型以胃溃疡基础上合并胃肠毛霉菌病为主,其他常见感染类型为肺部、鼻眶脑和皮肤软组织。继发于糖尿病、消化道溃疡、外伤手术烧伤和其他无基础疾病患者多见。病原学诊断主要依赖镜检、培养和病理,仅35株菌鉴定至种的水平,其中6例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单独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体外药敏试验少,两性霉素B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为首选用药。428例患者中共死亡126例,占发病总人数的29.43%;其中以全身播散型感染死亡率最高,占此型感染人数的83.34%。结论中国大陆地区接合菌病感染率有上升趋势。感染类型以胃溃疡基础上合并胃肠毛霉菌病为主。应该提高形态学诊断水平,并积极开展分子鉴定,同时有条件情况下应进行菌种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巫红洁  杜川  唐姝丹  彭智民  潘绵鸾 《蛇志》2022,(4):493-498+507
目的 探讨肺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1月~2018年6月诊治的8例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8例患者中,男4例,女4例;年龄42.5~69.5岁,中位年龄59岁。其中基础疾病6例(2型糖尿病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应用免疫抑制剂1例,重度贫血1例),无基础疾病2例。1例无症状者为体检肺部阴影行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气促、消瘦等,发热3例;实验室检查:7例白细胞升高,4例C反应蛋白升高,6例血沉升高,3例血糖控制不佳,1例肝功能异常;肺部CT主要表现为大片实变、斑片渗出影、巨大空洞伴不完全坏死、结节等,支气管镜下检查可见病变部位支气管腔内肿物样改变。8例患者均通过肺组织病理学或痰培养找到病原学确诊,5例在入院前感染,3例在入院后感染,其中2例入住ICU感染。药物治疗以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3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或伊曲康唑3例,手术治疗1例,未抗真菌1例。治愈3例,死亡5例(62.5%)。结论 肺毛霉菌病...  相似文献   

5.
侵袭性曲霉菌病是重要深部真菌感染之一。曲霉菌可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但主要感染免疫受损人群。近年来中国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发病率、耐药率不断上升,死亡率极高(39%~100%),且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均较困难。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侵袭性曲霉菌病感染的现状,现就目前已有的研究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毛霉菌病具有破坏性并进展迅速,须紧急干预。自2013年欧洲毛霉诊疗指南制定以来,近年又有诸多研究进展,需要进一步更新。2019年欧洲医学真菌学联合会(ECMM)与真菌病研究小组教育与研究联合会(MSG ERC)联合发布最新毛霉病全球诊疗指南,提供了有益的诊疗策略及具体信息,但临床工作更应兼顾个体差异及国情。该文对最新指南的诊疗信息进行解读,并对比旧版诊疗指南改变以启示医学同道,思考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毛霉病是一种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的罕见侵袭性真菌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自2019年12月以来,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并引发第六次国际公共卫生事件,在此背景下印度大规模暴发了毛霉病。本文就毛霉病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于临床可疑毛霉病患者,应尽早完成影像学、真菌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以期实现毛霉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患者临床转归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侵袭性毛孢子菌感染主要包括真菌血症、单个器官感染和播散性毛孢子菌病,常发生于免疫低下人群,尤其因患有血液病或化疗而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活检和血培养等。由于毛孢子菌属种间鉴定的困难和标准化体外药敏试验的缺乏,毛孢子菌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1例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脓癣,通过病发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早期诊断并进行经验性治疗。方法提取病发及脓液中的真菌DNA,进行ITS区扩增、测序和比对;同时,对病发和脓液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对培养阳性菌落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体外药敏检测。结果病发和脓液DNA提取及ITS区鉴定提示红色毛癣菌;真菌镜检阴性;真菌培养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提示红色毛癣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其对特比萘芬高度敏感。诊断为红色毛癣菌所致头癣,予口服特比萘芬125 mg/d,治疗1个月后明显改善。结论直接提取病变组织DNA进行早期分子诊断能够能尽早明确致病菌种并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我国报道的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致病菌种及治疗策略。方法检索文献并回顾分析我国32例皮肤毛霉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索全文27篇,病例32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9.97岁,男女比例为9∶7,临床多表现为红斑、丘疹、结节,可缓慢扩展形成浸润性斑块伴溃疡坏死。诊断主要依赖于真菌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方法首选两性霉素B。结论原发性皮肤毛霉病是一种严重的毁容性深部真菌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利于及早诊断和治疗,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  相似文献   

11.
肺曲霉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是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类型,患者多有肺部基础病变或免疫功能异常,其影像学表现呈现多样性,诊断较为困难[1,2]。本文报告1例肺部黄曲霉感染致右上肺反复发生肺不张5年,最后经伊曲康唑治疗后痊愈病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国产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检测试剂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四次修订版)[1]收集临床确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临床诊断IPA、拟诊IPA、排除IPA四组病例。采用天津贻诺琦公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检测纳入的86例患者血清标本的GM浓度,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86例病例中,临床诊断27例、拟诊12例、排除47例。在3种不同的阳性判断标准下,敏感性:9444%、9630%、6296%;特异性:5625%、4576%、6441%;PPV:4474%、4483%、4474%;NPV:9643%、9643%、7917%。统计学分析证实标准1(即血清GM值〉095μg/L为阳性,〈075μg/L为阴性,075~095μg/L为灰区,未将灰区加入计算)在3种判断标准中最优,故选择其为最终判断标准。结论该血清GM检测试剂盒诊断性能较好,可以用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HIV阴性的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易感因素及免疫状态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我科确诊的1例HIV阴性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例特点,复习相关文献,以"马尔尼菲青霉菌"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以Penicillium marneffei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总结并分析其易感因素及可能的免疫机制。结果患者系中年男性,以间断发热、干咳、呼吸困难、多发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点。肺部影像学示双肺弥漫性病变,外院抗结核治疗无效,我院经皮肺穿刺组织真菌培养及病理诊断为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在以上数据库共检索出2 083篇文献,剔除非相关文献,以及可能重复、资料不全病例,共检索出HIV阴性者91例,其中45例有基础疾病。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可发生在于HIV阴性,因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疾病、器官移植等基础疾病或与真菌免疫相关基因的突变等致使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与储存宿主接触史、流行区域生活或旅游、环境暴露、气候湿度等易感因素有关,对以上患者应警惕是否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尽早确诊并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确诊7例,临床诊断16例。平均年龄(68.3±4.32)岁。其中22例使用广谱抗生素和15例长期使用激素,12例1年内住院>3次,11例年龄>70岁。病灶出现在双上肺占52.1%,双肺多发占21.7%,双下肺占13.0%,位于右中叶和左舌叶共占13.0%;其中5例(21.7%)出现晕征,4例(17.3%)出现"新月"征。结论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激素治疗、频繁住院等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曲霉菌的危险因素,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胸部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患者有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并分析自1991年以来我国报道少根根霉所致皮肤型毛霉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易感因素、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中国发表的少根根霉感染病例,所有纳入文献均需有明确的诊断依据。结果获得12例少根根霉致皮肤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平均年龄为46.83岁,男女比为5∶1,未控制的糖尿病为最常见的基础疾病,而外伤往往为最常见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扩展性糜烂、溃疡、黑痂,诊断主要依靠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两性霉素B联合局部清创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患者结局3例死亡,2例截肢,7例好转。结论少根根霉是毛霉病最常见致病菌之一。早期诊断进而针对性地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肺曲霉菌病(CPA)临床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临床诊断CPA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在诊断为CPA55例患者中,34例诊断为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15例亚急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4例单纯性肺曲霉菌球,2例曲霉菌结节。在CPA患者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9例(52.7%),恶性肿瘤6例(10.9%)、肺结核5例(9.1%)、哮喘4例(7.3%)、支气管扩张4例(7.3%)、间质性肺疾病1例(1.8%)。CPA患者最常见症状是咳嗽(94.5%)、咳痰(81.8%)、咯血(54.5%)和发热(36.4%)。最常见胸部CT扫描异常是空腔(96.4%)、结节(63.6%)、渗出或实变(7.3%)和胸膜增厚(5.5%)。结论 CPA患者多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是CPA患者最常见的类型。积极寻找病原学和影像学证据,必要时行肺穿刺及肺切除手术,尽早开始抗真菌治疗,改善CPA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6例儿童毳毛内癣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因素、常见的致病菌,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儿童毳毛内面癣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治疗史和动物接触史等,皮损鳞屑培养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患者给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或联苯苄唑乳膏和(或)口服特比萘芬联合治疗。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有动物接触史,14例有既往外用药物治疗史。致病菌鉴定结果为13例须癣毛癣菌、1例紫色毛癣菌、1例犬小孢子菌、1例未生长。16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达到临床和真菌学治愈。结论毳毛内面癣主要为接触动物引起,主要致病菌为须癣毛癣菌。及时有效地进行真菌学检查有助于毳毛内面癣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部CT联合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实验在白血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集临床诊断为IPA的白血病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和GM实验。结果 CT表现出现结节及晕征17例,出现楔形实变影3例,弥漫分布粟粒或小结节模糊影4例;1例表现为两肺散在斑片影伴周围"卫星灶"。15例抗真菌治疗有效,治疗过程中GM值降低至正常;8例进展、GM值升高,之后调整抗真菌治疗方案有效、GM值降低;2例患者感染无法控制,GM值上升或虽有下降但一直处于阳性水平。结论肺部CT检查联合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实验可监测临床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真菌性肉芽肿在感染性肉芽肿中占第二位。引起肉芽肿的真菌种类繁多,包括球孢子菌、组织孢浆菌、芽生菌、隐球菌、副球孢子菌、孢子丝菌、着色芽生菌、暗色丝孢菌、链格孢霉、霉菌性足分支菌、洛博芽生菌、鼻孢子菌、结合菌、斑替支孢霉等,此外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等也可引起肉芽肿。该文综述真菌性肉芽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抗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的单克隆抗体,并基于获得的抗体建立用于快速准确检测曲霉菌感染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期可用于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临床诊断。方法:提取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后免疫BALB/c小鼠,筛选与制备抗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法与Western Blot方法开展单克隆抗体检测性能分析,使用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初步应用于曲霉菌感染血清检测。结果:获得抗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单克隆抗体5株,均可特异性识别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以其中性能最佳的3C9抗体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3C9抗体配对为基础,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通过初步评价确定该方法可应用于临床侵袭性曲霉菌病血清检测,并且该方法与现有商品化试剂盒相比检测背景值较低,可更有效区分曲霉菌感染阴阳性血清。结论:本研究筛选获得针对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该抗体为基础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具有潜在转化应用前景,可为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