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田棉铃虫卵估值抽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岩钦  陈玉平 《生态学报》1985,5(2):136-146
由于棉铃虫卵在棉株上的空间分布结构属负二项分布,并且它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特征系上部卵量明显较下部为多,这样,本文应用了二阶抽样技术代替当前国内采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允许误差为10%时,每株抽取上部15个叶蕾,每块棉田共抽60株棉株。 抽样单位的大小对于抽样的时间消费与抽样精确度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确定最适的抽样单位也是很重要的。本文根据棉铃虫卵在田间个体群平均占据的面积大小,提出一次调查6抹(2行×3株/行)棉株较单株为优。即在棉田中每次调查6株,共调查10次 新的抽样方法较当前国内应用抽样法,提高效率2.2—2.6倍。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测定油松毛虫越冬幼虫静态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揭示越冬幼虫在上树时序过程中扩散或聚集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从越冬幼虫上树开始到结束,随着幼虫由树下逐渐向树上转移,分别以株为单元,轮为单元和枝为单元进行了3种抽样的调查,通过测定其种群聚集度指标,根据Mont Lloyd(1967)给出的判断法,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谐波分析法来研究越冬幼虫种群与其环境之间所表现的种的特性反应和行为。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海南省乐东县、东方市和昌江县腰果种植区的黄獠蚁Oecophylla smaragdina Fabficius发生情况,结果表明,3个腰果种植区均有较为丰富的黄猄蚁资源.调查发现,常年失管的腰果园黄猄蚁资源较为丰富,这些腰果园人为活动干扰少,有利于黄獠蚁的自然定殖、繁衍和扩散.黄猄蚁蚁巢在腰果树北面(3.1个/株)分布数量最多,其次为西面(2.3个/株)和东面(2.0个/株),南面(0.9个/株)蚁巢数量最少.黄猄蚁蚁巢长度和宽度、蚁巢长度和离地高度以及蚁巢宽度和离地高度均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隐性性状分离分析(Segregation analysis)时,由于抽样属截尾选择(truncate selection),这势必会出现一个向上偏倚(bias)。为了校正这一偏倚,曾提出了多种方法。其中,Weinberg's先证者法较为常用,即f=(∑α(r-1))/(∑α(s-1))。其原理,多数教科书中解释为:通过略去一部分αα个体来补偿被遗漏的A-个体。这种解释对初学者较难理解。本文拟用数理统计原理对本公式予以论证,以帮助初学者从理论上掌握这一方法。 在对某种隐性性状作分离分析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总体中的全部同胞组都包括在我们的统计范围内。通常只需从总体中抽查一定容量的样本就可了解到总体特征。这里我们将Aα×Aα婚姻型所生子女  相似文献   

5.
梁振中 《昆虫知识》1990,27(3):141-144
根据中黑盲蝽田间分布规律,初次提出以虫株百分率来估测百株虫量的简易调查法。经检验认为,估测百株虫量理论值与实查百株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用平行线式与随机式抽样方法比较估测法与实查法同总体平均数的差异程度,均表明前者差异相对最小。还明确估测法的相对允许误差水平在10%左右,同时确定了盲蝽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6.
二化螟种群密度的克力格估值及其模拟抽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设计可靠合理的二化螟幼虫种群密度抽样方案,从二化螟幼虫空间分布原始总体出发,另构建了一个随机总体和一个顺序总体,采用无放回随机抽样、间隔变程以上无放回随机抽样和基于克力格估值且初始点随机的顺序抽样对3总体进行了模拟抽样比较.结果表明,间隔变程以上随机抽样对原始总体平均数的估计优于随机抽样,且随总体聚集程度增加,间隔变程以上随机抽样愈优;正确识别种群空间格局极为重要,对聚集分布总体采用随机抽样和对随机分布总体采用间隔变程以上随机抽样均将降低抽样估计精度.针对随机抽样在应用上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统计学克力格估值、初始点随机的顺序抽样方案:它以初始点随机保证随机性,以顺序抽样保证可操作性,以二化螟种群空间分布的区域变量属性保证克力格样本较调查样本对局域样本和总体的平均数估计为优;且聚集范围一定时,总体聚集强度愈大,克力格样本局域估计和全局估计愈优于调查样本;取样间隔(以变程为标准)极为重要,样方的空间布局要平衡考虑相互独立的样方对数和变程范围内的样方对数。  相似文献   

7.
牧草盲蝽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牧草盲蝽一代成虫在棉田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是由环境作用所致。当t=1.64 D=0.2时,其最适抽样数为:N=92.7441/x+46.8797。若防治指标为0.1头/株,则最大抽样数为975株,防治的上下限为:T_9(N)=0.1N±0.7461N~(1/2)。田间调查时,可用有虫株率对平均密度进行简易估计,其公式为: x=1.4219[-ln(1-p)]~(1.0646)。  相似文献   

8.
导管染色取白菜或萝卜幼苗(幼苗长有3—4片叶,叶长不超过20厘米为宜),清水洗净后将根浸入红色水液中(红墨水与水1:3)一小时,待叶片边缘开始发红取出,洗去根系的红色。脱叶绿素将上述幼苗浸于95%酒精中(全部浸没),叶片自然舒展,水浴加热。待叶片变成白色时即可取出观察。此时可见叶柄中的维管束和叶脉被染成红色(从根颈部开始几条清晰的红线通过叶柄直达叶的侧脉)。作成切片显微观察,可见导管被染成红色。  相似文献   

9.
宋国春  侯素玲 《昆虫知识》1993,30(3):147-148
<正> 我们于1989~1990年,在山东省微山县对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Treitschke)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研究方法 在大豆鼓粒期,选择4块有代表性豆田,进行连片调查,调查样方为1m~2,在1m~2内随机取大豆5株,分别调查5345、2290、789和1680株。以调查大豆被害荚代替豆荚螟幼虫。取样60m~2,以不同的抽样方式进行抽样,分别记载各样本内的被害荚数。以每块田为1组,用波松、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自然授粉不良的形成原因,该文以罗汉果品种“大地二号”的种苗为材料,采用定点定时方法调查罗汉果雌雄株访花昆虫,同时利用GC-MS对雌雄株叶片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雄株上观察到访花昆虫102种,分属于8目29科,其中包括蜜蜂科、眼蝶科、夜蛾科和天蛾科等传粉昆虫类群; 在雌株上观察到访花昆虫69种,分属于7目16科,但未观察到上述传粉昆虫类群。雄株访花昆虫的物种丰富度、多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均显著高于雌株(P<0.05),Jaccard相似性分析显示,雌株和雄株访花昆虫达到中等不相似水平。在雄株叶片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7种,优势成分为萜烯类化合物,占总含量的67.31%; 在雌株叶片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2种,优势成分为烷烃类化合物,占总含量的44.27%。雄株具有较多特有成分,包括7种萜烯类和3种酯类成分,占总体成分的45.45%; 雌株的特有成分较少,包括4种烷烃类和1种酯类成分,占总体成分种类的22.72%。Jaccard相似性分析显示,雌株和雄株的挥发性成分总体上达到中等不相似水平,其中萜烯类和酯类的相似度更低,达到极不相似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罗汉果雌雄株之间,由于挥发性化合物在优势成分上的重要差异,以及特有成分的大量存在,可能导致了它们访花昆虫类群的显著差异,进而影响了罗汉果的自然传粉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 1980~1982年,我们对金针虫的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研究方法 我们在旬邑、周至、礼泉选择茬口、虫口不同的农田14块(其中:春季10块,秋季4块),按比例均匀布点取样调查,取样比例为4%(4号田为全部挖检),每点1m~2,每点分为4个分点,每分点0.25m~2(0.5×0.5m),以分点为单元记载虫种和数量。根据调查结果,按0.25m~2统计出自然分布频次数,然后依照Poisson分布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田间昆虫种群数量的研究工作中,要正确地估计出该种昆虫种群在其种作物田内的总体数,或它对某种作物的为害程度时,比较经济和有科学依据的办法是应用抽样方法。因为抽样理论不仅可以告诉我们对被研究对象的适当抽样数量,而且还可告诉我们抽样估值的误差情况,这样就使研究质量有了保证。但如何能准确地反映出被研究对象的实况,和保证抽样指标与总体中同一指标的标准离差为最小,则除对被研究对象的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了解外,必须熟悉抽样的理论,然后根据这些知识才能确定采用适合于它的抽样方法。 抽样的方法,按组织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种: 1.简单随机抽样法(或称纯随机抽样法); 2.分层抽样法(或称典型抽样法、分区抽样法); 3.集团抽样法(或称成组抽样法); 4.二阶抽样法; 5.双重抽样法。 在上述每种抽样法中,又分为无放回抽样与有放回抽样两种,前者又称不重复抽样,后者称为重复抽样。由于抽样时是用随机抽取,而随机抽取的方法,室内常用的是抽签法或随机数表。田间在昆虫方面所常  相似文献   

13.
斑须蝽在烟田的空间分布及田间抽样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调查和计算、明确了斑须蝽一代成虫在烟田的空间分布为负二项分布。得出当t=1.64D=0.4时的理论抽样数为:n=29.2813/(?)+7.2404。如果防治指标为0.25头/株,则最大抽样数为125株,同时还得出序贯抽样的累积虫量界限为:T_0(N)=0.25N±1.1152N~(1/2)。通过不同随机抽样方法的相对密度的可靠性统计,得出了该虫的田间随机取样以平行线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麦长管蚜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汝霖  徐艳霞 《昆虫知识》1991,28(3):135-137
本文运用4年调查资料,通过丛生指标、聚块性指标的测定,阐明了麦长管蚜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并进一步用Taylor的幂法则,-M回归分析法,-M模型的改进型测定分布格局的内在结构。得出当t=1、D=0.2时的理论抽样数为:n=130.9325/m+7.075。如果防治指标为10头/株,得出复合序贯抽样的累积虫量界限为:T_0(N)=10N±8.9818 N~(1/N),T(N)=exp(6.7024—0.3506lnN)。它比单纯的序贯抽样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黄尾密鲴性腺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长在湖南地区水库环境的黄尾密鲴,雌、雄鱼性成熟一般为2冬龄。在具备繁殖条件的水库,其黄尾密鲴能自行产卵、受精、繁衍后代,不具备条件的,不能自然产卵,其卵母细胞只能发育到初级卵母细胞阶段(Ⅳ时相),而精细胞则能完成由精原细胞发育到精子的全部发育过程。冬季,达性成熟的黄尾密鲴,雌性卵巢为Ⅲ期,雄性精巢为Ⅳ期。每年的4月份,黄尾密鲴开始达人性腺成熟期,5月中旬至6月初为它的生殖盛期。初级卵母细胞由Ⅲ时相发育到Ⅳ时相基本是同步性的,卵巢成熟系数在一年中只出现1次高峰,经组织学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黄尾密鲴系一年1次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6.
尼罗罗非鱼性腺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南地区生长于池塘环境的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性成熟日龄是110—130天,雄性比雌性普遍早熟20天。精细胞的发生能够完成由精原细胞到精子的全部发育过程,同样,卵细胞的发生也能完成由卵原细胞到卵子的全部发育过程。初级卵母细胞处于Ⅲ时相阶段时,可由包被卵周的滤泡细胞分泌产生放射膜,但放射膜不在动物性极形成受精孔,也无精孔细胞的分化,证实尼罗罗非鱼是属于非受精孔受精类型。初级卵母细胞由Ⅲ时相发育到Ⅳ时相是非同步性的,产后卵巢的组织学结构为第Ⅳ期,卵巢系数在繁殖季节可出现三次高峰,证实尼罗罗非鱼是属于多次产卵类型。通过对精巢组织学的研究,发现尼罗罗非鱼的第Ⅰ期精巢是自然两性嵌合体。    相似文献   

17.
聚类分析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研究某种生物种群动态或生产量时,要调查不同时期中一定区域内某种生物的数量,一般是通过抽样来进行。在非均匀分布情况下,为了既提高抽样的有效性,又合理地减少抽样数,降低工作量,可用分区(层)(stratified)抽样法。再据各分区在所调查大面积区域内的比率,用加权均数求得该大区域内的该种生物数量。而对一大区的分区(层),可据某次随机抽样的资料用聚类分析法求出。它不仅可解决变  相似文献   

18.
四、地下蠕动昆虫集团估计法 土壤昆虫种类繁多,习性不一,而且各期变态(me-tamorphism)也不一定一样,所以其抽样调查方法亦须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土壤害虫调查研究的特点为:1.土壤害虫的分布不仅受其本身习性所决定,而且决定于士壤、肥力、地势和植被。2.土壤害虫调查和天空飞翔昆虫或水生昆虫一样无自然抽样单位而只有人为抽样单位,但地面蠕动昆虫则有自然抽样单位(如一片叶、一林植株)。3.土壤害虫调查工作量较大,因为既要挖土又要从土中筛分出害虫来,所以很强调减少些抽样土方容积,以达到一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结合简单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和连续重复抽样的特点,基于中心极限定理,本文设计了适用于大批量石制品抽样调查的具体方案,通过边抽样、边评价的方式,利用有限的样本量推断总体特征,并将其实际应用到大窑遗址二道沟地点石制品的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该抽样方案对于石制品的物源追溯、遗址区域调查等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红壤丘陵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探讨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含量的特征,在湖南省桃源县选取典型样区,通过密集取样,分析了红壤丘陵景观单元内水田、旱地、林地、果园4种典型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0~20 cm)SOC和SMB-C含量.结果表明,典型红壤丘陵景观单元中SOC含量高低的顺序为水田(16.0 g·kg-1)>旱地(11.2 g·kg-1) >果园(9.5 g·kg-1)>林地(8.4 g·kg-1),SMB-C含量则为水田(830 mg·kg-1)>旱地(361 mg·kg-1)>林地(200 mg·kg-1)>果园(186 mg·kg-1),且在不同利用方式下SOC与SMB-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本研究区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SMB-C含量变化可以敏感地指示SOC的动态.研究结果还表明,将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林地开垦为果园或耕地后,表层土壤 SOC含量不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