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西中奥陶统庙坡组中的笔石(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前言新疆柯坪一带晚石炭世地层相当发育,所含化石异常丰富,其中以(竹蜒)类为主。这个含(竹蜒)地层过去曾被那琳(R.Norion,1941)称为康克林组。康克林组的岩性主要是石灰岩,所含的(竹蜒)类一直没有描述发表。西尼村(1957)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一书中,曾列举了若干晚石炭世(竹蜒)类种属名单,但化石的描述和图影都还没有见到。本文主要是把我所张日东、俞昌民、陆麟黄及笔者以及北京地质学院杨式溥1957年在新疆柯坪苏巴什康克林组中采集的(竹蜒)类加以描述。1957—1959年地质部在天山西南麓工作的一地质队寄交我所鉴定的材料,也一并在本文中研究。本文描述的(竹蜒)类共计12属46种6变种,分属于5亚科。其中1新亚科,23新种。  相似文献   

2.
这篇短文是报导河北省北部康保三面井附近发现早二迭世栖霞期(竹蜒)类的事实。标本是河北省地质局李裕民及鞠紫云等同志在1958—1959年间采集的。鞠紫云称这个含(竹蜒)地层为三面井组。这个组在康保三面井附近大致可以分为三部,自上而下为:3.灰绿色及灰黄色细粒砂岩,含植物化石。约100米2.深灰色石灰岩,富含(竹蜒)类、珊瑚类及海百合茎等。约30米1.灰黄色细粒砂岩,未发现化石。约16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建宁化县泉下镇石灰窑下村上石炭统达拉阶(竹蜒)类的系统研究,共描述(竹蜒)类10属35种,包括3个未定种.根据(蜒)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两个(竹蜒)带、三个亚带:Ⅱ.Fusulina-Fusu-linella带,3)Fusulina quasicylindrica亚带,2)Beedeina mayiensis亚带和1)Fusulinella helenae-Pseudosta ffella paradoxa亚带,Ⅰ.Pseudoendothyra ninghuaensis带.为该区以及我国石炭系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的素材.  相似文献   

4.
新疆柯坪及其邻近地区晚石炭世的(竹蜓)类(Ⅱ)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种的描述(竹蜒)目(Fusulinida M.-Maclay,Rauser et Rosovskaya,1959)希瓦格(竹蜒)科(Schwagerinidae Dunbar et Henbest,1930)希瓦格(竹蜒)亚科(Schwagerininae Dunbar et Henbest,1930)希瓦格(竹蜒)属(Schwagerina Moeller,1877)属型:Borelis princeps Ehrenberg,1842壳粗纺缍形到纺缍形,包卷一般为内紧外松。旋壁由致密层及粗蜂巢层组成,其厚度为内圈薄外圈增厚。隔壁全部全面褶皱,褶曲一般很窄,上部可见两相邻隔壁经常粘结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描述的(竹蜒)类,是赵宗溥先生等于1956年在青海省西南部唐古拉山中段开心岭地区(东经92°18′,北纬33°40′)采集的。这些(竹蜒)类均产于灰白色块状石灰岩中。标本编号分别是V_3、V_(3b)和K_(5O) V_3和V_(3b)号标本位于开心岭西侧,K_5号标本位于开心岭东侧;中间被一断层切断。这些标本经笔者研究共得6属2种,有7个标本不能确定种名。化石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6.
简讯四则     
△江苏省教育学会生物教学研究会于1987年11月19日—21日,在无锡市召开了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研讨会。(翁德宝) △苏州市一中结合本校教学特色,为在该校实习  相似文献   

7.
西藏二叠纪(竹蜓)类概貌兼论二叠纪䗴类动物地理区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国际上仅有少数学者(D. J. Gobbet, 1967和C. A. Ross,1967)作过相当于我国早二叠世栖霞期和茅口期的筵类动物地理区的探讨,但整个二叠纪的筵类动物地理分区,还没有人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在西藏搜集了一些二叠纪(竹蜓)类的新材料,现结合我国华南、西南、东北、内蒙古以及其  相似文献   

8.
安徽和县下石炭统和州段中的(竹蜓)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和州段是扬子江下游下石炭统最上部的一个地层单位,主要由石灰岩组成,厚只十余米。其中所产珊瑚类已由俞建章(1931)作过研究,(竹蜒)类从未描述发表。本文研究的材料是1960年本所何炎等同志在和州段的标准地点安徽和县香泉镇夹山关附近采得的。和州段在夹山关附近的大致程序如下:上复地层——中石炭统黄龙羣  相似文献   

9.
岷山北部竹类开花状况及对大熊猫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6年12月、2007年7~8月对岷山北部4县的竹类开花及大熊猫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该区域竹种单一,仅有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和缺苞箭竹F.denudata两种竹类,其中华西箭竹的分布面积最大;(2)该区域竹类从2004年开始出现开花现象,到2007年调查时开花过程已基本结束,开花竹面积达73 082 hm2,占竹类分布面积的51.36%;(3)在整个开花过程中,大熊猫实体被发现的频次增加,没有发现病、饿、死大熊猫的个体,现有大熊猫分布在竹类未开花的迭部县东部和舟曲县境内.此次竹类开花枯死,使该区域原有的大面积的大熊猫栖息地消失,因此需要加强对栖息地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使之尽快恢复成为大熊猫适合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0.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和无锡市两地夏秋季急性胃肠炎人星状病毒(HastV)的基因亚型。收集2015~2016年6~11月江苏省南京市和无锡市两地夏秋季急性胃肠炎患者粪便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粪便中HAstV的病毒核酸,对阳性标本ORF2区进行RT-PCR扩增及测序,与GenBank公开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基因亚型情况。江苏省南京市和无锡市两地夏秋季急性胃肠炎HAstV感染的比例为15.26%,其中50%为合并其它急性胃肠炎病毒感染,HAstV感染以秋季流行为主,包含HAstV-1a(group 2)亚型和HAstV-4c基因亚型,并且这2个亚型在两地均有分布。HastV在婴幼儿人群中感染率较高;HAstV-1a亚型为在江苏省南京市和无锡市两地首次发现及报道的亚型,可能为欧美输入性毒株,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国内HAstV分子流行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中国南方早二迭世地层的分层,以往多依据(竹蜒)类及珊瑚,腕足动物化石研究得较少,除黄汲清教授的著作中有零星的报导之外,尚无系统研究。特别是早二迭世晚期,世界各地古地中海的大部分地区,腕足动物无论在数量或种类方面,都占据显著地位,因此,从腕足动物方面进行二迭纪沉积的对比,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新疆拜城地区晚石炭世四射珊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的珊瑚化石是1974年新疆区调大队、新疆地质科学研究所和武汉地质学院联合组成的地层分队,采自南天山哈里克套南坡拜城县老虎台晚石炭世晚期~*康克林组料~(**)。该组是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不均匀互层,富含(竹蜒)类、腕足类、珊瑚和菊石,厚9.34米。文中共描述四射珊瑚9属12种,其中11新种,2未定种(表Ⅰ)。这个珊瑚动物群,既有三带型块状群体的Eokepingophyllum,Kepingophyllum,Ivanovia和三带型的单体珊瑚Carinthiaphyllum~(***),还有单带型单体珊瑚Lophoca-  相似文献   

13.
湘东南早二叠世栖霞期早期的Schwagerina cushmani䗴类群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一前言根据古生物和地层发育的特征,湖南二叠纪地层的分区大致以"雪峰古陆"为界,分为湘西北区和湘东南两个区(周祖仁,1979,图1).湘东南下二叠统栖霞组的(竹蜓)类自下而上可以分为四个带,即Schwagerina cushmani带、Staffella vulgaris(sp. nov.)带、Misellina claudiae 带和 Parafusulina multiseptata 带.本文所讨论和描述的即介乎上石炭统船山组 Pseudoschwagerina 带与下二叠统栖霞组 Staffella vulgaris 带之间的 Schwagerina cushmani 带的(竹蜓)类动物群.湘东南的这一(竹蜓)类动物群所包含的(竹蜓)类与陈旭(1934)列入"臭灰岩"底部的大部分(竹蜓)化石  相似文献   

14.
对茅口期类动物群灭绝过程的分析揭示 ,若将类物种按壳体大小分为两类 ,从动物群物种分异度、物种净增速率的变化来看 ,大个体 (壳长 >6mm)物种与小个体 (壳长≤ 6mm)物种的灭绝过程并无明显的区别。根据壳壁等特征 ,茅口期类可分为南京类、希瓦格类、费伯克类和新希瓦格类 4个主要类群 ,各主要类群及其壳体大小不同的物种灭绝过程有明显的差异。在灭绝事件早期 ,各类群及其壳体大小不同的两类物种所受的影响有所不同。在早期的灭绝中 ,南京类、新希瓦格类、希瓦格类中壳长 >6mm和费伯克类中壳长≤ 6mm的物种显著减少 ,而希瓦格类中壳长≤ 6mm以及费伯克类中壳长 >6mm的物种则未受明显的影响。在茅口期晚期 ,由于灭绝压力的增大 ,除南京类外 ,所有类群及其物种无论个体大小均受到重创 ,导致类动物群物种分异度陡然下降研究结果证明 ,在灭绝强度较小时 ,类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如壳体大小、壳壁特征对物种的存活率有一定影响 ,而在集群灭绝的高峰期间 ,这些特征则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湖南嘉禾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早期的䗴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记述了湖南嘉禾袁家附近一个上石炭统船山组及下二叠统栖霞组剖面,系统研究了该剖面的(竹蜓)类共14属44种。其中船山组的(竹蜓)类自下而上分为两个(竹蜓)带:Triticites 带,Pseudo-schwagerina 带;栖霞组包括三个筵带:Misellina claudiae 带,Sphaerulina hunanica 带及Parafusulina undulata-Schwagerina chihsiaensis 带。另外描述了船山组中的9个新种。  相似文献   

16.
江苏滨海县的(竹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江苏滨海县一带的地表均为第四系覆盖。当前研究的材料均采自钻井,钻井位置在滨海县城附近及其东北部。(竹蜓)类保存在灰岩和砂质灰岩中。滨海一带的(竹蜓)类1958年就已发现,原  相似文献   

17.
新书评介     
《中国春蜒分类》 The Gomphid Dragonflies of China (Odonata:Gomphidae) 赵修复著 福建科技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这部四百多页的巨著,是著者五十余年对春蜒科(Gomphidae,过去称箭蜒科)研究的总结。 书的总论部分包括中国春蜒科分类简史、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与中国春蜒分类系统。系统中将前人的上春蜒亚科(Epigomphinae)并入了春蜒亚科(Gomphinae),因之中国春蜒科包括4亚科,除春蜒亚科外还有哈春蜒亚科(Hageniinae)、林春蜒亚科(Lindeniinae)及著者早年所建立的钩尾春蜒亚科(Onychogomphinae)。  相似文献   

18.
竹花叶病毒(Bamboo mosaic virus,BaMV)是目前为止被发现感染竹类惟一的病毒,除了巴西、夏威夷及琉球有过零星报道外,台湾对此病毒有较深入的研究[1~13].BaMV在台湾地区的竹类栽培区普遍发生,可危害4个属、14个种、3个变种和3个栽培种[14,15],其中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和绿竹(Bambusa oldhamii Munro)遭受危害最为严重,主要竹产地染病率可高达90%以上,给台湾的竹产业造成了严重危害[16].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笔者在《湘东南早二叠世栖霞期早期Schwagerina cushmani(竹蜓)类群》一文中,对湘东南栖霞期的(竹蜓)类的分带和对比作了概略的叙述,并对最下面的一个(竹蜓)类化石带着重进行了研究(周祖仁,1982)。本文是继上述一文之后,对区内栖霞期中、晚期的Staffella vulgaris(sp. nov.)带,Misellina claudiae 带和 Parafusulina multise-ptata 带,作一讨论并对主要的(竹蜓)类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0.
竹花叶病毒(Bamboo mosaic virus,BaMV)是目前为止被发现感染竹类惟一的病毒,除了巴西、夏威夷及琉球有过零星报道外,台湾对此病毒有较深入的研究[1~13]。BaMV在台湾地区的竹类栽培区普遍发生,可危害4个属、14个种、3个变种和3个栽培种[14,15],其中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