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塑料大棚对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在杨梅Myrica rubra Sieb.et Zucc.发生与危害的影响。【方法】在杨梅园修建塑料大棚,使用糖醋酒液监测棚内外的种群动态、日活动高峰;使用盐水浸泡果实和果蝇成虫羽化的方法调查棚内外杨梅虫果率。【结果】在杨梅成熟前,斑翅果蝇种群数量和杨梅虫果率在大棚内外无显著差异。而在杨梅成熟期,棚内的斑翅果蝇数量和杨梅虫果率显著少于棚外的。在果实采摘完成后,棚内斑翅果蝇数量显著多于棚外。田间观察实验显示,斑翅果蝇成虫日活动高峰期在清晨(7:00—9:00)和傍晚时分(17:00—19:00)。这种现象塑料大棚内外一致。【结论】在果园建立塑料大棚可显著减轻斑翅果蝇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光照强度对苹果果实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光照强度对于果实温度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一天中 ,日落后和日出前 ,果实表面温度都接近气温。树冠外围暴露果实表面温度主要来源于气温和由于吸收光能后转化成热能所增加的温度。当光照强度较低和持续时间较短时 ,光照对果实表面温度的影响较小。不同月份光致果实温度增加的幅度有所不同 ,6~ 10月日光致最大果实温度的变化幅度范围为 14 .4 6~ 18.98℃。光照强度与光致果实增温具有极显著相关 ,其回归方程为 Y=0 .0 0 88x 6 .0 97,r=0 .4 3382 * * 。遮荫由于减少了果实表面接受的光能 ,因而可以明显降低果实表面的温度  相似文献   

3.
1961-2010年桂林气温和地温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超  周广胜 《生态学报》2013,33(7):2043-2053
关于气温变化特征已有大量研究,但是关于地温变化及其与气温的关系研究还较少.以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广西桂林气象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61-2010年桂林气温和0-80 cm各层地温的年代和季节变化趋势、地气温差变化、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以及气温和地温关系.结果表明:气温与各层地温有很好的相关性.各年、季平均气温和各层平均地温大部分呈显著的升高趋势,但气温和地温的增温速率不一致,即升温存在非对称性;年均气温低于各层地温1.3-2.1℃,气温的增温速率和增温幅度分别为0.184℃/10 a和0.8℃,高于除0 cm外其它各层地温的变化;气温、5-40 cm地温在冬季的增温最多,0 em和80cm地温分别在秋季和夏季的增温最多;春、夏季,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温呈减小趋势,春季气温小于0-15 em而大于20-80 cm地温,夏季气温小于0-40 cm而大于80 em地温;秋、冬季,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温呈增加趋势,秋、冬季气温小于各层地温;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四季气温比除0 em外其它各层地温的响应更快.近50年来,各层地温和气温的温差减小了0.1-0.4℃(0 em地温和气温温差除外),这主要是因为气温的增加幅度要大于地温,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气温差的减小幅度加大.桂林年均地温和四季气温、地温大多无气候突变现象,仅有年均气温和夏季80 em地温分别在1997和1977年出现气候突变.春季气温和5-80 cm各层地温的异常偏低年较一致;秋季气温和40、80 cm地温的异常偏低年相同;夏、冬季气温和地温的异常年份对应性较差;而年均气温和各层地温的异常偏高年较一致.  相似文献   

4.
Li QM  Zi XZ  Yu XC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061-2068
对山东省泰安市下挖0、0.5、1.0、1.5m节能日光温室(不同下挖深度温室的结构参数完全一致)太阳直射辐射能截获量进行分析,研究了2009年12月20日—24日(冬至日前后)和2010年6月19日—23日(夏至日前后)温室环境因子日变化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随着下挖深度的增加,下挖壁面在温室内的阴影面积逐渐增加,进入室内的太阳直射辐射逐渐由南向北迁移,地面辐射/后墙辐射值逐渐减小;日光温室下挖深度在0~1.0m时,下挖越深,温室气温和地温增温效果越显著、保温效果越好,下挖深度达1.5m时增温效果则显著下降、最低地温偏离度增大;下挖越深,温室内光照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大.兼顾温室的采光与保温性能,泰安地区10m跨度的下挖式日光温室的适宜下挖深度应不超过1.0m.  相似文献   

5.
冬季高温对白三叶越冬和适应春季"倒春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瑞莲  赵梅  王进  张萍  朱露英  赵彦宏 《生态学报》2012,32(14):4462-4471
暖冬和春季"倒春寒"已严重影响着多年生植物生长发育。选择建植3a的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inn)为试验材料,在入冬采用搭建塑料大棚模拟暖冬方法,通过在建棚前、建棚后、冬季融冻胁迫、春季揭棚后和"倒春寒"过程中测定棚外和棚内白三叶植株高度和叶片抗逆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揭示未来暖冬对白三叶生存和生态园林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棚外气温均温低于0℃,白三叶叶片经历了冻融胁迫,棚内温度高于0℃,叶片始终未结冻。搭棚前,棚内外试验地白三叶生长势无差异。搭棚后100d棚内白三叶株高是棚外的3倍,但揭棚后3个月棚内外白三叶株高一致。另外,冬季虽然棚内外白三叶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SOD、CAT、POD)均随气温下降而增高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但棚外白三叶叶片上述生理指标均高于棚内。在春季揭棚后2d,冬季棚内生长的白三叶不仅叶片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急剧增加并高于揭棚前和棚外白三叶,而且叶片SOD和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急剧增加也明显高于棚外白三叶。在春季"倒春寒"时,冬季棚内外不同温度下生长的白三叶叶片细胞膜透性快速升高、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POD和SOD活性均上升,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冬季零度以上低温可延缓冬季白三叶绿叶期和单个叶片的寿命,可使白三叶安全渡过春季"倒春寒",未来暖冬不会降低白三叶抗融冻能力和其返青生长势。而这与白三叶能快速应对环境温度变化,通过调整生理代谢使叶片中快速积累渗透调节物和激活抗氧化酶防止氧自由基积累抑制膜脂过氧化,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不同材质果袋春夏季节套袋对黄瓜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冬冠3号”黄瓜品种为试材,于春夏生长季节(4—7月份)在日光温室中研究了白膜袋、鲜膜袋、白纸袋和黄纸袋4种套袋处理对黄瓜果实微环境、果实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及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晴天还是阴天,所有套袋处理的袋内光照强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大,温度提高;白纸袋增温效果最好,鲜膜袋内相对湿度最高,黄纸袋内光照最弱。单株单瓜套袋和单株果实连续套袋试验均表明,套袋后果实鲜重增长加快,瓜长度增加,瓜皮色显著变浅。连续套袋后,单瓜重普遍提高,大头瓜率降低,但化瓜率、弯瓜率和尖头瓜率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变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普遍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白纸袋和鲜膜袋的提高,黄纸袋和白膜袋的降低,但与CK间的差异均未达到5%显著水平。套袋可有效降低果实中氧化乐果的残留量,其中黄纸袋效果最好,其次为鲜膜袋、白膜袋和白纸袋。综合考虑各指标,认为春夏季节黄瓜果实套袋栽培应优先选用白纸袋,鲜膜袋和白膜袋不适宜在该季节使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模拟和塑料大棚试验,研究了普通尿素和矿物改性包膜尿素对土壤pH值及大棚内有害气体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内模拟试验条件下,两种氮肥施用初期均导致土壤pH值上升,并于1周后达到最大值,上升幅度超过50%,随后开始下降,至第5周回到初始水平.大棚内施用两种氮肥均使棚内NH3、NO2和O3浓度增加,其中施用普通尿素处理的NH3、NO2日均挥发量均大于矿物改性包膜尿素;施用普通尿素处理使大棚内土壤的NH3、棚内NO2和O3的最高浓度达到42.36、41.95和86.00 μg·m-3·d-1,3种气体浓度均达到了有害气体伤害植物的临界阈值;NH3、NO2挥发强度受棚温和光照强度的影响,O3浓度随光照强度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8.
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地温时空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亚热带丘陵茶园连续4年进行稻草覆盖与白三叶草间作对茶园地温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园地温具有明显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和位相滞后现象,与茶树的年生长发育周期各阶段的最适温度非常吻合.稻草覆盖与白三叶草间作改变了土壤热量交换层(地表层)的性质,具有升温时降温和降温时增温、保温的双向动态调控作用,降低了日较差,增强了同一土层温度的稳定性,其调控效果为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13:00>19:00>7:00,降温大于增温和保温,降温幅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增温和保温随气温的下降而加强,间作白三叶草的降温效果大于稻草覆盖,保温效果则相反.茶园地温时空变化转换点得到调节,显著地降低了有害高温的出现次数,明显地降低了持续高温期的土壤温度,有效地缩短了极限高温时间.  相似文献   

9.
桃树体不同部位果实着色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树体冠层不同部位桃果实着色机制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晚熟桃品种‘霞晖8号’为试材,研究了果实3个典型发育时期(硬核期、膨大期、成熟期)树体冠层上部、中部外围、中部内膛和下部的温度、光照环境因子变化动态,并就其对果皮色泽、色素含量的影响及与果实着色相关的基因表达特点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与冠层下部果实相比,‘霞晖8号’冠层上部、中部外围和中部内膛成熟果实果皮a~*/b~*(红色饱和度/黄色饱和度)显著较高。(2)冠层下部成熟果实的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最低而叶绿素含量最高,且与其他部位间差异显著。(3)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差异表明,果皮花色素苷合成是多基因协同调控的过程。(4)果实转色前,低光照强度抑制了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对UFGT、DFR、CHS基因的调控作用最明显;果实成熟期,与高光照条件相比,低光照条件下果皮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上调表达。研究认为,树体冠层不同部位光照条件差异可能是导致果实着色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它通过调节与果皮花色素苷积累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控制果皮的着色。  相似文献   

10.
黄瓜霜霉病是对黄瓜生长发育危害最大的世界性病害。通过两年共10个处理的田间对比试验发现,大棚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发展与环境温度条件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5℃—48℃),棚内日最高气温越高,发病期越晚,病越轻,产量越高。控制方法是:在大棚内日最低气温稳定大于10℃后,每隔一天对大棚进行一次40—47℃、并维持2小时左右的高温处理(其中大于42℃持续1.5小时左右,大于45℃持续1小时左右),然后大面积通风换气。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杨梅的冷藏保鲜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沂 《生命世界》2002,(2):35-35
杨梅原产于我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其中以浙江省的杨梅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在杨梅成熟期正值水果淡季的初夏,因其果色鲜艳,汁液丰富、酸甜适度,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在常温的2—3天后,杨梅果实就出现脱水裂口汁液溶出,并产生霉变现象,因此杨梅只适作为鲜销或作加工原料,而不耐贮藏。在生产上,如果利用冷藏的方法,并结合配套的贮藏技术,则可延长杨梅的贮运时间。一、杨梅果实的生物学特性杨梅果实为核果球形,其食用部分为密生的囊状体,肉质多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振动而极易引起囊状体细胞的破裂,使汁液外流,果实…  相似文献   

12.
光、温湿度对柑桔木虱发育、繁殖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余兵 《生态学报》1989,9(4):348-354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11000lx以下(6小时光照时为15000lx)、每天光照时间在18小时以内,光照强度越大,光照时间越长,柑桔木虱雌成虫的产卵前期越短,产卵量越大,死亡率越低。 温度为15—34℃,相对湿度为43—92%范围内,温湿度对柑桔木虱卵的孵化率影响较小。柑桔木虱若虫在高温(34℃)、高湿(85%,92%)下死亡率高;适温(20—30℃)、低湿(43—75%)下死亡率低。湿度对柑桔木虱卵及若虫发育历期影响不大。在温度为15—34℃范围内,温度与卵及若虫的发育历期呈抛物线关系。柑桔木虱卵及1—5龄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9.41℃、8.30℃、9.72℃、8.92℃、9.61℃及9.07℃,有效积温分别是:60.03日度、39.78日度、26.82日度,33.23日度及74.49日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修剪方式对红富士密植园树冠内枝(梢)叶片空间分布和光分布特征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重剪、轻剪均明显改善了树冠内部光照条件,轻剪处理树冠内小于30%的相对光照强度占树冠体积的14.6%,大于80%的高光区占11.2%;重剪处理树冠内小于30%的相对光照强度占树冠体积的12.8%,大于80%的高光区占28.8%.轻剪处理第1年的果实产量相对较高,而重剪处理第1年的果实产量较低,但二者都明显提高了果实的品质.各处理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表现为:轻剪株﹥重剪株﹥对照株,而可滴定酸的含量则相反;重剪株果实花青苷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轻剪株,对照株最低.从产量品质两方面分析,轻剪是目前苹果密植园改造比较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除内袋时间及摘叶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JX  Yue YL  Wei QP  Wang XW  Zhang Q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8):1947-1952
研究了红富士苹果除内袋时间、摘叶时间和摘叶数量对冠层光照条件、果实品质及一年生枝条贮藏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内袋时间适当提前可明显提高单果质量、果皮花青苷含量和果实着色面积(P<0.05),与9月30日(果实采前18 d)除内袋处理相比,9月24日(果实采前24 d)除内袋处理的单果质量、果皮着色面积和花青苷含量分别提高了10.98%、28.15%和13.44%,但除内袋时间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当分别摘除果实周围15、30和45 cm以内的叶片后,果实周围的光照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3种摘叶处理均极显著提高了果实周围的相对光照强度(P<0.01),比摘叶前分别增加了70%、95%和115%;摘除果实周围30~45 cm以内的叶片有利于果皮着色和花青苷的积累;不同摘叶处理对枝条贮藏营养和第二年的萌芽率无显著影响.表明提前摘除内袋,并摘除离果实30~45 cm距离以内的叶片对果实外观及品质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绿色微囊藻的混合营养生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绿色微囊藻(Microcystis viridis)在混合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以及葡萄糖,光照强度和pH对绿色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微囊藻混合营养生长与光能自养生长相比,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对数期延长,生物量显著提高;随着初始葡萄糖浓度在0~18.0g/l范围内增加,同一光照条件下明显提高了藻细胞的生长速率,但在初始葡萄糖浓度18.0~36.0g/l范围内,同一光照条件下葡萄糖浓度的高低对藻细胞的生长速率不再有更大的影响;在光照强度24~112μE·m-2·s-1范围内,初始葡萄糖浓度相同条件下藻细胞的生长速率及对葡萄糖的藻体得率都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但当光照强度在112~200μE·m-2·s-1时,绿色微囊藻的生长速率增加幅度较小,出现了光饱和现象;当pH处于8.0~10.0间,明显促进了绿色微囊藻的生长,偏离该范围越大,越抑制绿色微囊藻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青梅树叶片某些光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六月上旬检测青梅树叶片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的反应、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表明青梅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2-3千勒克斯和35-40千勒克斯。在新梢旺盛生长期的晴天。叶片的光合速率于10时和15时出现两次高峰。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直接受光照强度的制约,同时还受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培养条件对筛选根瘤菌突变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紫外线照射后的宁南2 号根瘤菌(Rhizobium legum inosarum Linglan 2)在不同光照和温度培养下表明,光照强度越大,照射时间越长,根瘤菌损伤就越大,存活率就越低,生长速度就越慢,而且光照还会降低突变株的耐酸碱特性。虽然培养温度对根瘤菌存活率和耐酸耐碱特性影响不大,但根瘤菌的生长和分裂速度则与温度有关。由此说明,培养条件在根瘤菌突变体的筛选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3个品种杨梅果实为材料,将采后果实分为未成熟(immature)、成熟(mature)和完熟(ripe)3种不同成熟度,在20℃下48 h贮藏过程中,每隔3 h检测一次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并分析成熟过程相关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未成熟和成熟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合成变化呈现典型的跃变型果实特征,而在完熟果实中检测不到呼吸和乙烯跃变过程.未成熟和成熟杨梅果实中PAL活性趋于提高,而完熟果实的呈下降变化,这一结果与矢车菊-3-葡萄糖苷(Cy-3-Glu)含量变化相吻合;CIRG值与杨梅果实Cv-3-Gl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结果显示杨梅果实属于跃变型果实.  相似文献   

19.
树冠覆膜对金柑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七君  陈传武  邓崇岭  刘萍  牛英  唐艳 《广西植物》2020,40(7):1046-1053
树冠覆膜技术已在金柑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研究以阳朔金柑为材料,树冠覆膜作为处理,不覆膜作为对照,分别测定处理和对照的树冠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观测处理和对照的叶面积、叶长、叶宽及叶绿素含量,测定处理和对照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光合作用指标,并分析处理和对照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金柑树冠覆膜处理后,树冠的光照强度降低、温度上升、湿度下降、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下降且最大降幅是对照的21.39%,果实的可滴定酸降低,但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固酸比及糖酸比等果实品质指标提高。金柑树冠覆膜处理减少了树冠的光照,降低了净光合速率,但增加了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从而保障了光合同化物的累积,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同时,树冠覆膜处理还提高了树冠白天的气温,降低了可滴定酸,增大了固酸比和糖酸比,因此从总体上提高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2年4月—2013年5月大洼日光温室内外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外小气候变化特征及温湿度效应。结果表明:晴天、多云、阴天和降水时温室内最高气温为28.9~29.6、23.8~27.5、14.6~22.9和10.3~21.4℃,比温室外高5.5~33.5℃;晴天、多云、阴天和降水时温室内最低气温为5.3~9.0、6.8~9.9、5.8~11.0和4.0~7.9℃,比温室外高2.5~20.8℃。4种天气条件下温室内最低相对湿度为44.8%~67.7%、59.4%~78.3%、74.7%~91.8%和82.4%~99.9%,比温室外高0.8%~27.1%;温室内最大相对湿度比温室外略高或持平。温室内外温差在白天尤其中午前后较大,在夜间较小;而湿度差在夜晚或凌晨较大,在白天较小或无差异。晴天增温增湿效果高于其他天气条件,冬季增温增湿效果高于春季和秋季。温室内总辐射日出前和日落后为0W·m-2,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