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群体遗传结构的协方差阵主成分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基因频率矩阵的中心化(或均值化)协方差阵主成分分析方法在人类群体遗传结构研究中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方法:从基因频率矩阵的结构特征入手,分析中心化、均值化协方差阵主成分分析与标准化相关阵主成分分析在特征根、特征向量以及降维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实例比较不同方法在解释群体遗传结构特征上合理性。结果:中心化(或均值化)协方差阵的主成分不仅反映了基因变异程度的“方差信息量权”,而且反映了基因间相互影响程度的“相关信息量权”;标准化相关阵的主成分反映的仅是“相关信息量权”,不包括“方差信息量权”。通过比较中国26个汉族人群HLA-A基因座中心化协方差阵和标准化相关阵2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证实中心化协方差阵主成分分析方法在特征根与特征向量、保留主成分的个数和对主成分的群体遗传学解释的合理性等方面均优于标准化相关阵主成分分析方法。结论:在对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应使用中心化(或均值化)变换消除基因频率矩阵中量级的影响,然后在用其协方差阵提取主成分。  相似文献   

2.
毛兰属植物由于近年来同属于兰科的石斛属植物的过度采挖,而取代名贵中药石斛类作为药材应用。为了了解其化学成分及能否替代石斛应用,本文对毛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毛兰属植物研究所涉及的种类仅5种,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出化学成分13种,包括菲类、9,10-二氢菲类及二聚体、联苄、甾体和脂肪族化合物等结构类型。药理研究表明,一些成分如毛兰素和毛兰菲在抗肿瘤和抗氧化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活性。开展毛兰属植物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及资源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根草为唇形科鼠尾带根全草植物,是著名的广西道地药材和常用中药,对白血病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抗癌作用,主治菌莉、腹泻、肠炎、肺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感冒等症。为快速鉴别和评价不同产地中药红根草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该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对不同产地红根草进行检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及载荷因子等方法对不同产地样本进行鉴别。结果表明:(1)在1800~600 cm-1范围内,不同产地红根草根系在1727、1635、1551、1513、1442、1373、1255、1154、1036、795、776、690 cm-1等处均有较强的振动吸收,表明不同产地红根草主要化学组分构成比较相似。(2)红外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红根草化学成分的差异与地理位置有明显对应性,产地相近的地区红根草化学成分的较似,产地较远的区域红根草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有自己的特征。(3)通过PCA载荷因子分析,可以得出比原始图谱更多的化学成分信息,对主成分聚类贡献较大的吸收峰主要表现在1670、1630、1616、1579、1473、1411、1159、1129、1082、1042、1000、972、946、913、891、806 cm-1附近,进一步揭示出不同产地红根草化学成分差异主要是红根草内酯和甾醇类成分,以及主要有效成分红根草邻醌和丹参酮类成分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为红根草的引种栽培及良种选育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石豆兰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豆兰属植物由于近年来同科石斛属植物的过度采挖,而作为名贵中药石斛类药材使用。为了解其化学成分及能否替代石斛,对石豆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从石豆兰属植物一共分得化合物60多个,包括菲类、联苄、苯丙素、黄酮、甾体和挥发性成分等结构类型。药理实验表明.广东石豆兰具有抗肿瘤作用。开展国产石豆兰属植物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及资源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平台,获得了采样区域11个生态因子值.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分析了石斛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同种石斛不同产地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土壤类型与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年降水量与金钗石斛中石斛碱积累呈极显著正相关;温度是影响鼓槌石斛中毛兰素含量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浙江是铁皮石斛的最佳产地,贵州是金钗石斛的最佳产地,而云南是鼓槌石斛的最佳产地.
  相似文献   

6.
4种石斛属植物花朵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石斛属植物花朵中的挥发性成分,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结合GC-MS 技术测定了鼓槌石斛、罗河石斛、细叶石斛和密花石斛盛花期的花朵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 从4 种石斛属植物花朵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7 种, 包括酯类、萜烯类、醇类、烷类、醛类、酮类、醌类、芳香族和含氮化合物。4 种石斛花朵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差异明显。鼓槌石斛和细叶石斛的主要香气成分是3-蒈烯, 相对含量分别为84.606% 和71.251%。罗河石斛挥发性成分中水杨酸甲酯相对含量最高(57.449%), 其次为D-柠檬烯(22.416%)。密花石斛花朵主要挥发性成分是2-亚甲基-4,8,8-三甲基-4-乙烯基-双环[5.2.0]壬烷(82.013%), 其次为α-法尼烯(4.699%)。这些对于香型石斛兰品种的培育和兰花精油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夏科  赵志国  吴巧芬  蒋庆鸿  仇硕 《广西植物》2021,41(7):1104-1111
为了解几种石斛属植物鲜花挥发性成分,该文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结合GC-MS技术分析了7种石斛(含2个品种)花朵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1)从7种石斛(含2个品种)中共鉴定出52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萜烯类、酯类、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烷烃类、醇类和酮类等7类,其中萜烯类总相对含量最高,为83.25%~94.93%,为主要挥发性成分。(2) 7种石斛共同含有(1R)-(+)-α-蒎烯、D-柠檬烯和顺式-β-罗勒烯等3种成分,每个品种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中,顺式-β-罗勒烯在鼓槌石斛、细叶石斛、流苏石斛、翅梗石斛和春石斛‘H1’等5种石斛中的含量均最高,分别达到46.09%、46.40%、39.02%、65.96%和54.34%;(1R)-(+)-α-蒎烯在鼓槌石斛、流苏石斛、翅梗石斛、春石斛‘H1’和春石斛‘818’等5种石斛中的相对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34.11%、25.61%、15.26%、21.11%和23.21%; D-柠檬烯在翅萼石斛和翅梗石斛中的含量较高,分别为16.02%和6.86%,而在其他5种石斛中的含量均较低。(3)β-蒎烯在流苏石斛和翅萼石斛中的相对含量高达19.39%和45.95%,桧烯仅在春石斛‘818’中能检测到(12.24%)。这些含量较高的成分可能为主要的香气成分或特征性香气成分。综上结果认为,7种石斛花朵挥发性成分既含有相同的成分也含有不同成分,且含量随种类的不同而不同。这些结果可为研究石斛属植物花香代谢以及产品开发等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海南野生石斛中必需微量元素与必需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几种海南野生石斛(红头金石斛、重唇石斛、流苏金石斛、华石斛、密花石斛、刀叶石斛)及人工栽培的金钗石斛,进行了人体及植物必需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每种石斛中均含有植物和人体所需的7种微量元素和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流苏金石斛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其他种.人工栽培的金钗石斛其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与海南野生石斛比较,差异不大,仅在Fe、Mn两个元素均低于野生种.本文还进行了植物必需微量元素与必需氨基酸相关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金翅夜蛾亚科的数值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用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对金翅夜蛾亚科分类的性状做进一步分析,说明各性状对分类的重要性和性状的变异方向,并对用协方差矩阵和相关矩阵进行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说明对本问题(分类指标全是定性指标)适宜用协方差矩阵做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沙拐枣属植物的数值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陶玲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5):1073-1085
选择了中国19种沙拐枣属(CalligonumL.)植物,共测定及引用了35个形态分类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MANOVA)和主成分分析(PCA),分别对形态因子进行了单元和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种间形态指标均差异显著,冠幅(BC),木质枝枝节长度(LKWB),果实直径(DF),雄蕊长度(SL),同化枝枝节长度(LKAS)和同化枝化枝角度(ARAS)指标在沙拐枣属植物的数值分类上,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分析意义。依据平方欧氏距离,应用类平均法(UPGMA)将19种沙拐枣植物聚为5类,系统聚类结论与主成分分析的三维排序结果基本一致,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瑞香属和荛花属为瑞香科瑞香亚科的落叶或常绿灌木,中国西南部是瑞香属和荛花属的重要分化中心。全世界共有瑞香属95种、荛花属70种,中国分布有瑞香属52种、荛花属49种。瑞香属和荛花属的分类学研究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花盘形状和果实类型在传统分类中一直是区分瑞香属和荛花属的典型特征,而花盘形态和果实类型在2个属中存在交叉和过渡,部分植物分类学家根据这些特征将两个属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归并。该研究采用数量分类法对瑞香属77种(变种)和荛花属62种(变种)植物,选取32个形态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显示两属均未形成单系类群。在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分析的贡献值为35.56%,传统分类中用来区分两属的花盘形状、叶序及果实类型等特征对前3个主成分贡献相对较小,因此,传统分类学中对这两个属进行区分的性状并没有典型的分类学意义。同时,聚类图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散点图均不能将这两个属区分开来。数量分类研究结果显示两属植物存在明显的交叉,支持瑞香属和荛花属不是两个独立自然类群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探讨3种石斛属植物的种间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金钗石斛、铁皮石斛和齿瓣石斛三种石斛属植物的种间关系。10个引物产生的113条DNA扩增片段中,106条(93.81%)具有多态性,利用113个RAPD标记,计算遗传距离,利用非加权组平均法建立聚类图。结果表明,RAPD标记技术较好地从分子水平揭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和齿瓣石斛三种石斛属植物的遗传背景、亲缘关系,并为后期在DNA水平上对药用石斛的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3.
地黄属和崖白菜属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地黄属Rehmannia和崖白菜属Triaenophora的8种植物55个形态学、细胞学、花粉学等性状指标, 根据种间欧氏距离, 利用NTSYS-pc Version 2.10e 软件中的UPGMA聚类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 首次对这两个属进行数值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 地黄属与崖白菜属是两个自然类群, 除地黄属内的高地黄与裂叶地黄在UPGMA聚类中不能分开外, 其他物种都能很好地分开。数量分类支持最近新发表的神农架崖白菜新种。  相似文献   

14.
霍山石斛和铁皮石斛干花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同一生长条件下2种石斛干花所含主要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并评价成分的抗氧化作用。用国标法检测两种石斛干花的主要成分,用清除DPPH和铁氰化钾还原法研究成分的抗氧化性。霍山石斛干花粗蛋白、维生素C、单宁、总酸、多酚、黄酮含量与铁皮石斛干花的差异显著(P0.05),粗多糖、粗脂肪含量与铁皮石斛干花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石斛干花均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其中霍山石斛干花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铁皮石斛干花,两种石斛干花提取液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以霍山石斛干花提取液的抗氧化性表现较强。霍山石斛干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性,更具备新食品研究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麻作为一种古老的药用植物,其植株含有许多天然的化学成分。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从大麻中分离得到565种化学成分,分为植物大麻素和非大麻素两类。这些化学成分具有镇痛、抗肿瘤、抗恶心呕吐、治疗精神及大脑疾病、抗炎、抗菌等作用,其作用机制在近50年才逐渐被揭示,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大麻植株中的活性成分、植物大麻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大麻素的分析方法、医药用途及大麻素药物开发等5个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开发大麻的药用潜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艳  司民真  李家旺  李伦  张德清 《广西植物》2016,36(10):1253-1258
红外光谱图峰形峰位大体一致,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同,是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等生物大分子振动谱带构成。该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对姜科植物姜亚科2族6属29种植物进行光谱测试,分析比较姜科同族不同属和同属不同种植物在红外谱图上表现出的差异。将1800~1000 cm-1进行二阶导数处理,并对差异较大的1750~1400、1200~1000 cm-1两个波段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用吸光度比值A1516/A3424、A1449/A3424来反映二苯基庚烷和姜辣素的相对含量,再将二阶导数据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姜科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姜辣素与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在族属间和属种间有差异,两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在同族不同属植物中差别很大,在同属不同种植物中大体一致;姜科植物的糖类化学成分以单糖和多糖为主;在族属级的水平分类中,2族6属姜科植物的分类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吻合,并从光谱角度建议心叶凹唇姜的族级分类应该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可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法可以应用于姜科植物的分类。该研究结果为姜科植物的分类系统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SSR标记和生物学性状进行桃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生物学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对50个桃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将两种标记所得结果进行比较.14个生物学性状揭示出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0.9,均值为0.4;而13对SSR引物揭示出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2~0.97,均值为0.75.对两种标记进行共表型相关系数检测,结果显示两种结果无明显差异.经Mental检测,两种标记之间相关性较差,这可能与形成机理差异大有关.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生物学性状方面品种主要分为3个组且与果肉性状相关,而分子方面品种主要分为2组,与地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应用HPLC分析方法同时测定藏药提宗龙胆和线叶龙胆两种植物花中落干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4种苦苷类成分的含量.采用Econosphere C18色谱柱(250×4.6 mm,5 μm),以甲醇-0.5%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结果表明,除提宗龙胆中未检出獐牙菜苦苷外,其它成分均在两种植物中存在,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13种石斛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AFLP技术对13种石斛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E ACT/M CAC、E AAC/M CAC和E ACA/M CAC分别对这13种材料进行扩增,得到丰富的条带。在100-300bp共得到346条带,多态性带342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8.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54处,可将13种材料分为Ⅰ、Ⅱ、Ⅲ类。Ⅰ类包括:串珠石斛、铁皮石斛、广东石斛、重唇石斛、晶帽石斛、细叶石斛、滇桂石斛、报春石斛、玫瑰石斛、球花石斛;Ⅱ类包括:鼓槌石斛;Ⅲ类包括:美花石斛(花,浅红)、美花石斛(花,淡白)。AFLP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标记技术对石斛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分类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对石斛兰属黑毛组6种石斛进行药效成分测定及营养价值评价,为石斛种质资源鉴定、分类及药材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黑毛组6种石斛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硫酸-苯酚法、热浸法、气相色谱法和酸水解法-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多糖、醇溶性浸出物、石斛碱和17种氨基酸含量。黑毛组6种石斛中多糖含量介于0.59%~17.08%,含量最高的翅梗石斛与含量最低的长距石斛相差28.95倍,均低于药典规定铁皮石斛多糖不得少于25%的标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介于7.62%~13.54%,均高于药典中规定铁皮石斛不少于6.5%的标准,含量最高的翅萼石斛为标准的两倍;6种石斛样品中均未检出石斛碱;6种石斛均含有色氨酸以外的17种氨基酸,总量介于3.45%~4.53%之间;6种石斛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介于52.42~83.74,除处子石斛外其余石斛SRC值均高于70;统计描述分析表明,6种石斛中多糖变异系数最大(137.24%),其次为醇溶性浸出物(18.95%);相关性分析表明,营养成分之间存在一定显著相关性(P0.05),而药效成分与营养成分及药效成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黑毛组6种石斛氨基酸含量丰富,可提供高品质蛋白,药效成分差异显著,表明其药理作用不同,应根据成分和含量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和应用。本研究对药用石斛良种选育和石斛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