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索了超声波对石榴皮鞣花酸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利用超声萃取和酸水解一步提取鞣花酸,分别探讨了萃取温度、水解酸度和超声时间对鞣花酸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在最佳工艺条件:萃取温度60℃,水解酸度1.5mol/L,超声萃取30min时,鞣花酸提取率最高达4.3%.结论:超声波萃取石榴皮鞣花酸工艺具有低成本、节能和高效的特点,值得在医药和食品加工企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鞣花酸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大鼠肥胖预防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鞣花酸高剂量组(高脂饮食+30 mg/kg/d鞣花酸,EAH),鞣花酸低剂量组(高脂饮食+10 mg/kg/d鞣花酸,EAL),阳性对照组(高脂饮食+37.8mg/kg/d奥利司他,O),模型对照组(高脂饮食+10 mL/kg/d 0.5%CMC钠溶液,HFD)和空白对照组(普通饮食+10 mL/kg/d 0.5%CMC钠溶液,ND),连续给药10周,测量体重、进食量、体脂、肝重、肾重,计算脏器系数和脂肪系数,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和肝脏组织细胞形态。结果:干预10周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鞣花酸高、低剂量组大鼠体重和进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脂肪系数显著降低(P0.001);鞣花酸高、低剂量组血清HDL-C增加(P0.01),鞣花酸高剂量组血清TC降低(P0.05);HE染色观察发现鞣花酸高、低剂量组脂肪细胞直径显著变小,肝组织脂滴空泡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鞣花酸可能通过抑制高脂饮食大鼠的摄食量从而抑制其体重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赤胫散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赤胫散(Polygonum runcinatum Buch.-Ham.var.sinense Hemsl.)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3,3′,4′-三甲基鞣花酸(1),3,3′-二甲基鞣花酸(2),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3),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乙酯(6),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7),胡萝卜苷(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离鉴定对戊基苯酚免疫毒性具有保护作用的核桃酚类化合物成分。方法:用脾淋巴细胞增殖分析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核桃多酚对戊基苯酚免疫毒性的保护作用;用硅胶层析技术分离核桃多酚;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鉴定核桃酚类化合物组成。结果:核桃多酚显著抑制戊基苯酚对脾淋巴细胞所致免疫毒性,其中用甲醇和氯仿比例为2∶1的溶液在硅胶层析柱上洗脱的F4组分的免疫保护作用较强,该组分包含67%鞣花单宁和33%黄酮类化合物。结论:保护戊基苯酚免疫毒性的核桃多酚活性成分由5%鞣花酸己糖苷异构体、39%鞣花酸、23%鞣花酸戊糖异构体和 32%槲皮素戊糖苷同分异构体组成。  相似文献   

5.
鞣花酸因具有潜在抗癌和抗氧化的性质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外开发利用的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之一。鞣花酸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植物中鞣花酸的含量有多种分析检测条件。本研究综述国内外高效液相法测定鞣花酸含量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供试品前处理及HPLC的检测条件的研究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各行业鞣花酸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桂林乌桕中的香豆素和鞣花酸类化合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桂林乌桕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6,7,8-三甲氧基香豆素(1)、5,6,7,8-四甲氧基香豆素(2)、8-羟基-5,6,7-三甲氧基香豆素(3)、东莨菪内酯(4)、3,3’-二甲氧基鞣花酸(5)、4,4’-二甲氧基鞣花酸(6)、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吡喃苷(7)、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葡萄吡喃苷(8);其中化合物2,3,6,7,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有植物珙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我国特有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枝条中得到6个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萜酮(D_1)、蒲公英萜醇(D_2)、β-谷甾醇(D_3)、3,4-O,O-次甲基-3′-O-甲基鞣花酸(D_4)、3,3′,4-O-三甲基鞣花酸(D_3)、鞣花酸(D_4)。  相似文献   

8.
米糠蛋白具有低过敏性、营养价值高等突出优势,是一种新型的优质植物蛋白。米糠蛋白一般以米糠为原料,主要提取方法有碱法提取、物理法提取以及生物酶法提取等,其中,生物酶法由于反应条件温和、蛋白产品品质高等优势备受关注。针对此,本文对生物酶法提取米糠蛋白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酶制剂种类以及酶用量、温度、pH值和料液比等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规律等,并对生物酶法提取米糠蛋白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鞣花酸类化合物在植物界的分布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自然存在的鞣花酸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在植物界的分布,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概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鞣花酸类化合物打下基础。目前发现自然界存在的鞣花酸类化合物约有17种,主要分布于大戟科中的大戟属和叶下珠属、蔷薇科中的悬钩子属、委陵菜属和草莓属,在珙桐科、使君子科、石榴科和桃金娘科等科属中均有分布,为自然界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类化学成分。鞣花酸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菌及增强免疫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鞣花酸的生理功能及工艺开发研究现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综述了鞣花酸的防癌,抗癌作用及其机理,同时对它的抗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氧化,凝血、降压、镇静等作用也作了论述,并对其生产工艺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湖丹皮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柱层析方法,从湖丹皮70%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运用理化及波谱方法,它们分别鉴定为丹皮酚(1)、3,6-二羟基-4-甲基苯乙酮(2)、去甲基丹皮酚(3)、3,3’-二甲氧基鞣花酸(4)和胡萝卜苷(5)。其中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HPLC研究表明,湖丹皮中的去甲基丹皮酚含量高于国内其它产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减压与常压提取对黄精糕降血糖活性成分的影响,从而优选一种科学、合理、稳定、可行的提取方法。方法:以黄精糕中降血糖活性成分和指标成分总黄酮、总多糖、葡萄糖、鞣花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与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先用常压回流提取L9(34)正交设计试验法优化醇浓度、加溶剂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常压与减压共有的提取工艺参数,再采用最佳工艺参数进行减压提取,95%可信区间重叠法比较减压与常压提取各成分的差异。结果:常压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先用醇常压提取1次,加12倍量70%的乙醇,60℃提取1 h,再用水提2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量的12、10倍,水提温度90℃,时间分别为2、1.5 h,减压提取醇浓度、加溶剂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皆同常压提取,仅提取压力为70%醇提150 hpa,水提70 hpa,减压提取醇提液中总黄酮、鞣花酸含量高于常压提取(P<0.05),减压提取水提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常压提取(P<0.05)。结论:减压提取优于常压提取,减压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为70%醇提70 hpa,水提150 hpa,先用70%乙醇减压提取1次,加入12倍量70%的乙醇,60℃减压提取1 h,再用水减压提取2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量的12、10倍,水提取温度90℃,时间分别为2、1.5 h。减压提取工艺科学、合理、稳定、可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鞣花酸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采用便捷的超声法制备了碳量子点(CQDs),并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该CQDs与西咪替丁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以该CQDs为荧光探针可以测定西咪替丁(CMTD)的含量。研究结果:鞣花酸(0.089 4 mol/L)与氢氧化钠溶液(0.100 0 mol/L)以1:3的比例混合后,在50℃下超声4 h得出的荧光碳量子点与西咪替丁结合,可以使碳量子点的荧光信号减弱。其浓度在1×10-8~1×10-7mol/L范围内与碳量子点荧光信号强度的减少值ΔF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6 42。以此提出用鞣质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测定西咪替丁的研究,该方法简便高效,可应用于样品中西咪替丁含量的测定,SRSD范围为0.86%~1.06%;回收率范围为98.18%~103.2%。  相似文献   

14.
探索橡实不同极性萃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采用40%乙醇和纤维素酶组合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依次萃取分离,获得橡实粗提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萃余水相。通过测定酶抑制作用,研究各极性萃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分子对接实验验证各提取物可能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橡实不同极性萃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相抑制效果最佳,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IC_(50)分别为1.590±0.073 mg/g、3.927±0.019(×10^(-3) mg/g);通过HPLC含量测定发现乙酸乙酯相中6种活性成含量最高,鞣花酸含量为500.75±6.93 mg/g,高于其他组分10~50倍;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只有鞣花酸与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良好的结合活性。以上结果表明,鞣花酸可能是橡实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5.
植物提取物鞣花酸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阐述其药理作用、提取分离纯化及制剂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鞣花酸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通过酸解法辅助超声波、表面活性剂、响应曲面法等优化提高提取效率,兼有溶剂法、氧化法、生物酶法提取法;采用碱溶酸沉法、高效逆流色谱、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进一步分离与纯化得到生产原料;采用纳米技术研制纳米载体制剂,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延长作用时间,并对制剂的处方及工艺进行分析。以期为其扩大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了从自然罹死的斜纹刺蛾(Oxyplax orhracea(moore))幼虫中分离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用快速简便方法提取核酸,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HindⅢ酶解,获得该病毒核酸的酶解带谱。以λDNA的EcoRⅠ酸解片段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与相应DNA片段分子量的对数值做标准曲线求得其平均分子量为102.09×10~6道尔顿,即为147.77kb。  相似文献   

17.
左旋多巴的合成与提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左旋多巴 (L DOPA)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药物。L DOPA的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从植物中提取和微生酶物转化等 ,其中利用微生物的酪氨酸酚解酶以邻苯二酚、丙酮酸和氨为底物合成L DOPA被证明是一种最经济且最有前途的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效菌株。左旋多巴的提取有多种方法 ,其中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晶种使多巴从反应体系中析出 ,除去菌体和杂质 ,再进行重结晶可得到纯度较高的多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反胶束中单宁酶的光学行为和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测定反胶束系统中单宁酶的光学行为和增溶方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扫描技术对AOT水/异辛烷组成的反胶束体系中单宁酶和水相中单宁酶的光学行为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了不同反应体系中单宁酶的稳定性,并对单宁酶在反胶束体系中的增溶方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反胶束体系与水相中的单宁酶,其光学行为存在很大差别。反胶束体系有利于单宁酶的稳定,脂肪醇作为反应底物,其碳链的增长有利于单宁酶在反胶束中的稳定性。单宁酶是以嵌入反胶束膜或与反胶束内膜接触的方式增溶的。  相似文献   

19.
火炭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火炭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选择控制其质量的指标性成分提供依据。运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并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正三十二烷醇(1)、β-谷甾醇(2)、没食子酸甲酯(3)、胡萝卜苷(4)、没食子酸(5)、槲皮素(6)、槲皮苷(7)、金丝桃苷(8)和3-甲氧基-4-鼠李糖鞣花酸(9),其中化合物1和9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4和8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蛇莓中鞣花酸和短叶苏木酚羧酸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蛇莓为民间常用草药,通常与其它中药配合使用,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为了解其抗肿瘤活性成分,本文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该植物的酚性部分中分得两个酚性成分,分别鉴定为鞣花酸(Ellagic acid,EA)和短叶苏木酚羧酸(Brevifolincarboxylic acid,BA).EA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并首次建立了蛇莓中EA和BA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样品以50%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30 min,提取液以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25 mM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2.4)-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360 nm下检测.结果显示,EA和BA均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r2>0.999)、精密度(RSD<0.50%)和重现性(RSD<1.50%),回收率分别为99.65%和102.95%.当进样体积为20μL时,EA和BA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2和20 ng/mL.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蛇莓中EA和BA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