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微贮喂肉用牛增重试验杜志春,赵树丰,路胜章,唐凤芝(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农牧局122000)秸秆微贮料,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秸秆发酵活性固体干菌,放入密封的窖中贮藏,经过一定的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秆变成具有酸香味,适口性好、采...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用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591对蛋鸡配合饲料基础料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为14 d,接种量为6×108CFU/kg,料水比为1∶0.5,硫酸铵添加量为2.5%。并测定了优化发酵条件下的发酵饲料质量,发酵后饲料的pH显著降低,有效活菌数可达到1.83×1011CFU/kg,酸溶蛋白/粗蛋白含量达到33.66%。希望可以通过该研究,为后续进行多菌种固态发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背景】窖泥质量决定了浓香型白酒品质的高低,窖泥中的产酸功能菌群显著影响着窖泥的质量及对应的浓香型白酒品质,但目前对窖泥质量的评价尚缺乏明确和完善的标准。【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评价窖泥质量的方法,解析窖泥中参与己酸合成的重要微生物。【方法】通过窖泥产酸菌群培养和产酸代谢特征研究,构建厌氧产酸菌群发酵体系,根据窖泥中厌氧菌的己酸合成能力来评价相应窖泥的质量;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可培养发酵体系中产己酸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结果】葡萄糖碳源相比乳酸碳源可以更有效地富集窖泥中的产己酸菌群;采用毫升级别发酵体系、对窖底泥进行多点取样,产酸菌群发酵代谢产物稳定期的己酸产量、己酸/丁酸值可较准确地评价不同窖泥的质量。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利用产酸菌群培养方法可以有效地富集未培养产己酸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 Caproiciproducens)。【结论】基于产酸菌群培养的窖泥微生物发酵体系可用于实际生产中快速、准确地评价窖泥质量,并为窖泥微生物己酸合成代谢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是二年生蔬菜作物。在东北条件下,一般都是秋播后,在窖内貯藏过冬,翌年早春栽植露地,5月开始抽苔开花。春播的情况下,虽然某些品种对春化温度要求不十分严格,在自然条件下也可通过春化而抽苔,但大多品种都须经过春化处理才能抽苔。至  相似文献   

5.
利用牛胃液中的多种微生物,在体外接种于粗料而调制成的一种喂猪的饲料,就叫做“牛胃液”发酵饲料。因为它是模仿牛瘤胃环境条件对饲料进行发酵,所以也叫“人工瘤胃”发酵饲料。这种发酵饲料,经瘤胃微生物(特别是纤维分解菌)的作用,能把饲料中一部分不能被猪利用的粗纤维分解,变为可被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6.
窖泥是浓香型白酒的特征发酵载体,包含多种功能微生物,这些功能微生物对浓香型白酒的风格特征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不同窖龄窖泥、不同浓香型白酒产地的窖泥及不同质量窖泥的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窖泥主体微生物的功能进行阐述。以期为窖泥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思路,为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和香味成分研究提供思考,促进窖泥微生物的研究,加深对浓香型白酒窖泥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利用益生菌发酵提高花生壳粉饲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花生壳粉饲用价值。方法采用多种益生菌进行半固体发酵。结果益生菌发酵的花生壳粉,其蛋白质含量提高6.3%,无氮浸出物含量提高3.7%,粗纤维含量降低12.5%;用发酵的花生壳粉替代15%全价饲料饲喂生长育肥猪,增重和料重比与完全饲喂全价饲料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并能降低腹泻发生率和减少粪臭。结论益生菌发酵的花生壳粉能部分替代全价饲料喂猪和有效防制猪腹泻。  相似文献   

8.
泥窖池多菌种固态发酵是浓香型白酒的典型特点,其中古菌是重要的酿造功能菌,但目前对发酵过程古菌的群落分布及多样性尚缺乏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酒醅与窖泥中古菌的生物量、群落组成与演替规律,并通过共现性网络分析了古菌与细菌的潜在互作关系。结果表明,窖泥中古菌平均生物量约是酒醅的200倍,两者之间古菌群落的结构差异不显著 (r=0.017,P=0.074),但演替规律存在显著相关性 (r=0.30,P=0.03)。甲烷杆菌属 Methanobacterium 是酒醅与窖泥中丰度占比最高的古菌,其他优势群类依次为甲烷八叠球菌属 Methanosarcina、甲烷粒菌属 Methanocorpusculum、甲烷囊菌属 Methanoculleus 和甲烷短杆菌属 Methanobrevibacter。共现性网络分析显示甲烷杆菌属在酒醅与窖泥中与多数细菌为正相关,特别是与窖泥中主要细菌氢孢菌属Hydrogenispora 和产己酸菌属 Caproiciproducens。研究结果揭示了浓香型白酒窖池中古菌群落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9.
大曲发酵酒醅微生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大曲发酵生产白酒是我国酿酒工业的重要特点之一,但对其窖池内发酵酒醅的微生物种类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调查研究,以往做得不多。我们曾对西安大曲窖池内酒醅反复多次取样分析,进行过多菌种液态白酒发酵研究。现将酒醅微生物区系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梭菌对泸型酒风味品质的发酵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酒醅和窖泥中梭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发酵演替规律以及代谢功能的差异尚缺少深入认识。采用分子微生态学技术,在种水平上对比了同一窖池的酒醅和窖泥中梭菌纲细菌群落的结构差异和演替规律,并通过纯培养方法分离和评价了梭菌菌株的主要挥发性脂肪酸组成差异。结果表明,窖泥发酵过程中梭菌纲细菌和总细菌的基因拷贝数比值相对稳定(71.5%–91.2%),而酒醅中梭菌的变化则较大(0.9%–36.5%)。酒醅中优势梭菌纲细菌主要是梭菌属(Clostridium,19.9%)、沉积物菌属(Sedimentibacter,8.8%)和氢孢菌属(Hydrogenispora,7.2%),而窖泥中主要为氢孢菌属(57.2%)、沉积物菌属(5.4%)和产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4.9%)。窖泥及酒醅发酵过程中梭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01)。分离获得的20株梭菌菌株具有不同的产挥发性脂肪酸能力。结果表明,窖池中梭菌纲细菌群落存在时空异质性,其结构和功能差异对泸型酒风味形成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选育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窖池发酵是浓香型白酒酿造的工艺特征。窖泥是酒体生香功能微生物的繁殖载体,窖泥微生物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窖泥微生物展开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和本课题组研究工作,介绍了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及演替、群落结构与窖泥质量的关系、窖泥微生物选育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系统开展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化研究;进一步发掘窖泥微生物资源,提升功能微生物的应用潜力;深入研究窖泥培养菌剂的作用机理,实现品质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浓香型白酒中主要窖泥臭味物质4-甲基苯酚的原料来源;解析窖泥菌群结构,从中分离得到产4-甲基苯酚的菌株,以明确4-甲基苯酚的微生物来源。【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GC-MS)技术对窖泥、糖化料和大曲中的4-甲基苯酚定性定量;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窖泥的菌群结构,并通过可培养技术从中筛选产4-甲基苯酚的微生物。【结果】糖化料和曲粉中4-甲基苯酚含量均低于检测限。窖泥中检测到4-甲基苯酚,其中窖底窖泥4-甲基苯酚含量达到24.24μg/g。测定的窖泥菌群主要包括8个纲,其中Bacteroidia、Clostridia和Methanobacteria在上中底部窖泥中含量均高于8%,为主要优势纲。窖泥中含量在1%的属有11个,主要包括Clostridium、Aminobacterium、Methanobacterium、Methanobrevibacter等。经过分离筛选,窖泥中的Clostridium aminovalericum、Clostridium ultunense和Clostridium purinilyticum可产4-甲基苯酚,与窖泥高通量测序结果比对显示,含量都在0.20%以上。【结论】4-甲基苯酚主要来源于窖泥,窖泥微生物可代谢产生4-甲基苯酚。窖泥菌群结构复杂,窖池不同深度的菌群结构并不一致,其中Clostridia及Clostridium与4-甲基苯酚的变化规律相似,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从窖泥中筛选得到3株产4-甲基苯酚的菌株,3株菌都属于Clostridium。Clostridium在窖泥中的含量达到4.89%,其中筛选得到的3株菌在窖泥中的总含量接近1%,综上得出Clostridium是4-甲基苯酚的主要微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3.
芝麻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多样性及其演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乳酸菌是白酒发酵过程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微生物,其种类及动态变化对于白酒品质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对于芝麻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规律的认识并不全面。【目的】揭示芝麻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及菌群的演替规律,为更好地探索白酒酿造机理和控制白酒品质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芝麻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群演替进行跟踪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生物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芝麻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涉及5个属的乳酸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片球菌属(Pedi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共计43种乳酸菌。其中,在发酵过程中平均相对丰度大于0.5%的乳酸菌有10种,分别是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耐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和Lactobacillus sp.。在堆积发酵过程中,Weissella属占细菌总量的50%以上,其次是Pediococcus属和Lactobacillus属,而Leuconostoc属和Lactococcus属相对较少。在窖池发酵过程中Lactobacillus属的乳酸菌逐渐成为优势细菌,尤其是Lactobacillus sp.在窖池发酵中后期相对丰度达到80%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堆积发酵和窖池发酵前期乳酸菌总量变化不大;从窖池发酵5 d开始,乳酸菌总量迅速上升,30 d时达到最大值。【结论】对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种类及动态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探究白酒酿造过程中乳酸菌功能,进而解析白酒酿造机理,最终达到控制白酒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选用符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EM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J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W2作为发酵菌株对花生粕进行固体发酵,以多肽和总酸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优化。确定工艺参数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5%,酿酒酵母接种量9%,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9%,料液比1∶1.2,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发酵花生粕,多肽和总酸含量分别为18.89%±0.35%和9.12%±0.23%,较优化前分别提高33.78%和24.45%,提高幅度较大,可见优化后工艺稳定且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貯藏物螨类是貯藏物害虫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由于近十余来蜱螨学(acarology)的发展,对于貯藏物螨类的研究也进行很多。笔者近年来曾对各国貯藏物螨类方面文献进行搜集,1959年起与上海粮食油脂公司科学研究所合作进行上海地区貯粮螨类的普查工作,以期了解貯粮螨类的重要种类、分布密度以及季节消长等情况,提供设计防治的基本资料。据近年来在上海地区普查结果,貯粮的螨类,分属于3个亚目,8个科。今年又对中药、干果以及食糖等貯藏物品进行螨类的调查,也发现很多种类,而如食糖中的甜果螨(Carpoglyphus lactis Linné)除在食糖中普遍存在外,在黑枣、红枣以及蜜饯中也大量存在,引起严重的螨病。  相似文献   

16.
培养条件对一株木霉产纤维素酶过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态发酵和连续监测正交实验结果的方法,研究了培养温度、初始pH值、液料比和接种量对一株木霉(Trichodermasp.)发酵过程中微晶纤维素酶活、CMC酶活和滤纸酶活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指出液料比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是对产酶影响最大的因素,温度在发酵初期影响较大,初始pH和接种量的影响均不显著。总体看来,培养温度、初始pH值、液料比和接种量分别为30℃、4、7和5%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7.
甘薯收获后如何进行鮮薯的安全貯藏,以保証优良的食用和种用品质,延长食用鮮薯的供应期,減少貯藏期内的損失,和保証足够数量与貭量的种苗,是生产上要要的任务。一.环境条件对甘薯块根的生理生化影响 (一) 貯藏温度和冷害甘薯块根对温度的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这几乎是起源于热带或亚热带作物对溫度反应的共同性。实践証明,适宜的貯藏溫度范  相似文献   

18.
五粮液老窖厌氧菌群的分布及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百年以上窖池中六大厌氧菌群的数量分布、生态结构的研究,发现甲烷菌在老窑中具有一定数量。其中厌氧异养菌、己酸菌的数量分布是随窖龄而增加,厌氧异氧菌、甲烷菌、己酸菌的菌数又随窖池的上冲、下层的顺序而递增。在传统工艺的长期影响下,在老窖发酵方面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化学生态环境和固有的微生物区系生态结构,它是生产五粮液名酒的基础。本研究工作进一步揭示了窖泥甲烷菌和己酸菌相互关系的存在,对提高浓香型酒主体香己酸乙酯的含量,突出五粮液名酒的香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徽生物名称产物用途.菌黑曲霉栖土曲铸(3.942)根.头抱哥土曲雄镶刀菌梨头-青雄算麻青每木每黄曲.红曲霉桔青橄无毛炭疽菌白住菌白地每柠娜酸酸性蛋白酶塘化酶果胶酶单宁酶抽昔酶蛋白酶糖化酶凿体转化先锋霉素甲叉丁二酸赤霉素(920)幽体转化青袜素,核昔酸葡萄塘氧化酶灰黄雄素纤维素雄淀粉酶、蛋白酶菌体色素红曲塘化酶,产一磷酸二醋酶鲁保一号菌剂白僵菌粉、佩蛹、僵蚕菌粉、核酸工业,药用,食用啤酒防浊剂,消化剂,饲料酒精发酵工业,饲料饲料,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制造没食子酸柑桔去苦味同枯草杆菌(As 1 .398)葡萄搪制造,淀粉原料箱化医药医药…  相似文献   

20.
泸型酒酒醅中梭菌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10):2321-2321
正泸型酒(又称浓香型白酒)的生产以高粱为主要原料,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泥窖进行多菌种混合循环固态发酵,窖池中存在的微生物主要包括酵母、霉菌、细菌、古菌等,这些独特而复杂的窖内微生物群落是泸型酒独特风味形成的关键~([1])。梭菌对于泸型酒中己酸乙酯、丁酸乙酯等典型风味物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已对窖泥进行了群落结构和演替规律的研究,但对酒醅中的这类微生物的变化及其功能则研究甚少。本期刊登了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