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脐鳞属地衣一个新种:褐脐鳞。 这个新种类似红脐鳞,但地衣体上表面为灰褐色并且不含松萝酸。本种与泡状脐鳞的区别是不含富马原岛衣酸及地理分布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泛北极地区迄今已知的脐鳞属地衣共有三种:中国有记录的两种。本文报道了四种,其中之一为新种,另一种为中国新记录。此外,有一改级新组合。  相似文献   

3.
地衣是真菌和一种或多种光合微生物形成的稳定的共生联合体 ,既是先锋生物 ,又是敏感生物。环境的变化及生境的片断化 ,使得许多地衣种类处于濒危状态。保护珍稀濒危地衣物种的方法包括地衣体的移植 ,地衣中菌藻的分离培养及基因组文库的构建等。本研究用改进的CTAB方法提取基因组总DNA ,以Lamb daGEM 11为载体 ,构建了红脐鳞 (Rhizoplacachrysoleuca)的基因组文库 ,文库中同时含有该地衣共生菌与共生藻的DNA。该文库包含 8.5× 10 5个重组子 ,插入片段的平均大小为 19kb。文库的容量约为红脐鳞单倍体基因组的 10 0倍。该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为保护稀有与濒危地衣物种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并可进一步开展有关地衣的分子操作研究 ,如地衣冰核蛋白的异源表达等。  相似文献   

4.
记述采自中国长白山的鳞虫兆属 Tom ocerus 1新种:长白山鳞虫兆 T. changbaishanensis, sp. 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了中国鳞属1新种:王朗鳞Tomocerus(Tomocerina)wanglang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昆虫标本室。王朗鳞虫兆Tomocerus(Tomocerina)wanglangensis,新种(图1~9)本新种和白鳞虫兆T.(Tomocerina)calceusLiuetal.1999非常相似,但新种爪内缘齿为1,1,1;弹器齿节刺简单、不具褶,刺序为2/1,Ⅰ,1,Ⅰ;弹器端节间齿数为2。正模♀,四川省平武县王朗,1800m,06-Ⅹ-2002,刘永琴;副模:3♀♀,5♂♂,同正模。  相似文献   

6.
杨祝良  冯邦 《菌物学报》2013,32(3):545-556
作者对国产类脐菇属Omphalotus(含亮菌属Lampteromyces)标本进行了研究,报道4种,即鞭囊类脐菇O.flagelliformis、日本类脐菇O.guepiniformis、莽山类脐菇O.mangensis和亮耳菌Lampteromyces luminescens,其中鞭囊类脐菇为新种。作者对亮耳菌的模式标本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与日本类脐菇即使不是同一物种也是很近缘的,但由于没有亮耳菌模式产地或其附近地区的更多标本用于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的比较,故不对其进行分类处理。利用新近采自我国东北的标本,作者对日本类脐菇的显微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地研究,发现日本类脐菇、莽山类脐菇和亮耳菌都具有厚壁担孢子,厚壁担孢子的孢子壁外表在显微镜下看上去粗糙至不平滑,这可能是因为孢子壁不同区域的密度不同所致。云南桩菇Paxillus yunnanensis曾被猜测为类脐菇属的物种,作者对该种的模式标本进行了研究,发现模式标本具有巨大的褶缘囊状体,应是假白蘑属Tricholomopsis的成员。  相似文献   

7.
Stephen L.Wood和黄复生1986报道(Stephen,1986),将拟鳞小蠹属Pseudoxylechinus定为新属,包括5种。本文介绍1新种云杉拟鳞小蠹Pseudoxylechinus piceae sp.nov.的形态特征及列出该属6种的检索表。属的特征其中触角锤状部近基1/3处有一横向几丁质嵌隔(上述论文未提及)。  相似文献   

8.
记述采自西藏地区的弹尾目Collembola鳞科Tomoceridae鳞亚属Tomocerus ( Tomocerus)2新种:黑带鳞Tomocerus ( Tomocerus) nigrofasciatussp . nov .(西藏:洛扎生格)和背崩鳞Tomocerus ( Tomocerus) baibungensissp .nov .(西藏:墨脱背崩) ,给出鉴别特征图以及在西藏地区的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中国鳞虫兆属Tom ocerus四新种(弹尾目:鳞虫兆科)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记述了中国鳞虫兆属Tom ocerus4新种,即紫胸鳞虫兆Tom ocerus(Tom ocerina) pur-purithorus, sp. nov., (四川); 白鳞虫兆Tomocerus(Tom ocerina) calceus, sp. nov., (四川);巨鳞虫兆Tomocerus(s.str.)m aximus,sp.nov.(四川);小鳞虫兆Tom ocerus(s.str.)em eicus, sp. nov. (四川)。模式标本保存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农艺系昆虫标本室。1. 紫胸鳞虫兆Tom ocerus(Tomocerina) purpurithorus, 新种(图1)鉴别特征:本种与T.(Tom ocerina) m inutusTullberg 1876 非常相似,但其下列特征可与后者相区别:弹器齿节刺的刺式为5/7,1,弹器端节间齿数为5~7,爪内齿数为1,1,1,握弹器体上刚毛数为5支。正模:♀,四川峨眉山,19- IV- 1995,刘永琴;副模:4♀♀2♂♂,同正模。2. 白鳞虫兆Tom ocerus (Tom ocerina) calceus, 新种(图2)鉴别特征:本种与T.(Tomoceri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地衣型石耳属一新种,周鳞石耳.新种脐叶体上表面以周边皮层碎片上翘而形成的大量准鳞芽,类似于淡腹鳞石耳,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新种脐叶体下表面黑色,覆以大量同色而多分枝的假根以及具有不同的地理分布.从而呈现为地理替代现象.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特征提要、英文描述、图片与地理分布图以及新种及其相关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报道柱隔孢属新种:繁缕柱隔孢(RamulariamalachiiY.X.WangetX.Y.Wang)和二新记录种:颠茄柱隔孢(RatropaeAllesch),夏枯草柱隔孢(RbaeumlerianaMoesz)。新种作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并附有形态图,同时讨论了与相近种之间的区别;对新记录种进行了汉文描述。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研究所,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2.
蔡联炳 《植物研究》1994,14(4):338-342
本文发表了鹅观草属二新种:玉树鹅观草Roegneria yushuensis L.B.Cai和毛穗鹅现草Roegneria trichospicula L.B.Cai。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寄生在漆树科(Anacardiaceae)植物上的小钩丝壳属的一个新种: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上的黄连木小钩丝壳Uncinuliella pistaciae sp.nov.,新种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粘菌一新种,团孢白柄菌 Diachea synsPora sp.nov.文中对该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汉文和拉丁文的描述,附有照片和绘图,并讨论了新种与本属其它种的区别。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球针壳属一新种和一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球针壳属(Phyllactinia)的一个新种和一个新组合,即寄生于杜鹃花科(Ericaceae)吊钟花属(ENkianthus)灯笼花(E.chinensis Franch)上的灯笼花球针壳(Phyllactiniaenkianthi z.y. zhao sp. nov.)和寄生于茶藨子科(Grossulariaceae)茶藨子(Ribes sp.)上的茶藨子球针壳(Phyllactinia ribesii(Jacz.)z. y. zhao comb. nov.)。上述新分类单位均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新分类单位与近似种有汉文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采自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松针上的细黑盘孢属一个新种:命名为云南细黑盘孢菌(Leptomelanconium yunnanensis G.C.Zhao et Sheng sp.nov.),并对其形态特征作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同时讨论了新种与其它已知种间的区别。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南林学院植物病理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寄生在鳞毛颜料(DryoPteridaceae)卵果蕨(DryopterispolypodioidesFee)上的尾孢菌属一新种——鳞毛藏尾孢(CercosporadryopteridisY.L.Guo,sp.nov.)。尾孢菌属真菌在鳞毛蕨科是首次报道。鳞毛蕨尾孢叶斑角状至不规则形,灰白色至浅黄褐色。子实体主要生在叶背面。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12根簇生,青黄褐色至中度褐色,顶部色泽较浅,宽度不规则,常基部较宽,不分枝或偶具分枝,1~4个屈膝状折点,1~5个隔膜,40~150(~210)×4.3~6μm。孢痕疤明显加厚,宽2.5~3.2μm。分生孢子无色,针形,直立或弯曲,顶端尖细,基部平截,具不明显的多个隔膜,95~250×3.7~4.8μm。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并附图。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18.
拟青霉属的一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湖南省桃江县采集的亚香棒虫草(Cordyceps hawkesii Gray)的新鲜子座、单子囊孢子及其寄主,一种蝙蝠蛾(Hepialus sp.)的僵死幼虫,培养获得拟青霉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霍克斯拟青霉(Paecilomyces hawkesii Xiao,T.B.Li et Q.T.Chen,sp.nov.)。本文报道该菌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近缘种肉色拟青霉(P.carneus)的关系,并认为它可能是亚香棒虫草的无性阶段。  相似文献   

19.
假霜霉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寄生在香薷上的一种新的假霜霉,命名为香薷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elsh-oltniae Taog sp. Nov.),并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采集于广东省阳山县太平洞乡的一个亚硬孔菌属Rigidoporopsis Johan. &Ryv.新种,命名为大孢亚硬孔菌Rigidoporopsis macrospora G.Y.Zheng et Bi。三个国内新纪录:榆硬孔菌R.ulmarius(Fr.)Ryv.;薄皮蜡卧孔菌Ceriporia leptoderma(Berk.&Br.)Ryv.和新西兰背孔菌Chaetoporus novae-zelandiae(G.H.Cuna.)G.H.Cunn. 硬孔菌属和亚硬孔菌属的主要差别是:前者孢子光滑,非淀粉质反应;而后者则为轻微粗糙或具小疣,淀粉质或拟糊精质反应。另外,前者的担子较后者小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