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锦鸡儿属种系发生关系重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形态杂色体、花粉形态24个特征,采用分支系统学方法研究锦鸡儿属的种系发生关系。根据分支图结果,将锦鸡儿属72种排列成12系5组。分支图也表达出分类群演化关系,对Moorc(1968)种系发生方案提出了修改,本属的种系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系统发育树分析DDBJ基因库中HBV基因序列的基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核酸库中的HBV序列信息,探讨DDBJ核酸库中HBV基因序列的基因分型,采用Clustal X(1.8)软件比较HBV基因序列前S区序列差异并产生系统发育树。通过对下载的1471条HBV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分析。获得了228条前S/S区完整的HBV基因序列,其中有66条序列的基因型已被各种方法所证实。利用软件分析绘制了基于228条HBV前S区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66条已知基因型HBV基因序列在系统发育树上的分型与其原有基因型完全吻合。在228条HBV基因序列中,有207条序列分别属于A、B、C、D、E、F和G等7个基因型,但另外21条序列不能归属于上述7个基因型的任何一种,而且它们又分为彼此相互独立存在的两群,暂分别称之为未分型I和未分型Ⅱ,经比较未分型I、Ⅱ和其他7个基因型前S区核苷酸序列,发现未分型I、Ⅱ和D型前S区都有33个核苷酸缺失,但三者基因缺失片段的位置和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它六型前S区无大片段基因缺失。结果说明采用基于前S区的系统发育树基因分型分析方法正确可靠,除了现已证实的7个基因型外,尚可能存在另外两个新的HBV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形态学、染色体、花粉形态24个特征,采用分支系统学方法研究锦鸡儿属(Caragana)的种系发生关系。根据分支图结果,将锦鸡儿属72种排列成12系5组。分支图也表达出分类群演化关系,对Moore(1968)种系发生方案提出了修改,重建了本属的种系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鼠兔亚属(Subgenus Ochotona)种系发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鼠兔亚属主要产于国内的14种,进行了严格的支序系统分析。通过对这14种形态特征分析、对比,找出了22个具有种系发生意义的性状,并用国内学者尚未采用的格局分支论的组分分析,重建了它们的种间分支亲缘关系。根据分支图及国内已有的化石和地史资料,对该亚属的演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根据rRNA基因ITS-2序列研究舌蝇属的种系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蝇又称采采蝇 ,是传播非洲锥虫病 (又称非洲睡眠病 )的重要媒介 .采用PCR方法得到的不同种采采蝇的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序列 2 (ITS 2 )来分析采采蝇的种系发生 .用简约法 (parsimony)产生的进化树证实了所有采采蝇的单源种类发生并且表明Austenina亚属最早分化 ,然后依次是Glossina和Nemorhina亚属 .经典的形态和生化分类法对Glossinaausteni的进化地位一直有争议 .通过ITS 2位点序列的分析 ,认为G .austeni可以成为独立的亚属和Glossina亚属成为姊妹亚属关系 .  相似文献   

6.
乳蛋白的主要组分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乳蛋白是乳中最重要的成分,包括酪蛋白、乳清蛋白和乳脂肪球膜蛋白等。本文对乳中主要蛋白质的结构组成特点、分泌的规律和功能等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国内外乳蛋白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研究乳蛋白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树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对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树鼩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整理。讨论了中南半岛树鼩的种级分类,提出了中南半岛北部地区的Tupaia belangeri及其近似亚种应恢复其种级分类地位;T.belangeri yunalis,T.belangeri tonquinia和T.belangeri modesta应是3个有效亚种;记述了分布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的树鼩为6个亚种,其中有两个新亚种T.belangeri gongshanensis subsp.nov.(云南高黎贡山地区)T.belangeri yaoshanensis subsp.nov.(广西瑶山)。  相似文献   

8.
罗军  王双合 《遗传学报》1996,23(2):105-109
本文利用杂合度分析和连锁群分析对乳蛋白基因座位与产奶量及乳成分等数量性状基因间的连锁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各乳蛋白基因均具有较高的纯合度,但3个酪蛋白基因同时考虑时纯合度较低。泌乳性状的变差对乳蛋白基因座位杂合度没有明显的回归关系。K-CN基因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α_(s1)-CN基因与305无产奶量间有显著的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12S rRNA基因序列推测鹭科13种鸟类的系统发生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鹭科12个种的线粒体12S rRNA基因全长约975bp的序列进行了测定,并从GenBank获得黄顶夜鹭12S rRNA基因全序列。比对后的序列长993bp,含363变异位点,288个多态位点,187个简约信息位点。使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重建的分子系统树将13种鹭聚为2支:第一支包括白鹭、中白鹭、大白鹭、池鹭、牛背鹭、苍鹭、草鹭、夜鹭、黄顶夜鹭,第二支由黄苇渴Gan、黑苇Gan、栗苇Gan、大麻Gan组成。结果提示将鹭科分为鹭亚科和Gan亚科的传统观点是合理的,不支持Payne将鹭科分为日鹭亚科(Ardeinae)、夜鹭亚科(Nycticracinae)、Gan亚科(Botaurinae)和虎鹭亚科(Tigrisomatinae)的观点。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白鹭在系统演化中要早于大白鹭和中白鹭分支出来,大白鹭和中白鹭与苍鹭、草鹭和牛背鹭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白鹭较远,支持Sibley(1990)将大白鹭和中白鹭作为独立的大白鹭属(Casmerodius)和中白鹭属(Mesophoyx)的建议;黑Gan、栗苇Gan与黄苇Gan在系统发生中构成一单系群,提示将黑Gan置于苇Gan属(Ixobrychus)是合适的[动物学报49(2):205—210,2003]。  相似文献   

10.
乳蛋白位点等位基因表达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区带的相对含量扫描测定分析了乳蛋白位点杂合子奶牛乳样基因型,探讨乳蛋白基因的蛋白质表达特点。结果表明,各乳蛋白位点等位基因的蛋白质表达均有显著的不平衡性。αs l-CN B,C,β-LG A,B,κ-CN A,B相对含量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β-CN位点各等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含量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袁小爱  田东  谷晓明 《四川动物》2012,31(2):191-196
应用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1(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RAG1)部分序列对贵州9种菊头蝠和5种蹄蝠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1.菊头蝠科和蹄蝠科形成两个平行的分支,支持它们是两个平行科的结论。2.马铁菊头蝠是菊头蝠科中第一个独立出来的亚分支,与其余8种菊头蝠的亲缘关系最远;Rhinolophus sp.与大菊头蝠聚合为一支,推测Rhinolophus sp.可能是大菊头蝠,或者是大菊头蝠的近缘种,它们是继马铁菊头蝠之后分离出来的第二亚分支;中华菊头蝠、栗黄菊头蝠、中菊头蝠聚合为第三亚分支,贵州菊头蝠、大耳菊头蝠、菲菊头蝠聚合为第四亚分支,此两分支形成姊妹群。3.在蹄蝠科的亚分支中,三叶蹄蝠、小蹄蝠、普氏蹄蝠依次分离出来,最后分出的是大蹄蝠和中蹄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类人猿亚目中部分种类的孕激素受体基因进行分析,重建类人猿亚目的 系统发育关系.扩增并测定了来源于14个属的类人猿亚目物种的孕激素受体编码区序列,并基于这一序列数据,分别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重建了系统发育关系.除了阔鼻下目,3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的拓扑结构类似且各节点支持率高.重建的人猿超科和猴超科内部亲缘关系支持多数人所认可的分类系统.本研究为黑猩猩和人的姐妹群关系提供了证据,提示黑猩猩比大猩猩或其他猿猴更接近人类.阔鼻下目中蜘蛛猴科、卷尾猴科和僧面猴科三者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在本研究中未得到很好辨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翼手目(菊头蝠总科、蝙蝠科以及鞘尾蝠科)16种19个个体的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2(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RAG2)部分序列,长度为730~760 bp.结合从Genbank中提取的翼手目3科14个体的RAG2序列,通过构建贝叶斯(Bayesian inference,BI)和最大似然树对翼手目种属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菊头蝠总科中,菊头蝠科和蹄蝠科是两个独立的科,且在蹄蝠科中,大蹄蝠、中蹄蝠、普氏蹄蝠3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近;蝙蝠科中的南蝠属与棕蝠属是姊妹群;长翼蝠亚科应提升为长翼蝠科.此外,鞘尾蝠科与犬吻蝠科形成姊妹群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绵羊Cytb基因序列多态性及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  马月辉  陈宏 《遗传学报》2006,33(12):1081-1086
以8个中国地方绵羊品种和1个外来品种的20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ytb基因的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绵羊的单倍型多样性为97.1%。所有序列的平均碱基组成为27.1%T,28.5%C,31.4%A及13.0%G,G+C含量为41.5%,核苷酸多样性为0.602%。在所有序列中共检测到43个变异位点,其中包括40处转换和3处颠换。Fu’S中性检验表明差异不显著(0.10〉P〉0.05),说明绵羊群体未发生群体扩张事件。NJ、ME及UPGMA聚类结果均表明,我国绵羊可分为3个单倍型组,这提示我国绵羊有3个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15.
16.
The complete sequences of Cyt b gene from 20 individuals belonging to eight Chinese indigenous sheep breeds and one foreign breed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apolotype diversity of Chinese sheep breeds was 97.1%. The mean nucleotide composition of all the sequences was 27.1% T, 28.5% C, 31.4% A, and 13.0% G. The nucleotide diversity was 0.602%. A total of 43 mutation sites were detected, including 40 transitions and 3 transversions. Fu's test of selective neutrality showed that the sheep populations had no population demographic expansion (0.10 > P > 0.05). The different clustering methods, namely neighbor-joining, minimum evolution, and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 all showed a similar result, which indicated that Chinese local sheep had three matern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核rDNA的ITS序列在种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种子植物核rDNA是高度重复的串联序列,由于同步进化的力量.大多数物种中这些重复单位间已发生纯合或接近纯合。5.8S rDNA把核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分为ITS1和ITS2两部分.在被子植物中ITS1的长度为165~298bp,ITS2的长度为177~266bp,而在裸子植物中ITS片段较长。且其长度变化主要由ITS1的长度变异所致。可对这两个片段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或克隆测序。由于ITS序列变异较快.能够提供较丰富的变异位点和信息位点,已成为被子植物较低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和分类研究中的重要分子标记,为探讨多倍体复合体网状进化关系,异源多倍体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系统学信息.但它一般不适合科以上水平的系统学研究。裸子植物中ITS片段较长,重复序列间的纯合程度不同,测序比较困难.因此对探讨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和分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近年来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麝Moschus spp.的分子系统进化地位进行了再研究.结果 表明,不同的基因及序列长度、分析中不同的物种数目、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研究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在用线粒体Cyt b、16S rRNA基因及二者的连接序列分别构建的NJ、MP树中,都支持麝与鹿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在使用γ干扰素核基因的编码序列构建的NJ树中,显示麝与鹿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MP树则暗示麝与牛科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当选用包括林麝在内的18个物种,使用线粒体基因组重链上12个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串连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时,在NJ、MP、ML和BI树中都支持麝与鹿有更近的亲缘关系,与选用23个物种得到的支持麝为鹿科/牛科二者共同姐妹群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因为麝科与鹿科和牛科的亲缘关系较近,分歧时间较短,其分子片段所累积的进化信息较少,而且不同的分子片段进化速率不一致等造成的.因此,要彻底解决麝在偶蹄目中的进化地位必须要找到更适合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9.
代金霞 《四川动物》2005,24(4):490-495
对蝽科11种昆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在获得的长度为432bp的序列片段中,碱基T、C、 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8%、18.0%、31.6%和11.6%, A+T平均含量为70.4%,明显高于G+C含量(29.6 %).密码子第三位点的A+T含量高达86.1%.属种间序列变异丰富,有179个核苷酸位点发生变异,变异率为41.4%,碱基替换多发生于第三位点.以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raria为外群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滴蝽属与蝽亚科其它属关系较远,条蝽属与蝽亚科其它属关系较近,结合形态特征与序列变异情况,支持将滴蝽属从蝽亚科划出并入舌盾蝽亚科,但条蝽属的分类地位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Toward the goal of recovering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elapid snakes, we separately found the shortest trees from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for the venom proteins phospholipase A2and the short neurotoxin, collectively representing 32 species in 16 genera. We then applied a method we term gene tree parsimony for inferring species trees from gene trees that works by finding the species tree which minimizes the number of deep coalescences or gene duplications plus unsampled sequences necessary to fit each gene tree to the species tree. This procedure, which is both logical and generally applicable, avoids many of the problems of previous approaches for inferring species trees from gene trees. The results support a division of the elapids examined into sister groups of the Australian and marine (laticaudines and hydrophiines) species, and the African and Asian species. Within the former clade, the sea snakes are shown to be diphyletic, with the laticaudines and hydrophiines having separate origins. This finding is corroborated by previous studies, which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usefulness of gene tree parsimon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