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伊犁马携带病毒的类型,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伊犁昭苏县142份伊犁马马驹鼻拭子样品。病毒组学分析显示,伊犁马马驹鼻拭子样品携带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根据注释到的HCMV UL126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伊犁马马驹鼻拭子样品HCMV阳性率为7%(10/142),进一步调查显示伊犁马流产胎儿肺组织样品中该病毒阳性率为57%(53/93),表明该病毒感染伊犁马。另外,研究表明马场工作人员HCMV阳性率为37.5%(15/40),且大部呈HCMV阳性马驹和流产的妊娠母马都和HCMV阳性工作人员有密切接触史,提示马源HCMV可能来源人。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显示本研究鉴定的马源和人源HCMV UL12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99.8%,与国外人源HCMV UL12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8%~100%。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本研究鉴定的HCMV与美国人源HCMV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首次鉴定马源HCMV,为其致伊犁马流产防控和动物源HCMV流行病学调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蛤士蟆又名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chensinesis)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为珍贵的药用动物。 我们于1975年4月在蛟河县天北公社马路沟大队进行了蛤士蟆的人工饲养实验。发现  相似文献   

3.
1967年2月,于田昆仑公社普鲁、阿其库伦、流水等三个大队的绵羊、山羊发生拉稀死亡现象。普鲁大队终年在昆仑山区草场上放牧的绵羊共31群,每群均发生不同数量的拉稀和死亡,死亡率达10—20%。阿其库伦大队绵羊因此病而死亡的达13—70%。流水大队山羊死亡更为严重。 1973年4月初,我们去策勒县调查。据反映,1973年昆仑山区牧草较好,因而羊的死亡数较往年少。引起绵羊死亡的主要疾病是拉稀。为了搞清绵羊拉稀的原因,我们选择了在饲养管理和兽医防治方面搞的比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安全保管粮食,我们参照小麦趁热入仓防虫的成功经验,于1959—1960年在江西兴国五里亭公社扬澄大队,收割感染虫害的早稻(一西早品种)116,558斤,进行了下述日光曝晒防虫的试验。 一、试验方法 本试验从1959午8月底开始到1960年4月底结束。仓房为砖木结构的民房式仓库。稻谷每组4.5—7万斤,堆高6—7市尺。试验粮感染轻微虫害,入库时进行处理并立即分别入仓。当天一次入仓,由仓顶倒入,粮堆较为疏松。 试验共分二组:一组日光曝晒趁热入仓,粮面用麻袋铺盖密闭保管(以下简称日晒组)。一组不加任何  相似文献   

5.
我省保德县郭家滩大队科研组,从1973年利用酸菜汤积存起来,加入可湿性666粉诱杀金龟子以来,效果很好。1974年忻县、代县、河曲等县的不少大队运用后,也获得了很好效果。群众称赞是“少花钱,办大事”的好办法。 具体做法:4月中旬,黑绒金龟子、铜绿金龟子开始为害时,于上午结合修树,采集具有嫩叶的杨树枝  相似文献   

6.
繁峙县代堡大队位于晋北黄土丘陵地区,海拔一千多米,年平均气温8.3℃,降水量300毫米。晚霜在4月中下旬,早霜在9月中下旬,无霜期130—140天。土壤为黄色粉砂壤土,较为瘠薄。谷子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谷子害虫又是造成谷子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防治谷子害虫对于提高全大队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昌县向塘大队一向种植水稻,今年为了满足菜食供应,利用稻田大面积种植了蔬菜。4月上中旬这一阶段,菜栽不久,苗小细嫩,除受其他菜虫的危害外,并出现了稻象鼻虫(Echincocnemus squameus Billberg)的危  相似文献   

8.
黄唇蜾蠃蜂及其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于1973年至1974年在镇海县霞浦公社董王大队进行。该大队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棉花,其面积约各占一半。本地产一种黄唇蜾赢蜂(Rhynchium brunneum Fabricius),专门捕捉鳞翅目幼虫作为其子代(幼虫)的食料。以往尚未见到将它作为害虫天敌加以利用的试验报道。近年来,我们对它的生活史、生活习性以及利用它来消灭农作物害虫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结果整理于下,供大家参考。 一、分布和形态特征 黄唇蜾赢蜂属膜翅目、蜾赢蜂科(Eumenidae)。国内分布已知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省。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相似文献   

9.
1976年我盟家畜受精卵移植(以下简称卵移)试验,在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顶住了“四人帮”的破坏,贫下中农(牧)和技术人员积极努力,卵移试验应用于生产的扩大实验搞得生气勃勃。共给土种绵羊或低代杂种羊760只移入了单、双枚纯种三北羊、细毛羊的卵子,与1975年的移植数相比、增加了近10倍。尤其是鄂托克旗新召公社红旗大队卵移点,在大队党支部书记亲自参加和领导下,广大贫下中农(牧)和各族社员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本大队开展了绵羊卵移应用  相似文献   

10.
“前进1号”曲是采用本大队科研组分离筛选的霉菌和酵母发酵制作而成的。应用这种曲制作发酵饲料时,可使用各种秸秆(玉米秆、高粱秆、麦秸等)为原料,经粉碎加曲发酵后,变得香、甜、软熟,猪很爱吃。用这种饲料喂猪,可使猪的食量增加2—3倍,有利于加快增重。本大队猪场采用“前进1号”曲发酵饲料进行喂养试验时,试验组每头猪平均日增重0.32斤,较对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综合防治水平,我们对黑光灯群的诱虫效果、设置方法等进行了初步试验。 一、诱集成虫压低卵量 在寺岗公社的5个大队,设置118个黑光灯组成的黑光灯群,在2代棉铃虫产卵盛期(6月20日—28日),我们对灯区及本公社4个无灯区大队和与灯区相邻的  相似文献   

12.
猪獾(Arctonyx collaris)属经济动物,当地又称聋猪。1978年7月8日,在广西桂北兴安县苗儿山地区的华汇公社垌上大队的小崖头(海拔1,000米)捕到雄猪獾一只;1978年7月14日在垌上大队小岗岭(海拔850米)捕到雌猪獾一只;1978年7月26日和30日在高寨大队(海拔850米)捕到雌猪獾二只;7月20日捕到雄猪獾一只。其身长520—680毫米、后足长  相似文献   

13.
<正>在约克夏小镇,人人都知道,农场主查理爱马爱得发了疯。瞧吧,要是谁家买了新的马匹,或是母马生了小马驹儿,查理准会出现在那里,若是碰上喜欢的马儿,就算对方开价几十个金币,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半个月前的一天,查理骑着他最心爱的坐骑——白色母马茉莉在林中散步,无意中发现,不远处的水塘边,有一群野马,其中领头的,是一匹身披黑色缎带般的毛发,额前有一块闪电形状的白色斑纹,高大俊美、目光炯炯的  相似文献   

14.
圈养简史     
欧洲人于1897~1903年在蒙古西部进行的五次捕捉野马行动中,共猎获了多少匹野马?运输途中义死亡多少匹?由于早年资料的缺失,这些已成为一个永远的谜,但其中至少有53匹野马驹活着抵达了欧洲。在欧洲,  相似文献   

15.
据前人报导,稻红瓢虫(Alesia discolor Fab.)取食稻花及蚜虫。1965年4月笔者在电白县马踏公社石古湾大队观察,发现此虫取食盛花期苕子上白粉病的白霉。不论在田间或瓶中饲养,几乎被稻红瓢虫取食过的病叶,都留有弯曲不一、长短不等的取食痕迹。食时  相似文献   

16.
母骡产駏     
马和驴是马属动物里的两个生物种。马和驴杂交,称为种间杂交。母马公驴所生的第一代杂种称为骡,母驴公马所生的第一代杂种称为駃騠。駃騠一词现多不用,一般称为驴骡,以和母马公驴所生之骡相区别。在我国古籍中,最先提及骡的是<吕氏春秋>。唐代出土的彩陶骡,可以说是骡的最早模型。在外国,<圣经>里也提到过骡。从这些记载里可以看出,骡在当时已是普通的役畜了。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大荔县石槽公社张家庄大队郏拉香植棉组,1972年成立。全组26名妇女,一名老农顾问。种植棉花52.5亩。两年来,在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运动及“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在大队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全体组员立志为革命多贡献,科学种棉夺高产。1972年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仍获得了亩产皮棉130斤的较好收成,其中7.8亩育苗移栽棉田,亩产180斤。1973年全部棉田实行育苗移栽,平均亩产皮棉达到325.6斤。  相似文献   

18.
1959年我们在浙江临海县涌泉公社的涌泉大队进行中华按蚊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一、实验区的自然情况 临海县在浙江省东南海滨,位于北纬28°。实验灭蚊区的涌泉大队在临海东南40公里,为一山间平原,南面为灵江,江面宽约0.5—1公里,东、两、北三面均为高山环绕。平原略呈圆形,直径约2公里,全部面积约稍小于4平方公里,中央为涌泉镇,其余几个较小  相似文献   

19.
近年在枣树上发现一种食叶性害虫,群众将幼虫称为“小步曲”。常见在幼龄枣树和小酸枣树上为害,以幼虫取食枣树嫩叶,发生较为普遍。我们曾于1973年至1976年先后在阜平县北水峪大队和赵县南庄大队作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73年5月作者到北京市郊黄塔公社张家铺大队采集标本,在一只白眉鶲的右眼瞬膜内发现一条吸虫。经鉴定认为是属于嗜眼吸虫科(Family Philophthalmidae Travassos,1918)的嗜眼亚科(Subfamily Philophthalminae Looss,1899)。但本虫的形态与本亚科已知四属有许多不同之点,所以拟另立一新属。其学名拟命名为北京眉鹟吸虫(Ficedulariabeijingensis gen.et sp.nov.)新属及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