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浅谈高中生物学的探究性实验(1)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和过程 ,也是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核心。所谓的科学探究 ,是指科学家研究自然界 ,并基于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各种理论的途径和方法 ,也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各种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方法而参与的各种活动。因此 ,探究是学科学的中心环节。本文仅就高中生物学的实验分级、探究实验的活动程序等 ,谈谈自己的体会如下 :1 以探究为核心的实验分级以探究为核心对高中生物学的实验进行分级 ,有助于准确制定实验教学目标 ,有助于设计出最佳的实验方案 ,从而为取得理想的实… 相似文献
3.
(续 2 0 0 3年第 38卷第 9期第 33页 )2 .4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分析数据是指在实验操作完成后 ,对收集的实验信息进行整理和解读的过程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或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思考实验数据揭示的事实或规律 ,确定实验数据是否支持原先的假设 ,运用证据和逻辑分析对提出的问题做出答案或解释 ,从而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由此可见 ,结论就是对实验研究发现的总结。绘制图表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整理数据首先从实验研究主题涉及的概念开始 ,如果主题中有较多概念 ,可以绘制概念图来揭示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不…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主设计的评价表对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做好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教学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正越来越多地被教师认同,且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成为生物课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但同时在实施探究性教学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存在一些误区与不足,导致许多无效探究的出现,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能力发展。因此,检视与反思在实施探究性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育背景与课题提出新课程改革专家在评价中美学生于2005年第56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注:简称ISEF,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学生科学大赛,展示领先科学,展示出色的创造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思想)获奖情况时,风趣地指出,美国获奖学生是"美国正规教育培养的",而中国获奖学生是"中国正规教育漏网的"。这席话引起我的深思:中国正规教育怎么啦?扼杀了 相似文献
7.
群体 ,是指一群可以相互交配的生物个体。在一个群体中 ,有许多性状表现 ,但各种性状绝不会在同一个体中同时出现。尤其是相对性状 ,不同表现类型由于在不同个体中出现 ,因而 ,各自具有一定的出现频率。据孟德尔定律 ,控制性状的基因在配子中也有相应的出现频率。因而可以进行有关群体遗传的数量及频率的测定和预算。下面仅就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进行分析。例 1 已知兔子的脂肪有白色和淡黄色两种 ,是 1对相对性状 ,属常染色体遗传 ,白色 (B)对淡黄色 (b)为显性。基因型为 BB和 bb的个体杂交 ,预测 F3 及以后的群体中 ,淡黄色脂肪个体占群体…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属于实验性自然科学,其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是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因此,生物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形成的实验能力更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从目前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和“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教材”的指导思想以及高考考试大纲中对“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9.
探究性学习——学生的福音。多年的讲学性教学方法让很多学生成了机器人,机械地接受老师传达的内容,刻在脑子里。学生只是学到了知识,而不是拥有了能力。我们不能完全的批判讲学性学习的缺点,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确实是不完善的.。而新课标提出的探究性学习,弥补了讲学性学习造成的不足,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就生物实验教学而言,旧教材的实验更多地是验证性实验,教师只要保证将实验顺利验证正确就行,而现在在生物课标教材中,生物学探究实验大大增加,教师不仅要在实验中贯彻探究精神,而且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具有贴近生活、结合实际、生动有趣的特点.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德育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在初中的素质教育中必须以德育教育为核心.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教育中的科学过程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过程技能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所运用的技能。基础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标准都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对学生进行科学过程技能的训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科学过程技能的训练,并通过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科学过程技能水平,以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并最终更加有效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13.
Obesity and Aerobic Fitness among Urban Public School Students in Elementary,Middle, and High School
B. Ruth Clark M. Leanne White Nathaniel K. Royer Tamara L. Burlis Nicholas C. DuPont Michael Wallendorf Susan B. Racette 《PloS one》2015,10(9)
Aims and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mong urban public school students through a collaborative school district and university partnership.Method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grades K-12 from 24 urban public schools participated in measurements of height, weight, and other health metrics during the 2009–2010 school year. Body mass index (BMI) percentiles and z-scores were computed for 4673 students. President’s Challenge 1-mile endurance run was completed by 1075 students ages 9–19 years. 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 (⩒O2max) was predicted using an age-, sex-, and BMI-specific formula to determine health-related fitness. Resting blood pressure (BP) was assessed in 1467 students.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used to compare BMI z-scores, fitness, and age- and sex-specific BP percentiles across grade levels. Chi-square tests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x and grade-level on health-related outcomes.Results
Based on BMI, 19.8% were categorized as overweight and 24.4% were obese. Included in the obese category were 454 students (9.7% of sample) classified with severe obesity. Using FITNESSGRAM criteria, 50.2% of students did not achieve the Healthy Fitness Zone (HFZ);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in the Needs Improvement categories increased from elementary to middle school to high school. Male students demonstrated higher fitness than female students, with 61.4% of boys and only 35.4% of girls meeting HFZ standards. Elevated BP was observed among 24% of 1467 students assessed.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P z-scores revealed low correlation with BMI z-scores.Conclusions
A community-university collaboration identified obesity, severe obesity, overweight, and low aerobic fitness to be common risk factors among urban public school students. 相似文献14.
本文抽样测量会宁地区高一学生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肩胛下皮褶厚度, 腹部皮褶厚度, 分析BMI值, 估测身体密度, 计算体成分, 目的是分析会宁高一学生皮褶厚度和体成分发育规律和特点。结果发现, 调查对象主要存在问题是体重过低, 仅有2.96%男生和8.33%的女生处于超重状态。男女生身高、体重和身体质量指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整体状况好于甘肃省状况而低于全国状况。调查对象三个部位皮褶厚度值男生以16岁组, 女生以15岁组为最低; 男生三个部位皮褶厚度16岁组以前均呈递减趋势, 16岁以后呈上升趋势。男女生随年龄增加16岁以前体脂含量呈下降趋势, 16岁以后逐渐成上升趋势。男生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联合部位体脂含量高于肱三头肌而低于肩胛下角部位体脂含量。男生去脂体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女生去脂体重随年龄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 但由联合部位皮褶厚度计算出来的去脂体重均最高。调查对象皮褶厚度百分位数男生P3, P5, P10高于全国正常值, 其余低于全国正常值; 女生14岁高于全国正常值, 其余均低于全国正常值,这说明会宁高一学生目前的体脂含量不高。结论认为, 调查结果符合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生长发育特征, 主要存在问题是体重过低。会宁高一学生男生主要以去脂体重增长为主, 女生主要以体脂增长为主。建议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体育锻炼,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增加膳食热量和优良蛋白质摄取。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职业探索问卷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Stumpf等人编制的职业探索问卷大学生版在国外已经被广泛使用,本研究拟经过英汉互译和团体焦点访谈等方法,将该问卷修编成中学生版本,并检验其心理测量学特征.经过统计分析,修订后的职业探索量表中学生版(CES中学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考察中学生职业探索状况的可靠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了解鹤岗市中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为进一步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鹤岗市1735名中小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青春期性知识,但其知晓率仍偏低;性知识获取途径以社会媒体为主。大多数被调查者性生理发育状况良好,对青少年中发生的恋爱行为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而对婚前性行为持谨慎和保守态度。结论:今后应加大对性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投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性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DIS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探究不同pH值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为例,介绍了DISLab的基本组成,并详细阐述了运用DIS实验有四大优点:数据采集迅速;数据分析准确;曲线拟合合理;探究性学习充分.旨在倡导DIS模式下的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20.
乙肝疫苗对中小学生的保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中小学生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及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用固相放免方法检测1 134名小学生和358名中学生的HBsAg和抗-HBs。判定:S/N≥2.1;以≥10 mIU/mL为阳性。乙肝疫苗接种率,市区小学生高于郊区学生(χ2=54.58,P<0.01),HBsAg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检测到的1 134名小学生中,抗-HBs阳性率平均在89.2%。HBsAg阳性率随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增高而下降,但市区学生(2.65%)与郊区学生(2.76%)差异无显著意义(χ2=1.35,P>0.05)。近期加强接种了重组乙肝疫苗的中学生,抗HBS-抗体阳性率97.7%。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的增高,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在乙肝高发区,尽管推行了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规划,但从长远的免疫策略考虑,有必要制定加强免疫计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