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和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3种百合科(Liliaceae)植物为药材黄精的基原植物,药用部位为干燥根茎,繁殖方式主要有根茎繁殖、种子繁殖。但长期的根茎繁殖容易引起黄精品质退化、抗性降低、病虫害日益严重等问题。因此,黄精的种子繁殖势在必行。本文从黄精基原植物种子生殖特性、采收与贮藏、形态结构、化学成分、萌发特性、休眠特性、萌发及出苗影响因子和播种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对黄精种子育苗有一定的的指导意义,为黄精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多花黄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植物名称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采自浙江省天台山的野生苗。  相似文献   

3.
中药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ex Redoute)、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与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黄精多糖是黄精中最重要的活性化合物之一,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肿瘤、抗骨质疏松、降血糖、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已经成为黄精开发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黄精多糖的结构特征、生物活性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黄精多糖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精为中国传统药食两用中草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养生保健价值,其来源于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滇黄精(P. kingianum Coil. et Hemsl.)和多花黄精(P. cyrtonema Hua.)3个物种的干燥根茎。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野外资源的枯竭,黄精的人工种植需求日益提升,但黄精基源植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较大的环境变异性为黄精的引种、驯化、栽培及产品质量评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近年来随着研究的开展,转录组测序技术、分子标记技术、DNA条形码技术等检测方法被应用于黄精基源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是黄精不同物种、同一物种不同居群的种质多样性分析、优良种质筛选的高效技术手段。文章概述了黄精基源植物种质的多样性及其在基因功能研究、品种选育等方面利用的研究进展,为黄精药材规范化栽培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芦笛 《生物学通报》2013,48(6):7-8,F0003
芝草,尤其是灵芝和紫芝,在中国古代一直被视为祥瑞,有“神草”、“瑞草”等美称,是大型真菌中最受重视的一类。然而“芝草”的得名,实际上不仅仅是由于芝在古代被视为一种草。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的真菌生长相对于杂草来说较为缓慢,因此当其子实体周围杂草丛生时,被菌盖遮蔽的杂草因光合作用的需要,会穿过菌盖以获取阳光,造成灵芝和杂草恍若浑然一体的“草从芝出”的特别现象。这种现象在清人画作中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是“芝草”得名的另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黄精种子休眠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种子的形态、解剖结构、果实及种子部分抑制物质的生物测定和种子成熟过程中内源激素ABA含量的变化等方面研究种子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黄精种子休眠属于综合休眠,首先黄精种子秋季采收后其种胚存在生理后熟,是导致黄精种子深休眠的主要原因;其次黄精种子的胚乳细胞小、细胞质浓厚、排列致密,胞间隙小,影响物质的共质体运输;果实及种子中含有不同程度的发芽抑制物质;种子成熟时ABA含量升高是导致种子休眠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7.
陡坡地毛竹林多花黄精种群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坡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 H. de Lehaie)林下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复合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以林分结构基本一致的陡坡地粗放经营毛竹纯林为对象,调查分析了同一面坡的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状况和生物量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密度、叶片叶绿素值和叶、根生物量积累及叶、根、地下块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均无显著差异。多花黄精株高下坡位、上坡位差异不显著,均显著地高于中坡位。地径下坡位、中坡位差异不显著,均显著地低于上坡位。地上茎生物量中坡位、上坡位无显著差异,均显著地低于下坡位。地下块茎生物量、总生物量积累下坡位显著地高于中坡位,均与上坡位差异不显著。地上茎生物量分配比例下坡位显著地高于上坡位,均与中坡位差异不显著。不同坡位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生物量分配格局均为地下块茎>根>叶≈地上茎,地下块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占70%以上,显著大于生物量分配较为均匀的其它器官。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坡位效应,在试验毛竹林林分结构和经营水平条件下,宜选择下坡位进行毛竹多花黄精复合经营。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黄精多糖提取工艺,并研究其吸湿保湿性能、探索其护肤功能。方法:采用热回流法结合正交进行黄精多糖提取工艺优化;以黄精多糖为实验对象,采用重量法进行吸湿性(相对湿度分别为43%和81%)、保湿性试验,并对吸湿曲线进行模型拟合;将黄精多糖添加到市售面霜中进行皮肤水分测试。结果:实验表明黄精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 (g/mL),提取时间是150 min,提取次数为1次;黄精多糖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吸湿均符合双指数模型;置于干硅胶环境下48 h,黄精多糖保湿率为14.00%。结论:黄精多糖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在护肤品开发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万煜  高成芝   《广西植物》1990,10(3):177-180
<正> 1.百色黄精新种 图2(百合科) Polygonatum longistylum Y. Wan ex C. Z. Gao,sp.nov. (Liliaceae) Haec species P. cathcartii Baker affinis, sed laminis foliorum apice circinatis,filamentis apice non sacciformibus,stylo ovario fere(?)-plo longiore facile differt.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不同产地黄精中砷、铅、铬、镉、汞含量的方法,进行含量分析,为黄精的医用和食疗安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ICP-MS法对52份野生黄精样品中5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野生黄精中5种重金属的方法检出限为0.002~0.020 mg/kg,回收率为95.5%~104.4%,精密度为2.8%~4.6%;野生黄精根茎中含量高低依次为铬、铅、镉、砷和汞,各元素间呈正相关;巫山的铬和砷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奉节的铅最高,石柱的镉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黄精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高低:根须>根茎>叶子>种子,其中根须的铬含量高达4.406±1.021 mg/kg。结论:野生黄精的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不同部位的含量也有差异:地下部位(根须、根茎)含量大于地上部位(叶子、种子)。本研究可为黄精的外源性污染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安徽黄精属的细胞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邵建章  张定成  钱枫   《广西植物》1994,14(4):361-368
本文首次报道黄精属PolygonatumMill我国三种特有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安徽黄精P.anhuiense发现两个细胞型:(1)2n=24=4m+6sm+14st;(2)2n=20=4m十6sm+10st;  黄精P.langyaensy2n=18=6m+8sm+4t;距药黄精P.franchetii有三个细胞型:(1)2n=22=8m+8sm(2sc)+6st;(2)2n=20=2m+14sm+4st;(3)2n=18=4m+8sm+4st+2T,全部属3B核型。黄精属植物安徽共有10种,本文对9种黄精的染色体数目、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可划分成三个类群,与中国植物志(第十五卷)的形态分类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灵芝—仙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灵芝──仙草于智勇(扬州教育学院生物系,225002)一提起灵芝(Ganoderma),人们往往会联想起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草”,这大概是由于它形似仙鹤舞翅,色如瓷都祭红的缘故吧(祭红,也叫“霁红”,指一种鲜红的釉色)。灵芝的别名有:赤芝、红芝、木灵...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的生态适宜性,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收集237份多花黄精分布位置和55个生态因子,导入最大熵(MaxEnt)模型运算,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其适合生长区域。结果表明,影响多花黄精生态适宜性的主要生态因子是3月降水量、年均降水量、6月降水量、5月降水量、4月降水量、2月降水量和最冷季降水量,在福建省具有广泛适宜生长区域。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可为多花黄精野生资源保护提供参考,并为其科学种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叶绿体全基因组特征和密码子使用偏性,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滇黄精嫩叶进行测序,再经组装与注释后得到其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通过MISA、EMBOSS和CodonW等软件对滇黄精叶绿体全基因组的SSR位点、系统发育及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黄精完整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55 852 bp,基因组平均GC含量为37.7%,其大、小单拷贝区(LSC)长度分别为84 633和185 25 bp,反向重复区长度为26 347 bp,注释了132个基因,包括86个蛋白编码基因、38个tRNA基因和8个核糖rRNA基因。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有69个SSR位点,绝大多数属于单碱基重复的A/T类型。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滇黄精与格脉黄精(P. tessellatum)亲缘关系近,可能与分布地域有关。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表明,滇黄精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受到自然选择影响大于突变因素,最终确定9个最优密码子。因此, 滇黄精叶绿体基因组遗传结构和系统发育位置及其密码子偏倚的分析,为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精属八种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研究了四川黄精属Polygonatum 8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玉竹n=10, 2n=20=4st十6sm十10m; 多花黄精2n=20=6sm十14m; 点花黄精n=16,2n= 32=2t十8st+2sm十20m;滇黄精n=13,2n=26=8st (2SAT)+14sm+4m;互卷黄 精2n=32=6st+8sm+18m (2SAT); 湖北黄精n=15, 2n=30=2t+6st十6sm+ 16m(2SAT);黄精2n=24=2t十14st(2SAT)+6sm十2m;卷叶黄精n=28,2n=56= 18st+10sm十28m。 黄精属植物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类型多样,8种黄精的核型可以区分为3种类型:2 B、3B、2C。核型不对称性的加强与染色体数目的递增有相关性。本文就染色体方面的资料对前人关于该属分类群的亲缘关系的论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黄精属(Polygonatum)的许多物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目前缺乏能够准确、高效地鉴定黄精属药用植物的DNA条形码。本研究通过对ITS、trnK-matK、rbcL、psbA-trnH和psbK-psbI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从ITS序列中提取ITS2序列,共获得黄精属7个药用物种23份样品的138条序列。进一步比较6个DNA条形码对黄精属药用植物的鉴定效率,并验证所筛选条形码的可靠性。结果显示:trnK-matK的种内和种间变异重合少且有较明显的条形码间隙,其他5个序列的种内和种间变异重合多且无条形码间隙;BLAST结果表明trnK-matK的鉴定效率最高(85.7%),系统发育树显示trnK-matK的鉴定能力最强,能将全部12个多花黄精样品聚在一支,并能区分黄精、滇黄精、玉竹、点花黄精和湖北黄精;AMOVA分析结果揭示trnK-matK的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最高,适用于区分黄精属物种间差异。因此,trnK-matK最适用于黄精属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17.
子午岭产4种百合科植物的核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子午岭产百合科黄精属大苞黄精(P.megaphyllum)、玉竹(P.odoratum),百合属的细叶百合(L.pumilum),葱属的糙葶韭(A.anisopodium)4种植物进行了染色体研究。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别为:玉竹2n(2x)=20=12m(2SAT)+8sm,核型为2B型;大苞黄精2n(2x)=22=4m+12sm+6st,核型为3B型;细叶百合2n(2x)=24=4m+10st  相似文献   

18.
黄精种子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对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种子主要营养成分--粗淀粉、粗脂肪、粗蛋白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对其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组分作了分析,以明确黄精种子的营养成分及其利用价值.结果显示:(1)黄精种子的营养成分以淀粉(73.70%)为主,脂肪含量为(10.74%),蛋白质含量为(8.21%);(2)脂肪酸中以不饱和脂肪酸(89.52%)为主,其中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占49.77%;(3)氨基酸种类齐全,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的含量比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含量高.结果说明,黄精种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食品、医疗保健方面具有一定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块茎芽为外植体,对组培过程中褐化的影响因素(灭菌方式、基本培养基及培养温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先经过75%乙醇处理30s消毒表面,再用NaClO 12min+HgCl2 8min消毒的抗褐化效果最好;选用1/2MS基本培养基能有效抑制褐化;低温环境(20℃)能进一步降低褐化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的适宜生长区,运用Maxent模型模拟其潜在分布区,探讨其引种栽培的适宜气候条件。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AUC值为0.974~0.980,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滇黄精主要适生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适生面积约81.34×10~4 km~2,占全国适生区面积的88.24%。云南的高度适生区面积最大(19.96×10~4 km~2);四川次之(5.49×10~4 km~2)。75%的高度适生区分布于海拔2 492 m以下的地区,3 400 m以上的地区不适宜于滇黄精生长。最冷月最低温度、7月最低温度、5-8月太阳辐射、最干月降水量、4月和9-11月平均降水量是限制滇黄精分布的主要气候变量。因此,海拔1 400~2 100 m的亚热带地区是滇黄精最适宜的生长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