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菇又叫香蕈、冬菇,是著名食药用菌,是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我国南方一些省份,从“砍花”栽培香菇技术到袋料栽培已有800多年历史。就香菇栽培气候条件而言,我国北方更适宜人工栽培优质香菇。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很大,急需筛选出适合东北寒地栽培的香菇菌株。1材料...  相似文献   

2.
高寒地区豆秸裁培香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菇在世界菇类产量中居第 2位 ,是仅次于双孢菇的食用蕈菌 ,香菇的人工栽培 ,也是我国最早 ,距今已有 80 0多年的历史。 80年代后逐渐以袋料栽培为主 ,所用原料以阔叶木屑、棉籽壳居多 ,寒地利用粉碎豆秸栽培香菇的报道甚少。黑龙江省龙门农场地处北纬 48 5°~49 0 2° ,东经 1 2 6°~ 1 2 7° ,海拔 42 5米 ,年平均气温 - 0 9℃ ,属我省第四积温带 ,是大豆主产区之一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木屑代料香菇生产已迅速发展起来 ,但林木资源的紧缺制约了香菇产业的发展 ,而这里每年大量的豆秸作为废弃物在地里堆放燃烧 ,不但是一种浪费 ,还…  相似文献   

3.
我国香菇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在今天纯种人工栽培同样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方向。经查上海栽培香菇“菌种”内生长不正常的菌丝体制剂中有直径为20nm,长度多为100—200nm的类似棒状病毒颗粒。在接种后14—20天,生长缓慢的菌丝体中有直径为28、36、40nm三种不同大小的类似球状病毒颗粒,未见棒状颗粒。在香菇子实体的制剂中同样见到与菌丝体中一样的球状颗粒以及大小为15—16nm×100—300nm的较细的棒状颗粒。病香菇菌褶超薄切片中显示棒状颗粒结晶及球状颗粒的聚集;在液泡中有直径为15—16nm的棒状颗粒。  相似文献   

4.
我国香菇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在今天纯种人工栽培同样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方向。经 查上海栽培香菇“菌种”内生长不正常的菌丝体制剂中有直径为20am,长度多为l(10--200nm 的类似棒状病毒颗粒。在接种后14—20天,生长缓慢的菌丝体中有直径为,28、36、40ran三种不同大小的类似球状病毒颗粒,未见棒状颗粒。在香菇子实体的制剂中同样见到与菌丝体中一样的球状颗粒以及大小为15--16nmx100--300am的较细的棒状颗粒。病香菇菌褶超薄 切片中显示棒状颗粒结晶及球状颗粒的聚集;在液泡中有直径为15一16nm的棒状颗粒。  相似文献   

5.
【目的】香菇(Lentinulaedodes)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研究我国现有栽培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构成以及准确鉴定品种是新品种开发和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方法】采用多态性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对中国历年来使用主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比较其谱系来源,解析中国主栽品种的群体多样性构成,并构建指纹图谱用于品种鉴定。【结果】24对多态性SSR引物对51份香菇菌株都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9处可将栽培种群体分为4个类群,野生种驯化或参与杂交获得的菌株位于类群Ⅲ和Ⅳ,其他菌株位于另外两个类群Ⅰ和Ⅱ。群体结构分析可将栽培群体分为6个遗传构成,显示L808、L135等代表性菌株在各自的构成中参与了其他菌株的选育过程,解释了以其为亲本的部分品种的谱系来源。依据筛选出的9对条带清晰的SSR引物组合构建了多位点SSR指纹图谱,可对45个香菇商业菌种进行辨识。【结论】我国香菇主栽品种亲缘关系较近,育种多围绕L808、L135、9015等核心代表性品种进行,本研究可为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不同栽培模式的新品种提供依据;指纹图谱的构建也能为香菇品种的准确鉴定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6.
引言香菇是真菌界担子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学名为Lentinus edodes(Berkeleg)Singer.由于它美味可口芳香,自宋朝以来,我国就开始人工栽培,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我国重栽培轻研究,致使我国当前的香菇研究水平及经济效益落后于日本几十年.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了解到担孢子的形成过程及机理,观察列了香  相似文献   

7.
赵美松  毛礼钟 《生物学通报》1993,28(9):19-19,36
香菇(Lentinus cdodes)属担子菌纲、伞菌科,是一种历史悠久,受人们喜爱的食用菌。它的菌盖表面呈褐色,菌褶白色;菌柄为筒状,或稍扁,呈白色,基部稍带红色或红褐色。野生香菇一般生长在枯死的枫香、栲、袍、栎、栗、野漆等树上。不耐高温。子实体常在立冬后至清明前产生,主要产区在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省的山林地带。我国很早就有人工栽培,近年来发展很快,在方法上也有很大改进;目前,我国代料香菇的产量已占香菇总产量的3/4。  相似文献   

8.
据我国历史记载,早在七百多年前,我国已开始栽培香菇。最早栽培香菇的地方是浙江庆元、龙泉县。近几百年来,由于浙江缺乏适合培植香菇的林木资源,不少菇农在福建、江西、  相似文献   

9.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9):2114-2114
正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产于北半球温带与亚热带地区的一种腐生真菌,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1]。但香菇属中低温型变温结实性菇类,在福建、浙江等香菇主产区,因夏季温度较高,能够高温出菇的香菇品种少,导致夏季鲜香菇供应不足。目前可用于夏季香菇栽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海拔500 m以上的高山上栽培;二是利用林下或山沟出菇、覆土栽培出菇等。但这两种栽培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香菇高温栽培的问  相似文献   

10.
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在我国已有七、八百年的栽培历史,历来都是采用自然传播的老法生产,产量和质量不稳定。1965年开始改用纯菌种人工接种,产量虽有增长,但幅度不大,菌种和接种技术都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理想的香菇生产菌  相似文献   

11.
用提取金丝桃素后的贯叶金丝桃残渣和锯木屑作培养基分别栽培香菇 ,比较了由两种培养基栽培香菇的生物学效率、香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结果表明 :用贯叶金丝桃残渣栽培的香菇有较高的生物学效率、其香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力亦高 ,说明贯叶金丝桃残渣适合栽培香菇 ,为栽培香菇开发了一种新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2.
香菇主要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菇是仅次于双孢蘑菇的世界第二大类食用菌,在中国食用菌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综述了香菇的主要育种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包括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基因工程育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并针对当前香菇产业发展需求,对香菇育种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驯化栽培名贵山珍的香菇仿生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又叫冬菇、香蕈,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香菇属,是低等植物。它原系野生的天然食用菌,1313年王祯《农书》中就有人工砍花栽培法记载。但它是靠大自然的香菇孢子传播,从而“木朽菇生”全依赖“上帝”的恩赐。天然野生的香菇,具有它的独特形态和香味。后来人们采用段木打穴接种,半天然式的栽培,但单产很低,木材消耗极大。以后人们采用木屑压砖和木屑袋栽,室内培育,有力地促进我国香菇产量迅速上升,成为创汇率高的拳头产品,打进了国际市场。但由于香菇的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跻身我国第五大农作物,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食药用菌大国。本文对近十年来食药用菌重要种类名称变更、人工培植或栽培技术的突破和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随着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深入,灵芝、黑木耳、毛木耳、桑黄等重要种类的名称得到更正和完善;冬虫夏草、羊肚菌、暗褐网柄牛肝菌等难栽培种类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人工栽培;大多数常见食药用菌种类完成了基因组解析。分析了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生物学研究、组学研究与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的关系,基础研究促进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同时产业发展为基础研究提出更多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宋莹  刘娜  杨瑞恒  刘俊杰  张敏 《菌物学报》2020,39(6):1109-1116
香菇是我国深受欢迎的食药用菌,产量居食用菌产业之首。为拓宽栽培香菇菌株的遗传背景,解决现有主栽香菇菌株种性退化的问题,本研究以香菇‘808’菌株与3个香菇野生资源、3个栽培菌株(辽抚4号、BY1和荷香)开展单-双杂交育种,开发适合当地栽培环境的主栽品种。研究结果显示:在270对单-双杂交组合中,通过锁状联合观察和与亲本的拮抗试验,鉴定出89个杂交子,进一步通过栽培试验筛选出10个性状相对优良的候选菌株;最终通过农艺性状对比试验,筛选出ZJXG 5和ZJXG 8两个优良杂交菌株,这两个菌株均以当地长白山野生资源S1和本地主栽菌株BY1为双核杂交亲本选育而来,表现出超亲显著、菇形圆整、颜色呈浅褐色的特性,前4潮生物学效率在86%-88%之间。本研究结果揭示,在香菇杂交育种中,当亲本菌株来源地域与杂交后代菌株筛选地域相近时,单双杂交亲和率、杂交菌株的出菇率和丰产性指标较高,这提示我们,利用当地野生香菇资源更有利于创制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6.
香菇是全球人工种植最为普遍的食用菌,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对香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香菇在预防、治疗恶性肿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尤其是香菇多糖制剂现已正式作为辅助化疗药物应用于临床。但是对香菇中蛋白质生物学活性的研究以及从蛋白质水平去发掘其抗肿瘤活性的功能基因却鲜有报道。本文拟就香菇的基因组、转录组及功能基因挖掘和开发现状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缩短香菇栽培周期并增加子实体产量,是香菇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从1980年开始,我们用废纸做材料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供试菌株:香菇(Lentinus edodes)7402由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2.材料:没有印油的废纸。木屑、甘蔗渣为对照。  相似文献   

18.
目前北方地区开放式栽培香菇,基本生产模式是春季发菌,夏秋季出菇。笔者从九五年开始采用简便易行的开放式栽培技术,千秋季栽培,冬春季出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生物学效率达到80%,广大菇农的经济效益提高一倍以上,深受菇农欢迎,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菌种选择菌种选择是否得当,是栽培成功的关键。香菇菌种分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三种温型。温型不同,生长周期也不同。温型高,生长周期短;温型低,生长周期长。要想使栽培快在三个月左右时间出菇,必须选择高温型或中高温型菌种。几年来经过28个香菇品种比较,我们选出了Ld…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代料栽培香菇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适用于玉米秸秆为基质的香菇菌种,以利用玉米秸秆代料栽培香菇。以4株香菇菌株937、808、辽香1号、辽香6号为试验菌株,通过玉米秸秆代料栽培的对比试验,根据试验中菌丝生长速度、生物转化率、优质菇率的结果,确定辽香6号为适合辽宁省岫岩地区玉米代料栽培香菇的菌种,其生物转化率达86%以上,优质菇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美味佳肴,营养丰富,有降低血浆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及抗癌等作用。但是,香菇的生产仅局限于山区用段木或木屑生产,产量远远跟不上需要量.为扩大栽培面积,提高产量,必须使香菇生产推广到广大农村,扩大栽培原料的来源。但是一般平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