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徽沼虾属一新种记述:(十足目:长臂虾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安徽西部沼虾属一新种梅山沼虾,新种Macrobrachium meishanense sp.nov.本新种与近似种江西沼虾M.jiangxiense Liang et Yan 1985之不同在于:新种额角较短,伸至鳞末或近鳞末;尾节末端有羽状刚毛2—4对;第二触角鳞片较宽短,长为宽的2.8—3.2倍;第二步足指节表面和切缘覆盖密毛,掌部和腕节满布小刺,腕节明显短于螯长,座节短于或等于长节等。模式标本存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2.
云南米虾属一新种的记述(十足目:匙指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的米虾属一新种,标本采自于云南省蒙自县,兹描述如下: 蒙自米虾,新种Caridina mongziensis sp. nov.(图1—9) 额角短,通常伸至靠近第一触角柄第2节的末端或稍微超出,上缘具9—11齿,有5—7(通常为6)齿位于眼眶后缘的头胸甲上,额角末端的1/2—2/3无齿;下缘具1—4(通常  相似文献   

3.
1975年,我们在福建省收集到许多淡水虾的标本,发现沼虾属有二个新种,记述于下。福建沼虾Macrobrachium fukienense,新种 额角上缘稍隆起,末端超出第一触角柄,上缘具7或8齿,基部1—2齿位于眼眶后方的头胸甲上;下缘凸,具2(少数仅1)齿。头胸甲具颗粒状突起,雄性尤为显著(图1),腹部的颗粒小而分散。尾节(图7)背面具2对背刺,后端呈尖刺状,后侧角具2对刺,中部具6—7对羽状刚毛,后缘的背面具5对细刚毛。 第一触角柄刺短于第1节的1/2,前例刺伸至第2节的中部,第2节稍短于第3节。鳞片(图 3)长约为宽的2.5—2.8倍。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采集于云南蒙自匙指虾科米虾属1新种,贫齿米虾Caridina paucidentata sp.nov..文中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同时附特征图.新种和近似种蒙自米虾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额角背缘齿少,仅1~3个.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水产大学.  相似文献   

5.
浙江米虾属一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整理浙江淡水虾类标本的过程中,发现米虾属Caridina一新种,兹描述如下:弯额米虾Caridina curvifrons,新种 头胸甲的长度等于或稍短于额角,其前侧角各具一颊刺。 额角细长,呈剑形,末端超出第一触角柄或第二触角鳞片的末缘,而且向腹面弯曲;上缘基部2/3具11—19齿(大多数为13—15齿),其基部3—4齿位于眼眶后缘的头胸甲上;下缘具3—9齿(大多数为3—6齿)(图1)。  相似文献   

6.
云南米虾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2年夏,自云南省曲靖地区石灰窑水库的一条小溪中采得一批米虾标本,经鉴定,认为是一个新种,兹描述如下: 异齿米虾Caridina disparidentata, 新种 额角狭窄,伸至或稍超出第一触角柄第2节的中部到第3节的末端。上缘具2—11  相似文献   

7.
湖南淡水虾类两新种(十足目:匙指虾科:米虾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湖南省淡水匙指虾科米虾属两新种。窄肢米虾Caridina angustipes sp.now.与保靖米虾C.baojingensis Guo,He et Bai,1992近似,但新种额角长,上缘具15-27齿,下缘具3-6齿;雄性第一附肢内肢的内缘平直。棒肢米虾C.clavipes sp.nov.略似窄肢米虾C.angustipes,但目前雄性第一附肢内肢末端尖细,内缘刺少;雄性第二附肢雄附肢短而细,内缘仅具1刺,末端仅具4刺。正模标本保存在上海水产大学,副模标本保存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相似文献   

8.
记述采自中国四川省洞穴钩虾属1新种,奇异钩虾Gammarus praecipuus sp.nov.(图1~56).新种与钩虾属其它物种的区别在于:眼睛缺失;第1小颚外叶具有31个齿,明显多于其它钩虾属物种的11个齿;第1尾肢内、外肢无侧刺或毛;第3尾肢内肢为外肢长的一半.正模♂;副模:2♂♂,2♀♀,四川省江油市新春乡藏王寨无名洞,2010年5月12日,林玉成采.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词源:新种种名源自该种具有特殊的洞穴特征,如第1小颚外叶具多个齿以及第1尾肢内、外肢无侧刺或毛;形容词.  相似文献   

9.
马氏沼虾(Macrobrachium malcolmsonii)的幼体从孵化到变态为幼虾要经过多次蜕皮,每次蜕皮均伴随形态及附肢特征的改变。采用显微观测摄像法对马氏沼虾Z1-Z12各期幼体样本30尾进行了观察,测量结果表明Z2与Z1在复眼上存在较大差异,Z3与Z2、Z4与Z5的主要分期特征均位于尾节上,Z6的腹部出现腹足萌芽,Z7与Z8的形态差异在于第一触角内鞭和外鞭的附肢变化,判别Z9-Z12的主要分期依据为步足、腹足和额角形态。因此通过观察Z1-Z12幼体第1触角上的内鞭和外鞭,第2触角上的触角鞭和触角片,头胸甲上的额角、背刺、复眼和第1、2对步足,腹部的附肢、尾节和尾扇等形态变化,及测定各期幼体附肢的分节数和刚毛数等可量性状上的差异,可为马氏沼虾蚤状幼体分期提供生物学依据;此外还对马氏沼虾与罗氏沼虾幼体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通过测定幼体触角鞭的分节数量,为两种沼虾幼体之间的鉴别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广西米虾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整理广西米虾属标本时发现一新种,兹描述如下。巴马米虾Caridina bamaensis,新种 体长12—18毫米。额角短,抵角膜后缘,上下缘均无齿。头胸甲为额角长的5—7倍,前侧角圆,无颊刺(图1,2)。第六腹节约为头胸甲长的0.34—0.43。尾节背面具5—6对活动刺;后端圆,具4对刺,外侧者稍粗;后缘正中背面有一三角形的突起(图3)。柄刺伸至第一触角柄第1节的末端附近。第三颚足伸至或稍超鳞片末端(图4)。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5.
16.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7.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8.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