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岩羊小肠的祁连毛圆线虫,新种Trichostrongylus qilianensis sp. nov., 其形态与已发表的39种毛圆线虫均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
3.
4.
1986年3—4月,我们从陕西宁陕县死亡的两头羚牛Budorcas taxicolor的四胃及小肠中获得19条线虫(7♂,12♀),经详细观察,确认为奥斯特属线虫一新种,记述如下。量度以mm为单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草兔胃内的四川尖柱线虫,新种Obeliscoides sichuanensis sp.nov.本新种同已知种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7.
描述了采自山东省胶南市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L.根部的线虫1新种,即胶南无孔小咽线虫Aporcelaimellus jiaonanensis sp.nov.。新种主要的鉴别特征是雌虫虫体中等长度,强壮,体表角质层由明显的两层组成;唇区缢缩明显,唇瓣彼此分离,呈角状;齿针强壮;内阴唇骨化明显,呈心形;尾圆锥形,具近指状尾尖突,尾尖突末端钝,尾长是肛门处体宽的1.1~1.4倍。新种的近似种是亚马逊无孔小咽线虫A.amazonicus Andrassy,2004和岛居无孔小咽线虫A.insularis Andrassy,2004。新种与前者的主要区别是:新种内阴唇呈心形,尾尖突末端钝;亚马逊无孔小咽线虫内阴唇长且窄,不呈心形,尾尖突末端锐尖。新种与后者的主要区别是:新种虫体较长,尾较长、呈圆锥形,具近指状尾尖突;岛居无孔小咽线虫虫体较短,尾很短,向背面凹陷,具向背面弯曲的钉状尾尖突。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小翅蛾科(Micropterygidae)成虫有咀嚼式的口器;翅膜鳞片间有微刺,前后翅的脉序略同,以翅褶相连锁;中足胫节无距;雌生殖孔与肛门合一。幼虫的后唇基横向;触角长;腹部1—8节有腹足。蛹为裸蛹。在鳞翅目(Lepidoptera)中代表最原始的类型。成虫栖息于草本植物上,或咬伤叶表而吮食流出的液体、或在花上啮食花粉。幼虫取食苔藓植物等,并非重要害虫,但从昆虫进化与分类系统上来看,则为十分重要的类群。 相似文献
12.
1995 ̄1996年,作撰写《中国动物志·蜥蜴亚目》卷鬣蜥科岩蜥属Laudakia时,详细研究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收藏的岩蜥属全部标本,发现其中采自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易贡及通麦的9号标本在《西藏两栖爬行动物》书中被鉴定为喜山鬣蜥拉萨亚种Agama himalayana sacra,已上升为种,改隶岩蜥属,称拉萨岩蜥Laudakia sacra,实际与拉萨岩蜥不是同种动物,而 相似文献
13.
对盅口族Cyathostominea线虫分类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讨论,根据各分类学家的意见,笔者提出了盅口族线虫的分类系统,该系统以Lichtenfels等人(1998)的观点为基础,其不同点在于:1)将马线虫属Caballonema Abulasze,1937和柱咽属Cylindropharynx Leiper,1911从盅口族中移出,放入柱咽族Cylindropharyngea Popova,1952;2)Scialdo-Krecek(1984)描述的Cylicodon-tophorus reineckei应归属于副杯口属Parapoteriostomum Hartwich,1986. 相似文献
14.
15.
新种大连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alianensis sp.nov.采自中国辽宁省大连市老铁山的枯死黑松.新种的鉴别特征为:体较短(雌虫:571.5~658.0 μm;雄虫:436.8~520.0μm),口针纤细(雌虫:10.0~12.7 μm;雄虫:9.2~11.8μm)具有基部球,侧线4条.雌虫阴门位于虫体60%~75%处,尾型特殊,具蜗牛触角状分叉的尾尖突;雄虫尾部向腹面弯曲成拐杖形,有1简单尾尖突,交合刺小(10.0~12.9μm),乳突3对,无交合伞.新种的近似种是大核滑刃线虫A.macronucleatus,主要区别在于大核滑刃线虫的雌虫仅具一简单尾尖突,雄虫加热杀死后呈"L"形,而非新种的"J"形.应用限制性酶切图谱(PCR-ITS-RFLP)的方法以及DNA测序为新种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农作物寄生性线虫种类调查和鉴定”的过程中,我们于1980年10月24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遂平县车站公社里桥大队的大豆根系中分离到滑刃线虫属一新种(线虫分离法:漏斗分离;线虫固定和保存于“T.A.F.”液)。1982年,我们对该种进行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测量、描述、核查、绘图等,鉴定为一新种。模式标本存于广州华南农业大学线虫研究室。描述如下(量度以微米计)。 相似文献
17.
18.
19.
1986年在土壤甲螨调查工作中,于西南农业大学竹林土壤中采得甲螨多头。经研究其中2头属洛甲螨科疹丘甲螨属新种。定名为棘疹丘甲螨,新种 Papillacarus echinatussp.nov.。描述如下。本文长度单位均为μm。 棘疹丘甲螨 Papillacarus echinatus Lee et Chen 新种(图1—2) 体色:黄褐色,体长:532—539,体宽:224—227。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广西龙州市龙岗自然保护区历年所采林蛇属标本2雄3雌,与黑头林蛇相近,作者曾将其鉴定为后者。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与林蛇属已知各种均不相同,应是一新种。本文对该新种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