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玉环  高谦  程国栋 《植物研究》2008,28(2):147-150
通过对祁连山所采集苔类植物标本的鉴定和统计整理,共报道祁连山苔类植物8科10属12种,均为祁连山地区的首次报道,包括11种甘肃省苔类植物新记录。其中报道的秃瓣裂叶苔(Lophozia obtusa)和卵叶羽苔(Plagiochila ovalifolia)为青海省苔类植物新记录,这也是青海省苔类植物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苔类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环  陈龙  李微  高谦 《植物研究》2009,29(5):607-614
通过对甘肃省所采集苔类植物标本的鉴定和统计整理,共报道苔类植物18科30属78种及变种,其中包括3个新记录科,分别为:扁萼苔科(Radulaceae)、魏氏苔科(Wiesnerellaceae)、带叶苔科(Pallavicinaceae),11个新记录属和35个新记录种;区系分析表明北温带成分占据优势(占总种数的43.24%),其次是东亚成分(占总种数的22.97%),甘肃省苔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3.
福建地处亚热带,其维管植物多样性已经有过广泛的研究,但其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多样性却鲜为人知。在本研究中,作者基于先前的苔藓植物文献报道和近期的野外工作以及对华东师范大学标本馆部分馆藏标本的研究结果,编写了福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最新名录。福建共有苔类植物41科79属351种,角苔类植物1科4属6种。本研究新增福建苔类新记录82种。福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区系主要由细鳞苔科(94种),耳叶苔科(32种),羽苔科(25种),扁萼苔科(23种)和指叶苔科(21种)等一些热带和亚热带的大科组成。除种数较多的属以外,63个属的种数不足5种,其中包括33个单种属。福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区系地理分布主要以东亚、热带亚洲和北温带成分为主。福建特有种仅Solenostoma parviperianthum一种。与台湾相比,尽管两地植物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福建在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多样性以及特有成分上都还远不及台湾丰富。  相似文献   

4.
福建地处亚热带,其维管植物多样性已经有过广泛的研究,但其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多样性却鲜为人知。在本研究中,作者基于先前的苔藓植物文献报道和近期的野外工作以及对华东师范大学标本馆部分馆藏标本的研究结果,编写了福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最新名录。福建共有苔类植物41科79属351种,角苔类植物1科4属6种。本研究新增福建苔类新记录82种。福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区系主要由细鳞苔科(94种),耳叶苔科(32种),羽苔科(25种),扁萼苔科(23种)和指叶苔科(21种)等一些热带和亚热带的大科组成。除种数较多的属以外,63个属的种数不足5种,其中包括33个单种属。福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区系地理分布主要以东亚、热带亚洲和北温带成分为主。福建特有种仅Solenostoma parviperianthum一种。与台湾相比,尽管两地植物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福建在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多样性以及特有成分上都还远不及台湾丰富。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考察和标本鉴定,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52科98属191种(包括2亚种和3变种),其中苔类植物22科27属46种1亚种,藓类植物30科71属140种1亚种3变种.报道江西新记录科3科:裸蒴苔科(Haplomitriaceae)、南溪苔科(Makinoaceae)和带叶苔科(Pallaviciniaceae);江西新记录属5属:裸蒴苔属(Haplomitrium)、南溪苔属(Makinoa)、带叶苔属(Pallavicinia)、黄角苔属(Phaeoceros)和细指苔属(Kurzia),以及24种苔类植物为江西新记录.  相似文献   

6.
九龙大雾山的叶附生苔类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龙大雾山已知叶附生苔类植物有5科10属12种,其中有5属6种,即双齿护蒴苔、小叶拟大萼苔、东亚指叶苔、四齿异萼苔、双齿异萼苔和台湾角鳞苔,均为我国叶附生苔类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7.
报道产于西藏和云南的中国苔类植物缺萼苔科类钱袋苔属1个新记录种:疣茎类钱袋苔Apomarsupella crystallocaulon(Grolle)Vana。该种主要特征为茎皮部细胞角质层具透明疣,有别于本科其他种类。  相似文献   

8.
吴玉环  罗昊  高谦 《植物研究》2004,24(4):400-401
报道产于西藏的中国苔类植物缺萼苔科缺萼苔1 个新记录种:附基缺萼苔(Gymnomitrion laceratum(Steph.)Horik.)。该种主要特征为植物体具残存但可辨别的腹叶, 有别于该科其它种类。  相似文献   

9.
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日益恶化的喀斯特环境下叶附生苔类植物的分布状况,对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多样性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有叶附生苔类植物5科15属43种,其中,九洲疣鳞苔(Cololejeunea yakusimensis)、巴氏薄鳞苔(Leptolejeunea balansae)、斯氏唇鳞苔(Cheilolejeunea streimannii)、麦氏细鳞苔(Lejeunea micholitzii)、巨齿细鳞苔(L.kodamae)和纤细细鳞苔(L.exilis)为广西苔藓植物新记录。该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具有热带性质和东亚分布特点。与邻近地区比较,该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与贵州茂兰的亲缘关系和区系关系最紧密。该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分布随海拔增加呈增加趋势。那坡老虎跳保护区、龙州和宁明弄岗保护区以及靖西龙邦镇风水林是叶附生苔类植物分布最丰富的地区,因此,建议应对这些地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进行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合叶苔属(Scapania)两个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同  于晶  宋国元 《植物研究》2003,23(2):134-136,T001,T002
报道了于我国四川发现的苔类植物合叶苔属(Scapania)的中国2个新记录种:兜瓣合叶苔(Scapania cuspiduligera(Nees)K.Muell.)和长叶合叶苔(Scapania glaucocephala(Tayl)Aust.)。  相似文献   

11.
叶附生苔类植物是一类主要生长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维管植物叶片表面的苔类植物, 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是苔藓植物中最需要关注和保护的一个类群。但由于其个体细小、分类困难等原因, 此前针对我国叶附生苔类植物的采样可能存在低估其多样性的情况。为了解采样方式可能对叶附生苔类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本研究在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叶附生苔开展了系统的采样及比较研究。根据叶附生苔附主植物的叶片特性、分布位置等因素, 对保护区内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及附主植物开展沿海拔梯度的系统调查和取样, 分析了叶附生苔类植物和附主植物的多样性及物种组成情况。结果显示, 该保护区共有叶附生苔类植物5科14属49种, 叶附生苔附主植物57科84属119种。与历史数据相比, 本研究区新增叶附生苔2科5属35种, 其中浙江省新记录苔类4种。叶附生苔物种丰富度表现出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型分布的模式, 在500-900 m海拔段的种数最多。基于叶片数的物种累积曲线及随机抽样分析表明, 该保护区叶附生苔在不同生境及同一附主植物不同叶片间表现出较大的种类组成差异。鉴于本研究采集方法获得的较高叶附生苔物种多样性, 建议在我国叶附生苔多样性其他分布中心开展类似的研究, 以进一步摸清我国叶附生苔类植物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东北产6种苔类植物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同  沙伟  孙军  王艳君 《植物研究》2002,22(4):453-455,T002
本文对东北产6种苔类植物进行了染色体数目报道,它们是阔叶裂叶苔Lophoziaexcisa,皱叶裂叶苔L.incisa,倾立裂叶苔L.ascendens,细裂瓣苔Barbilophozia barbata,裂萼苔Chiloscyphus polyanthus,指叶苔Lepidozia reptans,其染色体数目均为n=9。其中阔叶裂叶苔和倾产裂叶苔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南部,是目前已知江西叶附生苔的分布南界。现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11属和19种(含变种),分布于海拔450 ̄700m的常绿阔叶林内。其中,东亚细鳞苔、白边疣鳞苔、皱萼苔、喜马拉雅片鳞苔内齿瓣变种为江西新记录。尖叶薄鳞苔、尖舌扁萼苔、台湾片鳞苔和列胞疣鳞苔是九连山叶附生苔常见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泛热带及东亚区系成分是构成该区叶附生苔的主要成分,分别占47.37%和42.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钱江源国家公园叶附生苔类植物4科9属19种, 较之前记录增加3科8属17种。与钱江源处于同纬度的我国其他地区相比, 钱江源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种数仅次于西藏墨脱, 排名第二。鳞叶疣鳞苔(Cololejeunea longifolia)和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subacuta)是钱江源国家公园最常见的2种叶附生苔类植物。丰富的叶附生苔类植物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具有较合适的叶附生苔类植物生长环境, 这可能与该地区长期有效的保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6种中国苔类植物配子体茎尖分生组织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1)皱叶耳叶苔,n=9;(2)双齿异萼苔,n=9;(3)卵叶羽苔,n=9;(4)丛生光萼苔日本变种,n=8;(5)密叶光萼苔,n=8;(6)格氏合叶苔,n=9。其中丛生光萼苔日本变种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双齿异萼苔的染色体数目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福建武夷山叶附生苔类植物着生生境因素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附生苔类植物在世界各热带雨林地区均有所报道,但对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仅有温度与湿度方面的报道。随着对叶附生苔类植物的深入调查,我们注意到光照的强弱也是影响叶附生苔类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样方的选择叶附生苔类植物在武夷山地区已知有36种之多,它们分布在海拔450—1300m(主要为650—1200m)之间。通常,在同一被附生的蕨类或种子植物叶面往往有2—3种苔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产于西藏和云南的中国苔类植物缺萼苔科类钱袋苔属1 个新记录种: 疣茎类钱袋苔Ap omarsup ella
crystallocaulon ( Grolle) Vana。该种主要特征为茎皮部细胞角质层具透明疣, 有别于本科其他种类。  相似文献   

18.
黄山苔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根据调查和统计,共有苔类植物28科、48属、117种(包括亚种和变种)。该区苔类植物的优势科为细鳞苔科Lejeuneaceae、羽苔科Plagiochilaceae、光萼苔科Porellaceae、耳叶苔科Frullaniaceae;优势属为耳叶苔属Frullania、羽苔属Plagiochila、光萼苔属Porella、鞭苔属Bazzania、细鳞苔属Lejeunea。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和东亚成分为主,分别占到40%和39.09%,北温带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为20%。无毛拳叶苔Nowellia aciliata(P.C.Chen&P.C.Wu)Mizut.和新绒苔Neotrichocolea bissetii(Mitt.)S.Hatt被列入我国濒危苔藓植物红色名录。  相似文献   

19.
赵建成  崔彦伟 《植物研究》2002,22(4):412-416
在研究标本和文献的基础上,对河北省苔类植物新纪录属--耳叶苔属Frullania Raddi进行了首次报道,其中包括达乌里耳叶苔F. davurica、达乌里耳叶苔凹叶变种F. davurica var. concava、石生耳叶苔F. inflata、盔瓣耳叶苔F. muscicola、陕西耳叶苔F. schensiana、塔拉大克耳叶苔F. taradakensis、远东耳叶苔F. fauriana和筒瓣耳叶苔F. diversitexta等7种1变种。本文对它们的生境和地理分布作了初步讨论,并编制了河北省耳叶苔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0.
赵建成  崔彦伟 《植物研究》2002,22(4):412-416
在研究标本和文献的基础上,对河北省苔类植物新纪录属-耳叶苔属Frullania Raddi进行了首次报道,其中包括达乌里耳叶苔F.davurica、达乌里耳叶苔凹叶变种F.davuricavar.concava、石生耳叶苔F.inflata、盔瓣耳叶苔F.muscicola、陕西耳叶苔F.schensiana、塔拉大克耳叶苔F.taradakensis、远东耳叶苔F.fauriana和筒瓣耳叶苔F.diversitexta等7种1变种。本文对它们的生境和地理分布作了初步讨论,并编制了河北省耳叶苔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