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记山西榆社晚新生代鹿科化石两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山西榆社盆地晚新生代鹿科化石中的两个新种:Eucladoceros proboulei sp.nov.和Procapreolus jinensis sp.nov.,并列出了已鉴定完毕的所有产于榆社盆地晚新生代地层的鹿类动物化石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山西榆社盆地上新世鼩鼱科的两个新种:Peisorexpliocaenicussp.nov.,Soriculuspraecursussp.nov.,并列出了该盆地晚新生代地层中采集到的其它食虫类名单。  相似文献   

3.
本记述了山西榆社盆地上新世quJing科的两种新种:peisorex pliocaenicus sp.nov.,Soriculus praecursus sp.nov.,并列出了该盆地晚新生代地层中采集到的其它食虫类名单。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采自山西榆社盆地上第三系竹鼠类化石的一新种。新种与Rhizomys(Brachyrhizomyr)rhanriur相似,但个体较小,臼齿相对狭长,M,保留有连接下次尖和下次脊的齿襞(mure)及短的下中脊。这两种化石竹鼠在榆社的出现,超越了现生竹鼠类分布的北界,说明该科的情况要比以前知道的更为复杂,也表明榆社地区在晚第三纪时比近代湿润。  相似文献   

5.
记山西榆社后垴的晚中新世鹿科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记述了产于山西榆社后垴的四种鹿科化石:Metacervuluslepidus,Paracervulusattenuatus,Cervavitusnovorossiaeshanxiussubsp.nov.和Cervavitusnovorossiaeminorsubsp.nov.。它们的产出层位相当于马会组的中部,时代为晚中新世。  相似文献   

6.
山西榆社狐化石一新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记述了产自山西榆社上新世地层(麻则沟组下部)的狐化石一新种:Vulpes beihaiensis。新种与沙狐最为接近,但以颅部窄、单一的顶嵴较长、门、犬齿更细弱、前臼齿后稜上的附尖较发育、p~4有较明显的前附尖的残迹等而区别于沙狐。这是欧亚大陆目前所知时代最早、构造最原始的一种狐。  相似文献   

7.
山西忻州中新世鼠兔科化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记述了山西忻州发现的跑兔属—新种.该种以个体较小, P~2 较简单,无前沟, M~2 后叶无后突, P_3 小,无前内沟与前外沟等特征与属型种 B. forsythmajori 相区别,命名为杨胡跑兔 B. yanghuensis sp. nov..新种在进化水平上较属型种稍原始,但两者显示出较近的系统关系.根据 B. yanghuensis sp. nov. 的进化水平,推断其地质时代可能为中中新世早期,约相当于欧洲 Orleanian 期.  相似文献   

8.
新建属Eucyon是广布于古北区的一类犬科动物,在特征上介于狐和犬族之间。它具有狐类所没有的额窦,但其下裂齿的跟座上却没有犬族所特有的横嵴.E.davisi是属型种。它最早发现于北美中中新世晚期,现在榆社上新世地层中也已发现.E.zhoui比属型种个体稍大,为亚洲土著种。  相似文献   

9.
山西榆社上新世山羊类一新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山羊族(Caprini)—新属种:小型中国山羊(Sinocapra minor gen. et sp. nov.).化石产于山西榆社地区云簇盆地晚上新世麻则沟组中.它的主要特征是:角心短小,较直立于眼眶之上,不旋转,明显内外侧扁,无稜脊,角内中空或有窦;角基部之间的额面高于眼眶面,有一浅的角后窝存在.  相似文献   

10.
详细描述了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发现的两种鼠科化石 :中华原裔鼠Progonomyssinensissp .nov .和Muridaegen .etsp .indet.。新种的特征是 :个体通常比ProgonomyscathalaiSchaub ,1 938大 ;下臼齿的唇侧齿带和附属尖很弱 ;三分之二的m1具有一很小的中间前边尖(tma) ;M1的t1和t3偶见后刺 ,在个别的m1中有一短的中间脊 ;臼齿的尺寸落入P .woelferi的变异范围 ,但t6~t9间的连接没有该种那样常见 ,而t1 2较为明显。新种产于灞河组下部层位 ,其牙齿的大小和形态特征介于ProgonomyscathalaiSchaub ,1 938与P .woelferiBachmayeretWilson ,1 970之间。据此可证实 ,把灞河组下部层位的时代置于晚中新世早期 ,相当欧洲瓦里士期晚期或MN1 0的时代比较恰当。新种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具有狭义Progonomys属的特征 ,而且是我国现知鼠科动物最古老的一种。未定种产于灞河组较上部层位 ,牙齿形态与Progonomyssinensis的相似 ,很可能与其有较接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山西榆社上新世的貉(食肉目,犬科)化石兼论中国的貉化石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正> 中国貉化石的记录始于舒罗塞1903年定为 Vulpes sinensis 的那批材料.1924年师丹斯基把采自河南渑池的一件带有次角叶的下颌也归入了这个种.1930年德日进和皮韦陀根据泥河湾的丰富材料才把这个种改归貉属.到1941年归入这个种的还有周口店第一和第十三地点的材料.德日进和斐文中(1941, p. 13-14)也提到榆社有这个种的化石.本文所记述的貉化石都是从榆社盆地的云簇次盆地内采集的.它们的层位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江苏西部晚新生代的鳄类化石,由于材料有限,种不能确定。它们是:Tomistoma sp., Diplocynodon sp., Alligator of. sinensis.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安徽繁昌癞痢山塘口晚新生代裂隙堆积物中发现的松鼠类材料。化石代表松鼠亚科的4个族,共有5属6种,其中包括一个新属和两个新种,即树松鼠族的Sciurus sp.,花鼠族的Tamias sp.和Plesiosciurus zhengi sp.nov.,旱獭族的Sciurotamias wangi Qiu,2002和S.teilhardi Zheng,1993,以及巨松鼠族的Pseudoratufa wanensis gen.et sp.nov.。所研究的材料系混合地采自同一裂隙堆积的4个不同层位,化石的组分可能代表从早中新世至更新世的不同时段。繁昌的这一松鼠组合具有中国中南部晚新生代松鼠动物群的特色,并含有稀奇的Pseudoratufa属。该新属的牙齿形态显示了其树栖松鼠的特征,而且可以归入甚为稀有的巨松鼠族。其遗骸具有与该地点发现的古猿、硅藻鼠和河狸类化石相似的石化和堆积过程,似乎表明这些动物属于时代相同或较接近的群体,它们的共存也说明了繁昌地区在中新世时有过相对湿润的森林生境。  相似文献   

14.
德日进和罗学宾于1945年报道了山西榆社盆地发现的4件大后猫(Metailurus major)化石,但没有注明具体产地和层位。本文通过查询这些标本的原始资料,最终确定其产自榆社盆地晚上新世麻则沟组中部地层。其与前人报道的大多数晚中新世的Metailurus化石在时间上存在较大的间隔,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时代最晚的Metailurus化石之一。对这些标本的再研究表明,这些材料与M.major的正模及其他归入标本有较大的差别,应为一新种,将之命名为Metailurus ultimus。该种以体型大而粗壮,头骨在颧弓处特别宽、前半部形成一短宽的等边三角形,下颌水平支厚实、与颊齿列一起呈弧形向外明显凸出,上、下犬齿前后嵴上有明显的横向沟纹,P3相对较长、前附尖明显,P4前附尖和原尖都较大,p3前附尖小但明显,m1跟座非常退化至接近于无等特征区别于其他已知各种。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安徽淮南地区晚新生代洞穴、裂隙堆积中发现的鬣狗化行。材料系2003年至2006年间由本文作者之一(金昌柱)等在淮南市八公山区进行地层古生物调查时,于大居山老洞、西裂隙及大顶山裂隙的堆积物中采集到的。与鬣狗伴生的其他哺乳动物属种多样,并具有一定的地质断代意义。大居山老洞有Pliopentalagus huainanensis、Kowalskia sp.、Nan- nocricetus mongolicus等,西裂隙有Sericolagus sp.、Mimomys sp.、Equus sanmeniensis等,大顶山裂隙则有Lepus sp.、Ailuropoda sp.、Homotherium ultima等。所发现的鬣狗化石包括Adcrocuta extmta、Chasmaporthetes lunensis和Crocuta crocuta三种其中Crocuta crocuta至少包括三个个体;其他两种则只有一个个体。淮南的鬣狗种类跨越了晚中新世至晚更新世。Adcrocuta eximia为欧亚大陆晚中新世的特有种,为鬣狗科中朝食骨方向演化的类群;体型和前臼齿主尖与晚中新世较原始的属种(如Hyaenictitherium)相比,都有壮大的趋势。Chasmaporthetes地理分布最广,除欧亚大陆有多处化石记录外,还出现于北美洲的晚上新世至中更新世动物群中。修长的肢骨与尖利的颊齿表明了其擅长奔跑的能力和主动猎食的习性。该属在淮南的出现突出反映了一种相对开阔的古地理环境。Crocuta crocuta在大居山西裂隙与大顶山裂隙中都有发现。斑鬣狗分布于中国多处的中-晚更新世地点,包括台湾的澎湖列岛。在前臼齿的形态上,C.crocuta与Pachycrocuta相似,比A.eximia的宽大,具有更为进步的特征。这说明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Crocuta极可能完全取代了Pachycrocuta。迄今在安徽Pachycrocuta仅发现于和县与繁昌的洞穴堆积中,由于目前确定高分辨率的洞、裂隙堆积物的地层年代较为困难,安徽的有关动物群足否记录了这个替代事件有待于进一步工作。淮南的鬣狗化石至少涉及了两个不同时期的动物群:一为Adcrocuta eximia所代表的晚中新世动物群,二为Crocuta所代表的晚上新世-更新世动物群。Chasma- porthetes lunensis的出现对于年代的确定并无太大帮助,但具有草原习性的Chasmaporthetes却为动物群的古生态环境分析和重建提供了一些证据。  相似文献   

16.
描述了安徽繁昌和江苏泗洪新发现的晚新生代堆积物中的刺山鼠科化石。化石共有两属3种,即产自安徽、江苏的中华新来鼠(新种)(Neocometes sinensis sp.nov.)和产自安徽的大新来鼠(新种)(N.magna sp.nov.)及猪尾鼠未定种(Typhlomys sp.)。安徽繁昌的材料来自裂隙堆积,采样时未作分层处理,对单个化石属种很难进行准确的时代确定;但根据所采集化石的组分和上下层位保存的颜色与埋葬方式上的差异,推测Neocometes的时代为中新世,而Typhlomys可能较晚。Neocometes属的出现和典型中新世动物成员的存在,表明繁昌这一含古猿的裂隙堆积中含有大致与江苏泗洪动物群和山东山旺动物群相当、甚至可与泰国中新世动物群对比的啮齿动物组合。新种牙齿的形态特征显示,Neocometes属在亚洲经历了个体迅速增大,齿冠增高,齿脊增强,上臼齿外脊和下臼齿内脊逐渐发育的过程,与该属在欧洲的演化趋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了丹江库区周围发现的三种兔形类化石:产在丹江二级阶地基座岩层中的淅川跳兔(新种)Alloptoxxichuanwnsissp.nov.个体小,形态较早中新世中期的A.minor原始,其时代可能是早中新世早期,同时详细讨论了Alloptox的进化和分类;发现于台子山林场裂隙堆积物中的进步上新五褶兔(新种)Pliopentalagusprogressivussp.nov.个体为该属已知各种中最大者,形态较已知种更接近于现生的Pentalagus,它的时代可能为上新世末或更新世初;产于郧县曲远河口汉水Ⅳ级阶地的复齿拟鼠兔Ochotonoidescomplicidens与蓝田金丝猴发现于同一阶地,推测其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8.
河北阳原-蔚县晚上新世鼠科化石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本文描述了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稻地组中发现的鼠科化石:Apodemus cf. atavus Heller,1936; Karnimata sp.; Chardinomys nihewanicus(Zheng, 1981); Micromys aff. tedfordi Wu & Flynn, 1992; Huaxiamys cf. downsi Wu & Flynn, 1992和Saidomys sp.六属六种。同时对这一鼠类群体的性质及指示的地质时代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记述了山西天镇晚白垩世灰泉堡组发现的一鸭嘴龙超科恐龙新属种:天镇大同龙Datonglong tianzhenensis gen.et sp.nov.。标本为一保存较完好的右侧齿骨并带牙齿。与其他鸭嘴龙超科恐龙不同,大同龙每个齿槽有两个功能齿,而且舌面齿冠上嵴的发育也具有独特的特征组合(主嵴向远中方向偏移;次嵴发育;无其他附嵴;主嵴上半段略后弯)。对比研究发现,在较进步的非鸭嘴龙科鸭嘴龙超科类群中齿骨和牙齿的演化过程复杂,许多鸭嘴龙科的特征在这些类群中时而出现,如:巴克龙Bactrosaurus齿冠具有较大的高/宽比;吉尔摩龙Gilmoreosaurus齿冠上只有一个主嵴和纤弱的附嵴;张衡龙Zhanghenglong齿冠上主嵴中置;南宁龙Nanningosaurus下颌冠状突前倾;大同龙Datonglong每个齿槽有两个功能齿。这表明为了获得更有效的牙齿咀嚼方式,在鸭嘴龙科起源前它的姐妹群们曾进行过多种尝试;这也告诫我们,受大量趋同演化的影响,要厘清这些类群间的关系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20.
鼠刺科鼠刺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寿养 《广西植物》2001,21(1):35-36
Itea tenuinervia S. Y. Liu,sp.nov.Affinis I. riperiae Coll. et Hemsl. quaeplantisad 6 m altis,foliis obovato-oblongis,ellipticis vellanceolatis,racemo pendulo,pedicellis(3~ 5 mmlongis) etpetalis(4 mm longis) omnine brevioribusdiffert;etiam species I. th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