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于以腺体、脂肪、结缔组织为主要结构的女性乳房出现的乳腺肿瘤、钙化、增生等发病率日益增长的趋势,生物工程技术人员运用各种光,机、电工程学方面最新的科学技术,不断研制和改进各种乳腺诊断的设备、仪器,以图竭力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了实现这“三早”的目标,人们研究的主要对象仍是依赖于图象诊断法为主要手段。这种乳腺图象诊断法的种类如下表:1.x线诊断法(I):a.常规乳腺摄影法 (Mammography-MMG) 包括一般摄影、压迫摄影、放大摄影。  相似文献   

2.
在正常发情周期的循环中,黄体的形成和消退都是有规律地进行着。在妊娠期,功能性黄体的寿命得以延长,分泌孕酮维持妊娠;在非妊娠动物中,如黄体寿命延长,则会影响动物的正常性周期。科学试验证明,黄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除受垂体前叶激素制约之外,来自“子宫因素”的控制,也是重要的方面。这在实验动物(大、小白鼠、豚鼠、地鼠、兔,……等)和家畜中都经证明,子宫内膜分泌的前列腺素(简称PGs)对黄体解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牛、特别是奶牛养殖业,经常出现一种“持久黄体性不孕症”,就是说,部分牛在产犊  相似文献   

3.
中药穿心莲对实验动物的终止妊娠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穿心莲水煎液于腹腔注射后,对小鼠各个时期的妊娠,包括着床期和妊娠的早、中、晚期,以及兔的早期妊娠,都有终止作用,效果显著。不同途径用药也都有效,但以腹腔、静脉和宫内注射效果最好。宫内注射用药量小,是其优点。若将外源性孕酮或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与穿心莲同时注射,则可防止早期流产。这提示,穿心莲可能具有对抗体内孕酮的作用,从而引起流产。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效果的影响因素,并随访继续妊娠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均给予地屈孕酮首次剂量40 mg/次口服,之后改为30 mg/次,2次/d。按照治疗是否有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收集两组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效果的影响因素,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300例患者治疗有效245例(81.67%),治疗无效55例(18.33%);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的年龄、孕次、流产次数、产次、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阳性率较小,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孕次(较多)、产次(较多)、流产次数(较多)、EMAb阳性是影响地屈孕酮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β-HCG(较高)、P(较高)、E2(较高)是影响地屈孕酮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P<0.05)。随访结果显示:继续妊娠的245例患者平均分娩孕周(39.43±1.06)周,产妇结局:出现产后出血6例,产后胎盘粘连17例;新生儿结局:Apgar评分为(9.43±0.20)分,出现早产2例,畸形1例,永存右脐静脉1例。结论:年龄、孕产次数、流产次数、EMAb阳性、血清β-HCG、P、E2是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效果的影响因素,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是否会增加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p)、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胚胎停止发育的早期诊断和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孕龄在6~7周的单胎孕妇,追踪85例妊娠结局,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68例,胚胎停止发育而自然流产者为胚胎停育组17例;检测血清P、PAPP-A、VEGF水平,建立ROC曲线,评价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1)胚胎停育组血清P和PAPP-A、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01).(2)P与PAPP-A呈正相关,P与VEGF呈正相关(p<0.001).(3)以P<14.996ng/ml、VEGF<26.505pg/ml为临界值,二者联合检测可使胚胎停止发育诊断阳性率达94.12%,特异性为88.2%.结论:血清P、VEGF联合检测敏感性高,对胚胎停育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诊断异常妊娠中的临床意义,分析其与异常妊振的关系。方法:选取299例5~13周的正常早孕妇为正常早孕组,同期选取稽留流产86例,先兆流产54例,异位妊娠76例为异常妊娠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测定两组受试者的血清PAPP-A水平,分析两组受试者各个孕周内的血清PAPP-A水平的差异。结果:稽留流产孕妇在各个孕周内(9~13周)的血清PAPP-A水平显著低于同孕周内正常早孕孕妇(t值分别为9.500,8.113,3.511,9.538,8.504,P值均0.05);稽留流产孕妇总的平均血清PAPP-A水平亦低于常早孕孕妇(t=3.651,P值均0.05);异位妊娠孕妇在各个孕周内(9~13周)的血清PAPP-A水平显著低于同孕周内正常早孕孕妇(t值分别为7.976,9.030,9.941,11.625,14.079,12.569,P值均0.05),异位妊娠孕妇总的平均血清PAPP-A水平亦低于常早孕孕妇(t=28.168,P值均0.05);先兆流产孕妇(除孕8周)与正常早孕妊娠血清PAPP-A水平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APP-A水平在异常妊娠如异位妊娠、稽留流产中显著降低,可作为诊断异位妊娠、稽留流产及先兆流产辅助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小熊猫繁殖周期血清雌二醇、孕酮含量变化规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连续16 次测定了2只成体雌性小熊猫血清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变化,历经发情间期、发情期和两次妊娠期;连续9次测定了7只小熊猫妊娠期的孕酮含量变化。结果:(1)发情间期,小熊猫血清雌二醇的水平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基础水平),进入发情前期,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在发情期一直维持高水平,配种后迅速降至基础水平; (2)小熊猫血清孕酮含量在发情间期和发情期均维持在较低水平,直至发情期过后才出现升高,在妊娠期一直维持高水平,峰值出现在5 月;(3)发情的小熊猫不论妊娠与否,在妊娠期内血清孕酮含量均维持在高水平。研究表明:小熊猫血清雌二醇、孕酮含量变化能直接反映其繁殖规律,雌二醇对启动雌性小熊猫季节性繁殖起重要作用;在妊娠期内小熊猫血清孕酮含量升高不能作为判断小熊猫妊娠的标准;雌性小熊猫在妊娠期有假孕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环孢素A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诊治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81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地屈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和妊娠结局,两组患者孕8周和孕10周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孕前T、B和NK淋巴细胞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为87.8%,显著高于对照组(67.5%,P0.05),但两组患者妊娠成功后的早产、分娩孕周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孕8周和孕10周的血清β-HCG和E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血清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孕前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CD3+和B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环孢素A可显著提高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孕早期血清β-HCG和E2水平,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妊娠成功率,且不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细胞工程     
本专利描述了测定哺乳物体液(尤其是牛奶)中孕酮浓度水平的试验方法.根据奶中孕酮的含量可测出奶牛的发情期及妊娠情况.这种方法只需要一个有几种反应试剂的试剂盒,试管和携带有抗孕酮单克隆抗体的测定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猕猴早早期妊娠实验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是选择健康有生殖能力的实验用雌雄猕猴,采用单笼适时配种,观察阴道拴,利用直肠指检、超声波等技术进行早早期妊娠诊断,从而建立妊娠20d以内的猕猴早早期妊娠实验动物模型。结果通过此法最早可建立妊娠11d,及妊娠15d、20d的实验动物模型;妊娠11d、15d、20d的确诊率分别为100%、90%、100%。结论本实验方法是建立猕猴早早期妊娠实验动物模型的一个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人早孕子宫蜕膜催乳素分泌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J  Liu RH  Jiao LH  Wang H 《生理学报》2000,52(4):329-332
子宫内膜蜕膜化对胚泡植入与妊娠维持是非常重要的。为探讨蜕膜化维持的调节机制 ,本文研究了妊娠早期人子宫蜕膜细胞催乳素 (PRL)分泌的调节。结果表明 :(1)孕酮显著地刺激PRL的分泌。 (2 )雌激素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 ,生理浓度的雌激素对PRL分泌无明显影响 ,而高水平的雌激素抑制孕酮的刺激作用。合适的雌孕激素比例对蜕膜化的维持是必要的。 (3)RU486明显地抑制PRL的分泌 ,故认为孕酮的作用至少是部分通过受体介导的机制。 (4 )高浓度的cAMP (≥ 10 -5mol/L)显著增加PRL的分泌 ,cAMP信号系统可能在蜕膜化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大鼠胚泡着床过程中孕酮及其受体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早期妊娠大鼠(D_1—D_7)血清和子宫组织中孕酮和孕酮受体含量;对着床点和未着床子宫组织中的孕酮和受体含量作了比较;分析了血清和子宫组织中孕酮与雌二醇-17β含量的比值。初步结果表明:(1)血清孕酮含量在 D_4明显升高,达到44.13±5.69ng/ml,但子宫组织中的孕酮含量一般随妊娠时间逐渐升高;(2)胞质受体在 D_1最高(45304±1008分子/细胞),在 D_6最低(1121±149分子/细胞),而核受体含量在 D_6比 D_5和 D_7显著升高;(3)孕酮与雌二醇-17β的比值无论在血清和子宫组织中都是在 D_5和 D_7为最高;(4)在 D_6着床点子宫组织孕酮含量明显高于非着床部位,在 D_7两者无异;(5)在 D_6着床点中核受体含量要比未着床点部位高4倍;在 D_7着床点中胞质受体含量明显高于 D_6,也明显高于 D_7中非着床部位子宫胞质受体量。上述资料表明,(1)在 D_5(大鼠胚泡着床时间)子宫贮留更多的孕酮,这可能有利于子宫处于一种“静态”环境,以利于胚泡着床;(2)在 D_6着床点孕酮核受体含量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着床的胚泡局部分泌一种或一些因子,发动或加强激素受体复合体由细胞质向细胞核的转入,(3)在 D_7子宫组织中,孕酮水平明显上升,这说明胚泡至少在 D_7已能合成孕酮。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对母体和子代会造成严重影响。GDM的筛查主要依赖孕24~28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早期诊断和干预能极大改善不良妊娠结局,但当前缺乏早期预测和诊断GDM的分子标记物。因此,寻找GDM的特异早期诊断标志物,对GDM防治和女性全生命周期管理有重要临床意义。环状RNA(circRNAs)是一种新型的非编码RNA。近年研究发现,circRNAs参与了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生与发展,并有潜力作为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CircRNAs与GDM关系密切,在GDM孕妇血清、胎盘组织和脐血中表达差异明显。本文综述了circRNAs在GDM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以及作为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孕妇妊娠早期维生素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产科正规产检并分娩的非孕前糖尿病孕妇,在其建卡初检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清25(OH)D3水平;妊娠24-28周行糖筛查及糖耐量试验,诊断是否为妊娠期糖尿病GDM。收集并整理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维生素D测定孕周与测定季节、孕期维生素D补充情况等信息。结果:1000例孕妇中,GDM发病率为11.5%,维生素D缺乏比例占67.4%;其中,约有54%孕妇常规补充复合维生素,约含维生素400 IU/天,10%孕妇常规补充维生素D。GDM孕妇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7)。维生素D缺乏孕妇发生GDM的风险是维生素D水平较高组的1.944倍,且在秋冬季更易发生GDM。可以考虑在孕14-16周进行维生素D水平的早期测定。结论:孕妇维生素D缺乏十分普遍。妊娠早期孕妇低维生素D水平可能增加孕妇胰岛素抵抗及孕期发生GDM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持续光照大鼠模型,观察日节律紊乱对大鼠妊娠及其子代早期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与褪黑素及孕酮变化的关系。妊娠期给予24 h持续光照,观察日节律紊乱对大鼠分娩的影响。大鼠受孕后,在不同妊娠阶段采集血清,检测褪黑素和孕酮水平。在妊娠15日龄,随机选取一半孕鼠,剖腹观察胚胎吸收率。剩余母鼠继续饲养,观察分娩情况及产后仔鼠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显示:(1)持续光照条件下的日节律紊乱,可以导致大鼠不良妊娠结局,胚胎吸收率上升,活产仔鼠数量下降;(2)持续光照条件下的日节律紊乱,可以抑制褪黑素分泌,降低孕酮水平;(3)持续光照条件下的日节律紊乱,可以干扰大鼠的分娩节律,导致分娩时程延长,但对妊娠天数没有产生影响;(4)孕期大鼠暴露于持续光照条件下的日节律紊乱状态,可以影响仔鼠的宫内发育及子代早期生长发育。以上结果表明,持续光照导致的日节律紊乱,对于妊娠大鼠及新生大鼠,均会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为临床指导孕期女性生物节律调节以及褪黑素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B超对恒河猴全妊娠过程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B型超声波,跟踪观察了单笼饲养、定时交配的178只妊娠恒河猴的全妊娠过程。测量了各孕周的妊娠囊长径(GS)、胎猴顶臀径(CRL)、胎猴双顶径(BPD)、股骨长径(FL)。得出了3~25孕周胚胎发育的正常值,为恒河猴的妊娠诊断和胚胎发育监测提供了超声学数据。  相似文献   

17.
家兔配后1天灌服抗孕-53(10.5mg/kg),第11天剖腹检查,对照组着床数为9.7±1.6(平均值±SEM),实验组为0.4±0.4;兔妊娠第7—9天连续灌服抗孕-53(每天5mg/kg),17天剖检,对照组活胎数为7.5±1.1,实验组活胎数为0.3±0.3,死胎数为7.0±0.5;兔妊娠第22天肌肉注射抗孕-53(1.25mg/kg)一针,30天剖检,对照组活胎数为12.2±0.2,实验组均为死胎11.9±0.5。说明抗孕-53有明显抗着床、抗早孕和终止中期妊娠的作用。抗孕-53对家兔抗着床时,血浆孕酮和雌激素变化不显著;抗孕-53对早孕家兔血浆孕酮水平明显下降,但对血浆雌激素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季节性繁殖是动物适应环境的具体表现,也是动物维持其种群发展的重要策略。生殖激素和动物的繁殖活动关系密切,协调实现繁殖后代的机能(赖平等,2012),如配子的发生、成熟与排出及受精、妊娠、分娩与泌乳等性行为活动。例如雄性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血清中睾酮(程志兴,2009)和黄山短尾猴(Macaca thibetana)血清中孕酮含量(夏东坡,2007)在交配期间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9.
在作物栽培中,常发生缺素病,如何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及时医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物缺素病有很多诊断方法。例如植物外部形态诊断法、田间试验诊断法,土壤营养诊断法、植物营养化学诊断法、生物化学诊断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最常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当人们怀疑作物缺素时,一般是查《植物缺素检索表》对照叶片的症状进行诊断。但这也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因为作物缺素问题很复杂,受多种因子的影响,仅靠查表有时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甚至误诊。目前国外又推行一种DRIS  相似文献   

20.
雌性大熊猫发情期与妊娠期尿液性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两头雌性大熊猫发情期尿中雌二醇与孕酮含量及妊娠期尿中孕酮含量的变化。发情期开始,雌二醇量逐渐升高,在发情高潮期达高峰值。孕酮量则在发情高潮期下降,在发情后期上升。在发情高潮期雌二醇出现高峰的当日和次日配种,获致妊娠产仔。妊娠期尿中孕酮含量的变化特点是:在妊娠早期与晚期升高,晚期最高,妊娠中期停滞在低水平上波动,分娩前孕酮值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