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近報告,切除幽門的神經支配後,海登漢氏小胃由進食引起的分泌的潛伏期延長3—4倍。用奴佛卡因封閉兩側頸部迷走神經後,觀察到海氏小胃由進食引起的分泌的潛伏期也延長。依Burstall和Schofield,如果切除主胃幽門,假飼不再使海氏小胃分泌增加,雖然在未切除前假飼曾引起分泌增加。但是Janowitz和Hollander在4只具有海氏小胃狗進行用胰島素和假飼刺激迷走神經的實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在狗身上制备慢性胃肠三通瘻管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本瘻管是利用金属三通套管安置在切断的幽門处的两断端而制成的。它可以随实驗者的意志把胃腸間的通路自由开閉,或分别使胃和腸与体外相通,进行多种观察。經过这种手术的动物,不需特殊照顾,胃的排空仍似正常,可健康地长期生活。具有胃腸三通瘻管的动物,可进行食物由口腔进入而由幽門流出体外(“大假飼”)的实驗,还可配合食道瘻作为隔离胃应用。特別是当需要严格地隔断胃腸間通路的实驗条件时,本瘻管最为适用。本工作承解剖教研組李学愚同志热誠地指导并协助作X射綫观察以及本教研組王雨若、张席錦、金文海、齐佩文等同志的技术协助,謹此志謝。  相似文献   

3.
前文曾证明用具有食道瘘、取消肾上腺髓质作用的狗进行假饲,可以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胰岛素的分泌。本工作仍利用同样的狗,在与假饲同时和假饲前,分别以250或500毫升空气或38℃水扩张胃,观察对胰岛素反射性分泌的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多少,仍以血糖浓度降低的程度作为指标。实验结果指出,机械地扩张胃,可不同程度地减低由假饲所引起的胰岛素的反射性分泌。扩张胃的程度越大,其减低胰岛秦分泌的作用也越强;用同等量的空气或水扩张胃时,水的抑制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又较空气为大;假饲前数分钟扩张胃时,其减低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又较在与假饲同时的为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人和动物在正常进食时,由进食动作所引起的迷走神经—胰岛素系统的兴奋,当可因胃感受器受食物的机械性扩张刺激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但仍可能有一定量的条件性和非条件性胰岛素的反射性分泌出现,这对于增强胰岛装置在原有静止的或低水平上进行着的活动,当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利用具有食道瘘和新设计的胃肠四通瘘的狗进行慢性实验,以收集完整神经支配的全部胃底和胃体部的胃液分泌,观察切除胃窦前后假饲和胰岛素低血糖刺激所引起的胃酸分泌的变化,企图阐明迷走-胃泌素机制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性,结果如下: (一)切除胃窦后,由于取消了迷走-胃泌素的作用,胃腺对假饲及胰岛素低血糖所引起的3.5小时总酸排出量分别较切窦前减少了86.6%及80.6%。 (二)给切除胃窦后的狗皮下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并与假饲同时作用,使其总酸排出量基本上恢复至切除胃窦前假饲的水平,然后分别测定单独假饲及单独注射该剂量胃泌素时的总酸排出量。结果指出,单独假饲与单独注射胃泌素的作用比例约为1∶4。这表明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迷走-胃泌素作用较迷走直接作用为强。 (三)注射胃泌素与假饲同时作用所引起的总酸排出量较两者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总酸排出量之机械总和高出约一倍。这表明迷走直接作用与迷走-胃泌素作用之间有相互加强效应。总结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在胃液分泌的神经反射期中,确实存在有迷走直接作用和迷走-胃泌素作用两种机制,后者起着重要作用,而二者又有相互加强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在狗身上制备慢性胃肠四通瘘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此瘘是利用铜制四通套管安置在有神经支配的隔离胃窦、胃体部以及十二指肠上端三处而制成的。它在实验时可随实验者的意志把三者相互暂时隔开使其各与体外相通,进行多种实验观察;而在不做实验时,三者又可相互通连,食糜可从胃体部向胃窦及十二指肠排室,动物可健康地长期生活。用具有胃肠四通瘘的动物,在食道瘘的配合下,可收集由全部胃底和胃体部所分泌的纯净胃液。它可用以研究各期的胃液分泌,以及进行对胃窦机能的分析研究。它不具有巴氏小胃的若干缺点,因而更较适合于某些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放射线对于消化道机能的影响,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最初 Regaud 等研究了 X 线对于胃分泌机能的影响,他们认为胃粘膜的上皮细胞对 X 线不如皮肤那样敏感。Szego等用一条具有食道瘘及胃瘘的狗进行实验,发现在小剂量 X 线全身照射后,对于胃分泌机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较大的剂量则可引起胃分泌暂时升高,接着出现较长时间的胃分泌减少;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及凝乳酶等也同时下降;最后胃分泌机能又可渐渐恢复。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具有食道瘘和胃瘘的狗,利用小氣球擴张食道的方法,进一步观察引起胃容受性舒张的条件,结果如下: (一)机械地扩张食道可迅速引起胃的容受性舒张,食道扩张刺激的阈值是4—6毫升,潜伏期是3—5秒。此阈值并不能经常同时引起食道二级蠕动波。因此,胃的容受性舒张的产生似不取决於食道的二级蠕动波。 (二)注射抑制副交感神经药物或切断颈部迷走神经後,刺激食道即不再能引起胃的容受性舒张反射。因此,在狗体上和猫体上一样,颈部迷走神经的完整是产生胃的容受性舒张所必需的。 (三)用食道扩张刺激为基础,以电铃声或节拍器聲作为条件刺激,可形成胃容受性舒张的条件反射。在结合四十余次後,即出现条件反射;在结合六十余次後,条件反射性的胃的容受性舒张则甚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具有大弯与小弯托马斯小胃的狗进行了假饲的实验,观察到假饲时小弯小胃先出现胃液分泌,其分泌量也多,但在大弯小胃的分泌物中并没有出现游离酸。经十二指肠瘘向动物小肠内灌注牛肉汁或牛奶时,首先引起了小弯小胃的分泌,并且分泌量多,酸度也高。文中讨论了胃大弯部和小弯部在脑相和化学相中的分泌活动,并得出结论,认为胃小弯部不只在脑相,就是在化学相中其分泌活动也较大弯部旺盛,其分泌活动与大弯部比较是早开始晚结束。小弯部的这种分泌活动情况可能与该处较胃体有较高的发病率有—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在大鼠胃肠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结果在大鼠胃壁内有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的表达,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胃底腺,阳性细胞胞体大,胞核呈阴性,小肠和大肠组织均呈阴性反应。结论正常大鼠胃底腺有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的表达,提示可能参与胃腺的多种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一)在慢性實驗中用備有小胃的狗,我們证明組織胺引起的胃分泌能反射地为皮膚電刺激及一些其他外界刺激所抑制。 (二)這抑制現象在除去胃的迷走神經支配相交或神經支配,並隔離腎上腺的神經聯系時,仍能出現。它似有某種可以反射地形成的抑制性體液變化為基礎。 (三)但在急性實驗中我們又證明大內臟神經和注射腎上腺素均能抑制組織胺引起的胃分泌,這指示在正常動物胃分泌的反射抑制仍可能通過交感神經-腎上腺系統而得實現。 (四)本文所述的胃分泌的反射抑制現象顯然包含複雜的神經-體液機制,並且是在高級神經中樞參加下產生的。  相似文献   

11.
組織胺能否引起胃蛋白酶的分泌,是一个多年来爭論未休的問題。Babkin,Gilman和Cowgill在狗身上进行的实驗表明:注射組織胺的初期,胃蛋白酶总輸出量和濃度都显著的增加,但是,随着胃分泌量和胃酸的增加,胃蛋白酶的总輸出量和濃度却很快地减少。因此他們认为組織胺不能引起胃蛋白酶的分泌。至于注射組織胺初期引起的胃蛋白酶增加,他們认为是泌酶腺管中原已存留的胃蛋白酶,随着胃分泌量的增加而被冲洗出来的緣故。Dj(?)rkman等在猫身上也获得了类似的結果。此外Alley又在狗身上观察到組織胺有抑制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家禽小腸的十二指腸內获得胆汁、胰液和腸液;从空迴腸內获得腸液。如果采用同哺乳动物(狗)一样的慢性实驗手术方法,在禽体上分別进行胰导管外引术,胆囊与胆管外引术,是有很大困难的。因为家禽(鸡、鴨、鵝)胰腺导管与胆管有其形态学上的特征的限制。卽二条胰腺导管的开口部,胰腺导管与胆管的开口部均相距很近,仅有2—3毫米,故不易分別引出制备成瘘管而获得胰液和胆汁。  相似文献   

13.
神經分泌(neurosecretion)这一术語是指脊椎与无脊椎动物中枢神經系統中某些神經細胞羣具有类似腺細胞的分泌功能,这种神經原既是传导神經冲动的神經細胞,又是分泌胶状顆粒的腺細胞。神經分泌的概念是由Speidel于1922年在研究魚类脊髓神經細胞吋首先提出的,但在当时未被人們注意,以后在魚及两栖类的祝前核和爬行类、鳥类及哺乳类下丘脑旁室核及視上核都发現有这种神經分泌細胞,神經分泌就受到普遍的重視。最近十几年在生理、莉理、組織化学和电子显微鏡方面对神經分泌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資料,进一步闡明神經分泌在神經生理和內分泌生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紹脊椎动物下丘脑神經分泌的形态研究,分泌物的产生和輸送,有关神經分泌的生理实驗和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И.П.巴甫洛夫以来,国內外生理学家在哺乳动物身上应用慢性实驗手术的方法,获得了許多宝貴的成果。但在鳥类生理的研究中,应用慢性实驗手术的尚不多,特別是在国內尚未見有这方面的报导。日本生理学家越智曾在鸡的嗉囊安置銀制瘻管,通过此瘻管以記录胃的运动并吸取腺胃的胃液。苏联学者齐托維奇曾在鸡身上做成腺胃瘻;魯西諾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乌鳢消化道黏膜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腺苷三磷酸酶(ATPase)、非特异性酯酶(NSE)、过氧化物酶(POX)、琥珀酸脱氢酶(SDH)等6种重要酶的分布与组织定位。方法从乌鳢食道、胃贲门、胃体、胃幽门、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和后肠等8个部位取材,利用冰冻切片进行酶组织化学染色和光密度定量分析。结果 ACP主要分布于中肠和后肠黏膜上皮细胞底部,食道、贲门和胃体酶活力微弱。ALP主要分布于前肠和中肠黏膜上皮细胞顶部和基底部,胃中酶活力明显较弱。ATPase主要分布于胃腺中,食道中酶活力明显较弱。NSE主要分布于胃体上皮细胞和腺体中,后肠中酶活力明显较弱。POX在贲门和胃体的腺上皮细胞中活力最强,食道和胃幽门中活力明显较弱。SDH在贲门和胃体的腺体中活力最强,食道中活力微弱。结论乌鳢消化道黏膜6种酶的分布表明其中肠和后肠有较强吸收蛋白质和细胞内消化功能,胃体是脂类的主要消化部位,前肠和中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6.
广东乌龟消化道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了广东乌龟的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的组织结构.结果发现,这四种器官都是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各部分的差别主要在于粘膜层和肌层.食道和大肠上皮为复层柱状上皮:胃和小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食道粘膜上皮特化形成与呼吸有关的绒毛.胃有大量胃腺,腔面有纵行皱襞.小肠表面有大量绒毛,在绒毛中可见肠腺.大肠具粘膜皱襞和较多的杯状细胞,无绒毛,可见许多分散的淋巴小结.胃和肠道肌肉为内环外纵,内环肌较厚,外纵肌较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生理课中,講到条件反射的实例时是非常生动的,尤其是当提到酸味的食物时,学生就会随着发生唾液分泌增多的反射活动,但这种活动只能自己来体会,如果装置唾液瘘管,作一次实际地观察,則更会提高兴趣,加深印象,对第一及第二信号系統活动的理解和記忆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制作唾液瘘使学生能够看到这方面的实驗,补上这个教学中的漏洞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用5只狗进行了16次食物唾液条件反射实驗,每次实驗給药5—10天,其中11次实驗单給HCT,5次是与NaCl或KCl合用。結果表明,动物每天口服HCT10,20或50毫克/公斤时,阳性条件反射量明显降低,潜伏期延长,有时出現位相变化,有1只狗的分化抑制解除。非条件反射改变較少。单独应用HCT及与KCl或NaCl合用时条件反射的改变相似。 HCT引起的血压下降与原血压水平有关。原血压水平在正常范圍的狗,服药后血压未下降,1只腎型高血压狗在每天口服HCT50毫克/公斤时血压下降較明显,当补充NaCl或KCl时,血压不再下降。本实驗結果表明,HCT对条件反射和对心血管系統的影响在作用机制上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生理卫生神經系统一章的实驗很多,現就我在做脊髓的反射实驗中的一点体会介紹出来: 1.做实驗用的蛙(或蟾蜍)应是新鮮的、有充沛的生活力,若捉来的蛙放的时間較長,或加以撫弄,会使实驗达不到预期效果。 2.在切除腦顱时,应先用湿手巾將蛙体包住,仅使头部露在外面,这样,一方面不妨碍行手术,  相似文献   

20.
自1981年确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化学结构以来,已在其分布与功能的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在胃肠道已发现CRF 免疫活性物质。由于其它下正脑肽(如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等)在胃肠道有一定作用,人们很自然地想考察一下CRF 是否也有类似作用。波兰学者S.J.Konturek 等用狗做了三组(A,B 和C)实验。A 组狗预先制备胃瘘、海氏小胃和胰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